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9507U -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9507U
CN210819507U CN201921829923.2U CN201921829923U CN210819507U CN 210819507 U CN210819507 U CN 210819507U CN 201921829923 U CN201921829923 U CN 201921829923U CN 210819507 U CN210819507 U CN 210819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bender
loading board
upper di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299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Delong Metal Process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Delong Metal Process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Delong Metal Process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Delong Metal Process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299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9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9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9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包括存取框架和承载板,承载板包括上模承载板和下模承载板,存取框架上至少设置1个上模承载板,存取框架由相互连接的竖杆和横杆组成,其中竖杆分布有正对的两组,两两竖杆接近顶端连接有横杆,每正对分布的两个竖杆正对的侧壁沿竖直方向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插孔,其中一组竖杆外壁设有挂环,每一竖杆上与插孔可拆卸设置有承载组件,上模承载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承载组件上,另一侧与挂环通过挂链曳引连接,下模承载板搭接在承载组件上。根据模具实际高度,对承载板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合理设置相邻承载板间距,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与装置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部件的存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由存取框架以及承载板焊接而成,结构简易。在所需加工的产品类型日益丰富的当下,所使用的模具也更为繁多,传统的承载板在模具存放时只能进行简单的堆叠,无法对空间实行有效利用。而开放式的存取架设计也使得模具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侵蚀,不利于对模具的保存。模具更换时需要反复折返于存取架与折弯机之间,较长距离的搬运不仅容易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影响加工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涉及到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如图5所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存取框架1和一体设置在存取框架1不同高度上的承载板2,根据折弯机上模具机器夹持部位结构统一,而下模具无类似被夹持结构的特点,承载板2分为有凹槽的上模承载板21和表面光滑的下模承载板22,所述凹槽与折弯机上模具的被夹持部相对应。存放时,将模具被夹持部位卡入凹槽中,使模具竖直放置,有效利用空间位置。而其他模具则放置于下模承载板21上,实现了分类存放。
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装置空间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相邻承载板间距固定,面对多种不同高度的模具放置需求,仍然存在空间浪费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目的在于解决相邻承载板间距固定,致使存取架空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包括存取框架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包括表面设有凹槽的上模承载板和表面光滑的下模承载板,所述存取框架上至少设置1个上模承载板,所述存取框架由相互连接的竖杆和横杆组成,其中竖杆分布有正对的两组,两两竖杆接近顶端连接有所述横杆,每正对分布的两个所述竖杆正对的侧壁沿竖直方向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插孔,其中一组竖杆外壁竖直方向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挂环,每一所述竖杆上与所述插孔可拆卸设置有承载组件,所述上模承载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组件上,另一侧与挂环通过设置在挂环上的挂链曳引连接,所述下模承载板搭接在所述承载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板均可实现纵向移动,当加工产品发生变化,所用模具更新时,根据高度相近模具的高度以及数量对存取架层高重新进行布局调整,通过对承载板的纵向移动即可调节两承载板间间距,实现了存取架空间的合理利用,同时实现了模具的分类存放,方便取用。同时曳引链接与转动连接互相配合使模具存放或取用时保持上模承载板倾斜,方便模具的推进和拉出,整个存取架功能更加丰富,更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组件包括通过插销穿过插孔以固定在竖杆上的“L”型折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拔下插销即可对与“L”型折边连接的承载板 进行移动,可以十分简便的实现对相邻承载板间距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承载板一侧的底部边缘位置设置有光轴,与所述上模承载板连接的“L”型折边上设置有固定轴承,光轴可插入固定轴承中心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承载板与承载装置通过光轴插设于固定轴承内即可实现转动连接,安装方便,而且对上模承载板一端起到了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承载板侧边设置有挂钩,挂环与挂钩通过挂链曳引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承载板与承载装置实现曳引链接,通过调整挂链与不同挂环的连接关系,既为上模承载板提供足够的拉力,又可实现上模承载板保持水平、向上倾斜或者向下倾斜三种位置的切换,为模具存放或取用提供便利,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承载板的边沿与“L”型折边间采用自攻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模承载板与“L”型折边相固定,限制下模承载板位置,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避免了高度调节过程中下模承载板的窜动,使使用过程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为矩形,且矩形正对竖杆的四角内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板可以契合在存取框架内,在不缩小承载板使用面积的情况下完成了对承载板位置的限制,上下位置调节时起到了限位作用,方便“L”型折边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取框架设有挂环的一组竖杆所连接的横杆上设置有工业葫芦,所述上模承载板与工业葫芦对应侧边上设有与工业葫芦连接的挂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用模具需要调整上模承载板位置时,由工业葫芦与挂孔连接,通过工业葫芦施加拉力,保证挂链不受力,方便调整挂链位置,整个调整过程操作简便轻松,十分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承载板凹槽内部设置有滚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放模具过程中,将上模承载板调至一定角度,模具放入凹槽中,滚柱可以使模具轻易的被推移至需要的位置,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取架底壁上均匀分布有4个支撑脚轮,所述支撑脚轮中至少有2个为带有刹车的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脚轮赋予了存取架可移动性,在换用模具时,无需反复折返取用模具,只需将整个存取架推至折弯机旁,取换完成之后重新推回,既不会占用折弯机的工作空间,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模具换用过程的安全隐患。带有刹车的万向轮的设置使存取架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更方便的移动并且随时停放,在停放时使用刹车,即使使用环境路面状况不佳,也不必担心存取架发生滑移,利于生产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取架外设有保护柜,保护柜设有柜门,所述保护柜底部设有轨道,轨道与存取架支撑脚轮相对应,所述保护柜底部横向设有叉槽,每一保护柜内至少放置1个存取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柜的设计减轻了外界环境湿度变化对模具带来的影响,柜门的设置保证了模具存储环境的相对密闭,有利于模具保存,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轨道的设计既为存取架在保护柜内的移动提供了路径,又限制了存取架在保护柜内的活动范围,防止剐蹭等情况的发生;而横向叉槽的设计为保护柜的挪移提供了便利,整个挪移过程由机械设备完成,减轻了人力负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承载板的可拆卸设计,实现了相邻承载板的间距调节,在相同大小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多的放置模具,提高了产品的空间利用率;
2.上模承载板曳引链接和转动连接的组合连接方式,使上模承载板可设置上翘或者下翘,配合凹槽内部的滚柱,充分利用重力做功,节省人力;
3.存取架设置支撑脚轮,赋予了存取架可移动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工作强度以及安全风险,缩短了加工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4.存取架外设置保护柜,保证了模具存放时的保护效果,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弯机模具存放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弯机模具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弯机模具存取架的另一视角结构图,旨在表示上模承载板的连接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护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折弯机模具存放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存取框架;2、承载板;21、上模承载板;22、下模承载板;3、竖杆;4、横杆;5、插孔;6、挂环;7、挂链;8、插销;9、“L”型折边;10、光轴;11、固定轴承;12、挂钩;13、自攻螺钉;14、工业葫芦;15、挂孔;16、滚柱;17、支撑脚轮;18、万向轮;19、保护柜;20、柜门;23、轨道;24、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包括存取架与设置在存取架外的保护柜19。本实施例中,保护柜19内放置有三个存取架,保护柜19内部底板上设有轨道23,保护柜19外壁的底部另设有横向叉槽24。保护柜19内各存取架独立放置,可通过隔板隔开,工作时存取架均可单独移动;每部分设有独立单开柜门20(参见图4),存取架使用时互不影响;保护柜19内部底板上设有轨道23,提供存取架在柜内的移动轨迹,并对其活动范围进行限制,防止存取架间相互剐蹭;保护柜19底另设有横向叉槽24,保护柜19挪移时使用叉车即可,无需人力搬运。
参照图2和图3,存取架包括存取框架1、承载板2以及支撑脚轮17,存取框架1上设有承载板2,承载板2为四角内切的矩形,承载板2根据使用需求分为有凹槽的上模承载板21和表面光滑的下模承载板22,凹槽内设置有滚柱16,图2所示存取架上设置有一个上模承载板21和两个下模承载板22,两种承载板2便于模具的分类存放,提高空间使用率。存取框架1由相互连接的竖杆3和横杆4组成,其中竖杆3分布有正对的两组,两两竖杆3接近顶端连接有横杆4,每正对分布的两个竖杆3正对的侧壁沿竖直方向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插孔5,每一竖杆3上与插孔5可拆卸设置有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通过插销8穿过插孔5以固定在竖杆3上的“L”型折边9,上模承载板21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承载组件上,另一侧与竖杆3曳引连接,下模承载板22搭接在承载组件上,下模承载板22与承载组件通过自攻螺钉13相连接。
为进一步实用新型上模承载板21的曳引链接与转动连接的连接结构,参照图3,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设置有插孔5的任意两根竖杆3外壁竖直方向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挂环6,上模承载板21侧边设置有挂钩12,挂环6与挂钩12通过设置在挂钩12上的挂链7实现竖杆3与上模承载板21间的曳引链接。未设置挂钩12一侧的上模承载板21底部侧边位置设置有光轴10,与上模承载板21连接的“L”型折边9中部设置有与“L”型折边9两边相切的固定轴承11,光轴10插入固定轴承11中心孔实现存取框架1与上模承载板21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和曳引链接两种连接方式组合连接既使上模承载板21在竖直方向可以移动,又能实现上模承载板21进行一定角度的上翘或者下翘,且进一步通过与凹槽内滚柱16配合,在模具存取操作中节省人力。整体结构简单,通过可拆卸部件实现了有限空间的高效利用,防止因为模具更新而导致存取架不适用甚至弃用。在曳引链接一侧的横杆4上设置有工业葫芦14,上模承载板21与工业葫芦14对应位置设置有挂孔15,存取框架1上方横杆4中间位置设置有为上模承载板21升降提供动力的工业葫芦14,工业葫芦14可与挂孔15连接,在需要上模承载板21翘起时提供拉力,减轻人力负担。
参照图3,存取框架1底部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撑脚轮17,使存取架可以完成在保护柜19与折弯机之间移动,提高模具更换效率。四个支撑脚轮17中包括两个位于存取架前端并带有刹车的万向轮18和两个存取架后端的支撑脚轮17,方便存取架的灵活移动与停放。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初次使用时,根据所有模具高度及数量对存取架相邻承载板2间距进行调节,具体调节方法为:首先使承载板2水平,从承载板2下方向上施力,暂时托举承载板2,然后拔下与承载板2连接的承载组件上的所有插销8,竖直移动承载板2至合适位置,最后重新插上插销8即可。每当加工产品变化模具有较大更新时,只需重新确定模具架布局,即可完成对模具架利用率的优化。
日常加工时,打开柜门20,打开万向轮18锁扣,将存取架从保护柜19中拉至折弯机旁合适位置,锁死万向轮18,使用工业葫芦14连接挂孔15,调整链条至合适位置,使上模承载板21处于下翘位置,调整松开工业葫芦14,即可进行模具更换,上模承载板1上凹槽两端封闭设计,杜绝模具滑出上模承载板21的可能,更换完毕之后,重复上述上模承载板21翘起过程,重新调节上模承载板21至便于模具存放的下翘状态,打开万向轮18锁,将存取架重新推回保护柜19中,锁死万向轮18,关闭柜门20,设备使用完毕之后将模具归位,调整上模承载板21至水平,再将存取架推回保护柜19中,关闭柜门20实现保存。保护柜19柜体需要移动时由叉车插入横向叉槽24进行移动,简单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包括存取框架(1)和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包括表面设有凹槽的上模承载板(21)和表面光滑的下模承载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框架(1)上至少设置1个上模承载板(21),所述存取框架(1)由相互连接的竖杆(3)和横杆(4)组成,其中竖杆(3)分布有正对的两组,两两竖杆(3)接近顶端连接有所述横杆(4),每正对分布的两个所述竖杆(3)正对的侧壁沿竖直方向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插孔(5),其中一组竖杆(3)外壁竖直方向上设有等距排列的挂环(6),每一所述竖杆(3)上与所述插孔(5)可拆卸设置有承载组件,所述上模承载板(21)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组件上,另一侧与挂环(6)通过设置在挂环(6)上的挂链(7)曳引连接,所述下模承载板(22)搭接在所述承载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通过插销(8)穿过插孔(5)以固定在竖杆(3)上的“L”型折边(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承载板(21)一侧的底部边缘位置设置有光轴(10),与所述上模承载板(21)连接的“L”型折边(9)上设置有固定轴承(11),光轴(10)可插入固定轴承(11)中心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承载板(21)侧边设置有挂钩(12),挂环(6)与挂钩(12)通过挂链(7)曳引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承载板(22)的边沿与“L”型折边(9)间采用自攻螺钉(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为矩形,且矩形正对竖杆(3)的四角内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框架(1)设有挂环(6)的一组竖杆(3)所连接的横杆(4)上设置有工业葫芦(14),所述上模承载板(21)与工业葫芦(14)对应侧边上设有与工业葫芦(14)连接的挂孔(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承载板(21)凹槽内部设置有滚柱(16)。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架底壁上均匀分布有4个支撑脚轮(17),所述支撑脚轮(17)中至少有2个为带有刹车的万向轮(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机模具存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取架外设有保护柜(19),保护柜(19)设有柜门(20),所述保护柜(19)底部设有轨道(23),轨道(23)与支撑脚轮(17)相对应,所述保护柜(19)底部横向设有叉槽(24),每一保护柜(19)内至少放置1个存取架。
CN201921829923.2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Active CN210819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9923.2U CN21081950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29923.2U CN21081950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9507U true CN210819507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4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29923.2U Active CN21081950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95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875A (zh) * 2020-09-30 2021-02-23 上海朗曜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放置料架
CN116331686A (zh) * 2023-05-25 2023-06-27 枣庄市东欣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储存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875A (zh) * 2020-09-30 2021-02-23 上海朗曜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放置料架
CN112389875B (zh) * 2020-09-30 2022-06-21 上海朗曜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放置料架
CN116331686A (zh) * 2023-05-25 2023-06-27 枣庄市东欣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储存装置
CN116331686B (zh) * 2023-05-25 2023-08-22 枣庄市东欣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储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1798A (en) Means for manipulating and transporting loads
CN210819507U (zh) 一种折弯机模具存取架
CN209834692U (zh) 一种拉伸产品自动传递生产的装置
CN210943388U (zh) 一种便于存取货物的货架
US3901304A (en) Truck to be used when changing pattern boards in automatic mould part producing machines
CN210882195U (zh) 细长回转体机动转运车
CN209737577U (zh) 一种端拾器放置支架
CN220905020U (zh) 一种筒子纱收集转运车
CN216422966U (zh) 一种加气块生产用立式蒸养车
CN217125847U (zh) 一种可气动抽拉的抽屉式重型模具货架
CN219584237U (zh) 一种晶棒人工上料用推车
CN219447072U (zh) 一种内墙板生产用转运车
CN216606934U (zh) 一种大型物件存取装置
CN219750425U (zh) 一种阳极导杆防倾倒装置
CN207984911U (zh) 一种门板周转推车
CN220180816U (zh) 一种胚布搬运装置
CN216735599U (zh) 大型模具码放装置
CN209367749U (zh) 与叉车配合仪表箱的起吊架
CN214935727U (zh) 一种印刷纸制品生产用转运设备
CN215706493U (zh) 一种pvc皮料料卷周转运输装置
CN220348402U (zh) 一种便于取放的铸造模具放置架
CN211223554U (zh) 一种下压式细胞工厂培养转运车
CN211223476U (zh) 一种重型5g模块周转车
CN217804781U (zh) 一种表皮桥式摆动结构台车
CN211540448U (zh) 模具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