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468U - 一种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468U
CN210839468U CN201921682759.7U CN201921682759U CN210839468U CN 210839468 U CN210839468 U CN 210839468U CN 201921682759 U CN201921682759 U CN 201921682759U CN 210839468 U CN210839468 U CN 210839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hotovoltaic module
bus bar
plug
jun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827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均
吕俊
侯运来
丁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err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err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err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827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至少一根线缆、至少一个即插即用连接器以及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包括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相互连接形成电连接,所述线缆一端连接所述汇流条,另一端连接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接头,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接头设置于所述接线盒内,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透明板以外的其他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接线盒遮挡电池片受光区域,增大光伏组件的采光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的革新,双面电池的诞生,其降低了电池材料同时提升了电池效率,双面双玻组件背面带来的发电收益,使其逐渐成为光伏组件产品中的热销品。但是双面双玻组件在设计方面还不算太完美,仍存在背面接线盒遮挡电池片的瑕疵问题,影响其双面率,即其背面发电量未能完全释放出来。
现有技术提出了二极管内置封装于背面玻璃孔内的方案,该方案虽然解决了接线盒遮挡电池片的瑕疵,但二极管直接与封装胶膜接触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风险,一旦发生热斑效应,二极管工作温度逐步升高超过封装胶膜的软化点,导致封装胶膜在非真空条件下呈现粘流态,反而降低组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包括
电池片、透明板以及至少一条汇流条,所述电池片和所述汇流条设置于所述透明板上,所述电池片产生的电流通过所述汇流条汇集,还包括至少一根线缆、至少一个即插即用连接器以及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包括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可相互连接形成电连接,
所述线缆一端连接所述汇流条,另一端连接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所述接头,
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接线盒内,
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透明板以外的其他位置。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边框,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边框上。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支架和底座,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支架或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通过所述线缆悬空设置。
优选地,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为二眼连接器、三眼连接器、航空连接器、防水连接器、2芯防水连接器中的一种。
优选地,设置于所述接线盒内的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接头包括至少一个咬合夹持结构,所述咬合夹持结构包括开口端与固定端。
优选地,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为二眼连接器,对应的所述接头包括两个所述咬合夹持结构。
优选地,所述线缆包括至少一根导线,所述导线最外层分别包裹绝缘材料。
优选地,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汇流条重叠部分之间。
优选地,所述接线盒包括两个铜片、一个二极管和一个隔离件,所述接线盒的底面设置第一连接孔,
一所述铜片与另一所述铜片通过所述隔离件分隔开,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一所述铜片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另一所述铜片电连接,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所述光伏组件设置正面透明板、背面透明板、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所述线缆设置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相向设置的所述正面透明板、所述背面透明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和多个所述电池片,
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
所述第一、二导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所述接头。
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接线盒遮挡电池片受光区域,增大光伏组件的采光面积,同时避免了接线盒封装于光伏组件的层压件内的潜在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的光伏组件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边框的层压件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折弯件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支架和底座的层压件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右盒体组件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盒体组件示意图;
图1-11中:100、接线盒,11、正面透明板,12、背面透明板,13、第一汇流条,14、第二汇流条,15、互联条,16电池片,161、第一电池片,162、第二电池片,163、第三电池片,17、绝缘垫;
200、接线盒,21、第一铜片,22、第二铜片,23、二极管,24、隔离件,25、第一连接孔,26、灌封胶,300、连接盒;
41、第一导线,42、第二导线,5、插座,51、咬合夹持结构,511、咬合夹持结构的张开端,512、咬合夹持结构的固定端,6、插头;
700、边框,71、第一折弯件,72、第二折弯件,800、支架,81、第一斜板,82、第二斜板,83、连接板,900、底座,91、第一支撑件,92、第二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透明板、汇流条,至少一根电缆、至少一个即插即用连接器以及至少一个接线盒。其中,透明板包括正面透明板和背面透明板。
正面透明板和背面透明板相向设置,电池片和汇流条设置于正、背面透明板之间,且位于背面透明板的内表面。
电池片产生的电流通过汇流条汇集。即插即用连接器包括两个接头,两个接头可相互连接形成电连接。
线缆的一端连接汇流条,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接头与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接头设置于接线盒内,接线盒设置于除正、背面透明板之间、正面透明板的正上方及背面透明板正下方的其他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两个接头实现电连接,比如一个接头为插头,另一接头为插座,反之亦可。
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接线盒遮挡电池片受光区域,增大光伏组件的采光面积,同时避免了接线盒封装于光伏组件的层压件内的潜在风险。
参考图1-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包括正面透明板11、背面透明板12、第一汇流条13、第二汇流条14、多个互联条15、多个电池片16和绝缘垫17。
定义正面透明板11、背面透明板12、第一汇流条13、第二汇流条14、多个互联条15、多个电池片16和绝缘垫17的组合体为层压件100。
相向设置的正、背面透明板均为矩形板。正面透明板11的外形轮廓大小与背面透明板12的外形轮廓大小相等。
正面透明板11与背面透明板12之间设置多个电池片16、第一汇流条13和第二汇流条14,且位于背面透明板12的内表面。
电池片16设置有第一电池片161、第二电池片162和第三电池片163。第一电池片161、第二电池片162和第三电池片163沿背面透明板1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均布。
为一长条形的第一汇流条13沿背面透明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相距第一电池片161的一端部设置;为一长条形的第二汇流条14沿背面透明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相距第二电池片162的一端部、第三电池片163的一端部设置。
第一汇流条13到第一电池片161的一端部的距离大小与第二汇流条14到第二电池片162的一端部、第三电池片163的一端部的距离大小相等。第一汇流条13与第二汇流条14之间存在间隙。
多个互联条15设置于第一汇流条13与第一电池片161的端部之间,作为导线连接第一电池片161和第一汇流条13,便于第一汇流条13收集第一电池片161转换的电流。
多个互联条15设置在第二汇流条14与第二电池片162的端部、第三电池片163的端部之间,作为导线连接第二电池片162、第三电池片163和第二汇流条14,便于第二汇流条14收集第二电池片162、第三电池片163转换的电流。
线缆包括第一导线41和第二导线42。第一、二导线的最外层包裹一层耐高温绝缘材料,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3,第一导线41的一端和第一汇流条13的一端连接,且第一导线41与第一汇流条13的连接位置位于绝缘垫17的下表面;第二导线42的一端和第二汇流条14的一端连接,且第二导线42与第二汇流条14的连接位置位于绝缘垫17上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一导线41连接的第一汇流条13的一端到与第二导线42连接的第二汇流条14的一端的距离即为第一汇流条13与第二汇流条14之间的间隙。
绝缘垫17将第一导线41和第一汇流条13的连接位置与第二导线42和第二汇流条14的连接位置完全隔开,使得两者更好的绝缘。
层压件100与第一导线41的一端、第二导线42的一端封装在一起。在光伏组件生产现场无需焊接和灌封,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生产效率。
第一导线41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线42的另一端均连接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接头,该接头为插头6。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接头为插座5,设置于接线盒内。其中,即插即用连接器为2芯防水连接器,2芯防水连接器的一个接头包括2个插脚,另一接头包括两个咬合夹持结构51。
具体的,参考图4-图6,接线盒200包括第一铜片21、第二铜片22、一个二极管23和一个隔离件24。隔离件24为橡胶制品。
接线盒200的盒体包括底面、周向闭合的连接面和顶面,周向闭合的连接面分别与底面的外缘、顶面的外缘形成封闭结构,其中,底面与顶面相互平行,底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25。
第一铜片21和第二铜片22均为异形片。第一铜片21水平设置,使得第一铜片21的一表面平行于接线盒200的底面或顶面;第二铜片22水平设置,使得第二铜片22的一表面平行于接线盒200的底面或顶面。
第一铜片21和第二铜片22的设置方式,避免接线盒200出现热斑效应。
隔绝件24为矩形板,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隔绝件24的一端固定在接线盒200底面上。第一铜片21与第二铜片22被竖直设置的隔绝件24分隔,第一铜片21的上表面与二极管23的负极通过锡焊连接,第二铜片22的上表面与二极管23的正极通过锡焊连接。
设置于接线盒200内的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接头为插座5,包括两个咬合夹持结构51。咬合夹持结构51包括张口端511和固定端512,咬合夹持结构51的张口端511使得插头6的插脚插入其中。
一个咬合夹持结构51的固定端512设置在第一铜片21表面,该咬合夹持结构51的张口端511设置在接线盒200的底面的一个第一连接孔25处。
另一个咬合夹持结构51的固定端512设置在第二铜片22表面,该咬合夹持结构51的张口端511设置在接线盒200的底面的另一个第一连接孔25处。
通过即插即用连接器实现接线盒200与层压件100的即插即用,操作简单、方便;若接线盒出现故障,直接更换接线盒即可。
接线盒200还设置有灌封胶26(如图5阴影区域),能够填满第一铜片21、第二铜片22、二极管23、隔离板24与盒体之间的所有空间,由于第一铜片21或第二铜片22直接与灌封胶26接触,因而铜片所产生的热量将首先传递到可导热的灌封胶26上,然后均匀分散至整个接线盒200内的灌封胶26上,并通过灌封胶26迅速散发到与其接触的整个接线盒200的表面,最终通过接线盒200的表面快速散发至外界。
灌封胶的设置降低安装了接线盒的光伏组件出现热斑的风险的概率,提高光伏组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即插即用连接器除了为2芯防水连接器之外,还可以为二眼连接器、三眼连接器、航空连接器、防水连接器等。
例如,即插即用连接器为三眼连接器,其一个接头包括3个插脚,则另一接头包括三个咬合夹持结构。
参考图7-图8,层压件100的边缘和四个角是较易碰伤、破裂的区域,故需设置边框700保护光伏组件的层压件100,杜绝因边缘破裂导致层压件100的损毁。
边框700包括两个第一折弯件71和两个第二折弯件72,第一折弯件71的结构与第二折弯件72的结构相同,类似于槽钢,均设置有能够嵌入层压件100的边缘。
第一折弯件71与第二折弯件72唯一区别在于,前者的长度大于后者的长度。
第一折弯件71的凹槽嵌入层压件100的长度方向的边缘,第二折弯件72的凹槽嵌入层压件100的宽度方向的边缘。两个第一折弯件71和两个第二折弯件72组合设置于层压件100。
接线盒200固定连接于第二折弯件72的外表面,使得接线盒200的表面与层压件100的正面透明板的表面平行。其中,固定方式可以焊接、固体胶粘接或螺纹紧固等。
上述接线盒的设置方式,能够避免接线盒对电池片受光区域的遮挡,提高电池片与光线的接触面积,进而会有更高的发电量。
参考图9,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参照上述的光伏组件的结构。
层压件100设置于支架800上,底座900固定连接于支架800。
支架800包括第一斜板81、第二斜板82和连接板83。倾斜设置的第一斜板81与倾斜设置的第二斜板82之间通过连接板83连接。其中,第一斜板81或第二倾斜板82与水平面的夹角相等。
层压件100的背面透明板12的表面位于第一斜板81的上表面和第二斜板82的上表面。接线盒200设置于第一斜板81或第二斜板82的下表面。
底座900包括第一支撑件91和第二支撑件92,第一支撑件91对应连接于第一斜板81的下表面,第二支撑件92对应连接于第二斜板82的下表面。
上述接线盒的设置方式,能够避免接线盒对电池片受光区域的遮挡,提高电池片与光线的接触面积,进而会有更高的发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盒除了设置于第一或二斜板的下表面,也可以设置于底座上,线缆的所需长度根据现场情况自行调整。
上述的支架和底座只为一种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结构的支架和底座,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除了上述两种接线盒的设置方式外,还可以将接线盒悬置于其他位置,只要不遮挡电池片的受光区域即可。例如,接线盒可以通过线缆悬空设置于层压件外。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还包括连接盒300,接线盒200与连接盒300以电连接形式连接,接线盒200与连接盒300的组合体定义为盒体组件。
参考图10,一线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盒300,该线缆的另一端连接在接线盒200的第一铜片21,且该铜片与二极管23的正极电连接,定义上述的结构为右盒体组件。
参考图11,一线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盒300,该线缆的另一端连接在接线盒200的第二铜片22,且该铜件与二极管23的负极电连接,定义上述的结构为左盒体组件。
接线盒200不与连接盒300以电连接的形式连接,定义上述的接线盒200为中盒体组件。
将左盒体组件、中盒体组件和右盒体组件配合使用,大大缩短了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的连接线长度,节约材料,降低传输回路的内阻,从而减少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以上各实施例仅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包括
电池片、透明板以及至少一条汇流条,所述电池片和所述汇流条设置于所述透明板上,所述电池片产生的电流通过所述汇流条汇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线缆、至少一个即插即用连接器以及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包括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相互连接形成电连接,
所述线缆一端连接所述汇流条,另一端连接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所述接头,
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接线盒内,
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透明板以外的其他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边框,
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边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支架和底座,
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述支架或所述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通过所述线缆悬空设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为二眼连接器、三眼连接器、航空连接器、防水连接器、2芯防水连接器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接线盒内的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接头包括至少一个咬合夹持结构,所述咬合夹持结构包括开口端与固定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为二眼连接器,对应的所述接头包括两个所述咬合夹持结构。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至少一根导线,所述导线最外层分别包裹绝缘材料。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汇流条重叠部分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包括两个铜片、一个二极管和一个隔离件,所述接线盒的底面设置第一连接孔,
一所述铜片与另一所述铜片通过所述隔离件分隔开,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一所述铜片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另一所述铜片电连接,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另一个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所述光伏组件设置正面透明板、背面透明板、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所述线缆设置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相向设置的所述正面透明板、所述背面透明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和多个所述电池片,
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条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汇流条电连接,
所述第一、二导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即插即用连接器的一个所述接头。
CN201921682759.7U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光伏组件 Active CN210839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2759.7U CN210839468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82759.7U CN210839468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468U true CN21083946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82759.7U Active CN210839468U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4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2050B2 (en) Solar panel junction box
US20100275976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edge access to pv strings, interconn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296188B1 (en) Terminal box and solar cell module
CN208508146U (zh) 多功能高压连接器及电池产品
EP2279529A2 (en) Solar panel junction box
CN208690572U (zh) 插接端子、多功能高压连接器及电池产品
CN101300684A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
CN102208783A (zh) 接线盒
WO2024008195A1 (zh) 电池包及其ccs组件
CN208690601U (zh) 导电连接结构、多功能高压连接器及电池产品
US9954483B2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24572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0839468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15842503B (zh) Bipv光伏瓦片
CN218919015U (zh) 温度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8039705U (zh) 一种具有ccs组件的电池包
CN216531191U (zh) 一种连接件、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115864980A (zh) 反向插拔式bipv光伏瓦片
CN203134834U (zh) 接线盒和太阳能光伏装置
US20190393833A1 (en) Solar module, connection system and solar module system
JP3838789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作成方法、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および太陽電池付き屋根材
CN216085391U (zh) 一种接线盒插头、接线盒插座、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CN211981826U (zh) 一种电阻焊光伏接线盒
CN219124172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分体式接线盒
CN216056928U (zh) 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