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星光级”超低照度的道路监控摄像镜头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低照度低畸变高像素大相面光学镜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星光级”超低照度的道路监控摄像镜头,它可适用于智能交通、卡口检测,广场、机器视觉等视频监控领域,特别适用于“星光级”超低照度道路监控观察场合。
背景技术
根据标准化的定义,目前安防行业将前端摄像机分为四个等级:普通级摄像机,一般照度均大于0.1Lux;照度范围在0.1Lux至0.01Lux之间的摄像机,一般被称为低照度摄像机;而被称为月光级的摄像机,其照度范围均在0.01Lux至0.001Lux;当照度范围达到并超过了0.0001Lux的时候,便达到了“星光级”的超低照度摄像机。
近几年,前端摄像机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用户需求的细分化程度越来越深入。特别是“星光级”超低照度摄像机的出现,低照度摄像机的发展是得到市场认同的。产品不论从功能、效果、稳定性,还是从产品的易用性、人性关怀指数甚至环保指数等,都较大幅度的领先于传统摄像机产品,市面上的已有的镜头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目前道路监控卡口检测使用的f16mm镜头相对孔径D/f’基本都在f1.6以上,分辨率MTF在80LP/mm<0.3,所用结构如图3所示。已经不能满足“星光级”超低照度摄像机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星光级”超低照度的道路监控摄像镜头,该镜头通过提供超低照度低畸变高像素大相面光学镜头装置,有利于增大系统的有效孔径,提高系统的有效分辨率,降低系统的畸变,使系统监控视场角度达到40°、相对孔径D/f’优于1:1.2、全视场MTF值在150lp/mm情况下超过0.3,畸变低于3%,适用摄像机像面2/3inch以上,从而满足“星光级”照度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并具备在各种恶劣无光照环境下全天候道路监控观察场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
一种适用于“星光级”超低照度的道路监控摄像镜头,所述道路监控摄像镜头包括主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内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前镜组、独立可变光栏和后镜组;所述前镜组的光焦度为正,且焦距范围在35mm-50mm之间;后镜组的光焦度为正,且焦距范围在15mm-25mm之间。
所述前镜组由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排列组成,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均为正月牙型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凸型透镜,第五透镜为负弯月型透镜,且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成密接的胶合组;
所述后镜组由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排列组成,其中第六透镜为负平凹型透镜,第七透镜为负弯月型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为双凸型透镜,第十透镜为负弯月型透镜,且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组成密接的胶合组。
所述前镜组的各个透镜需满足以下光学条件:
1.88<n1<1.95,33<v1<36.5;
1.61<n2<1.63,35<v2<37;
1.45<n3<1.5,70<v3;
1.63<n4<1.75,50<v4<59;
1.7<n5<1.84,20<v5<29;
其中n1-n5依次为第一透镜-第五透镜的折射率,v1-v5依次为第一透镜-第五透镜的阿贝系数;
所述后镜组的各个透镜需满足以下光学条件:
1.7<n6<1.84,20<v6<29;
1.88<n7<1.95,33<v7<36.5;
1.76<n8<1.78,36.5<v8<49;
1.63<n9<1.75,50<v9<59;
1.7<n10<1.84,35<v10<42;
其中n6-n10依次为第六透镜-第十透镜的折射率,v6-v10依次为第六透镜-第十透镜的阿贝系数。
所述前镜组的第五透镜与独立可变光栏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5mm±0.1mm;
所述前镜组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8.3mm±0.1mm;
所述前镜组的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12mm±0.1mm;
所述前镜组的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3mm±0.2mm;
所述独立可变光栏与后镜组的第六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2mm±0.1mm;
所述后镜组的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9mm±0.1mm;
所述后镜组的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mm±0.05mm;
所述后镜组的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mm±0.05mm。
所述道路监控摄像镜头还包括前镜座、前压圈、后压圈、第一机械隔圈、第二机械隔圈、第三机械隔圈和第四机械隔圈;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安装于主镜筒的前端筒口内,所述前压圈固定安装于主镜筒的前端筒口外并对第一透镜的前端位置起限位作用;所述前镜座固定安装于主镜筒的前部筒体内壁,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二机械隔圈、第四透镜、第五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安装于前镜座体内;所述第一机械隔圈固定安装于主镜筒的前部筒体内壁并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以限定两者的空气间隔;所述独立可变光栏活动安装于主镜筒的中部筒体内壁;所述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三机械隔圈、第八透镜、第四机械隔圈、第九透镜、第十透镜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安装于主镜筒的后部筒体内壁;所述后压圈固定安装于主镜筒的后端筒口外并对第十透镜的后端位置起限位作用。
所述道路监控摄像镜头还包括活动套置于主镜筒外周的主镜座、连接于主镜座与主镜筒之间的调焦调节机构以及连接于主镜座、主镜筒和独立可变光栏之间的光栏调节机构;
所述主镜座的后部内周壁与主镜筒的后部外周壁活动套接,主镜座的后部筒壁在其与主镜筒转动连接的部位开设有一个以上与主镜筒中心线平行的直线滑槽,多个直线滑槽环绕主镜筒的中心线设置;主镜筒的后部外周壁连接有一个以上分别伸入各个直线滑槽内并能在各自的直线滑槽内做直线滑移的限位导钉;
所述调焦调节机构包括套置于主镜筒外周并且与主镜筒外周壁负螺纹连接的调距内环、套置于调距内环外周的调距手轮以及连接于调距手轮与调距内环侧壁之间的锥端紧定螺钉;所述调距手轮的前端外周壁与前压圈的后端内周壁转动连接,调距手轮的前端内周壁与主镜筒的外周壁转动连接;所述主镜座的前端外周壁与调距手轮的后端内周壁转动连接,主镜座的前端内周壁与调距内环后端外周壁之间正螺纹连接;
所述光栏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套接于主镜座后部外周的光圈手轮以及活动套接于主镜座内周壁和主镜筒外周壁之间的光栏套筒、锁紧在光栏套筒外周壁并且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光栏导钉以及锁紧在独立可变光栏的光圈调节装置上并且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光栏调节螺钉;所述主镜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调节螺钉并且便于光栏调节螺钉相对主镜筒转动的圆周弧槽,该圆周弧槽在其与主镜筒轴线平行方向上的槽宽大于光栏调节螺钉头部的外径,所述光栏套筒的筒壁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调节螺钉并且能带动光栏调节螺钉随光栏套筒同步转动的直线导槽,该直线导槽的槽道走向与主镜筒轴线平行;所述主镜座的筒壁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导钉并且便于光栏导钉相对主镜座转动的圆周弧槽,该圆周弧槽在其与主镜座轴线平行方向上的槽宽大于光栏导钉头部的外径,所述光圈手轮的筒壁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导钉并且能带动光栏导钉随光圈手轮同步转动的直线导槽,该直线导槽的槽道走向与主镜座轴线平行。
所述主镜座的后端还连接有用于连接摄像机的连接座。
所述前压圈和主镜座的外周壁均设有环绕外周设置的用来填充颜料的的圆槽。
所述主镜座和主镜筒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调焦调节范围的锁紧钉,所述光圈手轮和主镜座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光圈调节范围的锁紧钉。
所述前压圈的内周壁由外往内呈阶梯状逐渐减小,且前压圈的前端端口的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机械隔圈、第二机械隔圈、第三机械隔圈和第四机械隔圈的内壁均设有消光螺纹。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光学系统采用两个都为正的前镜组和后镜组组成,可有效校正系统的球差,有效增大系统的相对孔径,使得系统的相对孔径达到F1.2。有效保证镜头能够在超低照度环境下工作。
(2)本发明光学系统的正透镜采用高折射率玻璃,负透镜采用低折射率玻璃,可有效减小系统的匹兹万场曲(参见附图4),使得系统成像中心与边缘清晰图一致。
其中前镜组的第一透镜使用材料的折射率n1范围1.88至1.95、阿贝系数V1范围33-36.5,如重镧火石玻璃,目的是通过高折射率、低色散的重镧火石 玻璃,增大系统聚集光线的能力,增大系统的通关孔径,并有效减小第一透镜的体积,从而有效减小整个系统的体积。所述前镜组的第二透镜使用材料的折射率n2范围1.61至1.63、阿贝系数V2范围35-37,如火石玻璃,目的是进一步汇聚通过第一透镜的光线,并有效平衡第一透镜产生的像散等像差。所述前镜组的第三透镜使用材料的折射率n4范围1.45至1.5、阿贝系数V3范围大于68,如冕牌玻璃,目的是设置平衡整个系统的球差及慧差,提升系统的分辨率。所述前镜组的第四透镜使用材料的折射率n4范围1.63至1.75、阿贝系数V4范围50-59,如镧冕玻璃,第五透镜使用材料的折射率n5范围1.7至1.84、阿贝系数V5范围20-29,如重火石玻璃,并且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成密接的胶合组,这样设置目的是承担系统产生的大部分像差,并平衡系统的慧差及色差,提升系统的分辨率;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形状弯向独立可变光栏方向,有利于校正系统的畸变;
所述后镜组的第六透镜采用折射率n6范围1.7至1.84、阿贝系数V6范围20-29的玻璃,目的是分担系统的大部分像差,有利于平衡前镜组产生的球差及像散,镜片形状弯向独立可变光栏方向,有利于校正系统的畸变。所述后镜组的第七透镜的折射率n7范围1.88至1.95,阿贝系数V7范围33-36.5,如重镧火石玻璃,镜片形状弯向独立可变光栏方向,目的是有利于平衡整个系统的像散及校正系统畸变。所述后镜组的第八透镜的折射率n8范围1.76至1.78、阿贝系数V8范围36.5-49,如镧火石玻璃,镜片双凸形状,目的用于平衡系统的球差、像散及场曲,收缩系统的光线角度,使得镜片的口径减小,以利于设计通用C接口。所述后镜组的第九透镜与第十透镜分别使用材料折射率n9范围1.63至1.75和n10范围1.7至1.84,阿贝系数V9范围50-59和阿贝系数V10范围35-42,如镧冕玻璃和重镧火石玻璃胶合组构成,设置目的是平衡系统的球差、像散及色差等,提升系统的分辨率;所述后镜组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形状弯向独立可变光栏方向,有利于校正系统的畸变;
(3)本发明光学系统采用复杂化高斯结构设计,能够极为有效降低系统的畸变。
(4)本发明光学系统在设计时拉大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间隔,可有效降低后面镜片的口径,使得系统能够设计成市面上通用的C接口结构,增大系统的通用性。
(5)本发明镜头的主镜筒采用一体加工完成,可有效保证光学结构同心度要求。
(6)本发明设计独立的光栏调节机构,不近可兼顾优化加工、装配工艺,而且可提升加工、装配效率。
(7)本发明设置调焦调节机构前置,光栏调节机构后置,有助于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整体比例的一致协调。调焦调节机构采用不同导程的正反螺牙研磨配合进行调焦,通过限位导钉、直线导槽对主镜座和主镜筒的限位,旋转调距手轮时,使得调距手轮带动调距内环相对主镜座做圆周运动并且微量螺旋前进或后退,而主镜筒相对主镜座做前后直线运动,调焦动作精确、可靠、无卡滞,调焦最近物距可达0.5m。本发明的光阑调节原理是:光圈手轮旋转通过光栏导钉带动光阑套筒相对主镜座转动,光阑套筒通过光阑导钉带动独立可变光栏的光圈调节装置转动,从而达到调节独立可变光栏的光圈开大关小的目的。
(8)本发明通过机械隔圈来保证各个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并且在机械隔圈内壁设有消光螺纹,可有效消除镜头的杂散光,提高镜头的分辨率。
(9)前压圈前端端口的螺纹设计,便于用户在镜头上任意增减合适的滤光镜,且前压圈具有遮光罩功能,提高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兼顾保证消除系统边缘杂散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用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所述的一种现有的常用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场曲\畸变设计图。
图中标号说明:1、调距手轮,2、光圈手轮,3、光栏套筒,4、调距内环,5、主镜筒,6、主镜座,7、前镜座,8、前压圈,9、后压圈,10、密封垫圈,11、光栏调节螺钉,12、连接座,13、第一机械隔圈,14、第二机械隔圈,15、第三机械隔圈,16、第四机械隔圈,17、锁紧钉,18、限位导钉,19、光栏导钉,20、锥端紧定螺钉,21、沉头螺钉,22、锁紧钉,23、独立可变光栏,24、第一透镜,25、第二透镜,26、第三透镜,27、第四透镜,28、第五透镜,29、第六透镜,30、第七透镜,31、第八透镜,32、第九透镜,33、第十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星光级”超低照度的道路监控摄像镜头,所述道路监控摄像镜头包括主镜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5内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前镜组、独立可变光栏23和后镜组;所述前镜组的光焦度为正,且焦距范围在35mm-50mm之间;后镜组的光焦度为正,且焦距范围在15mm-25mm之间。
所述前镜组由第一透镜24、第二透镜25、第三透镜26、第四透镜27、第五透镜28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排列组成,其中第一透镜24、第二透镜25、第三透镜26均为正月牙型透镜,第四透镜27为双凸型透镜,第五透镜28为负弯月型透镜,且第四透镜27和第五透镜28组成密接的胶合组;
所述后镜组由第六透镜29、第七透镜30、第八透镜31、第九透镜32、第十透镜33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排列组成,其中第六透镜29为负平凹型透镜,第七透镜30为负弯月型透镜,第八透镜31和第九透镜32为双凸型透镜,第十透镜33为负弯月型透镜,且第九透镜32和第十透镜33组成密接的胶合组。
所述前镜组的各个透镜需满足以下光学条件:
1.88<n1<1.95,33<v1<36.5;
1.61<n2<1.63,35<v2<37;
1.45<n3<1.5,70<v3;
1.63<n4<1.75,50<v4<59;
1.7<n5<1.84,20<v5<29;
其中n1-n5依次为第一透镜24-第五透镜28的折射率,v1-v5依次为第一透镜24-第五透镜28的阿贝系数;
所述后镜组的各个透镜需满足以下光学条件:
1.7<n6<1.84,20<v6<29;
1.88<n7<1.95,33<v7<36.5;
1.76<n8<1.78,36.5<v8<49;
1.63<n9<1.75,50<v9<59;
1.7<n10<1.84,35<v10<42;
其中n6-n10依次为第六透镜29-第十透镜33的折射率,v6-v10依次为第六透镜29-第十透镜33的阿贝系数。
所述前镜组的第五透镜28与独立可变光栏23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5mm±0.1mm;
所述前镜组的第一透镜24与第二透镜25之间的空气间隔为8.3mm±0.1mm;
所述前镜组的第二透镜25与第三透镜26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12mm±0.1mm;
所述前镜组的第三透镜26与第四透镜27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3mm±0.2mm;
所述独立可变光栏23与后镜组的第六透镜29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2mm±0.1mm;
所述后镜组的第六透镜29与第七透镜30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9mm±0.1mm;
所述后镜组的第七透镜30与第八透镜31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mm±0.05mm;
所述后镜组的第八透镜31与第九透镜3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mm±0.05mm。
在具体实施时,可设计光学系统的第一透镜使用努氏硬度超过700的超硬环保玻璃,例如努氏硬度为728的超硬环保玻璃H-ZLAF4LA,并且加硬镀膜处理,可以保证镜片具有极大的抗撞击能力,提高镜头使用的安全性。设计全部光学镜片使用环保玻璃材质,有效保护环境。设计全部镜片采用复杂膜系设计,保证各个镜片在480-656nm波谱范围内的有效透过率>99.5%。
所述道路监控摄像镜头还包括前镜座7、前压圈8、后压圈9、第一机械隔圈13、第二机械隔圈14、第三机械隔圈15和第四机械隔圈16;所述第一透镜24固定安装于主镜筒5的前端筒口内,所述前压圈8固定安装于主镜筒5的前端筒口外并对第一透镜24的前端位置起限位作用;所述前镜座7固定安装于主镜筒5的前部筒体内壁,所述第二透镜25、第三透镜26、第二机械隔圈14、第四透镜27、第五透镜28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安装于前镜座7体内;所述第一机械隔圈13固定安装于主镜筒5的前部筒体内壁并位于第一透镜24和第二透镜25之间以限定两者的空气间隔;所述独立可变光栏23活动安装于主镜筒5的中部筒体内壁;所述第六透镜29、第七透镜30、第三机械隔圈15、第八透镜31、第四机械隔圈16、第九透镜32、第十透镜33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固定安装于主镜筒5的后部筒体内壁;所述后压圈9固定安装于主镜筒5的后端筒口外并对第十透镜33的后端位置起限位作用。
所述道路监控摄像镜头还包括活动套置于主镜筒5外周的主镜座6、连接于主镜座6与主镜筒5之间的调焦调节机构以及连接于主镜座6、主镜筒5和独立可变光栏23之间的光栏调节机构;
所述主镜座6的后部内周壁与主镜筒5的后部外周壁活动套接,主镜座6的后部筒壁在其与主镜筒5转动连接的部位开设有一个以上与主镜筒5中心线平行的直线滑槽,多个直线滑槽环绕主镜筒5的中心线设置;主镜筒5的后部外周壁连接有一个以上分别伸入各个直线滑槽内并能在各自的直线滑槽内做直线滑移的限位导钉18;所述限位导钉18的数量可为3个并在主镜筒5后部呈120°均匀分布;主镜筒5后部的直线滑槽的数量对应为3个并且呈120°均匀分布;所述主镜座6上还可标示镜头名称、调焦刻度、光圈刻度等信息。
所述调焦调节机构包括套置于主镜筒5外周并且与主镜筒5外周壁负螺纹连接的调距内环4、套置于调距内环4外周的调距手轮1以及连接于调距手轮1与调距内环4侧壁之间的锥端紧定螺钉20;所述调距手轮1的前端外周壁与前压圈的后端内周壁转动连接,调距手轮1的前端内周壁与主镜筒5的外周壁转动连接;所述主镜座6的前端外周壁与调距手轮1的后端内周壁转动连接,主镜座6的前端内周壁与调距内环4后端外周壁之间正螺纹连接;
所述光栏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套接于主镜座6后部外周的光圈手轮2以及活动套接于主镜座6内周壁和主镜筒5外周壁之间的光栏套筒3、锁紧在光栏套筒3外周壁并且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光栏导钉19以及锁紧在独立可变光栏23的光圈调节装置上并且径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光栏调节螺钉11;所述主镜筒5的筒壁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调节螺钉11并且便于光栏调节螺钉11相对主镜筒5转动的圆周弧槽,该圆周弧槽在其与主镜筒5轴线平行方向上的槽宽大于光栏调节螺钉11头部的外径,所述光栏套筒3的筒壁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调节螺钉11并且能带动光栏调节螺钉11随光栏套筒3同步转动的直线导槽,该直线导槽的槽道走向与主镜筒5轴线平行;所述主镜座6的筒壁上开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导钉19并且便于光栏导钉19相对主镜座6转动的圆周弧槽,该圆周弧槽在其与主镜座6轴线平行方向上的槽宽大于光栏导钉19头部的外径,所述光圈手轮2的筒壁设有一个以上分布在不同圆周位置的用于插置光栏导钉19并且能带动光栏导钉19随光圈手轮2同步转动的直线导槽,该直线导槽的槽道走向与主镜座6轴线平行。
所述主镜座6的后端还连接有用于连接摄像机的连接座12。
所述前压圈和主镜座6的外周壁均设有环绕外周设置的用来填充颜料的的圆槽。
所述主镜座6和主镜筒5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调焦调节范围的锁紧钉17,所述光圈手轮2和主镜座6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光圈调节范围的锁紧钉22。
所述前压圈8的内周壁由外往内呈阶梯状逐渐减小,且前压圈8的前端端口的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机械隔圈13、第二机械隔圈14、第三机械隔圈15和第四机械隔圈16的内壁均设有消光螺纹。
本发明光学系统可达到的光学指标如下:焦距f′=16mm;相对孔径D/f′=1/1.2;视场角2w≥40°(像方线视场2η≥φ11mm);光学结构长度:ΣL≤84.6mm;适用光谱范围:480nm-656nm;镜头分辨率:与500万像素高清晰CCD摄像机或cmos摄像机适配;空间频率150lp/mm时,所有视场的MTF均优于0.3;光学畸变≤3%;可选用手动光圈或自动光圈;设置手动调焦,调焦机构采用不同导程的正反螺牙研磨配合进行调焦,调焦动作精确、可靠、无卡滞,调焦最近物距0.5m。相对照度达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