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5602U - 一种研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5602U
CN210815602U CN201920999115.4U CN201920999115U CN210815602U CN 210815602 U CN210815602 U CN 210815602U CN 201920999115 U CN201920999115 U CN 201920999115U CN 210815602 U CN210815602 U CN 210815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cavity
unit
way valv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91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志鹏
李俊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li Asphal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91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5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5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5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研磨生产线,包括至少两组研磨单元,所述研磨单元包括研磨机以及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研磨机的进料口;相邻的所述研磨单元之间,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研磨机的出料口连通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储料装置的进口。本申请的一种研磨生产线,具有研磨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物料研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研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天然沥青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沥青原矿进行粉碎、研磨加工,特别是需将固态研磨后的沥青粉末添加加工液而形成天然沥青混合浆料,为更好地体现天然沥青的粘合度及使用效果,还需要对混合浆料中的固体沥青颗粒进行湿态研磨,使天然沥青混合浆料中的固体颗粒度达到更小级别(如0.1um至3.5um之间),以达到液化、活化效果。目前针对混合有固态天然沥青的天然沥青混合浆料的湿态研磨设备一次研磨的细小级别难以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将研磨过的湿态沥青颗粒反复投入研磨设备中进行二次研磨、三次研磨,研磨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研磨效率高的研磨生产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研磨生产线,包括至少两组研磨单元,所述研磨单元包括研磨机以及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研磨机的进料口;相邻的所述研磨单元之间,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研磨机的出料口连通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储料装置的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单元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料端连接研磨机的出料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料端连通同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所述储料装置的进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料端连通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所述储料装置的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单元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储料装置的出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料端连通同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所述研磨机的进料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料端连通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所述研磨机的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阀为手动三通阀门或者电控或者气控三通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机为立式研磨机,包括具有研磨腔的研磨筒、搅拌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研磨筒内的筛网,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筒外部的搅拌电机、插入所述研磨筒内由所述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多级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所述研磨腔内,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底部并连通所述研磨腔,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研磨筒的上部并通过所述筛网连通所述研磨腔。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筒内的空间由所述筛网分割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形成为所述研磨腔,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筛网的孔径大于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筛网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包括至少四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沿所述搅拌轴的周向布置,相邻两级所述搅拌器的所述搅拌叶片对齐设置或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机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腔内的研磨介质,所述研磨介质为球体,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最大研磨介质的直径大于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最大研磨介质的直径。
进一步地,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研磨腔的容积大于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研磨腔的容积;
或,第一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研磨腔的容积大于其他组所述研磨单元的研磨腔的容积。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罐以及物料输送泵,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均设置在所述储料罐上,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物料输送泵连通所述进料口。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研磨生产线通过设置至少两组研磨单元,研磨单元包括研磨机以及储料装置,储料装置的出口连通研磨机的进料口;相邻的研磨单元之间,上一组研磨单元的研磨机的出料口连通下一组研磨单元的储料装置的进口,以相邻研磨单元实现连续式生产,从研磨单元的一端进料,并进入下一组研磨单元进行更进一步地研磨,经过多组研磨单元研磨后另一端直接出料,无需中间的反复投料过程,整体的研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研磨生产线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研磨生产线的结构简图;
图3为部件研磨机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研磨生产线,包括至少两组研磨单元1,研磨单元1包括研磨机11以及储料装置12,储料装置12的出口122连通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连接外部送料。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外部送料既可以是外环境通过泵送的形式输入待研磨的物料,也可以是来自上一组研磨单元1中研磨机11的已经研磨过一轮的研磨物料进入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
相邻的研磨单元1之间,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连通下一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以相邻的研磨单元1实现连续式生产。
具体实施过程,向第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投入物料,再送入研磨机11中开始研磨,在研磨机11中完成研磨后的物料颗粒度大小为10um,存入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中,由于物料颗粒度不符合预定大小,将储料装置12中研磨过一轮的物料再送入同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中更进一步地研磨,在研磨机11中完成研磨后的物料颗粒度大小为8um,存入再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中,以此重复实施上述过程,直至物料经过多组研磨单元1研磨后达到预定的颗粒度大小为0.1um~3.5um,从最后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的出料口15输出固体颗粒度大小合适的物料,省去了现有技术生产过程中反复投料的过程,提高了整体的研磨效率。
进一步地,研磨机11以及储料装置12之间均采用管路连接,不同组研磨单元1之间的研磨机11以及储料装置12之间可根据厂房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布置,只需保证上述的连接关系即可,提高了装置布置的灵活性。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每个研磨单元1还包括三通阀13,三通阀13的进料端连接研磨机11的出料口15,三通阀13的第一出料端连通同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三通阀13的第二出料端连通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由三通阀13选择控制物料的流入方向,当各组研磨单元1均工作正常,三通阀13连通研磨机11的出料口15以及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此时各级研磨单元1依次将物料磨细直至符合固体颗粒度大小要求;当其中有一组或者多组研磨单元1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三通阀13连通研磨机11的出料口15以及同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可单独设置一个第二控制阀142切断研磨机11的出料口15与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的连通,在研磨单元1中研磨过的物料重新进入同组研磨单元1中进行循环研磨,防止生产线整体停产。
不同于上一段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每个研磨单元1还包括三通阀13,三通阀13的进料端连接储料装置12的出口122,三通阀13的第一出料端连通同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三通阀13的第二出料端连通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由三通阀13选择控制物料的流入方向,当各组研磨单元1均工作正常,三通阀13连通储料装置12的出口122以及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此时各级研磨单元1依次将物料磨细直至符合固体颗粒度大小要求;当其中有一组或者多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三通阀13连通储料装置12的出口122以及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可设置一个第一控制阀141切断进料口14与同一组研磨单元1的连通,上一组研磨单元1中研磨过的物料进入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中存储,并重新进入上一组研磨单元1中的研磨机11进行循环研磨,防止生产线整体停产。
需要说明的是,三通阀13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为手动三通阀门或者电控或者气控三通阀门,分别对应手动控制和自动化控制。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研磨机11为立式研磨机,包括具有研磨腔115的研磨筒111、搅拌装置112和设置在研磨筒111内的筛网113,搅拌装置112包括设置在研磨筒111外部的搅拌电机118、插入研磨筒111内由搅拌电机118驱动的搅拌轴119和设置在搅拌轴119上的多级搅拌器114,搅拌器114位于研磨腔115内。
使用研磨机1时,研磨腔115内放置研磨介质116,由搅拌电机118驱动搅拌轴119转动带动多级的搅拌器114在研磨腔115内旋转,使得研磨介质116在研磨腔115内悬浮,进料口14设置在研磨筒111的底部并连通研磨腔115,出料口15设置在研磨筒111的上部并通过筛网113连通研磨腔115;待研磨的物料从进料口14进入,往上运动的过程中,研磨介质116对其不断的碰撞,完成研磨过程;物料到达上部后,从筛网113分筛,此时大部分的研磨介质116已经在重力作用和搅拌器114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有效的防止研磨介质116对筛网113磨损,进而防止研磨介质116从受损的筛网113挤出,最终有效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以及提高有效使用时间,研磨完毕的物料从出料口15排出,视固体颗粒度大小的要求决定是继续进入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中还是直接成品出货。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研磨筒111可呈T形或者Y形,筛网113可为环形或者部分环形,研磨筒111内的空间可由筛网113分割为相对独立的第一腔体115a以及第二腔体111a,两者通过筛网113的筛孔连通,第一腔体115a形成为研磨腔115,搅拌轴119、搅拌器114以及研磨介质116均设置在第一腔体115a内,以实现研磨机11的功能,研磨好符合颗粒度大小的物料,从第一腔体115a通过筛网113分筛后进入第二腔体111a,出料口15连通第二腔体111a,将物料稳定的排出。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筛网113的孔径大于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筛网113的孔径,通过各组研磨单元1反复的研磨并逐步缩小筛网113的孔径,实现分级筛分研磨,提高物料的研磨速度和研磨效率。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搅拌器114包括至少四个搅拌叶片114a,搅拌叶片114a沿搅拌轴119的周向布置,每一级搅拌叶片114a的安装高度大致相当,相邻两级搅拌器114的搅拌叶片114a对齐设置或错开设置,使得研磨介质116在研磨腔115均匀悬浮,有利于充分研磨物料,从而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研磨介质116为球体、柱状或其他形状,例如为钢球、碳化硅球等,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最大研磨介质116的直径大于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最大研磨介质116的直径。以装置具有三组研磨单元1、每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内的研磨介质以一种为例,第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内的研磨介质116为φ3.5mm的930号钢球,第二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内的研磨介质116为φ2.5mm的660号钢球,第三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内的研磨介质116为φ2.0mm的550号钢球。物料在研磨之初的直径通常较大,采用较大直径的研磨介质116可有效的加快研磨过程,提高研磨效率;当物料在研磨之后再次研磨时,其直径已经较小,这时采用较小直径的研磨介质116,形成分级研磨,使得研磨更充分彻底,提高研磨效率以及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研磨机11内可混合装载多种直径的研磨介质116,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即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内的最大研磨介质116的直径大于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内的最大研磨介质116的直径。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研磨的物料颗粒度是逐渐缩小,因此加工速度也是越来快,在此基础上,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大于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此处的容积大,可以理解为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较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高度高,和/或,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较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有效横截面积大。将前后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进行差异化设置,上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加工速率较慢,但容积大,加工能力较强,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加工速率较快,但容积小,加工能力较弱,不同组研磨单元1之间的总体加工速度得到平衡,使得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短缺物料的情况,最大化利用设备产能,提高研磨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计为将第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大于其他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即第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最大,其他各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相等。此方式仅增加第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以增强第一组研磨单元1的加工能力;而其他组的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相等,可以提高设备的通用化率,降低设备的配置成本及维护成本;如此实施方式,同样可以提高研磨生产线的整体研磨效率。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储料装置12包括储料罐123以及物料输送泵124,进口121与出口122均设置在储料罐123上,出口122通过物料输送泵124连通进料口14,方便将存储在储料罐123内的物料通过物料输送泵124克服阻力输入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筒111内。储料罐123除用于缓存物料的功能外,还可以兼具对物料进行搅拌、加热保温和发育的功能,在达到设定温度(如170至200度)发育充分后泵送至本组研磨单元1或者下一组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中继续进行研磨。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研磨生产线用于研磨液态天然沥青混合浆料时,需要对研磨机11的研磨筒111进行加热,使得天然沥青混合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为液体,故研磨机11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研磨筒111进行加热的导热装置(图未示出),导热装置可以为包括缠绕在研磨筒111外的导热油管或设置在研磨筒111的筒壁间的导热油腔,导热油管或导热油腔内流动高温导热油,高温导热油将热量传递给天然沥青混合浆料,使其保持液状。研磨生产线的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筒、用于缓存物料的储料罐、以及用于传输物料的各个管路外侧均可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层,以防止热量损失。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研磨单元(1),所述研磨单元(1)包括研磨机(11)以及储料装置(12),所述储料装置(12)的出口(122)连通所述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
相邻的所述研磨单元(1)之间,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研磨机(11)的出料口(15)连通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单元(1)还包括三通阀(13),所述三通阀(13)的进料端连接研磨机(11)的出料口(15),所述三通阀(13)的第一出料端连通同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所述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所述三通阀(13)的第二出料端连通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所述储料装置(12)的进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单元(1)还包括三通阀(13),所述三通阀(13)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储料装置(12)的出口(122),所述三通阀(13)的第一出料端连通同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所述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所述三通阀(13)的第二出料端连通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所述研磨机(11)的进料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3)为手动三通阀门或者电控或者气控三通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11)为立式研磨机,包括具有研磨腔(115)的研磨筒(111)、搅拌装置(112)和设置在所述研磨筒(111)内的筛网(113),所述搅拌装置(112)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筒(111)外部的搅拌电机(118)、插入所述研磨筒(111)内由所述搅拌电机(118)驱动的搅拌轴(119)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119)上的多级搅拌器(114),所述搅拌器(114)位于所述研磨腔(115)内,所述进料口(14)设置在所述研磨筒(111)的底部并连通所述研磨腔(115),所述出料口(15)设置在所述研磨筒(111)的上部并通过所述筛网(113)连通所述研磨腔(1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111)内的空间由所述筛网(113)分割为第一腔体(115a)以及第二腔体(111a),所述第一腔体(115a)形成为所述研磨腔(115),所述出料口(15)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11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筛网(113)的孔径大于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筛网(113)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14)包括至少四个搅拌叶片(114a),所述搅拌叶片(114a)沿所述搅拌轴(119)的周向布置,相邻两级所述搅拌器(114)的所述搅拌叶片(114a)对齐设置或错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11)包括设置在所述研磨腔(115)内的研磨介质(116),所述研磨介质(116)为球体,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最大研磨介质(116)的直径大于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最大研磨介质(116)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生产进行方向,上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大于下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
或,第一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大于其他组所述研磨单元(1)的研磨腔(115)的容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研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12)包括储料罐(123)以及物料输送泵(124),所述进口(121)与所述出口(122)均设置在所述储料罐(123)上,所述出口(122)通过所述物料输送泵(124)连通所述进料口(14)。
CN201920999115.4U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研磨生产线 Active CN210815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9115.4U CN210815602U (zh)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研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9115.4U CN210815602U (zh)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研磨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5602U true CN210815602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9115.4U Active CN210815602U (zh) 2019-06-30 2019-06-30 一种研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56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1536A (zh) * 2020-08-07 2020-11-03 焦作集越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分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07791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的分散系统
CN115591634A (zh) * 2022-10-12 2023-01-13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Cn) 一种介质研磨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1536A (zh) * 2020-08-07 2020-11-03 焦作集越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分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07791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的分散系统
CN114307791B (zh) * 2021-12-31 2023-02-24 无锡东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纳米管的分散系统
CN115591634A (zh) * 2022-10-12 2023-01-13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Cn) 一种介质研磨机
CN115591634B (zh) * 2022-10-12 2023-11-03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介质研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15602U (zh) 一种研磨生产线
JP7270832B2 (ja) インペラアセンブリ及び当該インペラアセンブリを使用した固体と液体の混合装置
CN108355569B (zh) 制备超细浆料的固液混合装置
CN108620213A (zh) 一种单机循环砂磨机及研磨方法
CN110215857A (zh) 一种叶轮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固体和液体混合设备
CN209155625U (zh) 一种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的设备
CN108452896A (zh) 一种间隙分离式研磨机
CN210434589U (zh) 一种基料生产设备用三辊研磨机
CN109173815A (zh) 一种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的设备及其方法
CN207287617U (zh) 球磨装置及研磨设备
CN201394481Y (zh) 一种珠磨机
CN209680272U (zh) 一种用于磨料生产的研磨机
CN101259389B (zh) 一种高剪切细化均质机
CN208082605U (zh) 一种间隙分离式研磨机
CN214554066U (zh) 分散研磨的搅拌磨装置
CN211964400U (zh) 一种双腔型分级式砂磨机
CN108380302A (zh) 一种养猪用饲料输送粉碎装置
CN204485764U (zh) 一种水性涂料加工装置
CN208018446U (zh) 一种分层固液混合物在线均匀输送控制装置
CN208390145U (zh) 一种能够增大剪切力的立式砂磨机
CN208482602U (zh) 一种色浆的生产系统
CN103157542A (zh) 冲击超声波浆液粉碎系统
CN214765865U (zh) 一种搅拌磨循环系统
CN219334409U (zh) 一种立式纳米砂磨机及砂磨系统
CN218340268U (zh) 一种全自动分配筛砂设备及供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