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7180U -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7180U
CN210807180U CN201922369375.6U CN201922369375U CN210807180U CN 210807180 U CN210807180 U CN 210807180U CN 201922369375 U CN201922369375 U CN 201922369375U CN 210807180 U CN210807180 U CN 210807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metal plate
box body
photovoltaic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93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阳
许浩良
郭浪
张定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CSI Solar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93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7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7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7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第一金属板,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安装孔;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内,所述二极管的引脚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及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盒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下方,所述固定座上在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对应位置设置有避让槽。通过将二极管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在第一金属板上,使得更换二极管型号时盒体可以共用;固定座上设置有避让槽,满足轴向二极管的安装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系统是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当有云彩或树叶遮挡,并在电池板上产生阴影时,被遮挡的电池板将发生热斑效应,这将导致电池板烧毁。为了避免电池板因热斑效应而烧毁,需要在光伏接线盒内设置二极管。
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固定座和第一金属板,其中二极管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采用轴向二极管工或贴片二极管。由于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均设置在同一端,而轴向二极管的引脚设置在两端,使得轴向二极管的长度大于贴片二极管的长度,轴向二极管所需的盒体长度较大,成本高,第一金属板上固定二极管及其他零件的位置与贴片二极管使用的第一金属板不同,贴片二极管使用的盒体及第一金属板无法兼容轴向二极管的安装;轴向二极管的本体径向尺寸较大,贴片二极管使用的固定座将干涉轴向二极管的安装,导致将贴片二极管更换为轴向二极管时,光伏接线盒需要更换的零件较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接线盒,切换二极管型号时,需要更换的零件少,有利于降低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
第一金属板,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安装孔;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内,所述二极管的引脚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及
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盒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下方,所述固定座上在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对应位置设置有避让槽。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的沿所述盒体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边缘各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二极管的本体与所述限位板抵接。
其中,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板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二极管为轴向二极管,所述轴向二极管的引脚穿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或,所述二极管为贴片二极管,所述贴片二极管的引脚由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一金属板上。
其中,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
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选择性地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置有第二二极管安装孔,贴片二极管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二极管安装孔内,所述贴片二极管的引脚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定位轴,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上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轴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的大径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阶梯轴的小径端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一金属板或所述第二金属板搭接于所述阶梯轴的台阶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置有汇流条安装孔,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容纳于所述汇流条安装孔内,所述汇流条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板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盒体的内壁抵接。
其中,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翻边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系统,其中光伏接线盒在切换二极管型号时,需要更换的零件少,有利于降低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光伏接线盒。
有益效果:通过将二极管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在第一金属板上,从而减小二极管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占用的尺寸,使得更换二极管型号时,盒体可以共用,减少所需要更换的零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固定座上设置有避让槽,可以容纳部分二极管的本体,满足轴向二极管的安装要求,以便兼容贴片二极管和轴向二极管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接线盒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接线盒未安装上盖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下壳;12、上盖;2、固定座;21、避让槽;22、定位轴;3、第一金属板;31、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2、限位板;33、凸包;34、汇流条安装孔;35、定位孔;41、轴向二极管;411、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组及光伏接线盒,多个电池组之间通过光伏接线盒连接。如图1-图4所示,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固定座2、金属板及二极管。盒体包括上盖12和下壳11,上盖12和下壳11扣合后其内形成密封的容纳腔,以便避免外部的水和灰尘等杂质进入容纳腔内。固定座2设置在下壳11内,用于支撑其上的金属板,金属板用于安装二极管并与二极管电连接,金属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通过端子和/或导线与外部设置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盒体为长方体,金属板和固定座2均对应设置有长方形板体,以提高盒体对金属板和固定座2的限位效果,避免金属板和固定座2在盒体内晃动。
如图2和图3所示,金属板包括第一金属板3,第一金属板3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用于容纳二极管的本体,二极管的引脚411与第一金属板3焊接固定,以实现二极管与第一金属板3的电连接。
为了减小二极管沿盒体长度方向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盒体的长度,轴向二极管41可以倾斜设置在第一金属板3上的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内。具体地,轴向二极管41的延伸方向与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从而使轴向二极管41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占用的尺寸较小,可以减小盒体的长度,轴向二极管41和贴片二极管可以共用同一尺寸的盒体。在更换二极管型号时,盒体可以不变,仅通过更换盒体内的结构即可,进而减少切换二极管型号时光伏接线盒所需要更换的零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为进一步降低更换二极管型号的成本,固定座2上在与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避让槽21。在使用的二极管为轴向二极管41时,固定座2上的避让槽21可以避让轴向二极管41的本体,从而使该固定座2可以兼容轴向二极管41和贴片二极管的安装。在更换二极管型号时,固定座2也无需更换,进一步减少了光伏接线盒中需要更换的零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还包括第二金属板,第二金属板上设置有第二二极管安装孔。在使用该光伏接线盒时,根据选用的二极管的信号,选择盒体内安装第一金属板3或第二金属板。具体地,当安装的二极管为轴向二极管41时,盒体内安装第一金属板3,轴向二极管41的延伸方向与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该夹角为锐角;当安装的二极管为贴片二极管时,盒体内安装第二金属板,第二金属板上的第二二极管安装孔的形状与贴片二极管的形状相适配,贴片二极管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施中,更换不同型号的二极管时,只需要更换金属板即可,从而降低更换成本。
第一金属板3和第二金属板中除安装二极管本体的二极管安装孔的角度不同外,其与结构以及设置位置均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金属板3为例具体介绍。
为了提高二极管的固定效果,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的沿盒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边缘各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板32,轴向二极管41的本体位于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内后,轴向二极管41的引脚411穿设于两个限位板32之间,一方面方便轴向二极管41的引脚411与金属板焊接固定,另一方面可以限制引脚411的位置,避免引脚411晃动,从而保证引脚411与金属板的焊接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限位板32与第一金属板3一体成型,限位板32可以由第一金属板3的一部分弯折形成,加工方式简单,限位板32与第一金属板3的连接更稳定。
安装轴向二极管41时,轴向二极管41的本体放置于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内,且本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板32抵接。本体端部延伸出的引脚411由两个限位板32之间的间隙延伸至金属板上方,以便与金属板焊接固定。
为了方便引脚411与金属板固定,第一金属板3上还设置有凸包33,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的沿轴向二极管41的延伸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包33,以便轴向二极管41两端的引脚411均与对应的凸包33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座2上设置有定位轴22,第一金属板3上设置有定位孔35,定位轴22为阶梯轴,阶梯轴的大径端与固定座2连接,阶梯轴的小径端穿设于定位孔35内,第一金属板3搭接于阶梯轴的台阶面上。通过定位轴22和定位孔35的配合,可以对第一金属板3定位,从而方便第一金属板3固定。
第一金属板3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翻边,翻边可以与盒体的内壁抵接。通过设置方便,可以使第一金属板3与盒体卡接固定,从而简化第一金属板3的装配。
可选地,盒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起,凸起可以与翻边抵接,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金属板3与盒体的卡接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板3上还设置有汇流条安装孔34,光伏接线盒还包括汇流条,汇流条容纳于汇流条安装孔34内,汇流条与第一金属板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金属板可以为铜板,铜板具有导电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光伏系统中包括多个光伏接线盒,多个光伏接线盒中包括正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每个正极接线盒和对应的负极接线盒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中间接线盒。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金属板3既可以固定轴向二极管41,也可以固定贴片二极管。本实施例中,贴片二极管的延伸方向与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从而可以省去第二金属板,在更换二极管的型号时,光伏接线盒内的结构均可以继续使用,不需要更换零件,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具体地,贴片二极管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引脚411,两个引脚411均由对应侧的限位板32的外侧延伸至第一金属板3上,即引脚411绕过限位板32后与第一金属板3固定连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
第一金属板(3),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一金属板(3)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内,所述二极管的引脚(411)与所述第一金属板(3)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及
固定座(2),设置于所述盒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板(3)的下方,所述固定座(2)上在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对应位置设置有避让槽(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安装孔(31)的沿所述盒体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边缘各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板(32),所述二极管的本体与所述限位板(32)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2)与所述第一金属板(3)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为轴向二极管(41),所述轴向二极管(41)的引脚(411)穿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板(32)之间;
或,所述二极管为贴片二极管,所述贴片二极管的引脚(411)由所述限位板(32)的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一金属板(3)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
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3)和所述第二金属板选择性地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置有第二二极管安装孔,贴片二极管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二极管安装孔内,所述贴片二极管的引脚(411)与所述第二金属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上设置有定位轴(22),所述第一金属板(3)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上均设置有定位孔(35),所述定位轴(22)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的大径端与所述固定座(2)连接,所述阶梯轴的小径端穿设于所述定位孔(35)内,所述第一金属板(3)或所述第二金属板搭接于所述阶梯轴的台阶面上。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3)上设置有汇流条安装孔(34),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容纳于所述汇流条安装孔(34)内,所述汇流条与所述第一金属板(3)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3)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盒体的内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翻边抵接。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
CN201922369375.6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210807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9375.6U CN210807180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9375.6U CN210807180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7180U true CN21080718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8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9375.6U Active CN210807180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7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225703A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固定構造
CN210807180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CN209861421U (zh) 集成控制器及电动车
WO2023124652A1 (zh) 电压采集结构和具有该电压采集结构的电池模组
CN214753962U (zh) 防水壳体、动力电池及机器人
CN210489668U (zh) 电芯组合及采用该电芯组合的电池组件
CN208691197U (zh) 一种分体式接线盒底板结构
CN112688075A (zh) 天线及隔离条
KR200490165Y1 (ko) 지상변압기용 데이터 집중장치의 거치장치
CN201584739U (zh) 快速接线盒
CN207602655U (zh) 一种防振电池模块安装结构
CN108933566A (zh) 横向分体式接线盒
CN218450027U (zh) 一种太阳能板组件
CN214948381U (zh) 一种防水型led灯带
CN217768678U (zh) 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20963687U (zh) 电压采集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1210176U (zh) 一种具有辅助备用电源的数据采集器安装结构
CN218101707U (zh) 一种重合闸用的取电机构
CN213990598U (zh)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CN218300489U (zh) 一种固定连接插头的电机接线板及车用电机
KR20130026242A (ko) 정션박스
CN216085224U (zh) 一种新型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5871319U (zh) 一种便捷接线盒结构
CN221009443U (zh) 一种一转多转接盒
CN210630085U (zh) 一种车载功率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