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650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39650U CN210839650U CN201921060821.9U CN201921060821U CN210839650U CN 210839650 U CN210839650 U CN 210839650U CN 201921060821 U CN201921060821 U CN 201921060821U CN 210839650 U CN210839650 U CN 2108396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back cover
- camera
- display screen
- mirr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体;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摄像头组,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摄像头组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其屏幕正面都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听筒等器件,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屏幕正面实际上仍是刘海屏的造型。
因此,如何实现移动终端的全面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能实现移动终端的正面完全由屏幕覆盖,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本体,
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摄像头组,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 或摄像的摄像头。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受话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闪光灯,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闪光灯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指纹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指纹接收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指纹接收器位于所述背面的第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一中轴线的长度大于所述背面的第二中轴线的长度。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背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背盖呈现镜面效果,所述背盖经抛光处理呈现镜面效果。
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背盖为玻璃镜面背盖。
本申请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本体;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摄像头组,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如此,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与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相同,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本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由于显示屏能尽量接近本体的第一表面,使得移动终端真正实现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五;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六;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正面示意图,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背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10 | 本体 |
101 | 背盖 |
20 | 显示屏 |
201 | 刘海形屏 |
202 | 全面屏 |
30 | 摄像头组 |
40 | 受话器 |
50 | 距离感应器 |
60 | 闪光灯 |
70 | 指纹接收器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10、显示屏20和摄像头组30;其中,
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20通过所述本体10 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10 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所述摄像头组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摄像头组30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这里,所述第一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正面,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移动终端的背盖所在面。
本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与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相同,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本体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如此,显示屏的尺寸能尽量接近本体的第一表面,且不会被摄像头组占用移动终端第一开孔区域的空间,如此,使得移动终端真正实现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10、显示屏20和摄像头组30;其中,
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20通过所述本体10 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10 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所述摄像头组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摄像头组30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这里,所述第一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正面,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移动终端的背盖所在面。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或摄像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如此,由于摄像头组通过移动终端的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未在移动终端的本体的第一表面显露,省去了前置摄像头,能为移动终端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仅保留后置摄像头,省去了前置摄像头,能节省因安装前置摄像头而带来的成本,还能使得移动终端实现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10、显示屏20、摄像头组30和受话器40;其中,
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20通过所述本体10 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10 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所述摄像头组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摄像头组30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所述受话器40,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这里,所述第一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正面,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移动终端的背盖所在面。
这里,所述侧表面可以理解为除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
这里,所述本体的背面可以理解为所述本体的非表面或非显露面。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或摄像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背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背盖呈现镜面效果,所述背盖经抛光处理呈现镜面效果。
比如,所述背盖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复合板背盖或注塑成型背盖。
再比如,所述背盖为镜面玻璃背盖。
这样,通过将受话器和摄像头布局在移动终端中除正面外的其他位置,避免了因在移动终端正面安装这些元器件而造成屏幕呈刘海形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10、显示屏20、摄像头组30和距离传感器50;其中,
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20通过所述本体10 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10 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所述摄像头组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摄像头组30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所述距离传感器5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50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这里,所述第一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正面,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移动终端的背盖所在面。
这里,所述侧表面可以理解为除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
这里,所述背面可以理解为所述本体的非表面或非显露面。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或摄像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背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背盖呈现镜面效果,所述背盖经抛光处理呈现镜面效果。
比如,所述背盖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复合板背盖或注塑成型背盖。
再比如,所述背盖为镜面玻璃背盖。
这样,通过将距离传感器和摄像头布局在移动终端中除正面外的其他位置,避免了将这些元器件布局在移动终端正面时需要为们在移动终端正面预留一些空间而造成屏幕呈刘海形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10、显示屏20、摄像头组30和闪光灯60;其中,
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20通过所述本体10 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10 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所述摄像头组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摄像头组30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所述闪光灯6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具体位于所述本体10的背面,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正面,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移动终端的背盖所在面。
这里,所述侧表面可以理解为除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
这里,所述背面可以理解为所述本体的非表面或非显露面。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或摄像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背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背盖呈现镜面效果,所述背盖经抛光处理呈现镜面效果。
比如,所述背盖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复合板背盖或注塑成型背盖。
再比如,所述背盖为镜面玻璃背盖。
这样,通过将摄像头和闪光灯布局在移动终端中除正面外的其他位置,避免了将这些元器件布局在移动终端正面时需要在移动终端正面预留一些空间而造成屏幕呈刘海形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10、显示屏20、摄像头组30和指纹接收器70;其中,
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20通过所述本体10 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10 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所述摄像头组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摄像头组30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所述指纹接收器7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具体位于所述本体10的背面,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
具体地,所述指纹接收器70用于采集指纹,将所采集的指纹发送至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由所述处理器对所述指纹进行分析。
这里,所述第一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正面,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移动终端的背盖所在面。
这里,所述侧表面可以理解为除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
这里,所述背面可以理解为所述本体的非表面或非显露面。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或摄像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接收器70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一中轴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中轴线的长度。
比如,所述指纹接收器位于第一中轴线的上三分之一处,或位于第一中轴线的中间,或位于第一中轴线的下三分之一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指纹接收器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位置可根据用户需求或厂商需求进行设计或调整。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背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背盖呈现镜面效果,所述背盖经抛光处理呈现镜面效果。
比如,所述背盖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复合板背盖或注塑成型背盖。
再比如,所述背盖为镜面玻璃背盖。
这样,通过将指纹接收器和摄像头布局在移动终端中除正面外的其他位置,避免了将这些元器件布局在移动终端正面时需要在移动终端正面预留一些空间而造成屏幕呈刘海形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如图7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10、显示屏20、摄像头组30、受话器40、距离传感器50、闪光灯60和指纹接收器 70;其中,
所述显示屏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显示屏20通过所述本体10 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10 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所述摄像头组3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所述摄像头组30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所述受话器40,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所述距离传感器5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50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所述闪光灯6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具体位于所述本体10的背面,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
所述指纹接收器70,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具体位于所述本体10的背面,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
具体地,所述指纹接收器70用于采集指纹,将所采集的指纹发送至移动终端的处理器,以由所述处理器对所述指纹进行分析。
这里,所述第一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正面,即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的背面,即移动终端的背盖所在面。
这里,所述侧表面可以理解为除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
这里,所述背面可以理解为所述本体的非表面或非显露面。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或摄像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比如,所述指纹接收器70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一中轴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中轴线的长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背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背盖呈现镜面效果,所述背盖经抛光处理呈现镜面效果。
比如,所述背盖为经过抛光处理的复合板背盖或注塑成型背盖。
再比如,所述背盖为镜面玻璃背盖。
这样,通过将摄像头组、受话器、距离传感器、闪光灯和指纹接收器这些元器件布局在移动终端中除正面外的其他位置,避免了将这些元器件布局在移动终端正面时需要预留一些空间而造成屏幕呈刘海形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移动终端全面屏外观。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的第二表面能呈现镜面效果,还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移动终端的正面示意图与背面示意图分别如图8(a)和图8(b)所示,如图8(b)所示,移动终端的背面设置有受话器40、距离传感器50、闪光灯60 和指纹接收器70,由于无需为这些元器件在移动终端正面预留安装空间,使得位于正面的显示屏20能呈图8(a)所示的全面屏202。如图8(b)所示,移动终端的背面为背盖101,所述背盖101可以是玻璃镜面背盖,可使移动终端呈现镜面效果。
应理解,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互联架构示意图仅仅是示意性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针对于同一类服务器来说,具体选用何种互联方式可根据产品设计成本或产品功能需求等作为参考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的面积接近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面积;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开孔区域相同;
摄像头组,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摄像头组通过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开孔区域显露;所述第二表面能够呈现镜面效果;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为所述移动终端上仅有的用于拍照和/或摄像的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中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受话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或所述本体的侧表面或第二表面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闪光灯,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闪光灯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指纹接收器,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连接,所述指纹接收器位于所述本体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接收器位于所述背面的第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一中轴线的长度大于所述背面的第二中轴线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背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所述背盖呈现镜面效果,所述背盖经抛光处理呈现镜面效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盖为玻璃镜面背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60821.9U CN21083965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60821.9U CN21083965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39650U true CN210839650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5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60821.9U Active CN210839650U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39650U (zh) |
-
2019
- 2019-07-08 CN CN201921060821.9U patent/CN2108396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99507B2 (en) | Telephony and digital media services device | |
WO2015126199A2 (en) | Hardware shield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0557471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9842723A (zh) | 终端及其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389887A (zh) | 图像对位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 |
CN210839650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08429840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5391822A (zh) | 一种手机 | |
CN209545643U (zh) | 电子设备 | |
WO2015141974A1 (en) | Input device for detecting external input | |
CN203416310U (zh) | 警用手持终端 | |
CN110572590A (zh) |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1435952A (zh) | 显示屏和终端 | |
CN108551544A (zh) | 摄像头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 |
CN208210025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10099197A (zh) |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US20130050977A1 (en) | Housing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
CN102970450A (zh) | 基于3g无线网络实现的门铃卫士的方法 | |
CN210839736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3339092U (zh) | 具有报警功能的电梯广告屏 | |
CN204946031U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205430351U (zh) | 手机套 | |
CN205123820U (zh) | 一种手机 | |
CN215934905U (zh) | 一种具有通话结构的学生信息查询装置 | |
CN219978865U (zh) | 一种便携式二维码扫码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