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3846U - 小型镜头 - Google Patents

小型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3846U
CN210803846U CN201922278644.8U CN201922278644U CN210803846U CN 210803846 U CN210803846 U CN 210803846U CN 201922278644 U CN201922278644 U CN 201922278644U CN 210803846 U CN210803846 U CN 210803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thickness
diameter
step cavity
g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86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启明
曾嘉健
陈柏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86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3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3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3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镜头,包括镜筒以及位于镜筒内的镜片,所述镜片包括用于收光的第一透镜、用于会聚光线的第二透镜以及发散光线的第三透镜,在保持个透镜有效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外径至合适的规格,期间各透镜的无效区平台尺寸得到了相应加大,各透镜的厚度也随之变厚,最终达到增加与镜筒内壁的承靠区域,组装时承靠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现象,进而良好的保证镜头的解析度品质。

Description

小型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生产的光学镜头,应用领域已不局限于单一行业,各行业对于镜头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镜头而言就必须采取在较低成本下,获取更高质量的镜头品质。
现有镜头组装方式,大多是组装镜片、垫圈、光阑片于镜筒中,外部用镜盖锁附,之后将镜头组锁附与后座上。在具体组装的过程中,如果镜片发生倾斜,容易造成解析度下降,为满足上述需求,各家厂商如何通过镜片的生产规格来确保后续其组装时降低倾斜现象,以此来保证镜头的高解析度是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镜头,具有在组装时有效降低倾斜现象,保证镜头高解析度品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小型镜头,包括镜筒以及位于镜筒内的镜片,所述镜片包括用于收光的第一透镜、用于会聚光线的第二透镜以及发散光线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镜片外径D4为5.4-5.6mm、镜片厚度D5为1.9-2.1mm,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一曲面有效径D2和第二曲面有效径D3均为3-3.2mm。
这样在保持第二透镜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有效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第二透镜整体外径到当前合适的规格尺寸,从而加大了第二透镜无效区平台尺寸,由于第一透镜的外径与其厚度是呈正比关系,进而第二透镜的厚度相应加大达到合适的规格尺寸,最终达到增加第二透镜与镜筒内壁的承靠区域,组装时承靠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现象,进而良好的保证镜头的解析度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透镜的镜片外径C4为6.9-7.1mm,镜片厚度C3为1.6-1.8mm,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曲面有效径C2为6.9-7.1mm,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二曲面有效径C6为3-3.2mm。
这样在保持第一透镜有效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第一透镜整体外径到当前合适的规格尺寸,从而加大了第一透镜无效区平台尺寸,由于第一透镜的外径与其厚度是呈正比关系,进而第一透镜的厚度相应加大达到合适的规格尺寸,最终达到增加第一透镜与镜筒内壁的承靠区域,组装时承靠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现象,进而良好的保证镜头的高解析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透镜的镜片外径E4为4.9-5.1mm,镜片厚度E5为1.4-1.6mm,所述第三透镜的第一曲面有效径E2为3-3.2mm,所述第三透镜的第二曲面有效径E3为3.2-3.4mm。
这样在保持第三透镜有效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第三透镜整体外径到当前合适的规格尺寸,从而加大了第三透镜无效区平台尺寸,由于第三透镜的外径与其厚度是呈正比关系,进而第三透镜的厚度相应加大达到合适的规格尺寸,最终达到增加第三透镜与镜筒内壁的承靠区域,组装时承靠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倾斜现象,进而良好的保证镜头的高解析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镜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牙和第二螺牙,所述第一螺牙的PH为0.5,所述第二螺牙的PH为0.35。
第一螺牙用于与镜盖螺纹连接实现锁附,如螺牙间距过细会导致在锁附过程中,因牙数多使得锁附力道不均,以造成镜头整体倾斜,导致解析度品质下降,故将第一螺牙的PH设定为0.5,这样可以增大螺牙间距,等同减少螺牙数,可降低因锁附力道不均导致的倾斜现象;第二螺牙用于与后座或滤片切换器锁附,因本镜头的光学总长较矮,如采用间距大的螺牙排列,在具体锁附过程中容易因牙数不够而造成镜头晃动的情况,除了影响调焦过程,甚至会造成解析品质严重下降,故将第二螺牙的PH设定为0.35,可良好确保连接时,牙数足够而不会发生晃动的情况,使得镜头的连接稳固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镜筒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台阶腔和第二台阶腔,所述第一台阶腔用于第一透镜的安装,所述第二台阶腔用于第二透镜的安装,所述第一台阶腔的内径大于第二台阶腔的内径。
由于第一透镜是收光的最前端,将第一台阶腔设置的较大,可以达到大视角的收光效果,收光效果更好且收光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台阶腔的高度大于第一台阶腔的高度。
第二台阶腔设置较高高度的目的是因为其内部除了安装第二透镜外,还便于安装第一垫片和光阑片,此部分在整个光路行程中起到收敛光线的作用,故需要较大的间距,保障光线收敛的行程足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透镜中第二曲面的无效区表面涂有黑色消光墨。
通过黑色消光墨的设置,其能够避免杂光进入镜头内部发生反射导致解析度品质下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腔内第二透镜朝向第三透镜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垫片和光阑片,所述第一垫片的边角处设置有倒角。
通过光阑片的设置,能够良好的调节光束强弱,第一垫片可以充当空气间隙的隔圈,利用好空气的折射,通过倒角的设置,在组装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其在镜筒中卡住导致整体光轴倾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镜筒内在第三透镜远离远离第二透镜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垫片和胶合透镜。
借助胶合透镜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色差或消除色差,改善像质,减少光能力的反射损伤,有效提高成像的清晰度,第二垫片可以充当空气间隙的隔圈,利用好空气的折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镜筒上连接有镜盖,所述镜盖外径A2为9.9-10.1mm,镜盖内径A1为5.7-5.9mm,镜盖厚度A3为2.9-3.1mm,镜盖承靠厚度A5为0.3-0.5mm,镜盖承靠内径A4为9mm;
或镜筒在第二台阶腔远离第一台阶腔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台阶腔和第四台阶腔,镜筒上部外径为9mm,第一台阶腔内径B8为6.9-7.1mm,第二台阶腔内径B9为5.4-5.6mm,第三台阶腔内径B10为4.9-5.1mm,第四台阶腔内径B11为4.7-4.9mm,镜筒总高为8.9-9.1mm,第一台阶腔高度B1为1.5-1.7mm,第二台阶腔高度B2为3.65-3.85mm,第三台阶腔高度B3为2.4-2.6mm,第四台阶腔高度B4为1.65-1.85mm,镜筒底部厚度为0.3-0.5mm,镜筒下部外径为7mm,镜筒通光孔径为3.7-3.9mm;
或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1为0.6-0.8mm,间隙厚度C5为0.9-1.1mm;
或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D1为1.6-1.8mm,间隙厚度D6为0.2-0.4mm;
或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F1为1.3-1.5mm,间隙厚度为0-0.2mm;
或所述胶合透镜包括相互胶合的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其中第四透镜的镜片外径F4为3.9-4.1mm,第一曲面有效径F2为3.9-4.1mm,中心厚度F1为2.1-2.3mm,第二曲面有效径F3为3.9-4.1mm,间隙厚度无,镜片厚度为2.1-2.3mm;第五透镜的镜片外径F8为4.7-4.9mm,第一曲面有效径F6为3.9-4.1mm,中心厚度F5为0.6-0.8mm,第二曲面有效径F7为4.9-5.1mm,间隙厚度为0.6-0.8mm,镜片厚度为1.3-1.5mm;
或所述第一垫片的垫片外径G1为5.4-5.6mm,垫片内径G2为3.4-3.6mm,垫片厚度G3为0.93-1.13mm;
或所述第二垫片的垫片外径H1为4.9-5.1mm,垫片内径H2为3.3-3.5mm,垫片厚度H3为1.05-1.25mm;
或光阑片的垫片外径I1为5.4-5.6mm,垫片内径I2为1.6-1.8mm,垫片厚度I3为0.07-0.09mm;
通过采用上述的尺寸规格,组装的镜头光学总长可控制在11.5-14.5mm,且只需5枚透镜组即可达到良好的成像品质,由其在搭配小型光学传感器其成像品质及光学总高,比市面上现有定焦镜头皆有一定优势;同时有效加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无效区平台尺寸,透镜厚度也随之加大,增加与镜筒内壁的承靠区域,确保各透镜稳定组装的垂直度,避免发生倾斜现象,最大确保镜头的高解析度品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镜头内部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尺寸加大到合适的规格,期间有效加大其无效区平台尺寸,透镜厚度也随之加大,增加与镜筒内壁的承靠区域,确保各透镜稳定组装的垂直度,避免发生倾斜现象,最大确保镜头的高解析度品质;
2.将镜筒外部的第一螺牙和第二螺牙按照合适的规格设定,确保镜头后续安装的稳定性的同时,也避免因牙数过多使得锁附力道不均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良好避免镜头安装时发生倾斜的情况;
3.第一透镜外径大于第二透镜使得第一阶梯腔的内径较大,确保镜头具备更大的收光范围,收光效果更好,同时第二阶梯腔的高度较深,可以良好保证光线收敛的行程足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镜盖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镜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胶合透镜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垫片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垫片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光阑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镜盖;2、镜筒;21、筒身;22、外凸环;3、第一透镜;4、第二透镜;5、第一垫片;6、光阑片;7、第三透镜;8、第二垫片;9、胶合透镜;91、第四透镜;92、第五透镜;10、第一螺牙;11、第二螺牙;12、第一台阶腔;13、第二台阶腔;14、第三台阶腔;15、第四台阶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小型镜头,包括外部相互连接的镜筒2以及镜盖1,在镜筒2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第一垫片5、光阑片6、第三透镜7、第二垫片8以及胶合透镜9;其中第一透镜3用于收光,第二透镜4用于光线的收敛,第三透镜7用于光线的发散,胶合透镜9消除色差,改善像质,减少光能力的反射损伤,有效提高成像的清晰度,从而光线从第一透镜3射入,最终得到高解析度的像质。
如图3所示,镜盖1外径A2为10mm,镜盖1内径A1为5.8mm,镜盖1厚度A3为3mm,镜盖1承靠厚度A5为0.4mm,镜盖1承靠内径A4为M9*PH0.5;而且镜盖1材质为金属,由于为大角度镜头,镜盖1的表面做消光以及喷砂处理,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凹凸面,该凹凸面的厚度为0.01-0.02mm,能够反射视角外的杂光,消除杂闪光及炫光,避免影响解析度。
如图4所示,镜筒2包括筒身21以及顶部的外凸环22,在外凸环22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牙10,在筒身2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牙11,其中第一螺牙10的PH为0.5,第二螺牙11的PH为0.35;镜筒2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台阶腔12、第二台阶腔13、第三台阶腔14以及第四台阶腔15,镜筒2上部外径为M9*PH0.5,第一台阶腔12内径B8为7mm,第二台阶腔13内径B9为5.5mm,第三台阶腔14内径B10为5mm,第四台阶腔15内径B11为4.8mm,镜筒2总高为9mm,第一台阶腔12高度B1为1.6mm,第二台阶腔13高度B2为3.75mm,第三台阶腔14高度B3为2.5mm,第四台阶腔15高度B4为1.75mm,镜筒2底部厚度为0.4mm,镜筒2下部外径为M7*PH0.35,镜筒2通光孔径为3.8mm;而且镜筒2采用耐高温塑料,而且其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做黑色消光处理。
如图5所示,第一透镜3的镜片外径C4为7mm,第一曲面有效径C2为7mm,第一曲面为平面,中心厚度C1为0.7mm,第二曲面有效径C6为3.1mm,间隙厚度C5为1mm,镜片厚度C3为1.7mm。
如图6所示,第二透镜4的镜片外径D4为5.5mm,第一曲面有效径D2为3.1mm,中心厚度D1为1.7mm,第二曲面有效径D3为3.1mm,间隙厚度D6为0.3mm,镜片厚度D5为2mm。
如图7所示,第三透镜7的镜片外径E4为5mm,第一曲面有效径E2为3.1mm,中心厚度F1为1.4mm,第二曲面有效径E3为3.3mm,间隙厚度为0.1mm,镜片厚度E5为1.5mm。
如图8所示,胶合透镜9包括相互胶合的第四透镜91和第五透镜92,其中第四透镜91的镜片外径F4为4mm,第一曲面有效径F2为4mm,中心厚度F1为2.2mm,第二曲面有效径F3为4mm,间隙厚度无,镜片厚度为2.2mm;第五透镜92的镜片外径F8为4.8mm,第一曲面有效径F6为4mm,中心厚度F5为0.7mm,第二曲面有效径F7为5mm,间隙厚度为0.7mm,镜片厚度为1.4mm。
如图9所示,第一垫片5的垫片外径G1为5.5mm,垫片内径G2为3.5mm,垫片厚度G3为1.03mm。
如图10所示,第二垫片8的垫片外径H1为5mm,垫片内径H2为3.4mm,垫片厚度H3为1.15mm。
其中第一垫片5和第二垫片8均为金属材质,而且其表面做黑色阳极处理,表面会形成6-10um厚度的黑膜层,消除杂闪光及炫光,且每个垫片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倒角。
如图11所示,光阑片6的垫片外径I1为5.5mm,垫片内径I2为1.7mm,垫片厚度I3为0.08mm。
采用上述规格尺寸组装的镜头光学总长可控制在11.5-14.5mm,且只需5枚透镜组即可达到良好的成像品质,由其在搭配小型光学传感器其成像品质及光学总高,比市面上现有定焦镜头皆有一定优势。
这样在维持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以及第三透镜7的镜片有效径不变,整体扩大镜片外径,从而有效加大其无效区平台尺寸,无效区平台为镜片上光线没有穿过的平面部分,透镜厚度也随之加大,增加与镜筒2内壁的承靠区域,确保各透镜稳定组装的垂直度,避免发生倾斜现象,最大确保镜头的高解析度品质。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首先针对生产要求如下:
成像位置 中心(0像长) 0.4F(中间) 0.7F(边缘)
原始设计值 200 lp/mm 160 lp/mm 125 lp/mm
成品标准 160 lp/mm 125 lp/mm 100 lp/mm
具体解析度投影标准如下:(单位lp/mm)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六级 第七级
250 200 160 125 100 80 63
第一透镜3无效区加大数据结果:(下表)
镜片有效径为 3.078mm(不变),无效径 2.822mm(加大),总外径 5.9mm (原始值)
成像位置 中心(0像长) lp/mm 0.4F(中间) lp/mm 0.7F(边缘) lp/mm
成品标准 160 125 100
5.90 mm 160 80 63
6.00 mm 160 80 63
6.10 mm 160 80 63
6.20 mm 160 80 63
6.30 mm 160 100 80
6.40 mm 160 100 80
6.50 mm 160 100 80
6.60 mm 160 100 80
6.70 mm 160 125 80
6.80 mm 160 125 80
6.90 mm 200 160 100
7.00 mm 200 160 125
7.10 mm 200 160 100
7.20 mm 160 125 80
7.30 mm 160 125 80
7.40 mm 160 100 80
7.50 mm 160 100 63
从上表可见,第一透镜3的总外径为7mm时,镜头的解析度品质最佳,满足生产的具体要求。
第二透镜4无效区加大数据结果(下表)
镜片有效径为 3.078mm(不变),无效径 0.022mm(加大),总外径 3.1mm (原始值)
成像位置 中心(0像长) lp/mm 0.4F(中间) lp/mm 0.7F(边缘) lp/mm
成品标准 160 125 100
3.1 mm 125 80 63
3.5 mm 125 80 63
4.0 mm 125 80 63
4.2 mm 125 80 63
4.5 mm 125 80 63
4.7 mm 125 80 63
5.0 mm 125 100 80
5.1 mm 160 100 80
5.2 mm 160 100 80
5.3 mm 160 100 80
5.4 mm 200 160 100
5.5 mm 200 160 125
5.6 mm 200 160 100
5.7 mm 160 100 100
5.8 mm 160 125 80
5.9 mm 160 100 80
6.0 mm 160 100 63
从上表可见,第二透镜4的总外径为5.5mm时,镜头的解析度品质最佳,满足生产的具体要求。
第三透镜7无效区加大数据结果:(下表)
镜片有效径为2.994mm(不变),无效径 0.306mm(加大),总外径 3.3mm (原始值)
成像位置 中心(0像长) lp/mm 0.4F(中间) lp/mm 0.7F(边缘) lp/mm
成品标准 160 125 100
3.3 mm 125 80 63
3.5 mm 125 80 63
3.7 mm 125 80 63
3.9 mm 125 80 63
4.1 mm 125 80 80
4.3 mm 125 80 80
4.5 mm 125 100 80
4.7 mm 160 100 80
4.8 mm 160 125 80
4.9 mm 160 125 100
5.0 mm 200 160 125
5.1 mm 200 160 100
5.2 mm 200 160 80
5.3 mm 160 100 100
5.4 mm 160 100 80
5.5 mm 125 100 80
6.0 mm 125 100 63
从上表可见,第三透镜7的总外径为5mm时,镜头的解析度品质最佳,满足生产的具体要求。
第一透镜3无效区加大生产数据结果:(下表)
镜片有效径为 3.078mm(不变),无效径 2.822mm(加大),总外径 5.9mm (原始值)
成像位置 中心(0像长) lp/mm 0.4F(中间) lp/mm 0.7F(边缘) lp/mm
成品标准 160 125 100
外径 试样书 pcs 合格品 pcs 合格率
5.9 mm 100 1 0.01%
6.40 mm 100 13 0.13%
6.90 mm 100 56 0.56%
7.00 mm 100 92 0.92%
7.10 mm 100 63 0.63%
7.50 mm 100 21 0.21%
第二透镜4无效区加大生产数据结果:(下表)
镜片有效径为 3.078mm(不变),无效径 0.022mm(加大),总外径 3.1mm (原始值)
成像位置 中心(0像长) lp/mm 0.4F(中间) lp/mm 0.7F(边缘) lp/mm
成品标准 160 125 100
外径 试样数 pcs 合格品 pcs 合格率
3.10 mm 100 2 0.02%
5.00 mm 100 15 0.15%
5.40 mm 100 47 0.47%
5.50 mm 100 95 0.95%
5.60 mm 100 52 0.52%
6.00 mm 100 15 0.15%
第三透镜7无效区加大生产数据结果:(下表)
镜片有效径为 2.994mm(不变),无效径 0.306mm(加大),总外径 3.3mm (原始值)
成像位置 中心(0像长) lp/mm 0.4F(中间) lp/mm 0.7F(边缘) lp/mm
成品标准 160 125 100
外径 试样数 pcs 合格品 pcs 合格率
3.3 mm 100 0 0.00%
4.50 mm 100 21 0.21%
4.90 mm 100 64 0.64%
5.00 mm 100 97 0.97%
5.10 mm 100 73 0.73%
5.50 mm 100 33 0.33%
组合三透镜无效区加大生产数据结果:(下表)
外径(组合) 试样数 pcs 合格品 pcs 合格率
5.90+3.10+3.30 mm 100 0 0.00%
6.10+4.00+3.70 mm 100 18 0.18%
6.40+5.00+4.50 mm 100 33 0.33%
6.90+5.40+4.90 mm 100 64 0.64%
7.00+5.50+5.00 mm 100 99 0.99%
7.10+5.60+5.10 mm 100 68 0.68%
7.30+5.80+5.40 mm 100 41 0.41%
7.50+6.00+5.50 mm 100 13 0.13%
综上数据可见,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透镜3、第二透镜4以及第三透镜7的规格,总合格率可以达到99.9%,而且整体的解析度品质高,能够满足高品质的生产要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小型镜头,包括镜筒(2)以及位于镜筒(2)内的镜片,所述镜片包括用于收光的第一透镜(3)、用于会聚光线的第二透镜(4)以及发散光线的第三透镜(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4)的镜片外径D4为5.4-5.6mm、镜片厚度D5为1.9-2.1mm,所述第二透镜(4)的第一曲面有效径D2和第二曲面有效径D3均为3-3.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3)的镜片外径C4为6.9-7.1mm,镜片厚度C3为1.6-1.8mm,所述第一透镜(3)的第一曲面有效径C2为6.9-7.1mm,所述第一透镜(3)的第二曲面有效径C6为3-3.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7)的镜片外径E4为4.9-5.1mm,镜片厚度E5为1.4-1.6mm,所述第三透镜(7)的第一曲面有效径E2为3-3.2mm,所述第三透镜(7)的第二曲面有效径E3为3.2-3.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牙(10)和第二螺牙(11),所述第一螺牙(10)的PH为0.5,所述第二螺牙(11)的PH为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2)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台阶腔(12)和第二台阶腔(13),所述第一台阶腔(12)用于第一透镜(3)的安装,所述第二台阶腔(13)用于第二透镜(4)的安装,所述第一台阶腔(12)的内径大于第二台阶腔(13)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腔(13)的高度大于第一台阶腔(12)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3)中第二曲面的无效区表面涂有黑色消光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台阶腔(13)内第二透镜(4)朝向第三透镜(7)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垫片(5)和光阑片(6),所述第一垫片(5)的边角处设置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2)内在第三透镜(7)远离远离第二透镜(4)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垫片(8)和胶合透镜(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型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2)上连接有镜盖(1),所述镜盖(1)外径A2为9.9-10.1mm,镜盖(1)内径A1为5.7-5.9mm,镜盖(1)厚度A3为2.9-3.1mm,镜盖(1)承靠厚度A5为0.3-0.5mm,镜盖(1)承靠内径A4为9mm;
或镜筒(2)在第二台阶腔(13)远离第一台阶腔(1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台阶腔(14)和第四台阶腔(15),镜筒(2)上部外径为9mm,第一台阶腔(12)内径B8为6.9-7.1mm,第二台阶腔(13)内径B9为5.4-5.6mm,第三台阶腔(14)内径B10为4.9-5.1mm,第四台阶腔(15)内径B11为4.7-4.9mm,镜筒(2)总高为8.9-9.1mm,第一台阶腔(12)高度B1为1.5-1.7mm,第二台阶腔(13)高度B2为3.65-3.85mm,第三台阶腔(14)高度B3为2.4-2.6mm,第四台阶腔(15)高度B4为1.65-1.85mm,镜筒(2)底部厚度为0.3-0.5mm,镜筒(2)下部外径为7mm,镜筒(2)通光孔径为3.7-3.9mm;
或第一透镜(3)的中心厚度C1为0.6-0.8mm,间隙厚度C5为0.9-1.1mm;
或第二透镜(4)的中心厚度D1为1.6-1.8mm,间隙厚度D6为0.2-0.4mm;
或第三透镜(7)的中心厚度F1为1.3-1.5mm,间隙厚度为0-0.2mm;
或所述胶合透镜(9)包括相互胶合的第四透镜(91)和第五透镜(92),其中第四透镜(91)的镜片外径F4为3.9-4.1mm,第一曲面有效径F2为3.9-4.1mm,中心厚度F1为2.1-2.3mm,第二曲面有效径F3为3.9-4.1mm,间隙厚度无,镜片厚度为2.1-2.3mm;第五透镜(92)的镜片外径F8为4.7-4.9mm,第一曲面有效径F6为3.9-4.1mm,中心厚度F5为0.6-0.8mm,第二曲面有效径F7为4.9-5.1mm,间隙厚度为0.6-0.8mm,镜片厚度为1.3-1.5mm;
或所述第一垫片(5)的垫片外径G1为5.4-5.6mm,垫片内径G2为3.4-3.6mm,垫片厚度G3为0.93-1.13mm;
或所述第二垫片(8)的垫片外径H1为4.9-5.1mm,垫片内径H2为3.3-3.5mm,垫片厚度H3为1.05-1.25mm;
或光阑片(6)的垫片外径I1为5.4-5.6mm,垫片内径I2为1.6-1.8mm,垫片厚度I3为0.07-0.09mm。
CN201922278644.8U 2019-12-16 2019-12-16 小型镜头 Active CN210803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8644.8U CN210803846U (zh) 2019-12-16 2019-12-16 小型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8644.8U CN210803846U (zh) 2019-12-16 2019-12-16 小型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3846U true CN210803846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8644.8U Active CN210803846U (zh) 2019-12-16 2019-12-16 小型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38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542A (zh) * 2021-01-28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542A (zh) * 2021-01-28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CN112904542B (zh) * 2021-01-28 2022-03-04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低畸变高清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2473B2 (en) Wide angle projection lens
CN106526788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6597638B (zh) 一种具有超大光圈的宽光谱微光摄像镜头
CN106291884B (zh) 一种高清数字放映物镜
CN210803846U (zh) 小型镜头
CN106796335A (zh) 镜筒中光学元件倾斜控制安装的光学组件
CN112099205B (zh) 广角镜头
CN110888223A (zh) 一种大通光高清低畸变机器视觉镜头及其调焦方法
CN111596448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3633963U (zh) 镜片外凸式小头镜头结构
CN112612107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227150A (zh) 一种高分辨率低畸变微型投影镜头
CN105372797B (zh) 一种小型变焦非球面镜头
CN111948792A (zh) 一种广角镜头的安装结构
CN110716298A (zh) 1.1英寸大靶面16mm焦距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0283B (zh) 适用于“星光级”超低照度的道路监控摄像镜头
CN108241195A (zh) 一种防镜片倾斜的具有双定位装配基准的镜头结构
CN110927937B (zh) 4mm黑光级日夜两用大通光定焦镜头及其装配方法
CN210742596U (zh) 一种1.1英寸靶面f12mm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
CN209070202U (zh) 一种短焦工程投影镜头
CN211454085U (zh) 1.1英寸大靶面16mm焦距高清低畸变工业用镜头
CN208636542U (zh) 镜头模组
CN209690551U (zh) 透镜及镜头组件
CN211206931U (zh) 一种大通光35mm焦距高清低畸变机器视觉镜头
CN106094179B (zh) 一种镜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