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9677U -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9677U
CN210809677U CN201921536489.9U CN201921536489U CN210809677U CN 210809677 U CN210809677 U CN 210809677U CN 201921536489 U CN201921536489 U CN 201921536489U CN 210809677 U CN210809677 U CN 210809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it board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modul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64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zev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ze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zev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ze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64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9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9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9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涉及头发干燥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外壳,外壳的内部设有隔热阻燃罩,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温控开关;电路板位于外壳和隔热阻燃罩之间,电路板安装在外壳上,电路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在隔热阻燃罩靠近入风口的位置处设有贯穿通孔,传感器延伸并穿出通孔检测入风口的温度。因为传感器穿过内部的一层隔热阻燃罩,延伸至外壳的出风口位置处,检测与人体头发接触最为接近的位置的温度,确保测温的准确度;利用隔热阻燃罩,对电路板主主体部分进行隔热,互不影响,避免电路板及导电线受温度影响。

Description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发干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小风扇组合而成的。常用的电吹风包括有加热元件和吹风装置,机内冷风变热风,持续吹出的热风可以将湿头发吹干,原理是利用风的作用将水吹干,电吹风在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可以调节风力大小以及热量大小,但是在某一恒定功率的情况下持续吹风,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导致头发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头发被烧焦的情况发生,而且长期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电吹风本身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而且现有的电吹风加热往往是电热丝加热,加热效率不高,现有的电吹风风扇上的马达往往位于进风口处,这会阻碍电吹风的进风。
目前,公开号为CN2060794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温控电吹风,包括壳体,壳体右侧设有出风口,壳体左侧设有进风口;壳体中间设有一横杆,横杆上套接有加热管,加热管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加热管内设有通气道;加热管右方设有风叶,风叶左右侧分别对准通气道和进风口;风叶由一电机通过一齿形带的传动带动转动,电机位于加热管的下方;出风口处设有用于采集横杆温度信号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调档旋钮、开关和电源线之间对应配合电性连接。但是由于温度传感器需要利用导电线连接,该种方案并不能有效的保护温度传感器以及导电线,结构有待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其具有温度测量精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外壳,外壳的内部设有隔热阻燃罩,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温控开关;电路板位于外壳和隔热阻燃罩之间,电路板安装在外壳上,电路板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温湿度传感器,在隔热阻燃罩靠近入风口的位置处设有贯穿通孔,传感器延伸并穿出通孔检测入风口的温度和/或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感器穿过内部的一层隔热阻燃罩,延伸至外壳的出风口位置处,检测与人体头发接触最为接近的位置的温度,确保测温的准确度;利用隔热阻燃罩,对电路板主主体部分进行隔热,互不影响,避免电路板及导电线受温度影响。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壳包括分体卡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电路板安装在第一壳体上,隔热阻燃罩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通孔设于第一罩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壳和隔热阻燃罩分体设置,便于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设置:所述隔热阻燃罩采用PA与玻纤共混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高阻燃性和良好的隔热效果,耐热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采用采用卡扣连接,电路板利用螺纹柱及螺钉安装在第一壳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维修。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利用螺纹柱及螺钉的配合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维修。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感器插接至电路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突出在电路板外表面,在安装的过程中,插接的传感器可最后安装,避免在其他部件安装的过程中损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吹风,其具有温度测量精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吹风,带有如上述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吹风检测与人体头发接触最为接近的位置的温度,确保测温的准确度。
2、将传感器穿过内部的一层隔热阻燃罩,延伸至外壳的出风口位置处,利用隔热阻燃罩,对电路板主主体部分进行隔热,互不影响,避免电路板及导电线受温度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吹风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吹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风能发生装置与壳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减震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隔热阻燃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温度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入风口;3、出风口;4、第一安装腔体;5、第二安装腔体;6、第三安装腔体;7、风能发生装置;8、加热装置;81、支承板;82、支撑板;83、凹槽;9、盖板;
91、电路板;92、温控开关;93、传感器;94、通孔;95、电源开关;96、风量档位开关;
13、第一弧形肋板;14、第二弧形肋板;15、槽间隙;
20、隔热阻燃罩;21、第一罩体;22、第二罩体;23、导流结构;231、导流口;232、导流片;233、空缺位;234、凸起;235、流道;236、分流片;
24、格挡件;25、环形沟槽;26、第四安装腔体;
51、微型电机;52、风叶;53、套环;54、减震套;55、环形槽;56、环形卡槽;57、穿线槽;58、弧形片;59、内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电吹风,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分体卡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采用采用卡扣连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形成筒形的通道,外壳1位于通道的一端形成轴向的入风口2,并在该入风口2安装具有多个孔的盖板9,盖板9封闭入风口2,利用盖板9的孔供气流穿过。
外壳1于另一端部设有径向穿设的出风口3,出风口3位于第一壳体11上且与通道连通。
外壳1自入风口2到出风口3一侧依次设置为独立的第一安装腔体4、第二安装腔体5和第三安装腔体6,第一安装腔体4内安装驱动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安装腔室内安装风能发生装置7,第三安装腔室内安装对风能发生装置7产生的风流提供温度的加热装置8,驱动控制装置分别与风能发生装置7、加热装置8通过导电线连接。
第一安装腔体4的第一壳体11上设有多个螺纹柱,驱动控制装置利用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安装腔体4的螺纹柱上。
如图3所示,第二安装腔体5内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均设有沿外壳1内沿轴向布置的第一弧形肋板13和第二弧形肋板14,第一弧形肋板13和第二弧形肋板14沿外壳1圆周排列,第一弧形肋板13位于第二安装腔体5轴向方向的前后两侧,第二弧形肋板14位于前后侧的第一弧形肋板13之间。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的第一弧形肋板13的内弧面在圆周方向构成同心圆,第二弧形肋板14的内弧面在圆周方向也构成同心圆,第二弧形肋板14所构成的同心圆的直径小于第一弧形肋板13所构成的同心圆。风能发生装置7嵌设在第一弧形肋板13和第二弧形肋板14所形成的区域内。
具体的,风能发生装置7包括微型电机51和由微型电机51驱动的风叶52,微型电机51的外部设有套环53,风叶52安装在微型电机51的主轴上,套环53安装在电机的外部并延伸至风叶52的外圈,风叶52的叶片外圈与套环53的内壁间隙配合。
如图3和图4所示,套环53与外壳1之间还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套54,具体的,可以选为橡胶或硅胶材料,减震套54具有一定的厚度,确保足够的减震效果。微型电机51套设安装在减震套54内,减震套54的内圈设有供套环53嵌设的环形槽55,减震套54具有一定的弹性,微型电机51嵌设在环形槽55内被包覆。减震套54的其中一端部的外边沿设有环形卡槽56,环形卡槽56的槽深与第一弧形肋板13相适配。减震套54的环形卡槽56嵌设在第一弧形肋板13上时,外壁与第二弧形肋板14抵触,且减震套54背向环形卡槽56的一端部抵触在另一个第一弧形肋板13的侧壁上,减震套54被限制在第一弧形肋板13和第二弧形肋板14所形成的区域内。
第一弧形肋板13和第二弧形肋板14沿外壳1的圆周间隔布置,且分别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内壁上形成轴向的槽间隙15。减震套54的外壁设有沿轴向的穿线槽57,在穿线槽57的两个边沿上分别设有径向外凸的弧形片58,两个弧形片58包覆在穿线槽57的槽口边沿半封闭并供导电线穿过,当两个弧形片58受压时,穿线槽57被封闭。两个弧形片58外凸的部分嵌设至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上的槽间隙15内,形成圆周方向上的限位。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加热装置8位于风能发生装置7的出风向的后侧,在该区域内,外壳1的内部设有隔热阻燃罩20,隔热阻燃罩20采用PA与玻纤共混材料制成。
隔热阻燃罩20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利用螺纹柱及螺钉的配合固定连接。第一罩体21嵌设在第一壳体11内,隔热阻燃罩20包括供加热装置8安装的第四安装腔体26和将加热后的风流引导至出风口3处的导流结构23。第四安装腔体26和导流结构23的分界处设有格挡件24,将加热装置8限制第四安装腔体26内,避免加热装置8朝向出风口3一侧位移。
隔热阻燃罩20位于风能发生装置7的一侧设有环形沟槽25,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在安装时,利用环形沟槽25嵌设在第一弧形肋板13上,在减震套54抵接第一弧形肋板13端面一侧设有内翻边59,第一弧形肋板13和内翻边59抵接在环形沟槽25内,且环形沟槽25的其中一槽壁所形成的钩部嵌设至减震套54的内翻边59内完成密封连接,确保避免风能发生装置7送入的风流侧向泄漏。
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8包括围合成矩形框架的支承板81、位于矩形框架内部的支撑框架和设于支撑框架上的加热丝,支撑框架包括板面相互十字搭接的支撑板82和由支撑板82之间的间距形成的热风道,支撑板82的外圈设有若干凹槽83,加热丝卷绕嵌设在凹槽83内并处于热风道的空间位置上。在支撑框架上对应加热丝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正负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驱动控制装置通过导电线电连接,在其中一接线端子的连接段上增加熔断丝进行高温保护(部分被遮挡结构未示出)。
支承板81和支撑板82均由云母片搭接而成,具有绝缘及低损失的热阻功能。
支承板81具有四片能够独立弯折的主体部分,弯折成矩形框架后搭接在支撑框架的外部,并利用耐高温胶带粘接。为确保安全性,在矩形框架与隔热阻燃罩20之间设置一层石棉网,进行阻燃防护,同时,石棉网可分散支承板81上的热量,达到散热的作用。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壳体11的内部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91、与电路板91电连接用于控制加热装置8启闭的温控开关92。电路板91与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电路板91位于第一壳体11和第一罩体21之间,电路板91采用螺钉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电路板91上设有传感器93,传感器93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或温湿度传感器,在第一罩体21靠近入风口2的位置处设有贯穿通孔94,传感器93延伸并穿出通孔94检测入风口2的温度和/或湿度。
第二壳体12上设有控制风能发生装置7启闭的电源开关95,还设有用于控制风能发生装置7的微型电机51转速的风量档位开关96。电源开关95和风量档位开关96与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
将风流引导至出风口3处的导流结构23包括设于第一罩体21上与出风口3相接的导流口231,导流口231与出风口3内外贴合。导流口231的内壁圆周布置有多个导流片232,导流片232径向延伸且周向等间距布置,在导流口231尾端处留有空缺位233,该位置不布置导流片232。
第二罩体22上设有隆起成筒状的凸起234,凸起234与第二罩体22的边沿圆弧过渡,边沿形成流道235,第二罩体22对应第一罩体21的空缺位233上设有分流片236,分流片236将第二罩体22的流道235阻隔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分流片236第二罩体22的流道235底部延伸至第一罩体21的空缺位233上。第一罩体21自沿加热装置8至导流口231一侧逐渐下凹,使得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所形成流道235空间骤减,风能发生装置7送出的风流穿过加热装置8后,于流道235中汇集,风能发生装置7产生的风流经过加热器后送入流道235,并经过流道235上的分流片236将风流阻挡,阻挡过程中,风压增大,两股短促而有力的空气流,并经由分流片236导向上方的各个导流片232中均匀分散流出。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出风口(3)的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有隔热阻燃罩(20),第一壳体(11)的内部设有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91)、与电路板(91)电连接的温控开关(92);其特征在于:电路板(91)位于外壳(1)和隔热阻燃罩(20)之间,电路板(91)安装在外壳(1)上,电路板(91)上设有传感器(93),传感器(93)为温度传感器或温湿度传感器,在隔热阻燃罩(20)靠近入风口(2)的位置处设有贯穿通孔(94),传感器(93)延伸并穿出通孔(94)检测入风口(2)的温度和/或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分体卡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电路板(91)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隔热阻燃罩(20)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通孔(94)设于第一罩体(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阻燃罩(20)采用PA与玻纤共混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采用采用卡扣连接,电路板(91)利用螺纹柱及螺钉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1)和第二罩体(22)利用螺纹柱及螺钉的配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93)插接至电路板(91)上。
7.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带有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CN201921536489.9U 2019-09-16 2019-09-16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10809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6489.9U CN210809677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6489.9U CN210809677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9677U true CN210809677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0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6489.9U Active CN210809677U (zh) 2019-09-16 2019-09-16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9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7573B (zh) 电吹风
CN209732888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电吹风
CN210809677U (zh) 电吹风及其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结构
CN214547857U (zh) 一种改进温度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吹风机
US3731057A (en) Sensing means for electric fan heater
CN111418984A (zh) 一种双驱动电吹风
CN110897299A (zh) 离子吹风机
CN108072117A (zh) 一种嵌入式商用空调室内机
CN215982779U (zh) 一种风扇安装结构及取暖器
CN216568807U (zh) 毛发护理器
CN210809674U (zh) 减震套、风能发生装置的安装结构和吹风机
CN206530511U (zh) 一种风扇
CN110409151B (zh) 风道组件和干衣设备
CN213045840U (zh) 一种风道及吹风机
CN209750150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电吹风
KR20100115604A (ko) 스탠드형 전기히터
CN110793188A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CN111374429A (zh) 一种风机及电吹风
CN220777646U (zh) 一种高转速吹风机
WO2020087710A1 (zh) 过温保护结构及毛发干燥装置
CN206890843U (zh) 一种加热器
CN111973057A (zh) 一种吸水吸尘器的吸力装置及吸水吸尘器
CN205606891U (zh) 离心式送风机与加热元件的组合
CN218940225U (zh) 一种带气体检测装置的电源插头线
CN211716868U (zh) 一种内循环式老化房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