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9052U -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9052U
CN210799052U CN201921740387.9U CN201921740387U CN210799052U CN 210799052 U CN210799052 U CN 210799052U CN 201921740387 U CN201921740387 U CN 201921740387U CN 210799052 U CN210799052 U CN 210799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ylinder
turbine
guide
gas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03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建强
毛汉忠
张科
马晓飞
杨雄民
李宏福
陈金铨
周立明
胡海良
陆晋
张超
赵海维
王红梅
刘白兰
黄华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team Turbine Pow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eam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eam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eam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03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9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9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9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整体结构采用单缸单排汽布置,通过多种型式及大小的径向轴承支撑转子系统保证其具备足够的避开区间、优良的振动性能和抗干扰性能。采用全周进汽结构,优化进汽流道、强化结构强度及刚性,将通流设计为返流结构,有效降低汽轮机的轴向推力;采用高温侧导向结构,可防止高温运行环境下及工况突变情况下引起的冷热态间隙变化,解决汽轮机汽缸对中问题;采用可拆式分体调阀速关阀结构,简化了安装与拆检方式;通过多点支撑的方式优化排汽缸刚性及热稳定性。由此单机容量100MW工业汽轮机可驱动年产150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组,保证压缩机组各工况和转速变化要求。

Description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裂解气系统中,变负荷工况及启停时汽轮机冷热态变形较大,尤其是高温进汽侧产生的轴向膨胀和横向偏摆,其中轴向膨胀使主汽缸与轴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较大变化,降低转子回转可靠性;而横向偏摆将使汽轮机的对中困难,出现动静部件碰擦,导致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驱动压缩机项目的汽轮机转子运行转速范围通常是额定转速的70%~105%,这就要求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具备很宽的避开带。相比驱动发电机用汽轮机,驱动压缩机用汽轮机的振动考核标准要苛刻很多。工艺工质切换导致机组负荷突变、抽汽压力大幅波动、下游设备对抽汽量需求变化以及下游设备故障引起的抽汽量突跳等因素均会对汽轮机转子产生瞬态冲击,据估算150万吨/年乙烯项目一次停机造成的损失将达上千万人民币。
由于机组运行工况复杂多变,抽汽量变化范围大,占进汽量比例为0~90%,抽汽点前后两段通流推力相互影响,为了降低非正常原因导致的抽汽压力保护停机率,需要将抽汽压力波动范围拓宽,尤其是针对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将抽汽压力波动范围拓宽到2.5~4.5MPa,但现有技术中的单缸顺流结构难以解决机组复杂的推力问题。
此外,大型高温高压机组,通常采用整体式进汽调阀速关阀结构,降低了铸造部件合格率,增加了铸造成本,同时拆检成本高。并且针对大型高温高压机组的大型冷凝汽轮机排汽面积大,机组容积流量大、排汽压力低,排汽缸及后轴承座受真空吸力影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轮机高温进汽侧产生的轴向膨胀使转子与轴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较大变化,降低转子回转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轮机产生的横向偏摆使汽轮机对中困难,出现动静部件碰擦,导致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轮机的转子系统难以达到振动考核标准而不具备抵抗干扰能力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轮机的单缸顺流结构存在的复杂的机组推力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式进汽调阀速关阀结构,降低了铸造部件合格率,增加了铸造成本,同时拆检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汽缸及后轴承座受真空吸力影响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包括:
彼此相邻的主汽缸和排汽缸;
转子,能够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汽缸和所述排汽缸的内部,所述转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被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支撑;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
第一导向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导向部形成有第一容纳部;
第二导向部,形成于所述主汽缸,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有第二容纳部;
插入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插入构件的外侧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接触;
第一间隔构件,设置于所述插入构件的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之间,所述插入构件的外侧部迫使所述第一间隔构件抵着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部数量为2n+1,所述第一导向部的数量为2n+2,n为自然数且n≥1;
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彼此交错地排列,第n+1个所述第二导向部关于所述主汽缸的轴线对称。
优选地,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
第二间隔构件和第三间隔构件,设置于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间隔构件和所述第三间隔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面对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两个侧部;
所述第二间隔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靠近所述主汽缸的轴线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三间隔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远离所述主汽缸的轴线的第二侧部;
所述第二间隔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预留间隙,所述第三间隔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预留间隙,所述第一预留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预留间隙。
优选地,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用于150万吨/年乙烯裂解气装置;
所述主汽缸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汽缸的内部的进汽室,所述进汽室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蒸汽接口,使得所述进汽室能够经由所述蒸汽接口全周进汽;所述进汽室为返流结构。
优选地,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汽缸的速关阀和调节汽阀,所述速关阀和所述调节汽阀二者的阀壳一体成型,所述速关阀和所述调节汽阀二者的阀壳与所述主汽缸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汽缸还包括进汽接口,所述进汽接口与所述进汽室上端或者下端的两个蒸汽接口连通,所述速关阀和所述调节汽阀二者的阀壳与所述进汽接口连通,使得所述调节汽阀能够调节流经所述蒸汽接口的蒸汽的流量。
优选地,所述主汽缸还包括第一导叶持环和第二导叶持环,所述排汽缸还包括第三导叶持环;
所述进汽室安装有1级调节级直叶片和4级压力级直叶片,所述第一导叶持环安装有6级压力级直叶片,所述第二导叶持环安装有16级压力级直叶片,所述第三导叶持环安装有3级扭叶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座还安装有第一调整环,所述第一调整环与用于支撑所述转子回转的轴承的外圈相配合;
所述第二轴承座还安装有第二调整环,所述第二调整环与用于支撑所述转子回转的轴承的外圈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
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下端;
基础底盘,用于安装所述底座;
所述排汽缸还形成有排汽缸突出部,所述排汽缸突出部安装于所述基础底盘,使得所述排汽缸和所述主汽缸的轴向死点落在所述排汽缸突出部处且所述排汽缸和所述主汽缸的横向死点的落在所述排汽缸突出部的几何中心处;
所述排汽缸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下端相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裂解气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裂解气装置,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为所述裂解气装置提供动力。
本申请通过第一间隔构件将插入构件安装于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内,使得第二导向部在随着主汽缸进行轴向膨胀时,能够通过插入构件带动第一导向部进而带动第一轴承座与主汽缸同步移动,保证了二者的相对位置不变,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轮机高温进汽侧产生的轴向膨胀使转子与轴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较大变化,降低转子回转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装配图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向视图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进汽室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进汽室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配合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C-C向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中D-D向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排汽缸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轴承座;2-推力轴承;3-第一径向轴承;4-第一调整环;5-第一汽封件;6-主汽缸;7-进汽室;8-调阀速关阀;9-溢流出口;10-第一导叶持环;11-第二汽封件;12-第二导叶持环;13-第三导叶持环;14-排汽缸;15-第三汽封件;16-盘车装置;17-第二调整环;18-第二径向轴承;19-第二轴承座;20-转子;21-溢流进口;22-抽汽接口;23-进汽接口;24-第一导向部;25-第二导向部;26-插入构件;27-第一间隔构件;28-第三间隔构件;29-第二间隔构件;30-排汽缸突出部;31-调整搭接件;32-底座;33-轴向死点;a-蒸汽接口;b-第一预留间隙;c-第二预留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装配图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向视图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进汽室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进汽室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配合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C-C向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中D-D向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排汽缸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包括:第一轴承座、主汽缸、调阀速关阀、排汽缸、盘车装置、第二轴承座、转子和底座。以下将具体描述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中,主汽缸6与排汽缸14为相邻设置,排汽缸14通过垂直法兰与主汽缸6连接,现有技术中大型汽轮机组通常采用双缸结构,但双缸结构相对于单缸结构会增加更多的设备故障点,这与石化领域相关项目的系统设计原则相悖,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为单缸单排汽设置,而单缸单排汽布置会令机组的轴承跨距变长,这将会对机组振动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不利影响,本实施例中从改良轴承设置入手,其设置方式以下将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中,转子20设置于主汽缸6和排汽缸14的内部,转子20的回转由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19二者内部安装的轴承提供支撑,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19分别设置有承受转子20的回转过程中的径向载荷的第一径向轴承3和第二径向轴承18。本实施例中,第一径向轴承3和第二径向轴承18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调整环4和第二调整环17安装于对应的轴承座。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径向轴承3和第一调整环4为例,说明上述安装方式。第一径向轴承3的内圈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于转子20的第一轴端的外侧部,第一调整环4设置于第一轴承座1内,第一调整环4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于第一径向轴承3的外圈。由于上述轴承座通常为焊接件,其容纳轴承的位置的尺寸通常是固定的,通过增设调整环,可以通过更换内径不同的调整环以适配不同外径的径向轴承,这种设置保证了装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也增加了轴承的适用性,由此,在多种型式及大小的径向支撑轴承下转子20均具备足够的避开区间、优良的振动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能够满足汽轮机的振动考核标准,大大提高了转子20的振动性能和回转的可靠性。
此外,第一轴承座1的内部还容纳有推力轴承2,推力轴承2用于防止转子20在回转过程中出现轴向窜动。
本实施例中,转子20的第一轴端与主汽缸6之间设置有第一汽封件5,且转子20的第二轴端与排汽缸14之间设置有第三汽封件15,主汽缸6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汽封件11,这些汽封件的密封方式为本领域常见的迷宫密封,汽封件的设置保证了主汽缸6和排汽缸14各工作段内部的蒸汽压力的相对稳定。
本实施例中,主汽缸6还形成有抽汽接口22、溢流进口21和溢流出口9。抽汽接口22用于从主汽缸6内部抽出蒸汽,抽汽接口22的管路与下述进汽室7的管路上均分别开设有差压保护接口,通过在差压保护接口设置测压元件,实现对抽汽接口22和进汽室7的远程监控,当二者之间的差压超出预定值后,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控制抽汽量等相关措施来进行改善以保证汽轮机安全稳定地运行。溢流出口9通过管路与溢流进口21连通,将蒸汽引入第二汽封件11后的腔室。
本实施例中,转子20可以为整锻转鼓式转子,上述主汽缸6的内部还包括进汽室7、第一导叶持环10(即本领域中的高压导叶持环)、第二导叶持环12(即本领域中的中压导叶持环),排汽缸14的内部还包括第三导叶持环13(即本领域中的低压导叶持环),转子20在进汽室7和这些导叶持环的内部进行回转。
本实施例中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调节级可以为冲动式设计,压力级可以为反动式设计,本实施例中,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用于150万吨/年乙烯裂解气装置,其单机功率可达100MW,因此优选地,进汽室7可以安装有1级调节级直叶片和4级压力级直叶片,第一导叶持环10可以安装有6级压力级直叶片,第二导叶持环12可以安装有16级压力级直叶片,同样作为优选可分装在2个第二导叶持环12上,第三导叶持环13内安装有3级扭叶片(即本领域中的低压扭叶片),以此满足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功率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调节级和压力级的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设置方式,对于导叶持环的安装方式也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仅给出了具体叶片安装的级数作为具体实施例,其余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进汽室7采用的是360度全周进汽返流式两半内缸结构,即上半内缸和下半内缸,两个半内缸通过螺栓连接,进汽室7上、下半内缸各对称地开设有两个蒸汽接口a,形成于下半内缸的两个蒸汽接口a与主汽缸6上的进汽接口23相连通。进入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工作蒸汽来自锅炉,其新汽参数较高,通常为:温度510~540℃,新汽压力11~12MPa,抽汽压力2.5~4.5Mpa,这种设置方式适用于大流量蒸汽流入,在新汽参数较高的情况下可有效解决进汽室7和主汽缸6的强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将通流设计为返流结构,可有效降低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的轴向推力,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相比整体内缸结构大大降低了进汽室的安装与拆检成本。
此外,由于采用了上述返流式内缸结构,利用蒸汽反向流动的推力,平衡了因运行条件变化导致的推力大幅变化,也有效解决了复杂多变的蒸汽推力问题。
本实施例中,调阀速关阀8是由速关阀的阀壳与调节汽阀的阀壳一体成型(例如通过铸造的方式)得到的,并可以通过螺栓与主汽缸6上端面的腰形法兰结合面相连接实现与主汽缸6的可拆卸连接,调阀速关阀8形成有两个阀体接口,通过管路与主汽缸6上的进汽接口23相连通,并通过调节汽阀的阀碟控制蒸汽流量,或者关闭蒸汽输送。
两阀的阀壳的一体成型降低了安装、拆卸和检修所耗费的人力,节约了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的阀壳也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由于两阀的阀壳与主汽缸6为可拆卸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型设置,提高了铸造部件的合格率,降低了铸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检修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座19的下端可以与排汽缸14的下端焊接为一体,并且在第二轴承座19的下端可以设置底座32,底座32安装于基础底盘(图中未示出),以保证对排汽缸14的稳定支撑。排汽缸14还可以形成有突出部(即本领域所称的“猫爪”),本实施例中,形成有以排汽缸14轴线为对称的两个突出部,排汽缸突出部30安装于基础底盘,使得排汽缸14和主汽缸6的轴向死点33落在排汽缸突出部30上,排汽缸14和主汽缸6的横向死点落在排汽缸突出部30的几何中心处,这是因为上述死点在排汽缸14和主汽缸6沿着对应的方向膨胀时保持不动,因此设置于此处的支撑也是稳定不变的,这样保证了排汽缸突出部30对排汽缸14支撑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排汽缸突出部30和底座32的支撑,使排汽缸14得到了多点支撑,有效提高排汽缸14和第二轴承座19的刚度,提高了排汽缸14的热稳定性增加了排汽缸14和第二轴承座19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在排汽缸14的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气压常低于外界大气压,这使得第二轴承座19由于这种压力差而会承受较大的真空吸力,通过上述多点支撑的设置方式,也解决了第二轴承座19在真空吸力下变形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由于主汽缸6的流入新汽的一侧所承受的温度较高,变负荷工况及启停机时机组冷热态变形大,尤其是高温进汽侧产生的轴向膨胀使转子20与轴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较大变化,降低转子20回转可靠性,以及横向偏摆将使汽轮机的对中困难,出现动静部件碰擦,导致安全事故的情况,因此,对于靠近高温进汽侧的第一轴承座1,本实施例采用了如下设置,以下将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中,主汽缸6也形成有类似于上述排汽缸突出部30的突出部,并搭接于第一轴承座1的上端,用于对主汽缸6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座1的下端可以通过轨道等方式进行沿主汽缸6轴线方向上的移动,第一轴承座1还形成有第一导向部24,第一导向部24形成有第一容纳部,主汽缸6还形成有第二导向部25,第二导向部25形成有第二容纳部,插入构件26,设置于上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内,第一间隔构件27(第一间隔构件27优选地为立键),设置于插入构件26的外侧部与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之间,插入构件26的外侧部迫使第一间隔构件27抵着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容纳部可以为槽部,第一容纳部可以为孔部,优选地,槽部和孔部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主汽缸6的轴线方向,且在优选设置方式下,插入构件26与孔部的内侧部彼此相互接触。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插入构件26可以为柱状,其外侧部可以具有三个平面,以便于与第一间隔构件27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构件27的形状可以为横截面为“L”状的构件,插入构件26可以插入到上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中,随后将第一间隔构件27的一端设置于插入构件26的外侧部与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之间,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插入构件26固定,本实施例中,用这种方式在上述插入构件26的外侧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之间设置了两个上述第一间隔构件27,进而相当于将插入构件26固定于第二容纳部。
上述固定方式易于拆卸,如图5所示,当主汽缸6沿着轴线方向膨胀时,第二导向部25向图示中的左侧移动,插入构件26将抵着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进而迫使第一导向部24共同移动,以保证第一轴承座1与主汽缸6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上述设置解决了主汽缸6沿着轴向膨胀时的情况,对于主汽缸6的横向偏摆,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具有如下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24的数量为2n+1,第二导向部25的数量为2n+2,其中n为自然数且n≥1,第一导向部24和第二导向部25可以彼此交错地排列,且第n+1个第二导向部25关于主汽缸6的轴线对称,在这种设置下,将必然存在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导向部25之间的第一导向部24,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设置第二间隔构件29和第三间隔构件28,二者设置于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导向部25之间的第一导向部24,第二间隔构件29和第三间隔构件28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导向部24面对第二导向部25的两个侧部,第二间隔构件29可以设置于第二导向部25的靠近主汽缸6的轴线的第一侧部,第三间隔构件28可以设置于第二导向部25的远离主汽缸6的轴线的第二侧部,第二间隔构件29与第一导向部24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预留间隙b,第三间隔构件28与第二导向部25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二预留间隙c,第一预留间隙b大于第二预留间隙c。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当上述n=1时,即第一导向部24的数量为四个,第二导向部25的数量为三个,位于中间的第二导向部25(即图5中自上而下的第2个第二导向部25)关于主汽缸6的轴线对称(彼此交错的第一导向部24和第二导向部25也关于主汽缸6的轴线对称),分别在该第二导向部25的两侧的第一导向部24以上述设置方式设置了两组第二间隔构件29和第三间隔构件28的组合,分别以上述设置方式在位于图5中所示的上方的第二导向部25和下方的第二导向部25设置了两组第一间隔构件27、插入构件26、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组合。
由于第一预留间隙b大于第二预留间隙c,在主汽缸6发生横向偏摆时,总是第三间隔构件28先与第二导向部25抵接,仍以图5所示为例,当主汽缸6向图示上方偏摆时,位于图示最下方的第三间隔构件28与其下方的第二导向部25率先抵接,限制了主汽缸6的继续偏摆,当主汽缸6向图示下方偏摆时,位于图示最上方的第三间隔构件28与其上方的第二导向部25率先抵接,限制了主汽缸6的继续偏摆。本实施例中,靠近主汽缸6的轴线的第二导向部25的受热程度较大,所发生的自身膨胀也较大,因此第一预留间隙b大于第二预留间隙c的目的还在于,为自身膨胀较大的第二导向部25的预留出更大的膨胀所需的空间。
根据以上描述的特征,可以得知,当第二导向部25由于自身膨胀,使得第一预留间隙b等于第二预留间隙c时,第二间隔构件29将与第三间隔构件28同时参与对主汽缸6的横向偏摆的限位,当第一预留间隙b小于第二预留间隙c时,第二间隔构件29将取代第三间隔构件28而对主汽缸6的横向偏摆进行限位,其过程与上述第三间隔构件28的限位过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由于在横向偏摆时第二导向部25会发生横向移动,可以进一步在上述第一间隔构件27的与第二导向部25之间涂覆润滑剂,便于第二导向部25在小范围内相对于第一间隔构件27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上述第一导向部24和第二导向部25关于主汽缸6的轴线对称设置的目的在于,针对主汽缸6的横向偏摆起到对称地限位的作用。
其二,上述n的取值并非无限大,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具有所能达到的极限值。
其三,当n的取值大于1时,第二间隔构件29和第三间隔构件28可以仍然按照上述设置方式进行安装,而对于插入构件26和第一间隔构件27,可以只在位于两侧的第二导向部25设置第二容纳部,并在这两个第二导向部25的两侧的第一导向部24上设置第一容纳部,进行插入构件26和第一间隔构件27的安装,这是因为,在这种安装方式下,有利于结构具有良好的装配性,同时避免开设过多的容纳部降低第一导向部24和第二导向部25的刚度。
此外,底座32上还设置有调整件,排汽缸14下端设置有调整搭接件31,调整件和调整搭接件31的配合方式与上述第一导向部24、第二导向部25、第二间隔构件29和第三间隔构件28的设置方式相似,以使排汽缸14与第二轴承座19对中,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实施例中,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设置于排汽缸14处的盘车装置16,用于在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停机后或者启动前进行盘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裂解气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裂解气装置,裂解气系统的有益效果也包括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创新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包括:
彼此相邻的主汽缸和排汽缸;
转子,能够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汽缸和所述排汽缸的内部,所述转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被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
第一导向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导向部形成有第一容纳部;
第二导向部,形成于所述主汽缸,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有第二容纳部;
插入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插入构件的外侧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部接触;
第一间隔构件,设置于所述插入构件的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之间,所述插入构件的外侧部迫使所述第一间隔构件抵着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向部数量为2n+1,所述第一导向部的数量为2n+2,n为自然数且n≥1;
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彼此交错地排列,第n+1个所述第二导向部关于所述主汽缸的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
第二间隔构件和第三间隔构件,设置于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间隔构件和所述第三间隔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部面对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两个侧部;
所述第二间隔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靠近所述主汽缸的轴线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三间隔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远离所述主汽缸的轴线的第二侧部;
所述第二间隔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预留间隙,所述第三间隔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预留间隙,所述第一预留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预留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用于150万吨/年乙烯裂解气装置;
所述主汽缸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汽缸的内部的进汽室,所述进汽室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两个蒸汽接口,使得所述进汽室能够经由所述蒸汽接口全周进汽;所述进汽室为返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汽缸的速关阀和调节汽阀,所述速关阀和所述调节汽阀二者的阀壳一体成型,所述速关阀和所述调节汽阀二者的阀壳与所述主汽缸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汽缸还包括进汽接口,所述进汽接口与所述进汽室上端或者下端的两个蒸汽接口连通,所述速关阀和所述调节汽阀二者的阀壳与所述进汽接口连通,使得所述调节汽阀能够调节流经所述蒸汽接口的蒸汽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缸还包括第一导叶持环和第二导叶持环,所述排汽缸还包括第三导叶持环;
所述进汽室安装有1级调节级直叶片和4级压力级直叶片,所述第一导叶持环安装有6级压力级直叶片,所述第二导叶持环安装有16级压力级直叶片,所述第三导叶持环安装有3级扭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座还安装有第一调整环,所述第一调整环与用于支撑所述转子回转的轴承的外圈相配合;
所述第二轴承座还安装有第二调整环,所述第二调整环与用于支撑所述转子回转的轴承的外圈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
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下端;
基础底盘,用于安装所述底座;
所述排汽缸还形成有排汽缸突出部,所述排汽缸突出部安装于所述基础底盘,使得所述排汽缸和所述主汽缸的轴向死点落在所述排汽缸突出部处且所述排汽缸和所述主汽缸的横向死点落在所述排汽缸突出部的几何中心处;
所述排汽缸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下端相连接。
10.一种裂解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还包括裂解气装置,所述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为所述裂解气装置提供动力。
CN201921740387.9U 2019-10-17 2019-10-17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Active CN210799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0387.9U CN210799052U (zh) 2019-10-17 2019-10-17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0387.9U CN210799052U (zh) 2019-10-17 2019-10-17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9052U true CN210799052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0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0387.9U Active CN210799052U (zh) 2019-10-17 2019-10-17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90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071A (zh) * 2019-10-17 2019-12-24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CN113279825A (zh) * 2021-06-11 2021-08-20 武汉大学 核电汽轮机全周进汽室设计方法及全周进汽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8071A (zh) * 2019-10-17 2019-12-24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CN113279825A (zh) * 2021-06-11 2021-08-20 武汉大学 核电汽轮机全周进汽室设计方法及全周进汽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7556B1 (en) Steam turbine
CN210799052U (zh)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JP6141871B2 (ja) 高温気体膨張装置の入口ケーシング組立体及び方法
JP6657250B2 (ja) 好ましくは有機ランキン・サイクルorcプラントのための多段タービン
EP2828487B1 (en) Low pressure steam turbine seal arrangement
WO2013003251A1 (en) Turbomachine fluid-conduit housing coup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18705A (zh) 300~400mw超临界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CN100419222C (zh) 用于改进汽轮机的方法和装置及改进的汽轮机
US20070154306A1 (en) Rotary machin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CN211314285U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高效汽轮机
CN110608071A (zh) 用于裂解气装置的汽轮机及裂解气系统
CN103299048B (zh) 燃气轮机
EP309597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blade access in turbomachines
CN108868889A (zh) 汽轮机及发电装置
KR20150050472A (ko) 터빈 노즐 고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10799056U (zh) 超高温、超高压背压式汽轮机
Lisyanskii et al. Pract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honeycomb shroud seals on 250–800 MW supercritical pressure units
CN208669358U (zh) 紧凑型小容积流量大压比混流式工业透平
CN112627908A (zh) 一种新型e级联合循环汽轮机
EP2514928B1 (en) Compressor inlet casing with integral bearing housing
Frei et al. Rotordynamic and Dry Running Behavior of a Full Scale Test Boiler Feed Pump
CN214577782U (zh) 一种新型离心式压缩机
CN216518182U (zh) 一种分段式trt壳体
Lazarev et al. Change in Efficiency of Flow Path of Modernized and Non-Modernized Turbines Having a Capacity of 300 MW During Operation
CN118008503A (zh) 一种北重300mw亚临界冲反结合汽轮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22 Building 1, No. 608, Kangxin Road,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Turbine Pow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57 Shiqiao Road, Xia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TEAM TURBIN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