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0679U -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0679U
CN210830679U CN201921825668.4U CN201921825668U CN210830679U CN 210830679 U CN210830679 U CN 210830679U CN 201921825668 U CN201921825668 U CN 201921825668U CN 210830679 U CN210830679 U CN 210830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shell
circular baffle
cas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56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庆
余长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Hemi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Hemi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Hemi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Hemi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56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0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0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06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包括壳体、传动轴和第二电机,所述壳体内部左侧设置有圆形挡板,且圆形挡板上侧右端以及下侧左端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贴合挡圈设置,且挡圈固定在壳体内壁,所述传动轴贯穿圆形挡板以及壳体后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且第一电机设置在壳体后侧,所述壳体内部右侧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板顶部设置有滑槽。该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设置有导流板、螺杆和连接件,螺杆通过连接件与滑槽的配合带动导流板向上转动,直至导流板外端贴合壳体内壁上侧,导流板封闭壳体上半部分,引导介质的流动方向,使介质推动圆形挡片下端向左转动,挡圈阻隔圆形挡片的运动方向,使挡片与挡圈的连接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风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背景技术
自动风门是工业领域中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设备,使用时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圆形挡板转动,用以调节或截断管道内介质的流动。
现有的自动风门通过电机强行控制圆形挡板的角度,管道内介质的压力持续推动圆形挡板转动,影响电机的定位精度,导致圆形挡板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并且现有的自动风门的圆形挡板厚度薄,为了方便旋转圆形挡板,使圆形挡板外端尽可能的贴合外壳内壁,因此需要使用薄厚度的圆形挡板,但薄厚度的圆形挡板结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动风门通过电机强行控制圆形挡板的角度,管道内介质的压力持续推动圆形挡板转动,影响电机的定位精度,导致圆形挡板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并且现有的自动风门的圆形挡板厚度薄,为了方便旋转圆形挡板,使圆形挡板外端尽可能的贴合外壳内壁,因此需要使用薄厚度的圆形挡板,但薄厚度的圆形挡板结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包括壳体、传动轴和第二电机,所述壳体内部左侧设置有圆形挡板,且圆形挡板上侧右端以及下侧左端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贴合挡圈设置,且挡圈固定在壳体内壁,所述传动轴贯穿圆形挡板以及壳体后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且第一电机设置在壳体后侧,所述壳体内部右侧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板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贯穿有连接件,且连接件顶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壳体顶部与从动齿轮相连接,且从动齿轮设置在螺杆外侧,同时从动齿轮下端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壳体顶部,且第二电机上端与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从动齿轮右侧,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形挡板外端贴合壳体内壁以及挡圈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圆形挡板的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且传动轴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导流板外端贴合壳体内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滑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件与滑槽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螺杆与从动齿轮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同时从动齿轮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1)设置有倒角和挡圈,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圆形挡板转动,圆形挡板上下两端设置有倒角,避免圆形挡板外端磕碰壳体内壁,直至倒角与挡圈贴合,便于设置高厚度的圆形挡板,提升圆形挡板的结构强度,增加了使用寿命;
(2)设置有导流板、螺杆和连接件,第二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螺杆向上移动,同连接件沿滑槽向右滑动的同时转动,螺杆通过连接件与滑槽的配合带动导流板向上转动,直至导流板外端贴合壳体内壁上侧,导流板封闭壳体上半部分,引导介质的流动方向,使介质推动圆形挡片下端向左转动,挡圈阻隔圆形挡片的运动方向,使挡片与挡圈的连接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圆形挡板,3、倒角,4、挡圈,5、传动轴,6、第一电机,7、导流板,8、滑槽,9、连接件,10、螺杆,11、从动齿轮,12、第二电机,13、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1内部左侧设置有圆形挡板2,且圆形挡板2上侧右端以及下侧左端开设有倒角3,圆形挡板2外端贴合壳体1内壁以及挡圈4设置,圆形挡板2与壳体1配合紧密,便于圆形挡板2截断壳体1,倒角3贴合挡圈4设置,且挡圈4固定在壳体1内壁,传动轴5贯穿圆形挡板2以及壳体1后端与第一电机6相连接,且第一电机6设置在壳体1后侧,传动轴5与圆形挡板2的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且传动轴5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便于第一电机6通过传动轴5带动圆形挡板2转动。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壳体1内部右侧设置有导流板7,且导流板7顶部设置有滑槽8,导流板7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导流板7外端贴合壳体1内壁设置,便于导流板7截断壳体1内部,改变壳体1内部介质的流动方向,滑槽8内部贯穿有连接件9,且连接件9顶部设置有螺杆10,连接件9与滑槽8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件9与滑槽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便于螺杆10推动连接件9沿滑槽8滑动,同时改变滑槽8与连接件9之间的夹角,螺杆10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螺杆10与从动齿轮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同时从动齿轮11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第二电机12通过主动齿轮13带动从动齿轮11转动,便于从动齿轮11推动螺杆10沿壳体1滑动,螺杆10贯穿壳体1顶部与从动齿轮11相连接,且从动齿轮11设置在螺杆10外侧,同时从动齿轮11下端与壳体1相连接,第二电机12设置在壳体1顶部,且第二电机12上端与主动齿轮13相连接,主动齿轮13设置在从动齿轮11右侧,且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轮11相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时,首先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通过主动齿轮13带动从动齿轮11转动,从动齿轮11推动螺杆10沿壳体1向上滑动,螺杆10拉动连接件9向上移动,连接件9沿滑槽8向右滑动的同时转动,螺杆10通过连接件9与滑槽8的配合拉动导流板7右端向上移动,直至导流板7外端贴合壳体1上侧内壁,导流板7引导壳体1内介质的流向,启动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通过传动轴5带动圆形挡板2转动,直至圆形挡板2外端贴合壳体1内壁和挡圈4,介质冲击圆形挡板2的下侧,使圆形挡板2与壳体1以及挡圈4的连接更稳固,同时倒角3与挡圈4的设置便于圆形挡板2在壳体1内转动,便于增加圆形挡板2的厚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这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包括壳体(1)、传动轴(5)和第二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左侧设置有圆形挡板(2),且圆形挡板(2)上侧右端以及下侧左端开设有倒角(3),所述倒角(3)贴合挡圈(4)设置,且挡圈(4)固定在壳体(1)内壁,所述传动轴(5)贯穿圆形挡板(2)以及壳体(1)后端与第一电机(6)相连接,且第一电机(6)设置在壳体(1)后侧,所述壳体(1)内部右侧设置有导流板(7),且导流板(7)顶部设置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部贯穿有连接件(9),且连接件(9)顶部设置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贯穿壳体(1)顶部与从动齿轮(11)相连接,且从动齿轮(11)设置在螺杆(10)外侧,同时从动齿轮(11)下端与壳体(1)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2)设置在壳体(1)顶部,且第二电机(12)上端与主动齿轮(13)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3)设置在从动齿轮(11)右侧,且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轮(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挡板(2)外端贴合壳体(1)内壁以及挡圈(4)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与圆形挡板(2)的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且传动轴(5)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导流板(7)外端贴合壳体(1)内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与滑槽(8)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连接件(9)与滑槽(8)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螺杆(10)与从动齿轮(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同时从动齿轮(11)与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CN201921825668.4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0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668.4U CN210830679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5668.4U CN210830679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0679U true CN210830679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566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0679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0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0679U (zh) 一种借助气流压力的自动风门
CN211616182U (zh) 一种水电开槽、开洞一体式设备
CN211516118U (zh) 侧孔加工机
CN111360920A (zh) 一种pvc管切割装置
CN114225772A (zh) 一种高性能陶瓷平板膜支撑体制备用混料装置
CN108405930A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钻床
CN204018848U (zh) 一种马刀锯
CN203146629U (zh) 一种沙冰机上的传动装置
CN203143786U (zh) 新型横向分切装置
CN110346193A (zh) 一种观察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组织芯片和细胞系芯片
CN206515038U (zh) 一种风叶调节装置
CN204771777U (zh) 一种马刀锯往复传动结构
CN212705262U (zh) 一种空调专用毛细管的防堵焊焊接装置
CN110181696A (zh) 一种瓷砖美缝用切缝机
CN103358159B (zh) 自动钻孔攻牙一体机
CN217167593U (zh) 一种内胀胎具加工用固定机构
CN221064606U (zh) 一种圆管切割装置
CN209175012U (zh) 一种圆棒料钢锯切定尺寸控制装置
CN213946673U (zh) 一种转盘式切割机
CN213059343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滚珠投放装置
CN214922438U (zh) 一种矩形零件加工夹具
CN211489926U (zh) 一种切割异型管的切割装置
CN203726238U (zh) 管道端面坡口机的动力推进结构
CN204736263U (zh) 一体式扭刀机构
CN214551541U (zh) 一种间羟基苯甲酸生产用预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