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0084U -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 Google Patents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0084U
CN210810084U CN201920301318.1U CN201920301318U CN210810084U CN 210810084 U CN210810084 U CN 210810084U CN 201920301318 U CN201920301318 U CN 201920301318U CN 210810084 U CN210810084 U CN 210810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elescopic
rod
rolle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13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洁
鲁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llege Of Technolog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ollege Of Technolog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lege Of Technolog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3013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0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0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0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机械式座椅技术领域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的座椅坐垫(1)后部与座椅靠背(4)下端活动铰链连接,座椅靠背(4)左侧和右侧各安装活动轴(6),每个活动轴(6)外端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安装限位滚轮(8),连接杆(7)下端安装限位滚轮(8),扶手部(5)后端安装的伸缩部件(9)的伸缩杆(10)前端安装前调节杆(11),前调节杆(11)上端安装前调节滚轮(12),前调节杆(11)下端安装前调节滚轮(12),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能够方便快捷调节靠背倾斜角度,靠背频繁进行倾斜角度调节不容易出现座椅损坏问题,降低维修频率,提高寿命。

Description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式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背景技术
办公座椅是当前使用广泛的一种办公用品。由于当前办公面临的问题是,办公时间长,导致身体疲劳,而人们对身体健康及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就出现了靠背倾斜角度和坐垫倾斜角度可以角度调节的办公座椅。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靠背倾斜角度和坐垫倾斜角度可以角度调节的办公座椅,要么结构复杂,要么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低。尤其是后一种问题,严重影响人们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调节靠背倾斜角度,并且靠背频繁进行倾斜角度调节不容易出现座椅损坏问题,有效降低维修频率,提高使用寿命,满足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性要求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包括座椅坐垫、座椅底座,所述的座椅坐垫下表面与座椅底座连接,座椅底座底部设置多个移动轮,座椅坐垫后部设置座椅靠背,座椅坐垫后部与座椅靠背下端活动铰链连接,所述的座椅坐垫左侧和右侧各安装一个扶手部,座椅靠背左侧面和右侧面各安装一个活动轴,每个活动轴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连接杆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每个扶手部后端活动安装伸缩部件,每个伸缩部件的伸缩杆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每个前调节杆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每个前调节杆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每个伸缩部件的伸缩杆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每个后调节杆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后调节杆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每个前调节滚轮位于一个限位滚轮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位于一个限位滚轮另一侧位置,伸缩部件与能够控制伸缩部件伸缩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座椅扶手部包括左扶手部和右扶手部,所述的伸缩部件包括左伸缩部件和右伸缩部件,左伸缩部件活动安装在左扶手部后端位置,右伸缩部件活动安装在右扶手部后端位置。
所述的座椅靠背左侧侧面安装一个活动轴,活动轴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连接杆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左扶手部后端安装的左伸缩气缸的伸缩杆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前调节杆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前调节杆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左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后调节杆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后调节杆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每个前调节滚轮位于一个限位滚轮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位于一个限位滚轮另一侧位置,所述的左伸缩气缸与能够控制左伸缩部件的伸缩杆伸缩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座椅靠背右侧侧面安装一个活动轴,活动轴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连接杆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右扶手部后端安装的右伸缩气缸的伸缩杆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前调节杆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前调节杆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右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后调节杆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后调节杆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每个前调节滚轮位于一个限位滚轮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位于一个限位滚轮另一侧位置,所述的右伸缩气缸与能够控制右伸缩部件的伸缩杆伸缩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座椅底座包括底座支撑柱、底座移动架,底座移动架上安装多个移动轮,座椅坐垫的坐垫下组件下表面安装圆筒状的限位圈,底座支撑柱上端套装在限位圈内,底座支撑柱上端端面设置多个凹坑部,每个凹坑部内活动放置一个滚珠,滚珠上侧顶靠在坐垫下组件下表面,限位圈和底座支撑柱之间设置轴承,座椅靠背下端与上组件后部7连接。
所述的底座移动架包括移动架本体和分支杆,移动架本体侧面沿移动架本体侧面一周设置多个按等角间隙布置的分支杆,每个分支杆均设置为向下弯折的弧形结构,每个分支杆下端安装一个移动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由于座椅坐垫后部和座椅靠背后部之间铰链活动连接,因此,在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之间未受到其他部件约束时,座椅靠背可以相对于自由翻转。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就是为了实现对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约束,使得座椅靠背的前后倾角移动到位后,能够处于固定状态,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座椅倾斜角度的不同需要。上述结构,通过在座椅靠背上侧面设置转轴,而转轴上活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能够相对于连接杆自由转动的两个限位滚轮。而座椅坐垫上设置扶手部,扶手部上设置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上活动安装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前调节杆上安装两个前调节滚轮,后调节杆上安装两个后调节滚轮。而关键点在于限位滚轮和前调节滚轮和后调节滚轮的布置关系。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从转轴上方的连接杆和座椅靠背侧面活动穿过,连接杆实现对伸缩杆的限位。而每个前调节滚轮和一个后调节滚轮实现对一个限位滚轮的夹装。这样,需要调节后背倾斜角度时,通过控制部件控制伸缩气缸的伸缩,伸缩杆移动,而伸缩杆移动时,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的水平位置发生移动,而在气氨调节杆和后调节杆移动过程中,能够夹装带动限位滚轮水平移动,限位滚轮水平移动,会带动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翻转,从而实现后倾或前仰。而在实现座椅靠背位置变化过程中,转轴和转轴上方的限位滚轮实现伸缩杆的上下摆动范围的约束,使得调节滚轮始终与限位滚轮接触,不会脱离。而伸缩气缸与扶手部之间铰链连接,这样,在伸缩杆伸缩过程中,伸缩气缸的气缸本体也会根据伸缩杆的移动而在一定范围摆动,从而实现柔性连接,满足调节要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能够方便快捷调节靠背倾斜角度,并且靠背频繁进行倾斜角度调节不容易出现座椅损坏问题,有效降低维修频率,提高使用寿命,满足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性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座椅坐垫;2、座椅底座;3、移动轮;4、座椅靠背;5、扶手部;6、活动轴;7、连接杆;8、限位滚轮;9、伸缩部件;10、伸缩杆;11、前调节杆;12、前调节滚轮;13、后调节杆;14、后调节滚轮;15、底座支撑柱;16、底座移动架;17、限位圈;18、凹坑部;19、滚珠;20、轴承;21、控制部件;22、移动架本体;23、分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包括座椅坐垫1、座椅底座2,所述的座椅坐垫1下表面与座椅底座2连接,座椅底座2底部设置多个移动轮3,座椅坐垫1后部设置座椅靠背4,座椅坐垫1后部与座椅靠背4下端活动铰链连接,所述的座椅坐垫1左侧和右侧各安装一个扶手部5,座椅靠背4左侧面和右侧面各安装一个活动轴6,每个活动轴6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8,连接杆7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8,每个扶手部5后端活动安装伸缩部件9,每个伸缩部件9的伸缩杆10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11,每个前调节杆11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12,每个前调节杆11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12,每个伸缩部件9的伸缩杆10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13,每个后调节杆13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14,后调节杆13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14,每个前调节滚轮12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14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另一侧位置,伸缩部件9与能够控制伸缩部件9伸缩的控制部件21连接。上述结构,由于座椅坐垫后部和座椅靠背后部之间铰链活动连接,因此,在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之间未受到其他部件约束时,座椅靠背可以相对于自由翻转。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就是为了实现对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约束,使得座椅靠背的前后倾角移动到位后,能够处于固定状态,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座椅倾斜角度的不同需要。上述结构,通过在座椅靠背上侧面设置转轴,而转轴上活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能够相对于连接杆自由转动的两个限位滚轮。而座椅坐垫上设置扶手部,扶手部上设置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上活动安装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前调节杆上安装两个前调节滚轮,后调节杆上安装两个后调节滚轮。而关键点在于限位滚轮和前调节滚轮和后调节滚轮的布置关系。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从转轴上方的连接杆和座椅靠背侧面活动穿过,连接杆实现对伸缩杆的限位。而每个前调节滚轮和一个后调节滚轮实现对一个限位滚轮的夹装。这样,需要调节后背倾斜角度时,通过控制部件控制伸缩气缸的伸缩(控制部件和伸缩气缸都是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只要能够实现伸缩的气缸都能直接应用),伸缩杆移动,而伸缩杆移动时,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的水平位置发生移动,而在气氨调节杆和后调节杆移动过程中,能够夹装带动限位滚轮水平移动,限位滚轮水平移动,会带动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翻转,从而实现后倾或前仰。而在实现座椅靠背位置变化过程中,转轴和转轴上方的限位滚轮实现伸缩杆的上下摆动范围的约束,使得调节滚轮始终与限位滚轮接触,不会脱离。而伸缩气缸与扶手部之间铰链连接,这样,在伸缩杆伸缩过程中,伸缩气缸的气缸本体会根据伸缩杆的移动而在一定范围摆动,从而实现柔性连接,满足调节要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调节靠背倾斜角度,并且靠背频繁进行倾斜角度调节不容易出现座椅损坏问题,有效降低维修频率,提高使用寿命,满足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性要求。
所述的座椅扶手部5包括左扶手部和右扶手部,所述的伸缩部件9包括左伸缩部件和右伸缩部件,左伸缩部件活动安装在左扶手部后端位置,右伸缩部件活动安装在右扶手部后端位置。
所述的座椅靠背4左侧侧面安装一个活动轴6,活动轴6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8,连接杆7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8,左扶手部后端安装的左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11,前调节杆11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12,前调节杆11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12,左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13,后调节杆13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14,后调节杆13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14,每个前调节滚轮12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14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另一侧位置,所述的左伸缩气缸与能够控制左伸缩部件的伸缩杆10伸缩的控制部件21连接。
所述的座椅靠背4右侧侧面安装一个活动轴6,活动轴6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8,连接杆7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8,右扶手部后端安装的右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11,前调节杆11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12,前调节杆11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12,右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13,后调节杆13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14,后调节杆13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14,每个前调节滚轮12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14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另一侧位置,所述的右伸缩气缸与能够控制右伸缩部件的伸缩杆10伸缩的控制部件21连接。
所述的座椅底座2包括底座支撑柱15、底座移动架16,底座移动架16上安装多个移动轮3,座椅坐垫1的坐垫下组件6下表面安装圆筒状的限位圈17,底座支撑柱15上端套装在限位圈17内,底座支撑柱15上端端面设置多个凹坑部18,每个凹坑部18内活动放置一个滚珠19,滚珠19上侧顶靠在坐垫下组件6下表面,限位圈17和底座支撑柱15之间设置轴承20,座椅靠背4下端与上组件后部7连接。上述结构,通过移动轮,能够实现座椅在地面上的随意移动。而限位圈和底座支撑柱配合,实现两者连接和限位。而且,座椅坐垫可以相对于底座支撑柱转动。而凹坑部和滚珠的配合,实现底座支撑柱对坐垫座椅底部的垂直方向的支撑,而且两者通过滚珠接触,在座椅坐垫频繁转动或承重时,能够有效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提高寿命。
所述的底座移动架16包括移动架本体22和分支杆23,移动架本体22侧面沿移动架本体22侧面一周设置多个按等角间隙布置的分支杆23,每个分支杆23均设置为向下弯折的弧形结构,每个分支杆23下端安装一个移动轮3。上述结构,分支杆设置三个以上,实现对底座移动架的平稳支撑,便于使用者使用座椅时,座椅不会发生倾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由于座椅坐垫后部和座椅靠背后部之间铰链活动连接,因此,在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之间未受到其他部件约束时,座椅靠背可以相对于自由翻转。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就是为了实现对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约束,使得座椅靠背的前后倾角移动到位后,能够处于固定状态,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座椅倾斜角度的不同需要。上述结构,通过在座椅靠背上侧面设置转轴,而转轴上活动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能够相对于连接杆自由转动的两个限位滚轮。而座椅坐垫上设置扶手部,扶手部上设置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上活动安装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前调节杆上安装两个前调节滚轮,后调节杆上安装两个后调节滚轮。而关键点在于限位滚轮和前调节滚轮和后调节滚轮的布置关系。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从转轴上方的连接杆和座椅靠背侧面活动穿过,连接杆实现对伸缩杆的限位。而每个前调节滚轮和一个后调节滚轮实现对一个限位滚轮的夹装。这样,需要调节后背倾斜角度时,通过控制部件控制伸缩气缸的伸缩,伸缩杆移动,而伸缩杆移动时,前调节杆和后调节杆的水平位置发生移动,而在气氨调节杆和后调节杆移动过程中,能够夹装带动限位滚轮水平移动,限位滚轮水平移动,会带动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翻转,从而实现后倾或前仰。而在实现座椅靠背位置变化过程中,转轴和转轴上方的限位滚轮实现伸缩杆的上下摆动范围的约束,使得调节滚轮始终与限位滚轮接触,不会脱离。而伸缩气缸与扶手部之间铰链连接,这样,在伸缩杆伸缩过程中,伸缩气缸的气缸本体也会根据伸缩杆的移动而在一定范围摆动,从而实现柔性连接,满足调节要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能够方便快捷调节靠背倾斜角度,并且靠背频繁进行倾斜角度调节不容易出现座椅损坏问题,有效降低维修频率,提高使用寿命,满足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性要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包括座椅坐垫(1)、座椅底座(2),所述的座椅坐垫(1)下表面与座椅底座(2)连接,座椅底座(2)底部设置多个移动轮(3),座椅坐垫(1)后部设置座椅靠背(4),座椅坐垫(1)后部与座椅靠背(4)下端活动铰链连接,所述的座椅坐垫(1)左侧和右侧各安装一个扶手部(5),座椅靠背(4)左侧面和右侧面各安装一个活动轴(6),每个活动轴(6)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8),连接杆(7)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8),每个扶手部(5)后端活动安装伸缩部件(9),每个伸缩部件(9)的伸缩杆(10)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11),每个前调节杆(11)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12),每个前调节杆(11)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12),每个伸缩部件(9)的伸缩杆(10)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13),每个后调节杆(13)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14),后调节杆(13)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14),每个前调节滚轮(12)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14)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另一侧位置,伸缩部件(9)与能够控制伸缩部件(9)伸缩的控制部件(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扶手部(5)包括左扶手部和右扶手部,所述的伸缩部件(9)包括左伸缩部件和右伸缩部件,左伸缩部件活动安装在左扶手部后端位置,右伸缩部件活动安装在右扶手部后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靠背(4)左侧侧面安装一个活动轴(6),活动轴(6)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8),连接杆(7)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8),左扶手部后端安装的左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11),前调节杆(11)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12),前调节杆(11)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12),左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13),后调节杆(13)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14),后调节杆(13)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14),每个前调节滚轮(12)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14)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另一侧位置,所述的左伸缩气缸与能够控制左伸缩部件的伸缩杆(10)伸缩的控制部件(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靠背(4)右侧侧面安装一个活动轴(6),活动轴(6)外端活动安装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活动安装一个限位滚轮(8),连接杆(7)下端活动安装另一个限位滚轮(8),右扶手部后端安装的右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前端活动安装一个前调节杆(11),前调节杆(11)上端安装一个前调节滚轮(12),前调节杆(11)下端安装另一个前调节滚轮(12),右伸缩气缸的伸缩杆(10)中端活动安装一个后调节杆(13),后调节杆(13)上端安装一个后调节滚轮(14),后调节杆(13)下端安装另一个后调节滚轮(14),每个前调节滚轮(12)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一侧位置,每个后调节滚轮(14)位于一个限位滚轮(8)另一侧位置,所述的右伸缩气缸与能够控制右伸缩部件的伸缩杆(10)伸缩的控制部件(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底座(2)包括底座支撑柱(15)、底座移动架(16),底座移动架(16)上安装多个移动轮(3),座椅坐垫(1)的坐垫下组件(6)下表面安装圆筒状的限位圈(17),底座支撑柱(15)上端套装在限位圈(17)内,底座支撑柱(15)上端端面设置多个凹坑部(18),每个凹坑部(18)内活动放置一个滚珠(19),滚珠(19)上侧顶靠在坐垫下组件(6)下表面,限位圈(17)和底座支撑柱(15)之间设置轴承(20),座椅靠背(4)下端与上组件后部(7)连接。
CN201920301318.1U 2019-03-11 2019-03-11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Active CN210810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1318.1U CN210810084U (zh) 2019-03-11 2019-03-11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1318.1U CN210810084U (zh) 2019-03-11 2019-03-11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0084U true CN210810084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4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1318.1U Active CN210810084U (zh) 2019-03-11 2019-03-11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00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5252A (zh) * 2021-11-19 2022-02-01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医师座椅的椅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5252A (zh) * 2021-11-19 2022-02-01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医师座椅的椅座
CN113995252B (zh) * 2021-11-19 2024-02-13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医师座椅的椅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01077A (en) Ergonomically improved chair or armchair
WO2004089268A3 (en) Center-of-gravity tilt-in-space wheelchair
CN103237478A (zh) 人体工程学可调座椅机构
CN105592752A (zh) 座椅
CA2302063A1 (en) Ergonomic chair
CA1315186C (en) Chair with specially shaped elbow support
CN210810084U (zh)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座椅
CN109717652B (zh) 一种坐垫倾斜角度可调节办公座椅结构
CN108402758A (zh) 一种更具稳定性的办公用转椅
CN203852066U (zh) 可调节扶手和椅背的办公椅
CN208524226U (zh) 用于床、椅的底座
CN213429211U (zh) 坐垫倾斜角度可调节办公座椅结构
JP4838452B2 (ja) 傾動椅子
CN215275734U (zh) 一种多自由度动感平台控制系统
CN205573963U (zh) 一种改进的商务座椅
CN210276510U (zh) 一种椅座椅背联动调节的座椅
CN115005630A (zh) 一种床架、床垫及电动床
CN107752498A (zh) 一种零重力电脑座舱
CN207605125U (zh) 一种颈椎疼痛治疗装置
KR102030658B1 (ko) 장시간 전자기기 사용을 위한 안락 의자
CN111419561A (zh) 一种用于辅助老年人起立的座椅
CN217013296U (zh) 一种能够调整坐姿的办公椅
CN219720192U (zh) 一种休闲椅
CN204774728U (zh) 具有整座调节功能的商务车座椅
CN203234377U (zh) 可调摇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