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603U -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2603U
CN210772603U CN201921761512.4U CN201921761512U CN210772603U CN 210772603 U CN210772603 U CN 210772603U CN 201921761512 U CN201921761512 U CN 201921761512U CN 210772603 U CN210772603 U CN 210772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unit
exchange core
core body
spray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15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思明
陶锴
黄勇明
杨威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15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2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2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2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中,喷淋系统用于对换热芯体进行喷淋,包括设置于换热芯体上方的上喷淋单元和设置于换热芯体下方的下喷淋单元;上喷淋单元和下喷淋单元两者所喷出的水流方向相对且均朝向于换热芯体。用户可以同时开启上喷淋单元和下喷淋单元,由此提高换热的效率;也可以只开启下喷淋单元,由此起到节省能耗的作用。上喷淋单元喷淋出的水的流程大、覆盖范围广,能够有效提高换热芯体整体的换热效率;下喷淋单元可以使换热芯体的底部与水充分接触,由此降低换热芯体底部的温度,从而提高换热芯体底部的换热效率并减轻换热芯体底部结垢的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背景技术
在间接蒸发冷却领域,为提高换热芯体的换热能力,会通过喷淋组件对换热芯体喷淋水液。
目前,在间接蒸发冷却机组中,喷淋组件安装于换热芯体的上方,存在以下缺点:
1.喷淋组件开启后,换热芯体的上部能与水充分接触,但换热芯体的底部却无法与水充分接触,由此影响换热芯体底部所在区域的换热效率;
2.水从换热芯体的上部流到底部,由于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会升高,由此致使换热芯体底部结垢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系统,用于对换热芯体进行喷淋,包括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上方的上喷淋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下方的下喷淋单元;
其中,所述上喷淋单元和所述下喷淋单元两者所喷出的水流方向相对且均朝向于所述换热芯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喷淋单元的下方设置有水槽;
其中,所述水槽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不小于所述换热芯体的横截面面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槽上连接有用于向所述上喷淋单元和所述下喷淋单元输送水液的输送管路;
所述输送管路包括主水管、与所述上喷淋单元连接的第一支水管和与所述下喷淋单元连接的第二支水管;
其中,所述主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槽相连通,所述主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水管和所述第二支水管相连通;
所述主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和过滤器;
所述第一支水管和所述第二支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喷淋单元的上方设置有冷凝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芯体在其用于向室内进风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喷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淋系统,包括有上喷淋单元和下喷淋单元,其中,上喷淋单元和下喷淋单元两者所喷出的水流方向相对且均朝向于换热芯体。
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同时开启上喷淋单元和下喷淋单元,由此提高换热的效率。
在过渡季节或换热芯体热负荷较低的工况下,可以只开启下喷淋单元。由于重力的作用,喷淋水在换热芯体中的覆盖范围较小,所以此时和只开启上喷淋单元相比,能够有效减小喷淋的水对室外循环空气流动的阻力,并起到节省风机能耗的作用。
上喷淋单元喷淋出的水的流程大、覆盖范围广,能够有效提高换热芯体整体的换热效率;下喷淋单元可以使换热芯体的底部与水充分接触,由此降低换热芯体底部的温度,从而提高换热芯体底部的换热效率并减轻换热芯体底部结垢的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上喷淋单元;2-下喷淋单元;3-换热芯体;4-阀门;5-水泵;6-冷凝器;7-室外风机;8-蒸发器;9-室内风机;10-水槽;11-过滤器;12-主水管;13-第一支水管;14-第二支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喷淋系统,用于对换热芯体3进行喷淋。
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领域中,喷淋系统是间接蒸发冷却机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喷淋系统对换热芯体3进行喷淋,喷淋的水在换热芯体3的换热片的表面蒸发,由此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进入换热芯体3中的室内侧的空气会与降温后的室外侧的空气进行换热。室内侧的热空气因换热而降温后返回到室内,便能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系统包括设置于换热芯体3上方的上喷淋单元1和设置于换热芯体3下方的下喷淋单元2。其中,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两者所喷出的水流方向相对且均朝向于换热芯体3。
如图1所示,上喷淋单元1安装于换热芯体3的正上方,下喷淋单元2安装于换热芯体3的正下方。
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均包括有若干个喷嘴,其中,所有喷嘴均朝向于换热芯体3。
为方便组装以及获得更好的喷淋效果,上喷淋单元1的所有喷嘴可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下喷淋单元2的所有喷嘴也可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上喷淋单元1中的喷嘴可设置于同一水管上,亦或相互连通的水管上,相应的,下喷淋单元2中的喷嘴也可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组装。
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喷出的水除了蒸发的部分外大部分最终都会向下滴落,为此,下喷淋单元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水的水槽10。如图1所示,水槽10安装于下喷淋单元2的正下方。
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水槽10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不小于换热芯体3的横截面面积,使得从换热芯体3上滴落的水,均会进入到水槽10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摆放时,水槽10的内腔应位于换热芯体3的正下方,如此,水会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滴落至水槽10中。
为了方便水的循环利用,水槽10上连接有用于向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输送水液的输送管路。
水槽10具有储水和收集水的功能。水槽10在使用前,可先通过外部的水管向其中输送一定量的水,之后,利用输送管路向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输送水液。其中,考虑蒸发等因素,当水槽10中的水量不足时,可以利用外部的水管进行补水。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包括主水管12、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其中,第一支水管13与上喷淋单元1相连接,第二支水管14与下喷淋单元2相连接。水槽10中的水流入至主水管12后,而后分别进入到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之中。
如图1所示,主水管12的一端与水槽10相连通,主水管12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相连通。其中,主水管12、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之间可通过三通管进行连接。
为了给水的流动提供动力,主水管12上设置有水泵5。在水泵5的作用下,水槽10中的水通过主水管12分别进入到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中,并由此输送到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中。
基于制冷需求及室外环境温度等因素,上喷淋单元1及下喷淋单元2喷淋的水量会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方便对喷淋的水量进行调节,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上均可设置有阀门4。其中,阀门4可以选用电动二通阀,利用电动二通阀可以更加方便地控制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的通断,由此控制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的启停。
利用对应的阀门4可以控制上喷淋单元1或/和下喷淋单元2的喷淋出的水量。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仅开启上喷淋单元1或下喷淋单元2,亦或同时开始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下喷淋单元2喷淋的水的流程较短,所以,在仅开启下喷淋单元2时,换热片与水相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少,由此使得换热芯体3被腐蚀或结垢的面积也比较小,如此可以降低对换热芯体3负面影响,并提高换热芯体3的使用寿命。
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下喷淋单元喷淋出的水在换热芯体3中的覆盖范围较小,所以在换热芯体3的负荷较低时,可以仅开启下喷淋单元2,由此降低水对室外循环空气流动的阻力,继而减小风机运行的功耗,使得机组更加节能。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以以下喷淋为主、上喷淋为辅的喷淋方式,由此减小漏水的风险,由此能够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喷淋所用的水会通过水槽10循环使用,水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会带入一些杂质。而杂质含量较高的水喷淋到换热芯体3上时,会加剧换热芯体3结垢及腐蚀的程度。
为了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到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中,主水管12上可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器11。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换热芯体3上会出现污渍和结垢。
当需要对换热芯体3进行清洗或除垢时,可以在水槽10在加入一定量的清洁剂,然后通过喷淋系统对换热芯体3进行冲洗。
开启第一支水管13上的阀门4,通过上喷淋单元1对换热芯体3进行冲洗,但上喷淋单元1喷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换热芯体3的上部,而仅通过水的流动是无法有效地清洗换热芯体3底部。
为了清洗换热芯体3的底部,可以开启第二支水管14上的阀门4,通过下喷淋单元2对换热芯体3的底部进行针对性地冲洗。
在清洗换热芯体3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相应的阀门4的大小,由此调节喷淋的水量,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制冷的效率,上喷淋单元1的上方可设置有冷凝器6。如图1所示,冷凝器6安装于上喷淋单元1的正上方。
为进一步地提高制冷的效率,换热芯体3在其用于向室内进风的一侧可设置有蒸发器8。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包括上文中的喷淋系统。
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包括有用于供室外空气流动的外循环通道和用于供室内空气流动的内循环通道,其中,外循环通道和内循环通道都可以通过风机驱使空气流动。在换热芯体3上,外循环通道和内循环通道被换热芯体3的换热片分隔开。
参照图1,在外循环通道的路径上,换热芯体3的正上方设置有冷凝器6,冷凝器6的上方则是室外风机7,室外风机7用于驱使外循环通道内的空气流动;在内循环通道的路径上,换热芯体3右侧设置有蒸发器8,蒸发器8的右侧则是室内风机9,室内风机9用于驱使内循环通道内的空气流动。
在室外风机7的作用下,通过换热芯体3和喷淋系统的喷淋水对室外侧进入的空气进行等焓降温。在室内风机9的作用下,室内热空气通过换热芯体3的室内通道与降温后的室外侧进风发生间接换热,室内热空气在被冷却后会被重新送入室内。
使用间接蒸发冷却机组时,换热芯体3的换热能力随着室外侧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室外侧环境温度较高时,换热芯体3处换热温差较小,换热能力不足,这时需要通过开启喷淋系统对室外侧空气进行等焓加湿降温,以提高换热芯体3的换热能力。
可以将室外环境温度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区间: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具体的温度范围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一区间时,换热芯体3的换热量充足,此时,不必开启喷淋系统,只需要打开室外风机7和室内风机9,换热芯体3处于干态制冷模式。
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二区间时,换热芯体3的换热能力减弱,干态制冷模式换热量不足,为此,需打开喷淋系统来增强换热芯体3的换热能力。可关闭第一支水管13上的阀门4并打开第二支水管14上的阀门4,在开启水泵5后,水槽10中的流依次流经水泵5和过滤器11,使得下喷淋单元2开始工作,此时,喷淋水与室外进风充分接触,由此降低室外侧进风温度,使之满足室内侧热空气对换热量的需求。
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三区间时,如果仅利用下喷淋单元2对室外进风降温,换热芯体3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换热量。可以关闭第二支水管14上的阀门4并打开第一支水管13上的阀门4,由此利用上喷淋单元1对室外进风降温。经测试,上喷淋单元1喷淋降温效果比下喷淋单元2更好,室外侧进风仅经过上喷淋后相比与仅经过下喷淋,换热芯体3具有更强的换热能力,此时,仅利用上喷淋单元1,就能使换热芯体3满足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三区间的换热需求。
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四区间时,如果仅通过下喷淋单元2或上喷淋单元1对室外侧进风降温,换热芯体3的换热能力都无法满足室内热空气换热负荷需求。为此,可开启第一支水管13和第二支水管14上的阀门4,使得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同时启用,由此获得最大的喷淋水量,此时,已开启的上喷淋单元1和下喷淋单元2的综合降温能力可将室外进风温度降到所需值,相应的,换热芯体3的室内和室外侧的换热温差得到提高,换热芯体3的换热能力可以满足室内热空气热负荷的换热需求。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水泵5可采用变频泵。
在上喷淋单元1或/和下喷淋单元2开启时,可以根据制冷的需求调节水泵5的运行频率,由此实现节能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对换热芯体进行喷淋,包括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上方的上喷淋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下方的下喷淋单元;
其中,所述上喷淋单元和所述下喷淋单元两者所喷出的水流方向相对且均朝向于所述换热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淋单元的下方设置有水槽;
其中,所述水槽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不小于所述换热芯体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上连接有用于向所述上喷淋单元和所述下喷淋单元输送水液的输送管路;
所述输送管路包括主水管、与所述上喷淋单元连接的第一支水管和与所述下喷淋单元连接的第二支水管;
其中,所述主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槽相连通,所述主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水管和所述第二支水管相连通;
所述主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和过滤器;
所述第一支水管和所述第二支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淋单元的上方设置有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在其用于向室内进风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
6.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淋系统。
CN201921761512.4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Active CN210772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1512.4U CN210772603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1512.4U CN210772603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2603U true CN210772603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1512.4U Active CN210772603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26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678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蒸发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冷却机组
WO2023092874A1 (zh) * 2021-11-24 2023-06-01 河北秦淮数据有限公司 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678A1 (zh) * 2021-10-22 2023-04-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蒸发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冷却机组
WO2023092874A1 (zh) * 2021-11-24 2023-06-01 河北秦淮数据有限公司 换热芯体组件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3043U (zh) 一种水冷却家用空调室外机组
CN210772603U (zh) 一种喷淋系统及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N108278767A (zh) 一种蒸发冷却/风冷换热复合式冷凝器
CN202598734U (zh) 智能焓差控制节能空调
CN104132409A (zh) 采用旋转布水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11715276U (zh) 一种水泵装置及冷凝水处理系统
CN103727649B (zh) 一种带辅助水冷装置的风冷式空调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CN202133042U (zh) 一种改进室外机换热器的水冷却家用空调
CN206018895U (zh) 纺织厂空调用冷却加湿装置
CN110260567A (zh) 一种喷淋式冷凝器、蒸发冷制冷机、蒸发冷空调机及其应用方法
CN207081187U (zh) 无排水的空调器
CN109827267A (zh) 一种卧式复合立式板管型两级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12962168U (zh) 一种用于风冷冷水机组的冷凝水能量回收装置
CN208671201U (zh) 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
CN201152598Y (zh) 节能环保水蒸发式空调附加器
CN211146976U (zh) 一种喷淋式冷凝器、蒸发冷制冷机、蒸发冷空调机
CN210624748U (zh) 一种冷暖两用中央空调机组
CN211345637U (zh) 一种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结合的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09410061U (zh) 一种带喷雾冷却装置的轨道车辆用空调机组
CN210070306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其冷却水循环机构
CN209101529U (zh) 一种新型节能风管机
CN217715194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214536594U (zh) 数据中心外冷型间接蒸发制冷空调装置
CN212299555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蒸发式冷凝器
CN220366717U (zh) 一种自动加湿浮动式储液器的风冷冷凝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