CN210842522U - 枕头 - Google Patents

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42522U
CN210842522U CN201921792624.6U CN201921792624U CN210842522U CN 210842522 U CN210842522 U CN 210842522U CN 201921792624 U CN201921792624 U CN 201921792624U CN 210842522 U CN210842522 U CN 210842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balloon
balloons
shaped deformation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26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 Xiaoguang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926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42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42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42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床上用品类的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枕头。在该枕头中,两个C形形变气球设置在支架上,两个C形形变气球之间形成颈部容纳位。使用时人体颈部容纳在颈部容纳位,两个C形形变气球上铺设有弹性层,弹性层上设有面料层,能提供更好的柔软舒适性,能防止女性使用时头发进入C形形变气球的缝隙并被夹住的情况。充气组件对两个C形形变气球充气或排气,能够使人体颈部和头部产生左右摆动的效果。在C形形变气球充气时对应的翻盖结构的自由端会分离弹性层的所在表面,这样C形形变气球起伏扭转变形时就不会被包在弹性层中,可以自由起伏,达到使用者颈部和头部大角度摆动的需求。在充气组件不工作时该枕头可直接作为普通枕头使用。

Description

枕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床上用品类的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由于办公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现在常用的颈椎病理疗产品及方法主要包括牵引类技术、热治疗类产品、U字形颈椎枕以及按摩枕头类产品。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306725.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非机体性亏虚类颈椎病的家用理疗枕,通过对称设置的左侧C形形变气球和右侧C形形变气球,不论在充气与放气过程中,气球的变形都会对颈部产生除了挤压和释放压力还带有微量的上下的摩擦作用,因此不但可以带动人体颈椎骨骼肌肉运动而且可以对穴位进行挤压式按摩,对于非机体亏虚类颈椎病的颈椎锻炼理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上述理疗枕的使用者认为:在使用理疗枕时人体颈部和头部左右摆动角比较小,希望摆动角能再加大些,最好能实现单侧90度的摆幅。经过测试,使用上述理疗枕时,人体颈部和头部左右摆动角只可达到50度,未能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枕头,以解决使用现有理疗枕时人体颈部和头部左右摆动角比较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枕头,包括:
支架;
两个C形形变气球,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在充气后的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之间形成供人体颈部容纳的颈部容纳位;
弹性层,铺设于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上,所述弹性层的对应于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的位置分别切割形成翻盖结构,在所述C形形变气球充气时对应的所述翻盖结构的自由端分离所述弹性层的所在表面;
面料层,铺设于所述弹性层的上表面;以及
充气组件,用于使所述C形形变气球充气或排气。
可选地,所述C形形变气球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充气气囊,每一所述充气气囊包括两个周边连接以形成气室的弹性膜;所述充气气囊具有相对设置的宽大端与窄小端;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中的所有所述充气气囊的窄小端均靠近所述颈部容纳位设置;
在同一所述C形形变气球中,相邻两个所述充气气囊的弹性膜在所述窄小端处分别开设有通气孔,相邻两个所述充气气囊的所述通气孔的边缘相连接,以使各个所述充气气囊的气室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充气气囊连接至所述充气组件。
可选地,位于上方的所述充气气囊的上表面设置有风池穴气球,所述风池穴气球与该充气气囊连通。
可选地,位于上方的所述充气气囊的上表面设置有永磁体。
可选地,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的位于上方的所述充气气囊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柔性连接片。
可选地,两个所述翻盖结构相对于所述弹性层的枢接端靠近设置,两个所述翻盖结构的自由端背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层为棉花层、记忆棉层、乳胶层或负离子棉层;和/或,所述面料层为弹性布料层。
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声音采集器及与所述声音采集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声音采集器采集到鼾声时控制所述充气组件以使所述C形形变气球充气与放气进而人体头部按预定方式左右摇摆。
可选地,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泵、连接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的消音器,以及连接于所述消音器的输出端且用于将压缩气体传输至所述C形形变气球的气流分配器。
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对应于人体斜方肌与冈上肌的倾斜伸缩气球,所述倾斜伸缩气球与所述充气组件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枕头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该枕头中,两个C形形变气球设置在支架上,两个C形形变气球之间形成颈部容纳位。使用时人体颈部容纳在颈部容纳位,两个C形形变气球上铺设有弹性层,弹性层上设有面料层,能提供更好的柔软舒适性,能防止女性使用时头发进入C形形变气球的缝隙并被夹住的情况。充气组件对两个C形形变气球充气或排气,能够使人体颈部和头部产生左右摆动的效果。在弹性层对应C形形变气球的位置设置翻盖结构,在C形形变气球充气时对应的翻盖结构的自由端会分离弹性层的所在表面,这样C形形变气球起伏扭转变形时就不会被包在弹性层中,而可以自由的起伏,达到使用者颈部和头部大角度摆动的需求,令颈椎牵引和推拿力度的效果提升,避免原有理疗枕动力损耗过高的缺陷。该枕头的外部具有弹性层与面料层,无硬物感,在充气组件不工作时该枕头可直接作为普通枕头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人体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示意图,图中将人体与枕头分离以便于标记;
图2为人体使用图1的枕头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枕头中应用的C形形变气球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枕头在带动人体头部摆动的示意图,图中将人体与枕头分离以便于标记;
图5为图1的枕头中应用的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枕头,包括支架10、C形形变气球20、弹性层30、面料层40与充气组件50。两个C形形变气球20设置于支架10上,在充气后的两个C形形变气球20之间形成供人体颈部110容纳的颈部容纳位20a,充气后的两个C形形变气球20位于人体颈部110下方颈部提肌101的下方。同时参阅图4、图5,弹性层30铺设于两个C形形变气球20上,弹性层30的对应于两个C形形变气球20的位置分别切割形成翻盖结构31,在C形形变气球20充气时对应的翻盖结构31的自由端31a分离弹性层30的所在表面。面料层40铺设于弹性层30的上表面。充气组件50用于使C形形变气球20充气或排气。
本申请提供的枕头,与现有技术相比,两个C形形变气球20设置在支架10上,两个C形形变气球20之间形成颈部容纳位20a。使用时人体颈部110容纳在颈部容纳位20a,两个C形形变气球20上铺设有弹性层30,弹性层30上设有面料层40,能提供更好的柔软舒适性,能防止女性使用时头发进入C形形变气球20的缝隙并被夹住的情况。充气组件50对两个C形形变气球20充气或排气,能够使人体颈部110和头部产生左右摆动的效果。在弹性层30对应C形形变气球20的位置设置翻盖结构31,在C形形变气球20充气时对应的翻盖结构31的自由端31a会分离弹性层30的所在表面,这样C形形变气球20起伏扭转变形时就不会被包在弹性层30中,而可以自由的起伏,能够实现大于90度角的摆动,达到使用者颈部110和头部大角度摆动的需求,令颈椎牵引和推拿力度的效果提升,避免原有理疗枕动力损耗过高的缺陷。该枕头的外部具有弹性层30与面料层40,无硬物感,在充气组件50不工作时该枕头可直接作为普通枕头使用。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支架10可以为一块板状结构,支架10作为其它结构的载体。充气组件50设置在支架10上,并被弹性层30与面料层40覆盖,使得枕头作为一个整体结构。
请参阅图1、图3、图4,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C形形变气球20包括多个在上下方向层叠设置的充气气囊21,每一充气气囊21包括两个周边连接以形成气室2111的弹性膜211;充气气囊21具有相对设置的宽大端21a与窄小端21b,宽大端21a的宽度大于窄小端21b的宽度;两个C形形变气球20中的所有充气气囊21的窄小端21b均靠近颈部容纳位20a设置;在同一C形形变气球20中,相邻两个充气气囊21的弹性膜211在窄小端21b处分别开设有通气孔2112,相邻两个充气气囊21的通气孔2112的边缘相连接,以使各个充气气囊21的气室2111连通;其中一个充气气囊21连接至充气组件50。采用这个方案,由于同一个C形形变气球20中的各个充气气囊21连通,在对C形形变气球20的其中一个充气气囊21充气时,各个充气气囊21将会被充气。当充气时因为同一层充气气囊21宽大端21a处比窄小端21b的高度变形量大,所以C形形变气球20在充气时的累加效果可使C形形变气球20除了升高外还可以绕着通气孔2112位置形成C字形形变。具体地,每一充气气囊21中的两个弹性膜211的周边热熔连接,这样容易成型,并且保证气密性。充气后的充气气囊21呈鸭梨形。位于最下方的充气气囊21连接至充气组件50,便于充气组件50对C形形变气球20充气。
在两个C形形变气球20都被充气时,两个C形形变气球20的上表面将会产生夹紧颈部110的效果,夹紧位置为中医称之为天柱的部位。当两个C形形变气球20同时放气时,头颅被放下,颈部夹紧力和穴位及压力取消,两个C形形变气球20受自身弹性影响自动恢复平整状态。不论在充气与放气过程中,C形形变气球20的变形都会对颈部110产生除了挤压和释放压力还带有微量的上下的摩擦作用,因而此结构不但可以带动颈椎骨骼肌肉运动而且可以对穴位进行挤压式按摩。
当两个C形形变气球20同时充气后,头颅会处于被向上推起状态。参阅图1、图4,此时将任意一个C形形变气球20中的气体快速释放。没有释放气体的C形形变气球20因被释放气体的C形形变气球20的原有平衡夹持力丧失,而产生响应的压力差而迅速微量膨胀,其作用力会施加在原本与其贴紧的耳后颞骨的下方头颅将会以脊椎连接关节为绕点102,头颅会以自身重量快速向已经释放气体的一方转动滑落。一般情况下单侧施加对耳后颞骨的下方施加微小的轻微的推动,会产生比在头颅其它位置施加力更有效的头颅扭动效果。随着两个C形形变气球20的同时充气,两个C形形变气球20的交替充放气即可形成头部的左右摆动运动。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充气气囊21的上表面设置有风池穴气球22,风池穴气球22与该充气气囊21连通。在C形形变气球20的充气气囊21被充气时,风池穴气球22也会被充气,进而风池穴气球22对人体风池穴103进行挤压。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充气气囊21的上表面设置有永磁体(图未示)。将永磁体的磁场施加于人体穴位,对人体产生磁疗作用。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两个C形形变气球20的位于上方的充气气囊21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柔性连接片23。当两个C形形变气球20的同时被充气时,两个C形形变气球20的同时垂直形变可以借助柔性连接片23将人体颈部110抬升一定高度,利用头颅与脊椎连接关节为绕点102,通过头颅自身重量形成头颅后仰状态,从而改变头颅的仰角。两个C形形变气球20之间设置柔性连接片23,在不充气的C形形变气球20受弹性膜211的回弹力影响收缩为平整的状态,而柔性连接片23能够限定两个C形形变气球20恢复至预定位置。
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两个翻盖结构31相对于弹性层30的枢接端31b靠近设置,两个翻盖结构31的自由端31a背对设置。采用这个方案,在C形形变气球20被充气时,各个充气气囊21能够以通气孔2112位置作大于90度角的摆动,并且自由端31a脱离于弹性层30的原来所在平面。
请参阅图5,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弹性层30包括本体部32及翻盖结构31,翻盖结构31的枢接端31b连接于本体部32,本体部32与翻盖结构31之间形成间隙33。采用这个方案,容易加工出翻盖结构31。在C形形变气球20被充气时,弧形面的自由端31a容易分离于弹性层30;在C形形变气球20被排气时,自由端31a容易复位至弹性层30的所在平面。在两个移动过程中,翻盖结构31自由端31a都不会与弹性层30产生干涉的情况,使得翻盖结构31能够顺利移动。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弹性层30为棉花层、记忆棉层、乳胶层或负离子棉层或其它弹性层。采用这些弹性层30,能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柔软舒适性,同时便于在充气组件50对C形形变气球20充气时,弹性层30能够产生更大的变形,使得C形形变气球20能够产生更大角度的摆动。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面料层40为弹性布料层。弹性布料层具有弹性伸缩的特性,以使在C形形变气球20被充气时弹性布料层能够跟随变形,并保证枕头外观完整性和隔离内部结构。弹性布料层可选用比基尼布料、运动服布料或四面弹布料等等。
请参阅图1、图4,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枕头还包括声音采集器60及与声音采集器60电连接的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用于在声音采集器60采集到鼾声时控制充气组件50以使C形形变气球20充气与放气进而人体头部按预定方式左右摇摆。本实施例利用噪音的大小来控制C形形变气球20的充气与放气,来实现摆头效果。比如35到40分贝以下为一个等级,在这个等级范围噪音的大小接近室内空调的噪音值,也就是说,只要鼾声不大于空调的声音,枕头的止鼾摆头的动作就不会启动。比如选择如45到50分贝这个等级,就是鼾声只要不超过旁边有人小声说话的声音,枕头的止鼾摆头动作就不会启动。示例性的,在夜间室内将大于50分贝的声音确定为鼾声。在夜间其实影响使用者的基本也就是鼾声,而外界的噪音基本已经被隔墙和房间的玻璃所隔绝,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噪音出现。利用声音采集器60采集到的声音,并由控制器确认所采集的声音在鼾声的分贝内,也就是采集到鼾声。在制止鼾声方面上利用C形形变气球20提供的摆头模式,而止鼾时所执行的摆头模式与颈椎运动模式是有区别的,因为颈椎运动模式是连续工作的,而制止鼾声的模式是短暂的几秒钟,相当于旁边的人被鼾声吵醒后,从一侧轻推了一下打鼾的人,如果轻推后的3秒钟内,打鼾人还在继续打鼾,那么再从另一侧轻推一下打鼾的人。其实从实践中是知道,如果一个人在打鼾,只要被轻推,基本上鼾声都会适当的减弱或者停止下来。再者鼾声的产生大多都是因为呼吸道被松弛下垂的肌肉堵住或半堵住所致,而当头部侧摆时,也会令呼吸道中松弛下垂的肌肉产生位移,位移后呼吸道畅通鼾声也就减弱消失,所以本实施例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通过控制充气组件50使得C形形变气球20交替充气与放气预定时间,进而使人体头部按预定方式左右摇摆,实现止鼾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充气组件50包括用于产生压缩气体的气泵51、连接于气泵51的输出端的消音器52,以及连接于消音器52的输出端且用于将压缩气体传输至C形形变气球20的气流分配器53。消音器52能够降低压缩气体流动时的噪音。气流分配器53相当于换向阀,能够实现气路的通断与切换,进而实现充气与排气状态的切换。工作时启动气泵51,将气泵51的压缩气体经消音器52输送给气流分配器53,在分别依据充气时间、充气顺序或单独或共同或交替的输送给两个C形形变气球20或其它位置。气泵51、消音器52、气流分配器53与C形形变气球20之间可以通过软管连接。气泵51连接变压器80,将交流市电转变为直流低压电,通过电线和插头接口将直流低压电力输送给气泵51。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枕头还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且对应于人体斜方肌104与冈上肌105的倾斜伸缩气球70,倾斜伸缩气球70与充气组件50连接。设置倾斜伸缩气球70,在充放气过程中主要是对颈部大椎穴106、斜方肌104和冈上肌105进行向上进行推抚作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两个C形形变气球,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在充气后的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之间形成供人体颈部容纳的颈部容纳位;
弹性层,铺设于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上,所述弹性层的对应于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的位置分别切割形成翻盖结构,在所述C形形变气球充气时对应的所述翻盖结构的自由端分离所述弹性层的所在表面;
面料层,铺设于所述弹性层的上表面;以及
充气组件,用于使所述C形形变气球充气或排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形变气球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充气气囊,每一所述充气气囊包括两个周边连接以形成气室的弹性膜;所述充气气囊具有相对设置的宽大端与窄小端;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中的所有所述充气气囊的窄小端均靠近所述颈部容纳位设置;
在同一所述C形形变气球中,相邻两个所述充气气囊的弹性膜在所述窄小端处分别开设有通气孔,相邻两个所述充气气囊的所述通气孔的边缘相连接,以使各个所述充气气囊的气室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充气气囊连接至所述充气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充气气囊的上表面设置有风池穴气球,所述风池穴气球与该充气气囊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充气气囊的上表面设置有永磁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C形形变气球的位于上方的所述充气气囊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柔性连接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翻盖结构相对于所述弹性层的枢接端靠近设置,两个所述翻盖结构的自由端背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为棉花层、记忆棉层、乳胶层或负离子棉层;和/或,所述面料层为弹性布料层。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还包括声音采集器及与所述声音采集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声音采集器采集到鼾声时控制所述充气组件以使所述C形形变气球充气与放气进而人体头部按预定方式左右摇摆。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泵、连接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的消音器,以及连接于所述消音器的输出端且用于将压缩气体传输至所述C形形变气球的气流分配器。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对应于人体斜方肌与冈上肌的倾斜伸缩气球,所述倾斜伸缩气球与所述充气组件连接。
CN201921792624.6U 2019-10-23 2019-10-23 枕头 Active CN210842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2624.6U CN210842522U (zh) 2019-10-23 2019-10-23 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92624.6U CN210842522U (zh) 2019-10-23 2019-10-23 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42522U true CN210842522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2624.6U Active CN210842522U (zh) 2019-10-23 2019-10-23 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425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495A (zh) * 2020-07-09 2020-11-03 深圳市睿泰天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身体按摩护理系统及方法
CN114983713A (zh) * 2022-04-27 2022-09-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一种消化内科出血护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495A (zh) * 2020-07-09 2020-11-03 深圳市睿泰天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身体按摩护理系统及方法
CN114983713A (zh) * 2022-04-27 2022-09-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一种消化内科出血护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2523U (zh) 枕头
CN106806077B (zh) 一种自动翻身气囊护理床垫
CN210842522U (zh) 枕头
CN105832074B (zh) 一种智能健康睡眠枕
CN109124160B (zh) 软硬度可调的音乐按摩床垫
CN111802880A (zh) 模拟人体呼吸过程的智能枕头
TWM505872U (zh) 可調式智慧床組
CN108578194A (zh) 一种智能沙发
JP2023540748A (ja) スマートマットレス
CN206166480U (zh) 内置有颈部气囊的智能枕头
CN211459554U (zh) 一种具有气囊结构的床垫
CN211748535U (zh) 枕头
CN209474936U (zh) 一种新型充气枕
CN216494500U (zh) 一种顶腰按摩床垫
KR200477913Y1 (ko) 자동조절이 가능한 에어백 베개
CN113598575A (zh) 一种智调枕芯及枕头和对枕头的控制方法
CN212346103U (zh) 一种硬度可调的乳胶枕
CN213640413U (zh) 一种多功能养护枕
TW201242588A (en) Automatic body standing auxiliary device
JPH08332205A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02375688U (zh) 新型自动升降薰香枕头
CN218651115U (zh) 床垫及气囊
CN206166466U (zh) 一种睡眠枕头
CN219479733U (zh)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睡眠枕头
CN215423960U (zh) 一种智调枕芯及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No. 316, Building 4, Welfare District, Yaxi Optoelectronic Instrument Factory, Baqiao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38

Patentee after: Zhao Xiaoguang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3, No. 7, xinshiqiao street, Guanlan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aokang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