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6013U -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 Google Patents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6013U
CN210816013U CN201921565823.3U CN201921565823U CN210816013U CN 210816013 U CN210816013 U CN 210816013U CN 201921565823 U CN201921565823 U CN 201921565823U CN 210816013 U CN210816013 U CN 210816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push rod
channel
needle
rod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58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金庚
曾全明
张包平
郝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MIPEAK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58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6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6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6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包括升降机构、第一点胶机构、第二点胶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第一点胶机构包括第一座体与第一胶棒,第一座体设有第一推杆进给孔,第一胶水通道及第一针头连通孔,第一胶棒设有第一推杆进给道,一端延伸出第一座体且设有第一齿轮,第二点胶机构的结构与第一点胶机构结构相同且以中心对称方式设置于左右两侧,当胶棒呈第一状态时,胶水会通过第一胶水通道与第二胶水通道进入第一推杆进给道与第二推杆进给道,当胶棒呈第二状态时,推杆会将第一推杆进给道与第二进给道中的胶水推出第一针头连通孔与第二针头连通孔,借此能够提高点胶效率。

Description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胶阀,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点胶效率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不仅仅对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产品的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点胶机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但是,现有的点胶机大部分是采用单针式或单排式点胶阀来控制点胶用胶水的进给与点胶作业,因此在使用这类点胶机时一次只能进行单点或单排点胶,使得点胶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限制。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借由将两个点胶机构以对称方式设置并通过齿轮带动胶棒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点胶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用于控制点胶用胶水的进给,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包括升降机构、第一点胶机构、第二点胶机构以及驱动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驱动元件、以及复数个推杆,驱动元件带动推杆进行垂直往复移动,其中驱动元件可以为电机,亦可以为气动机构。
第一点胶机构包括第一胶棒以及第一座体,第一座体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第一推杆进给孔,设置于侧面的复数个第一胶水通道、以及设置于下方的复数个第一针头连通孔。其中,第一推杆进给孔、第一胶水通道、以及第一针头连通孔数量相同、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直截面上且皆连通至第一座体中的第一横向隧道孔。
第一胶棒设置于第一横向隧道孔中,第一胶棒设置有复数个垂直贯穿第一胶棒的第一推杆进给道,第一胶棒的一端末伸出第一座体外,并设置有一第一齿轮。
第二点胶机构包括第二胶棒及第二座体,第二座体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第二推杆进给孔,设置于侧面的复数个第二胶水通道、以及设置于下方的复数个第二针头连通孔。其中,第二推杆进给孔、第二胶水通道、以及第二针头连通孔数量相同、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直截面上且皆连通至第二座体中的第二横向隧道孔。
第二胶棒设置于第二横向隧道孔中,第二胶棒设置有复数个垂直贯穿第二胶棒的第二推杆进给道,第二胶棒的一端末伸出第二座体,并设置有一第二齿轮。
进一步,第一点胶结构与第二点胶结构以中心对称方式设置于左右两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模数相同、齿数相同且相啮合。
驱动机构耦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其中之一,用于驱动齿轮传动,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步进马达。
当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以使第一胶棒与第二胶棒反向旋转而呈第一状态时,第一推杆进给道与第一推杆进给孔及第一针头连通孔呈不连通状态,第二推杆进给道与所第二推杆进给孔及第二针头连通孔呈不连通状态,而第一胶水通道与第一推杆进给道呈连通状态,第二胶水通道与第二推杆进给道呈连通状态,将胶水通过第一胶水通道与第二胶水通道分别进入对应的第一推杆进给道与第二推杆进给道。
当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以使第一胶棒与第二胶棒反向旋转呈第二状态时,第一推杆进给道与第一推杆进给孔及第一针头连通孔呈连通状态,第二推杆进给道与第二推杆进给孔及第二针头连通孔呈连通状态,而第一胶水通道与第一推杆进给道呈不连通状态,第二胶水通道与第二推杆进给道呈不连通状态,驱动元件带动推杆向下进给,将第一推杆进给道以及第二推杆进给道中的胶水分别推出对应的第一针头连通孔以及第二针头连通孔。
进一步,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还包括一腔体,设置于座体上方。所述腔体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第一推杆通道以及第二推杆通道,其中第一推杆通道与第一推杆进给道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第二推杆通道与第二推杆进给道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
再进一步,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还可以包括两胶桶,两胶桶分别耦接于第一座体的第一胶水通道以及第二座体的第二胶水通道,用于存储胶水。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亦可以只设有一个胶桶,所述胶桶设置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的一侧面。
更进一步,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还包括与针头连通孔连接的点胶针头,用于点胶。
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借由将两个点胶机构以对称方式设置并通过齿轮带动胶棒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点胶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的第一点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的第一胶棒的三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的胶棒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呈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呈第二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7C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出胶结束时的剖视图;以及
图7D是本实用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再次呈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12-升降机构 14-第一点胶机构 16-第二点胶机构18-胶桶 20-点胶针头 22-腔体 1202-推杆 1204-驱动元件 24-第一座体 26-第二座体27-分流装置 2702- 储胶结构 2704-分流导管 28-第一胶棒 30-第一胶水通道 32- 第一针头连通孔 34-第一横向隧道孔 35-第一推杆进给孔 36- 第一推杆进给道 2002-第一点胶头针头 38-第一齿轮 40-第二齿轮 42-步进马达 44-第二胶棒 46-第二推杆进给孔48-第二胶水通道 50-第二针头连通孔 52-第二横向隧道孔 54-第二胶水进给道 2004-第二点胶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的平面示意图。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者其他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用于控制点胶用胶水的进给。图示中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包括升降机构12、第一点胶机构14、第二点胶机构16、胶桶18、点胶针头20以及腔体22。升降机构12包括驱动元件1204 以及复数个推杆1202,驱动元件1204设置于推杆1202上方,用于带动推杆1202进行垂直往复移动,其中,所述驱动元件1204可以是电机,或者是气动机构,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垂直往复运动的机械。第一点胶机构14包括第一座体24,第二点胶机构16包括第二座体26,胶桶18分别设置于第一座体24与第二座体26两侧,用于存储胶水。点胶针头20设置于两座体下方,用于点胶。
进一步补充说明,第一点胶机构14与第二点胶机构16结构相同,且以中心对称方式设置于左右两侧。
结合图1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 的第一点胶机构14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见,第一点胶机构14包括第一座体24以及第一胶棒28,第一座体24包括设置于上方的复数个第一推杆进给孔35,设置于侧面的复数个第一胶水通道30、以及设置于下方的复数个第一针头连通孔32,其中第一推杆进给孔35、第一胶水通道30、以及第一针头连通孔32数量相同、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直面上且皆连通至第一座体24 的第一横向隧道孔34。第一胶棒28设置在第一横向隧道孔34中,包括复数个第一推杆进给道36,第一胶棒28的一端末伸出第一座体24,并设有第一齿轮38。
结合图2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 的第一胶棒28的三视图,由图可看见,第一胶棒28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推杆进给道36,所述复数个第一推杆进给道36都垂直贯穿第一胶棒28,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第一推杆进给孔35的数量相同,此外,还有第一齿轮38 设置于第一胶棒28的一侧(图示为左侧)。
结合图2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 的第一胶棒28与第二胶棒44连接俯视图。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40模数相同、齿数相同且相啮合,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40其中之一耦接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40。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步进马达42,设置于第一齿轮38的左侧,当步进马达42工作时会驱动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40反向旋转,同时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40会分别带动第一胶棒28与第二胶棒44反向旋转。
结合图1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 的剖视图,由图5可以更清楚的看见,第一座体24的上方设置的第一推杆进给孔35、侧面设置的第一胶水通道30以及第一针头连通孔32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直面,并且皆连通至第一座体24中的第一横向隧道孔34。第一胶棒 28设置于第一横向隧道孔34中,包括垂直贯穿第一胶棒28的第一推杆进给道36,第一点胶针头2002与第一针头连通孔32连接。
第二座体26的上方设置的第二推杆进给孔46、侧面设置的第二胶水通道48以及第二针头连通孔50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直面,并且皆连通至第二座体26中的第二横向隧道孔52。第二胶棒44设置于第二横向隧道孔52中,包括垂直贯穿第二胶棒44的第二推杆进给道54,第二点胶针头2004与第二针头连通孔50连接。
推杆1202能够垂直往复运动,当推杆1202向下进给时,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第二推杆进给道46中的胶水能够分别通过第一针头连通孔32与第二针头连通孔50被推出第一点胶针头2002与第二点胶针头2004。
再进一步补充说明,腔体22设置于第一座体24与第二座体26上方,包括设置于上方的复数个第一推杆通道(图未示)以及第二推杆通道(图未示),其中第一推杆通道与第一推杆进给道36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第二推杆通道与第二推杆进给道54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
更进一步补充说明,两胶桶18分别设置于第一座体24与第二座体26 的侧方并且耦接第一胶水通道30与第二胶水通道48,当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呈第一状态时,胶水由于重力作用进入第一胶水通道30与第二胶水通道48再分别进入对应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54。
但是,胶桶18的数量不仅仅只局限于两个,亦可以只有一个,如图6 所示,即为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胶桶18设置于第一座体24与第二座体26的一侧面(图示为前侧),胶桶中的胶水可以通过分流装置27分别进入第一胶水通道30与第二胶水通道48后再进入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第二推杆进给道54,其中分流装置27 包括储胶结构2702以及分流导管2704,分流导管2704分别连接至第一胶水通道30以及第二胶水通道48。
请结合图1与图4参阅图7A,图7A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呈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由图7A可见,当步进马达42 驱动第一齿轮38向右旋转,同时带动第二齿轮40向左旋转时,第一胶棒28 向右旋(逆时针旋转),第二胶棒44同步向左旋(顺时针旋转),直至胶棒旋转呈第一状态。此时,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第一推杆进给孔35及第一针头连通孔32呈不连通状态,第二推杆进给道54与第二推杆进给孔46及第二针头连通孔50呈不连通状态,而第一胶水通道30与第一推杆进给道36呈连通状态,第二胶水通道48与第二推杆进给道54呈连通状态,胶水由于重力作用进入第一胶水通道与第二胶水通道再分别进入对应的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第二推杆进给道54。
结合图1请参阅图7B,图7B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 呈第二状态时的剖视图。当填胶结束后,步进马达42继续驱动第一齿轮38 向右旋转,同时带动第二齿轮40向左旋转时,第一胶棒28继续向右旋,第二胶棒44同步向左旋,直至胶棒旋转呈第二状态。此时,第一推杆进给道 36与第一推杆进给孔35及第一针头连通孔32呈连通状态,第二推杆进给道 54与第二推杆进给孔46及第二针头连通孔50呈连通状态,第一胶水通道 30与第一推杆进给道36呈不连通状态,第二胶水通道48与第二推杆进给道 54呈不连通状态,驱动元件1204带动所述推杆1202向下进给,将第一推杆进给道36以及第二推杆进给道54中的胶水分别推出对应的第一针头连通孔 32以及第二针头连通孔50,最后再推出第一点胶针头2002与第二点胶针头 2004进行点胶。
结合图1请参阅图7C,图7C是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 胶水出胶结束时的剖视图。由图可见,当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胶水出胶结束后,驱动元件1204会带动推杆1202向上退出第一推杆进给孔35 与第二推杆进给孔46,将胶水回吸。
配合图1请参阅图7D,图7D是本实用本实用新型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再次呈第一状态时的剖视图。由图7D可见,当点胶结束后,步进马达42驱动继续第一齿轮38向右旋转,同时带动第二齿轮40向左旋转时,第一胶棒28继续向右旋,第二胶棒44同步继续向左旋,直至胶棒再次旋转呈第一状态。此时,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第一推杆进给孔35及第一针头连通孔32呈不连通状态,第二推杆进给道54与第二推杆进给孔46及第二针头连通孔50呈不连通状态,而第一胶水通道30与第一推杆进给道36呈连通状态,第二胶水通道48与第二推杆进给道54呈连通状态,胶桶18中的胶水由于重力作用进入第一胶水通道30与第二胶水通道48再分别进入对应第一推杆进给道36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54。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10,借由将第一点胶机构14与第二点胶机构16以对称方式设置并通过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40分别带动第一胶棒28与第二胶棒44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点胶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用于控制点胶用胶水的进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包括:
升降机构,包括驱动元件、以及复数个推杆,所述驱动元件带动所述推杆进行垂直往复移动;
第一点胶机构,包括第一胶棒以及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第一推杆进给孔,设置于侧面的复数个第一胶水通道、以及设置于下方的复数个第一针头连通孔,所述第一推杆进给孔、所述第一胶水通道、以及所述第一针头连通孔数量相同、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直截面上且皆连通至所述第一座体中的第一横向隧道孔,所述第一胶棒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隧道孔中,所述第一胶棒设置有复数个垂直贯穿所述第一胶棒的第一推杆进给道,所述第一胶棒的一端末伸出所述第一座体外,并设置有一第一齿轮;
第二点胶机构,包括第二胶棒及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第二推杆进给孔,设置于侧面的复数个第二胶水通道、以及设置于下方的复数个第二针头连通孔,所述第二推杆进给孔、所述第二胶水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针头连通孔数量相同、对应设置在同一垂直截面上且皆连通至所述第二座体中的第二横向隧道孔,所述第二胶棒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隧道孔中,所述第二胶棒设置有复数个垂直贯穿所述第二胶棒的第二推杆进给道,所述第二胶棒的一端末伸出所述第二座体,并设置有一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模数相同、齿数相同且相啮合;
驱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其中之一,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点胶结构与所述第二点胶结构以中心对称方式设置于左右两侧,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以使所述第一胶棒与所述第二胶棒反向旋转而呈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推杆进给道与所述第一推杆进给孔及所述第一针头连通孔呈不连通状态,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孔及所述第二针头连通孔呈不连通状态,而所述第一胶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推杆进给道呈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胶水通道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呈连通状态,将所述胶水通过所述第一胶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胶水通道分别进入对应所述第一推杆进给道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
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以使所述第一胶棒与所述第二胶棒反向旋转呈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推杆进给道与所述第一推杆进给孔及第一针头连通孔呈连通状态,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孔及第二针头连通孔呈连通状态,所述第一胶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推杆进给道呈不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胶水通道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呈不连通状态,所述驱动元件带动所述推杆向下进给,将所述第一推杆进给道以及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中的胶水分别推出对应所述第一针头连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针头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还包括一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上方,所述腔体包括设置于上方的第一推杆通道以及第二推杆通道,所述第一推杆通道与所述第一推杆进给道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推杆通道与所述第二推杆进给道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还包括两胶桶,所述两胶桶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胶水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胶水通道,用于存储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还包括一胶桶,所述胶桶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二座体的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还包括点胶针头,所述点胶针头连接所述针头连通孔,用于点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气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步进马达。
CN201921565823.3U 2019-09-19 2019-09-19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Active CN210816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5823.3U CN210816013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5823.3U CN210816013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6013U true CN210816013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5823.3U Active CN210816013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6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2252B (zh) 快速加盖机
CN107983243B (zh) 一种往复式医疗试剂混合配制装置
CN210816013U (zh) 双旋转式多列多针点胶阀
CN207826618U (zh) 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
CN114534580A (zh) 一种医疗检验科药品混合用样品振荡器
CN211442948U (zh) 一种西药分装设备
CN211272426U (zh) 一种片剂成型模具
CN209815648U (zh) 一种四头直线式活塞式灌装机
CN111604000A (zh) 针筒式定量调配装置
CN210816052U (zh) 推拉式多针点胶阀
CN114225790B (zh) 一种多自由度检验科用血液混匀装置
CN105047851B (zh) 一种中、低容量电池注液装置
CN217297273U (zh) 一种农药灌装机构
CN211724022U (zh) 一种粉剂配药机器人
CN209872314U (zh) 一种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卡灌装设备
CN113186758A (zh) 一种多级式纸浆模塑餐具加工生产配浆装置
CN203683061U (zh) 注射器灌装机的灌装装置
CN203634791U (zh) 一种扑克机升牌装置
CN210212910U (zh) 一种生产飞雪彩带用多功能气雾剂灌装设备
CN111110593A (zh) 一种护发素及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
CN218431859U (zh) 一种微孔板分装系统
CN219324387U (zh) 一种二极管定间距点胶装置
CN215364864U (zh) 一种固晶胶成品针管灌装提取装置
CN218368390U (zh) 一种血液透析干粉生产灌装设备
CN219651445U (zh) 一种药物生产用灌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9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601, block a, building 6,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1st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EMIPEA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01a, South 15, Xinyuan Industrial Zone, Gushu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LLIANC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