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3540U -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3540U
CN210793540U CN201921408087.0U CN201921408087U CN210793540U CN 210793540 U CN210793540 U CN 210793540U CN 201921408087 U CN201921408087 U CN 201921408087U CN 210793540 U CN210793540 U CN 210793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assembly
fixed
assembly
fixed arm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80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剑锋
苏震
王畅
王伟
胡勇智
雷宏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80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3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3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3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航行设备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包括支架总成、绞车和动力单元,支架总成包括固定臂组件和支撑臂组件,支撑臂组件倾斜设置于固定臂组件上,绞车安装于固定臂组件上,包括滚筒和缠绕于滚筒外的缆绳,动力单元连接于滚筒且安装于固定臂组件上,由此,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成为一体结构,在安装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时,只需要安装固定臂组件即可,简化了安装和拆卸过程,支撑臂组件与绞车之间可始终保持对齐以便于缆绳的缠绕和释放,减少安装过程中的调试,装配效率更高;具有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航行设备,其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行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探测、环保监控等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下探测设备成为执行这些任务的主力军。例如,声呐是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目前,通过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将对应的水下设备布放至目标区域以及回收至船体上然而,目前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中用于回收和释放缆绳的绞车部分、用于摆动以将水下设备布放和回收的旋转架体部分以及用于提供压缩动力的单元等独立设置且独立固定在船体上,这样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包括:
支架总成,包括固定臂组件和支撑臂组件,所述支撑臂组件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臂组件上;
绞车,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上,包括滚筒和缠绕于所述滚筒外的缆绳;以及;
动力单元,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上;所述动力单元连接于所述滚筒并用于向所述滚筒提供转动的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3和绞车2依次沿着远离支撑臂组件12的方向排列;所述绞车位于所述固定臂组件上远离所述支撑臂组件的边缘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组件与所述固定臂组件铰接,所述动力单元还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组件以驱动所述支撑臂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臂组件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主臂,所述绞车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主臂上,所述动力单元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主臂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组件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主臂远离所述俯仰臂的端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组件包括第一伸缩件、支撑主臂以及滑轮,所述支撑主臂的一端与所述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主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臂组件铰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主臂的中部铰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件和所述支撑主臂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主臂的一端之间,两个所述支撑主臂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固定臂组件而逐渐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罩体以及设于所述外罩内部的动力件,所述罩体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上,所述动力件用于提供电力和液压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上,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以及由所述第二伸缩件带动移动的抵接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行设备,包括:
航行设备本体;以及
上述各实施例所说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所述固定臂安装于所述航行设备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支架总成包括呈倾斜连接的固定臂组件和支撑臂组件,绞车安装于固定臂组件上,包括滚筒和缠绕于滚筒外的缆绳,动力单元连接于滚筒以向滚筒提供其转动的动力,动力单元安装于固定臂组件上,由此,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成为一体结构,在安装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时,只需要安装固定臂组件即可,简化了安装和拆卸过程,且,支撑臂组件与绞车之间可始终保持对齐以便于缆绳的缠绕和释放,进一步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调试,装配效率更高;具有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航行设备,其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航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8-水下设备;
1-支架总成,11-固定臂组件,111-固定主臂,112-连接臂,113-法兰板,12-支撑臂组件,121-第一伸缩件,122-支撑主臂,123-滑轮;
2-绞车,21-滚筒,22-缆绳;
3-动力单元,31-动力件,32-罩体,320-底板,33-预留板;
4-固定件;
5-夹紧组件,51-第二伸缩件,52-抵接元件;
200-航行设备,9-航行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其用于将水下设备8布放至目标水体区域内以及从目标水体区域内回收水下设备8。具体来说,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包括支架总成1、绞车2和动力单元3,其中,支架总成1包括固定臂组件11和支撑臂组件12,支撑臂组件12倾斜设置于固定臂组件11上,从而两者之间呈角度倾斜连接,绞车2固定安装于固定臂组件11上,其包括滚筒21以及缠绕于滚筒21外的缆绳22,动力单元3连接于滚筒21以向滚筒21提供动力,进而驱动滚筒21转动,该动力单元3也固定安装于固定臂组件1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其支架总成1包括倾斜连接的固定臂组件11和支撑臂组件12,绞车2固定安装于固定臂组件11上,其包括滚筒21以及缠绕于其上的缆绳22,动力单元3安装于固定臂组件11上,其连接于滚筒21并向滚筒21提供转动的动力,由此,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成为一体结构,在安装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时,只需要安装固定臂组件11即可,简化了安装和拆卸过程,且,支撑臂组件12与绞车2之间可始终保持对齐以便于缆绳22的缠绕和释放,进一步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调试,安装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水下设备8可以是任何需要布放至目标水体区域内或者是从目标水体区域内回收的水下探测设备(如声呐)、水下成像设备、潜水装置(如潜水器等)等,根据具体需要对应进行配套使用。
绞车2与固定臂组件11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动力单元3与固定臂组件11之间的固定连接均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如螺钉锁合,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连接,如焊接,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请参阅图1和图2,缆绳22的前端连接有水下设备8,在滚筒21转动的过程中,缆绳22可被释放或者是缠绕,从而实现水下设备8的布放或者是回收。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臂组件12包括第一伸缩件121、支撑主臂122以及滑轮123,支撑主臂122的一端与滑轮123转动连接,支撑主臂122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臂组件11铰接;缆绳22搭设于滑轮123上,用于改变缆绳22上的拉力的方向,从而绞车2在不必设于水下设备8的上方的基础上也可以垂直地提升水下设备8。第一伸缩件121的一端与固定臂组件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主臂122的中部铰接,在第一伸缩件121的伸长和缩短过程中,可以带动支撑主臂122相对于固定臂组件11转动,也即,实现了固定臂组件11与支撑臂组件12之间的铰接和相对转动,从而支撑主臂122带动其上部的滑轮123向前方伸出以及缩回,便于水下设备8的布放和回收操作。
在此基础上,动力单元3还连接于第一伸缩件121,通过驱动第一伸缩件121的伸缩,实现驱动支撑臂组件12相对于固定臂组件11的转动。具体地,第一伸缩件121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者是电动推杆等的形式,对应地,动力单元3为第一伸缩件121分别提供压缩空气、液压油或者是电力等作为动力。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绞车2位于固定臂组件11上远离支撑臂组件12的边缘处,动力单元3位于绞车2和支撑臂组件12之间,也即,动力单元3和绞车2依次沿着远离支撑臂组件12的方向排列,绞车2设置为相对于动力单元3更远离支撑臂组件12。
由于在布放和回收过程中,绞车2上的缆绳22需要提供较大的拉力来维持水下设备8的提升,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缆绳22在位于支撑臂组件12与绞车2之间的部分可以与水平面保持较小倾斜角度,这样,滚筒21受缆绳22的拉力与其重力的合力为朝向斜下方且较为稳定,避免了滚筒21转动过程中的晃动(若绞车2靠近支撑臂组件12,则缆绳22的倾斜角度较大,可能接近竖直方向,这样缆绳22提供的拉力与滚筒21的自身重力方向相反且合力接近竖直方向,即,绞车2所受的合力较小且接近竖直方向,容易造成滚筒21的晃动和水下设备8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二,固定臂组件11需要设置一定的长度用于同时安装动力单元3和绞车2,根据杠杆原理,固定臂组件11上远离支撑臂组件12的端部处仅需要通过提供较小的力即可保持整个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的固定安装,同时,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可以设置地更小。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单元3包括动力件31以及围设于动力件31外围的罩体32,罩体32包括底板320和侧板321,底板320安装于固定臂组件11上,由此,动力件31可进一步安装在底板320的内表面上。动力件31与上述的第一伸缩件121连接,以为第一伸缩件121提供压缩空气,进而驱动第一伸缩件121伸缩。侧板321的结构和形状可根据动力件31的形状来设置,如罩体32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等任何可用的形式。
关于固定臂组件11,请具体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臂组件11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主臂111,绞车2和动力单元3的底部两侧分别支撑、安装于两个固定主臂111上。如此,该固定臂组件11可以占据一定的宽度、空间,其本身能够安装稳固,也可以保证绞车2和动力单元3安装稳固,同时还可以降低固定臂组件11本身的重量,便于整个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的运输、移动和装配。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臂组件11还包括连接臂112,该连接臂112连接于两个固定主臂111上远离支撑臂组件12的端部之间,以将两个相间隔的固定主臂111连接成为一体,同时也为设置于端部处的绞车2进一步提供支撑。如图3所示,绞车2安装在连接臂112以及与其相接的部分固定主臂111所形成的直角弯折结构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臂组件11还包括两个法兰板113,其分别设置于连接臂112与一个固定主臂111的连接处,以保持连接臂112与固定主臂111的连接的稳固性,使连接臂112与固定主臂111之间的角度保持不变。同时,也可进一步为绞车2的安装提供了支撑,保证绞车2安装的稳定性。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动力单元3还包括预留板33,预留板33位于罩体32的外侧并与底板320固定连接。该预留板33用于安装预留结构,如控制箱等,以为动力单元3和绞车2的工作提供相应的电源信号、控制信号等,便于操作,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的固定主臂111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121和支撑主臂122的数量均为两个,滑轮123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主臂122的一端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支撑主臂122之间的距离由与固定主臂111的铰接处开始随着远离固定主臂111而逐渐减小,直至其上端位于滑轮123的两侧,两个支撑主臂122形成“A”字型结构。这样,支撑主臂122可以从滑轮123的两侧均匀地、稳固地提供稳定,以保证滑轮123在与缆绳22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稳定,同时两个支撑主臂122可以相互为彼此提供支撑,可以保证各自在铰接转动过程中的稳定。
请参阅1至3,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还包括多个固定件4,固定件4固定设置于固定臂组件11的外侧,具体可以是后侧和左右侧等位置,其用于将固定臂组件11固定安装于目标安装位置。例如,固定件4通过螺钉锁合、卡扣等方式锁紧、卡紧于目标安装位置,由此,可将固定臂组件11固定在目标安装位置。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还包括夹紧组件5,其设置于固定臂组件11上并位于动力单元3与支撑臂组件12之间,在水下设备8布放之前以及回收之后将水下设备8抱紧、夹紧,以使水下设备8被安全地固定,避免水下设备8的晃动和掉落。
具体地,该夹紧组件5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伸缩件51以及由第二伸缩件51带动移动的抵接元件52,第二伸缩件51可设置于一个固定主臂111上,抵接元件52设置于两个固定主臂111之间,当水下设备8被回收后,第二伸缩件51动作以带动抵接元件52移动,从而可以将水下设备8夹紧于该抵接元件52与另一个固定主臂111的内侧之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件51和抵接元件52可以均为两个,两个抵接元件52相对地设置于两个固定主臂111之间,从水下设备8的相对两侧对其进行夹紧。在具体应用中,第二伸缩件51也可以为气缸形式并与动力单元3连接,也可以为电动推杆或者是液压缸的形式,不作限制。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21为液压缸形式,第二伸缩件51也为液压缸形式,动力件31为第一伸缩件121和第二伸缩件51提供液压动力,同时还为绞车2的滚筒21提供电力,当然,具体地,可以是该电力在电机(未图示)的作用下转换为驱动滚筒21转动的扭矩。
以下,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航行设备200,其包括航行设备本体9以及安装于航行设备本体9上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这里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可参考上述各实施例所述,不再赘述。由此,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依靠航行设备本体9到达所需要进行布放和回收操作的目标水体区域中,进而可以向目标水体区域中布放水下设备8和从目标水体区域中回收水下设备8。
具体地,固定件4与航行设备本体9的边缘表面区域固定安装,以使该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100安装于航行设备本体9的边缘处,在支撑臂组件12自身的转动过程中,滑轮123可以移动至航行设备本体9之外,也可以移动至航行设备本体9之内,从而便于水下设备8的布放和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所说的航行设备本体9可以是无人船,也可以是有人船,根据具体使用需要选择,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总成(1),包括固定臂组件(11)和支撑臂组件(12),所述支撑臂组件(12)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上;
绞车(2),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上,包括滚筒(21)和缠绕于所述滚筒(21)外的缆绳(22);以及;
动力单元(3),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上;所述动力单元(3)连接于所述滚筒(21)并用于向所述滚筒(21)提供转动的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和绞车(2)依次沿着远离支撑臂组件(12)的方向排列;所述绞车(2)位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上远离所述支撑臂组件(12)的边缘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组件(12)与所述固定臂组件(11)铰接,所述动力单元(3)还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组件(12)以驱动所述支撑臂组件(12)相对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主臂(111),所述绞车(2)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主臂(111)上,所述动力单元(3)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主臂(11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还包括连接臂(112),所述连接臂(112)连接于两个所述固定主臂(111)远离所述支撑臂组件(12)的端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组件(12)包括第一伸缩件(121)、支撑主臂(122)以及滑轮(123),所述支撑主臂(122)的一端与所述滑轮(12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主臂(12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臂组件(11)铰接;所述第一伸缩件(12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臂组件(11)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件(121)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主臂(122)的中部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121)和所述支撑主臂(12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滑轮(123)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主臂(122)的一端之间,两个所述支撑主臂(122)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固定臂组件(11)而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包括罩体(32)以及设于所述罩体(32)内部的动力件(31),所述罩体(32)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上,所述动力件(31)用于提供电力和液压动力。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还包括夹紧组件(5),所述夹紧组件(5)安装于所述固定臂组件(11)上,所述夹紧组件(5)包括第二伸缩件(51)以及由所述第二伸缩件(51)带动移动的抵接元件(52)。
10.一种航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航行设备本体(9);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所述固定臂组件(11)安装于所述航行设备本体(9)上。
CN201921408087.0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Active CN210793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8087.0U CN210793540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8087.0U CN210793540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3540U true CN21079354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2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8087.0U Active CN210793540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3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7537B2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hybrid cable and transitioning from trunk cable to jumper cable
US8283562B2 (en) Electrical interface assembly
CN101332866A (zh) 潜水器通用型布放回收系统
JP5884978B2 (ja) 水中航走体の揚収装置及び揚収方法
CN115626252B (zh) 一种无缆水下机器人收放装置
CN210793540U (zh)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KR20130141158A (ko) 수중 로봇 시스템
CN107624099B (zh) 云台及具该云台的无人机
CN106828867B (zh) 防噪音式无人机
CN210793537U (zh)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CN212766651U (zh) 水下设备收放装置和航行设备
US4372597A (en) Submersible equipment handling system
WO2016129786A1 (ko) 조립식 부표
CN207389574U (zh) 云台及具有此云台的无人机
CN210942195U (zh) 一种水下设备收放装置以及航行设备
CN210793538U (zh)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和航行设备
WO2015111776A1 (ko) 이동형 부유물 수거 장치
CN210793539U (zh) 一种水下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CN112875544B (zh) 安装在船用起重机上的绳驱式auv回收舱控制系统
CN216916214U (zh) 一种止晃无人艇布放回收装置、无人艇布放回收设备及无人艇
CN210942218U (zh) 一种折叠无人机
CN217348138U (zh) 拖曳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及航行设备
CN112977731B (zh) 海上风机巡检移动平台靠桩装置和海上风机巡检移动平台
CN210608509U (zh) 铠装光电缆承重转接终端
CN212356366U (zh) 止荡器、收放机构及航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11 and 312A, 3 / F, Xiangshan oc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rt, 3888 North Lovers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Patentee after: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 214, teaching area, No.1, software garden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