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5563U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5563U
CN210805563U CN201922036736.5U CN201922036736U CN210805563U CN 210805563 U CN210805563 U CN 210805563U CN 201922036736 U CN201922036736 U CN 201922036736U CN 210805563 U CN210805563 U CN 210805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rotating shaft
power supply
supply side
neutr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67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柯
杨海军
顾小群
韩俊贤
徐春佳
钱泓妙
吴晓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ankwa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ankw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ankwa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ankw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67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5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5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5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中,包括: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均包括挡板、安装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动触头组件和拉杆传动机构,安装架安装在挡板上,动触头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拉杆传动机构均与动触头组件连接,拉杆传动机构与挡板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与拉杆传动机构连接,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位于安装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且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是转换开关在运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其优点是:自动转换开关切换过程中由于感性负荷会让对地电位上升,所以接地和中性线间会产生电位差,一般的自动转换开关切换时中性线与负荷会分离,所以基准电位会偏离,所以使用带有中性线重叠切换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会防止电压浮动现象。
目前,对于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这一技术尚缺乏相应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缺乏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这一技术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中,包括: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均包括挡板、安装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动触头组件和拉杆传动机构,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挡板上,所述动触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拉杆传动机构均与所述动触头组件连接,所述拉杆传动机构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
对于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对常用电源进行合闸并对备用电源分闸;
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第二转轴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对备用电源进行合闸并对常用电源分闸。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
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二拉杆均通过轴套与所述挡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拉杆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轴套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轴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套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固定孔内,所述第二拉杆能够以所述第二轴套为中心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牵引杆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连接;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备用电源侧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常用电源侧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均通过开口销限位,所述第三连接轴通过开口挡圈限位。
通过上述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在自动转换开关其它三相处于中间位(即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均分闸)的时候,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N相是合闸的(即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合闸状态)。当自动转换开关常用电源侧合闸时,通过驱动机构(例如可以是操作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进行常用电源合闸,此时驱动机构会带动常用电源侧的转轴进行转动,由于转轴与中性线重叠装置相连接,所以备用电源侧的N相会通过中性线重叠装置进行分闸,而常用电源侧的N相继续保持合闸状态;当自动转换开关备用电源侧合闸时,通过驱动机构(例如可以是操作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进行备用电源合闸,此时驱动机构会带动备用电源侧的转轴进行转动,由于转轴与中性线重叠装置相连接,所以常用电源侧的N相会通过中性线重叠装置进行分闸,而备用电源侧的N相继续保持合闸状态,从而通过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来实现自动转换开关具有中性线重叠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势,从而便于维修维护,而且零部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的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的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图1和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均包括挡板1、安装架14、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5、动触头组件16和拉杆传动机构,所述安装架14安装在所述挡板1上,所述动触头组件16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4上,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二转轴15以及所述拉杆传动机构均与所述动触头组件16连接,所述拉杆传动机构与所述挡板1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二转轴15均与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二转轴15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14的两侧;
对于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所述第一转轴13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16对常用电源进行合闸并对备用电源分闸;
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所述第二转轴15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16对备用电源进行合闸并对常用电源分闸。
通过上述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在自动转换开关其它三相处于中间位(即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均分闸)的时候,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N相是合闸的(即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合闸状态)。当自动转换开关常用电源侧合闸时,通过驱动机构(例如可以是操作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进行常用电源合闸,此时驱动机构会带动常用电源侧的转轴进行转动,由于转轴与中性线重叠装置相连接,所以备用电源侧的N相会通过中性线重叠装置进行分闸,而常用电源侧的N相继续保持合闸状态;当自动转换开关备用电源侧合闸时,通过驱动机构(例如可以是操作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进行备用电源合闸,此时驱动机构会带动备用电源侧的转轴进行转动,由于转轴与中性线重叠装置相连接,所以常用电源侧的N相会通过中性线重叠装置进行分闸,而备用电源侧的N相继续保持合闸状态,从而通过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来实现自动转换开关具有中性线重叠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优势,从而便于维修维护,而且零部件不易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即为能够带动常用电源侧或备用电源侧合闸的机构,具体可以为操作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该功能的机构,此处不做限定。
还应当理解的是,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均包括一个挡板,两个挡板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
作为所述拉杆传动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拉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2、第二拉杆5和第三拉杆10,
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5连接,所述第一拉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拉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3连接;
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3连接,所述第一拉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拉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5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中的第一拉杆2与第二转轴15连接,第三拉杆10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中的第一拉杆2与第一转轴13连接,第三拉杆10与第二转轴15连接。
具体地,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中的所述第二拉杆5均通过轴套与所述挡板1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轴套包括第一轴套7和第二轴套8,所述第二拉杆5上设置有限位孔9,所述挡板1上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第二轴套8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9内,所述第二轴套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套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1的固定孔6内,所述第二拉杆5能够以所述第二轴套8为中心转动。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中的轴套均为上述结构。所述挡板1上设计有固定孔6,用于固定轴套及第二拉杆5,且第二拉杆5可以以轴套8为中心转动。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第二转轴15上均设置有第一牵引杆19和第二牵引杆11,所述第一牵引杆19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上,所述第二牵引杆11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旋转。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上均设置有两种牵引杆,其中一种牵引杆为与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均固定连接的第一牵引杆19,另一种牵引杆为能够绕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旋转的第二牵引杆11,具体可以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牵引杆11以及多个第一牵引杆19。
具体地,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中的所述第一拉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5上的第一牵引杆19连接,所述第三拉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3上的第二牵引杆11连接;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中的所述第一拉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3上的第一牵引杆19连接,所述第三拉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5上的第二牵引杆11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中的所述第一拉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5上的第一牵引杆19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17连接,所述第一拉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5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10的一端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4连接,所述第三拉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3上的第二牵引杆1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12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200中的所述第一拉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13上的第一牵引杆19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17连接,所述第一拉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5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10的一端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4连接,所述第三拉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5上的第二牵引杆1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12连接。
具体地,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中的所述第一转轴13上的第二牵引杆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4与所述动触头组件16的备用电源侧连杆连接。
具体地,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100中的所述第二转轴15上的第二牵引杆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4与所述动触头组件16的常用电源侧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轴4和所述第二连接轴12均通过开口销3限位,所述第三连接轴17通过开口挡圈18限位。
如图6所示,所述动触头组件16用于进行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的合分闸,且用于实现N相中性线重叠转换。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自动转换开关处于中间位时,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中动触头组件16与开关的静触头处于合闸状态,当需要常用电源侧合闸时,此时操作开关的操作机构向常用电源侧合闸,操作机构会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再由第二转轴15带动第一拉杆2进行运动,第一拉杆2会带动第二拉杆5以第二轴套8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再由第二拉杆5带动第三拉杆10进行运动,再由第三拉杆10带动第一转轴13上的第二牵引杆11进行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牵引杆11与动触头组件16的备用电源侧连接,第二牵引杆11逆时针转动将会带动动触头组件16的备用电源侧进行分闸,此时保证了开关常用电源合闸而备用电源分闸。
如图2所示,在自动转换开关处于中间位时,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中动触头组件16与开关的静触头处于合闸状态,当需要备用电源侧合闸时,此时操作开关的操作机构向备用电源侧合闸,操作机构会带动第一转轴13转动,再由第一转轴13带动第一拉杆2进行运动,第一拉杆2会带动第二拉杆5以第二轴套8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再由第二拉杆5带动第三拉杆10进行运动,再由第三拉杆10带动第二转轴15上的第二牵引杆11进行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二牵引杆11与动触头组件16的常用电源侧连接,第二牵引杆11逆时针转动将会带动动触头组件16的常用电源侧进行分闸,此时保证了开关备用电源合闸而常用电源分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也便于维护检修,而且该中性线重叠装置不会误动作,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该中性线重叠装置中的拉杆与转轴之间的连接、转轴与动触头组件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轴相连接的,这样就大大减小了零部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同时提高了中性线重叠装置的运动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均包括挡板、安装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动触头组件和拉杆传动机构,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挡板上,所述动触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以及所述拉杆传动机构均与所述动触头组件连接,所述拉杆传动机构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
对于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第一转轴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对常用电源进行合闸并对备用电源分闸;
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第二转轴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拉杆传动机构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对备用电源进行合闸并对常用电源分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
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二拉杆均通过轴套与所述挡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拉杆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轴套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二轴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轴套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固定孔内,所述第二拉杆能够以所述第二轴套为中心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牵引杆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连接;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拉杆的一端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备用电源侧连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源侧中性线重叠机构中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牵引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常用电源侧连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均通过开口销限位,所述第三连接轴通过开口挡圈限位。
CN201922036736.5U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Active CN210805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6736.5U CN210805563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6736.5U CN210805563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5563U true CN210805563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2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6736.5U Active CN210805563U (zh) 2019-11-22 2019-11-22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5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1821B (zh) 具有连锁装置的断路器组
CN101379575A (zh) 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触点的方法和装置
CN205069433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03474284A (zh) 一种三工位双接地负荷开关
CN210805563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CN101587783A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断路器的双动式连杆机构
US20140260731A1 (en) Lead Screw Operated Rack-In Mechanism
EP3451354B1 (en) Overlapping mechanism for the neutral in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equipment (atse)
CN205159152U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5336516A (zh) 转换开关装置
CN110752106A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n相中性线重叠装置
CN103021728A (zh) 中压配电设备
CN102110551B (zh) 中压断路器
CN208954852U (zh) 一种具有中性线重叠功能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5564620U (zh) 一种新型隔离开关
JP4510889B2 (ja) 高電圧開閉器装置
CN101093753A (zh) 自动转换开关连锁机构
CN103107047B (zh) 一种用于将机械位置转换成电状态的转换装置
JP2001229792A (ja) 開閉装置
KR20190133049A (ko) N상 중첩절한 절체스위치
CN111161970A (zh) 一种具有中性线重叠功能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1223619A (zh) 断路器
KR200377876Y1 (ko) N상 미개방 아크접점장치를 구비한 전원절체개폐기
CN107919722B (zh) 避免中性极危险电压的自动转换开关及方法
CN211319973U (zh) 一种具有中性极重叠功能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