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0188U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70188U CN210770188U CN201921949920.2U CN201921949920U CN210770188U CN 210770188 U CN210770188 U CN 210770188U CN 201921949920 U CN201921949920 U CN 201921949920U CN 210770188 U CN210770188 U CN 2107701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input
- piece
- main shaft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属于变速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倒车机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包括主轴、套接于主轴上且能与主轴形成联动关系的传动件以及轴向固定于主轴上的输入件,传动件与输入件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沿周向联动或脱开的离合结构,主轴上套设有结合件且结合件上下移动时能够使离合结构在传动件与输入件沿周向联动与脱开之间进行切换,结合件与输入件螺纹连接,输入件的内周面设有弧形槽,结合件外侧设有凸头,凸头位于弧形槽内。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倒车可靠性高、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双向自动变速装置,尤其涉及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应用于电动三轮车中,它用于实现车辆的前进或倒退,以及前进过程中的速度变换。为了解决传统双向自动变速装置零部件分散、占用空间过多的问题,本申请人曾提出过专利申请号为201510424829.9的一种双向自动变速电机传动装置,它在实现电动三轮车正倒车功能的情况下,很好地减小了整个传动装置所占用的空间,使得整个结构能够变得更加简单。然而该装置中的分离机构对于各个零件的装配精度要求极高,如装配不到位,可能使得分离机构中的传动件无法与连接件之间保持分离状态,进而影响到整个传动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为此,申请人针对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对结构进行了改进,并重新设计出了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52712.9的一种双向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机构,它包括主轴、周向固定在主轴上的内环、套在内环外的外环以及套在主轴上的结合套,外环与结合套之间设有当外环沿车辆倒退方向转动时使结合套向远离外环方向移动的脱开结构,外环内通过定位结构周向连接有联结盘,内环外侧设有让位段以及结合段一,联结盘上定位有滚柱一(联结盘与滚柱一的组合可视为用于使外环与内环周向连接的离合结构),结合套下端穿过联结盘并插入内环上端面内,当外环沿使车辆倒退方向转动时通过脱开结构的作用使结合套远离内环,这样结合套下端便缩入联结盘内,且联结盘带动滚柱一移动至结合段一处并使内环与外环周向连接。该传动机构能够在车辆倒退过程中使结合套下端是一直抵保持抵靠在内环上端面的状态,大大地降低配合要求。
在该传动机构中,脱开结构具体包括倾斜抵靠面和斜面,在外环沿使车辆倒退方向转动过程中由倾斜抵靠面沿着斜面运动,同时结合套沿该方向是被由滚柱与定位槽所配合形成的单向结构所限制住转动的,因此最终使结合套能够向远离内环方向推出。在外环沿使车辆前进方向转动过程中,结合套通过大弹簧的作用而向靠近内环方向推出。然而,在实际切换过程中发现,滚柱形式的单向结构能承受的极限扭矩比较小,因此容易损坏及可靠性较差,从而导致该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比较短。针对这个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是1、采用硬度或强度比较高的材料来制作滚柱;2、采用市面上使用寿命比较长的单向器来替换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解决了现有倒车机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包括主轴、套接于主轴上且能与主轴形成联动关系的传动件以及轴向固定于主轴上的输入件,传动件与输入件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沿周向联动或脱开的离合结构,主轴上套设有结合件且结合件上下移动时能够使离合结构在传动件与输入件沿周向联动与脱开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件与输入件螺纹连接,输入件的内周面设有弧形槽,结合件外侧设有凸头,凸头位于弧形槽内。
前进时输入件与传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从前进切换至倒车时,输入件接收动力而反向转动,由于输入件与结合件螺纹连接,且结合件外侧的凸头位于输入件内周面的弧形槽内,因此输入件能通过弧形槽与凸头的配合而相对于结合件转动,从而驱动结合件顺着螺纹向上移动。结合件向上移动使得离合结构从使传动件与输入件沿周向脱开的状态切换至沿周向联动的状态,这样传动件也开始反向转动,进而带动主轴反向转动以实现倒车。
结合件与输入件直接螺纹连接,再结合上凸头与弧形槽的配合,使输入件转动时能直接驱动结合件的上下移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单向器的使用,确保倒车机构不会再因扭矩过大使单向器损坏而导致无法使用,很好地提高了使用寿命。另外,螺纹驱动结合件上下移动的方式所受阻力更小、使倒车切换更加灵敏和可靠。本申请中的上端与下端是在主轴竖直安装时的情况,但主轴也可能是横向安装,此时的上下端即相当于横向安装时的左右端或者是前后端。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凸头为凸块状,弧形槽沿结合件移动方向的槽宽大于凸头沿该方向的厚度。
弧形槽沿结合件移动方向的槽宽设置为大于凸头沿该方向的厚度,使得结合件向远离传动件方向移动时,凸头仍然位于弧形槽内,确保了采用螺纹直接驱动结合件上下移动的可靠性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倒车切换的灵敏性。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结合件包括能一端插入离合结构内并使传动件与输入件沿周向脱开的结合套以及沿轴向固定于结合套外的推动套,推动套与输入件螺纹连接且凸头设于推动套上。
推动套能够实现结合套靠近或远离传动件,同时推动套又能相对于结合套进行转动,这样设置能够在利用螺纹提高倒车切换可靠性的同时保证各零部件之间的正常配合,例如高速前进时推动套与输入件同步转动而结合套则要求与传动件同步转动。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推动套呈圆筒状,推动套上具有螺纹段,推动套外侧具有圆环,螺纹段一端面固连于圆环上,凸头沿径向凸出于圆环侧部。
螺纹段一端面固连于圆环上,凸头沿径向凸出于圆环侧部,使得凸头与推动套之间的结构强度更高,这样推动套与输入件的配合更加稳定而保证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确保输入件与推动套之间能稳定地进行配合以提高倒车切换时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输入件包括输入齿轮以及配合环,输入齿轮上具有环形凸缘,配合环部分固定于环形凸缘的口部内,配合环的中心孔具有内螺纹,环形凸缘的内径大于配合环的内径,弧形槽位于环形凸缘的内周面上。
若输入件为一体式结构,那么是无法在将推动套螺纹连接于输入件内的同时又使凸头能够位于弧形槽内的。为此,将输入件设置为输入齿轮与配合环的分体式结构,这样既可确保凸头位于弧形槽内,同时又可以使推动套与输入件形成螺纹连接,进而使本倒车传动机构能够借助推动套与输入件的配合来提高倒车切换时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环形凸缘口部内设有环形止挡面,配合环的一端面抵靠于环形止挡面上。
在实际装配时,需要利用压机将配合环压入环形凸缘内,以使配合环与输入齿轮固定在一起形成输入件。环形止挡面的设置可以防止配合环压入过度以及能够保证压装后配合环与环形凸缘之间的同轴度,避免配合环偏摆而影响到推动套的动作。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弧形槽贯穿环形止挡面。
弧形槽贯穿环形止挡面,在装配时可以直接先将定位环螺纹连接在推动套外,然后将凸头的位置对准弧形槽后直接将定位环压装固定到环形凸缘上,这样凸头自然便会位于弧形槽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提高倒车切换可靠性与灵敏性的同时使得装配变得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传动件呈环状,离合结构包括设于输入齿轮内侧的联结盘以及若干定位于联结盘上的滚柱,联结盘通过磁铁吸附于输入齿轮的内侧顶壁,结合套下端穿过联结盘并插入传动件上端面内,传动件侧壁设有让位段与结合段一,滚柱位于让位段处时能使传动件与输入件脱开,滚柱位于结合段一处时能使传动件与输入件相结合。
前进时,结合套下端穿过联结盘并插入传动件的上端面内,滚柱位于让位段处。倒车时,输入件通过螺纹驱动结合件远离传动件,使得结合套与传动件脱开,输入件通过磁力带动联结盘转动而使滚柱自让位段处移动至结合段一处,从而使输入件与传动件能够通过滚柱形成周向连接。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双向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推动套外沿轴向固定有定位环,定位环与壳体周向连接,定位环与推动套之间设有摩擦结构。
在推动套沿轴向固定定位环,定位环与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壳体周向连接,意味着定位环始终是不转动的,因此在定位环与推动套之间设置摩擦结构能够稳定地施加摩擦力于推动套上,以对推动套的转动形成一定阻力,从而能够在输入件转动进行前进向倒车的切换时确保推动套不转动来实现推动套远离传动件的移动。
在上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中,所述的推动套外侧设有卡簧二,定位环的两端面分别与卡簧二以及螺纹段背向圆环的一端面相抵靠。定位环的两端面分别与卡簧二以及螺纹段背向圆环的一端面相抵靠,使得定位环沿轴向固定在推动套上。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包括主轴、套接于主轴上且能与主轴形成联动关系的传动件以及轴向固定于主轴上的输入件,传动件与输入件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沿周向联动或脱开的离合结构,主轴上套设有结合件且结合件上下移动时能够使离合结构在传动件与输入件沿周向联动与脱开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件与输入件螺纹连接,输入件的内周面设有配合块,结合件外侧沿周向设有弧形的配合槽,配合块位于配合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将结合件与输入件螺纹连接,并结合上弧形槽与凸头的配合,使输入件转动时能利用螺纹直接驱动结合件向上或向下移动,取消了单向结构的使用,使本倒车传动机构不需要再受单向结构易损坏的限制,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2、现有技术中结合套向远离内环方向推出后,结合套与外环之间正好是平面接触,在该状态下大弹簧的弹力作用于结合套上正好使得结合套与外环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而导致倒车切换时阻力大、易失败,而本倒车传动机构采用螺纹来实现结合件远离或靠近传动件的驱动,使得倒车切换时无需再受弹簧弹力的影响以及不会存在因弹簧弹力而导致切换受阻或失败等现象,很好地提高了倒车切换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3、现有技术中的倒车需要依赖脱开结构、大弹簧及单向结构共同配合完成,本倒车传动机构仅依靠螺纹便可实现结合件的远离或靠近,使得结构也更加简单、装配也更加地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剖视图。
图2A是实施例一中推动套与输入件之间的仰视示意图。
图2B是实施例一中推动套与输入件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输入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推动套的示意图。
图5是车辆低速前进时输入件、传动件及离合结构之间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车辆高速前进时输入件、传动件及离合结构之间的仰视示意图。
图7是车辆倒车时输入件、传动件及离合结构之间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输入件与联结盘之间的示意图。
图9是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中双向自动变速装置倒车时的剖视图。
图中,1、主轴;2、传动件;2a、结合段一;2b、结合段二;2c、让位段;2d、连接孔;3、输入件;3a、输入齿轮;3a1、环形凸缘;3a11、弧形槽;3a12、环形止挡面;3b、配合环;4、结合件;4a、结合套;4a1、插脚;4b、推动套;4b1、凸头;4b2、螺纹段;4b3、圆环;5、联结盘;6、滚柱;7、磁铁;8、定位环;9、弹簧;10、钢球;11、卡簧二;12、卡簧一;13、变速传动机构;14、缓冲器;15、输出齿轮;16、从动齿轮;17、连接架;18、传动支座;19、联结爪;20、联结套;21、向心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包括主轴1、套接于主轴1上且能与主轴1形成联动关系的传动件2以及轴向固定于主轴1上的输入件3,传动件2与输入件3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沿周向联动或脱开的离合结构,主轴1上套设有结合件4,结合件4上下移动时能够使离合结构在传动件2与输入件3沿周向联动与脱开之间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5-图9所示,传动件2与输入件3均呈环状,离合结构包括设于输入件3内侧的联结盘5以及若干定位于联结盘5上的滚柱6,联结盘5通过磁铁7吸附于输入件3的内侧顶壁上,传动件2外侧沿周向设有若干让位槽,各滚柱6位于对应的让位槽内且联结盘5能带动各滚柱6沿着对应让位槽移动,各让位槽朝向输入件3的槽壁均包括结合段一2a、结合段二2b以及连接于结合段一2a与结合段二2b之间的让位段2c。传动件2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呈弧形的连接孔2d,结合件4包括套设于主轴1外的结合套4a以及套接于结合套4a外的推动套4b,推动套4b能相对于结合套4a转动且推动套4b与结合套4a沿轴向固定,联结盘5上贯穿设置有若干联结孔4a1,结合套4a的下端面设有若干插脚4a1,各插脚4a1穿过对应联结孔4a1并插入连接孔2d内。
当滚柱6位于结合段一2a处时,结合段一2a及输入件3内壁均与滚柱6外壁相抵靠,使得输入件3与传动件2通过滚柱6周向连接;当滚柱6位于让位段2c处时,让位段2c到输入件3内壁的垂直距离大于滚柱6的外径,输入件3与传动件2相脱离;当滚柱6位于结合段二2b处时,结合段二2b及输入件3内壁均与滚柱6的外壁相抵靠,输入件3与传动件2通过滚柱6周向连接。关于离合结构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结合件4与离合结构之间的配合关系,可参照申请号为201811552712.9所公开的一种双向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推动套4b下端螺纹连接于输入件3内,输入件3的内周面设有弧形槽3a11,推动套4b侧部设有位于弧形槽3a11内并能沿其运动的凸头4b1。双向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壳体,推动套4b的上端外套设有定位环8,定位环8与推动套4b沿轴向固定,定位环8与壳体周向连接,定位环8与推动套4b之间设有摩擦结构。其中,定位环8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安装孔,摩擦结构包括均设于各安装孔内的弹簧9与钢球10,各钢球10在对应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推动套4b的外侧壁,使得推动套4b与定位环8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为了使摩擦结构的作用更加稳定,与可以在推动套4b的外侧对应设置若干凹位,使各钢球10部分嵌入对应的凹位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输入件3包括输入齿轮3a以及固连于输入齿轮3a上的配合环3b,联结盘5具体是通过磁铁7吸附于输入齿轮3a的内侧顶壁,其中输入齿轮3a上端面具有环形凸缘3a1,结合件4位于环形凸缘3a1内侧,环形凸缘3a1的口部内设有环形止挡面3a12,配合环3b下端通过压装方式固定于环形凸缘3a1的口部内且配合环3b下端面抵靠于环形止挡面3a12上。其中,环形凸缘3a1的内径大于配合环3b的内径,配合环3b的中心孔具有内螺纹,推动套4b与配合环3b螺纹连接,弧形槽3a11设于环形凸缘3a1的内周面上,且弧形槽3a11贯穿环形止挡面3a12。凸头4b1为凸块状,弧形槽3a11沿结合件4移动方向的槽宽大于凸头4b1沿该方向的厚度。
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4所示,推动套4b与结合套4a均呈圆筒形,结合套4a外侧设有环形定位面,推动套4b的下端面与环形定位面相抵靠,结合套4a上端外侧设有卡簧一12,推动套4b的上端面与卡簧一12的下端面相抵靠,相当于推动套4b沿轴向限位于环形定位面与卡簧一12的下端面,使得推动套4b与结合套4a沿轴向固定,这样当推动套4b移动时就可以推动结合套4a上下移动。推动套4b上具有螺纹段4b2,推动套4b下端外侧具有圆环4b3,螺纹段4b2的一端面固连于圆环4b3上,凸头4b1沿径向凸出于圆环4b3的侧部。定位环8的下端面抵靠在螺纹段4b2的上端面,推动套4b的上端外侧设有卡簧二11,定位环8的上端面与卡簧二11的下端面相抵靠。
除倒车传动机构外,如图1所示,主轴1上固连有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齿轮15,本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动力输入为变速电机,双向自动变速装置还包括前进时的变速传动机构13以及在前进变速传动时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器14,缓冲器14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照申请号为201711099388.5所公开的自动变速电机的传动机构。缓冲器14与主轴1通过花键配合,传动件2抵靠于缓冲器14上且两者通过凹凸方式相配合,通过缓冲器14与主轴1的配合以及传动件2与缓冲器14的配合使得传动件2与主轴1之间形成联动关系。
该变速传动机构13主要用于实现在低速前进时与高速前进时的速度切换。其中,变速传动机构13主要包括轴向固定于主轴1上的从动齿轮16以及周向固定于从动齿轮16上的连接架17,主轴1上轴向固定有传动支座18且传动支座18与缓冲器14周向固定,传动支座18位于连接架17内侧,传动支座18上铰接有若干围绕着主轴1分布的联结爪19,各联结爪19能够相对于传动支座18摆动,传动支座18外套设有联结套20,联结套20外侧沿周向设有若干推动部,当联结套20转动时推动部能带动联结爪19摆动,摆动后的联结爪19能使连接架17与传动支座18周向固定。连接架17内铰接有两均呈圆弧状并分布于联结套20两侧的向心块21,且连接架17内在两向心块21之间固定有磁块,向心块21的铰接点于靠近向心块21的外端处,向心块21的内端吸附在对应磁块上。
变速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大致为:在低速前进时,变速电机带动输入件3与从动齿轮16均做逆时针低速转动,两向心块21的内端被牢固地吸附在对应的磁块上而相对于连接架17保持不动,连接架17与联结套20处于分离状态,动力由输入件3依次经离合结构、传动件2、缓冲器14而传递至主轴1上;切换至高速前进时,输入件3因传动比的原因而仍做逆时针低速转动,从动齿轮16则做逆时针高速转动,两向心块21在向心作用下克服吸力而相对于连接架17摆动,使得两向心块21的外端得以夹持于联结套20侧部并顺势带动联结套20转动,这样一来联结套20上的推动部便会推动各联结爪19向外摆动而使传动支座18与连接架17周向固定,传动支座18进行逆时针高速转动并经缓冲器13将动力传递至主轴1上,从而使车辆能高速前进。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处于低速前进时,如图4所示,输入件3接受传递动力并作逆时针低速转动,滚柱6位于结合段二2b与输入件3内壁之间而使输入件3与传动件2周向连接,输入件3的动力直接通过传动件2传递至在主轴1处输出动力。在此过程中,弧形槽3a11的一侧槽壁与凸头4b1相抵靠,使得推动套4b克服摩擦结构的作用而随着输入件3一同转动。
切换至高速前进时,如图5所示,通过变速传动机构13的作用使得主轴1连带着传动件2沿逆时针高速转动,输入件3仍为逆时针低速转动,传动件2的转速高于输入件3的转速。由于连接孔2d呈弧形,因此传动件2与联结盘5及结合套4a之间会出现相对转动,使得结合套4a的插脚4a1沿着连接孔2d移动。当内环转动至插脚4a1与连接孔2d的另一侧孔壁相抵靠后,传动件2、联结盘5及结合套4a又沿逆时针方向周向连接在一起,同时滚柱6在内环相对于联结盘5转动的过程中已处于让位段2c与输入件3内壁之间,此时输入件3与传动件2之间处于脱离状态。该状态下,凸头4b1仍与弧形槽3a11的同一侧槽壁相抵靠,使得推动套4b克服摩擦结构的作用而随着输入件3一同转动。
切换至倒车时,如图6所示,输入件3接收动力做顺时针转动,使得弧形槽3a11的另一槽壁向凸头4b1靠近,若是以输入件3为静止对象则表现为凸头4b 1沿着弧形槽3a11运动。在该过程中,如图10所示,推动套4b与输入件3之间沿周向无作用力,同时推动套4b又受到摩擦结构的作用力,使得推动套4b不与输入件3同步转动,这样一来推动套4b就会顺着螺纹而推动结合套4a向远离传动件2的方向移动。结合套4a远离传动件2,使得插脚4a1从传动件2上的连接孔2d脱出而缩入联结盘5内,联结盘5不再与传动件2周向连接,此时输入件3便通过磁力带动联结盘5做顺时针转动,联结盘5转动使滚柱6移动至位于结合段一2a与输入件3内壁之间,输入件3与传动件2周向连接在一起而使主轴1顺时针转动以实现车辆的倒退。当输入件3转动至弧形槽3a11的另一侧槽壁与凸头4b1相抵靠后,输入件3与推动套4b重新周向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同步转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件4与输入件3螺纹连接,结合件4同样包括结合套4a与推动套4b,具体由推动套4b与输入件3螺纹连接,输入件3的内周面设有配合块,推动套4b外侧沿周向设有弧形的配合槽,配合块位于配合槽内,当输入件3与传动件2转动方向相同时配合块与配合槽的一侧槽壁相抵靠,当输入件3与传动件2转动方向相反时能使配合块向配合槽的另一侧槽壁运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包括主轴(1)、套接于主轴(1)上且能与主轴(1)形成联动关系的传动件(2)以及轴向固定于主轴(1)上的输入件(3),传动件(2)与输入件(3)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沿周向联动或脱开的离合结构,主轴(1)上套设有结合件且结合件上下移动时能够使离合结构在传动件(2)与输入件(3)沿周向联动与脱开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件(4)与输入件(3)螺纹连接,输入件(3)的内周面设有弧形槽(3a11),结合件(4)外侧设有凸头(4b1),凸头(4b1)位于弧形槽(3a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头(4b1)为凸块状,弧形槽(3a11)沿结合件(4)移动方向的槽宽大于凸头(4b1)沿该方向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件(4)包括能一端插入离合结构内并使传动件(2)与输入件(3)沿周向脱开的结合套(4a)以及沿轴向固定于结合套(4a)外的推动套(4b),推动套(4b)与输入件(3)螺纹连接且凸头(4b1)设于推动套(4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套(4b)呈圆筒状,推动套(4b)上具有螺纹段(4b2),推动套(4b)外侧具有圆环(4b3),螺纹段(4b2)一端面固连于圆环(4b3)上,凸头(4b1)沿径向凸出于圆环(4b3)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件(3)包括输入齿轮(3a)以及配合环(3b),输入齿轮(3a)上具有环形凸缘(3a1),配合环(3b)部分固定于环形凸缘(3a1)的口部内,配合环(3b)的中心孔具有内螺纹,环形凸缘(3a1)的内径大于配合环(3b)的内径,弧形槽(3a11)位于环形凸缘(3a1)的内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缘(3a1)口部内设有环形止挡面(3a12),配合环(3b)的一端面抵靠于环形止挡面(3a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槽(3a11)贯穿环形止挡面(3a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件(2)呈环状,离合结构包括设于输入齿轮(3a)内侧的联结盘(5)以及若干定位于联结盘(5)上的滚柱(6),联结盘(5)通过磁铁(7)吸附于输入齿轮(3a)的内侧顶壁,结合套(4a)下端穿过联结盘(5)并插入传动件(2)上端面内,传动件(2)侧壁设有让位段(2c)与结合段一(2a),滚柱(6)位于让位段(2c)处时能使传动件(2)与输入件(3)脱开,滚柱(6)位于结合段一(2a)处时能使传动件(2)与输入件(3)相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双向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推动套(4b)外沿轴向固定有定位环(8),定位环(8)与壳体周向固定,定位环(8)与推动套(4b)之间设有摩擦结构。
10.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包括主轴(1)、套接于主轴(1)上且能与主轴(1)形成联动关系的传动件(2)以及轴向固定于主轴(1)上的输入件(3),传动件(2)与输入件(3)之间设有能使两者沿周向联动或脱开的离合结构,主轴(1)上套设有结合件且结合件上下移动时能够使离合结构在传动件(2)与输入件(3)沿周向联动与脱开之间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件(4)与输入件(3)螺纹连接,输入件(3)的内周面设有配合块,结合件(4)外侧沿周向设有弧形的配合槽,配合块位于配合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9920.2U CN210770188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9920.2U CN210770188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70188U true CN210770188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36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49920.2U Active CN210770188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7018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1301A (zh) * | 2019-11-12 | 2020-01-17 | 玉环县东方汽车制动器厂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CN113606295A (zh) * | 2021-06-07 | 2021-11-05 | 山东启迪机械有限公司 | 钻机耐磨损立式变速箱 |
-
2019
- 2019-11-12 CN CN201921949920.2U patent/CN21077018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01301A (zh) * | 2019-11-12 | 2020-01-17 | 玉环县东方汽车制动器厂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CN110701301B (zh) * | 2019-11-12 | 2024-07-09 | 玉环县东方汽车制动器厂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CN113606295A (zh) * | 2021-06-07 | 2021-11-05 | 山东启迪机械有限公司 | 钻机耐磨损立式变速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01301A (zh)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
CN210770188U (zh)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倒车传动机构 | |
EP3748185B1 (en) | Toothed electromagnetic clutch | |
CN110945260B (zh) | 离合器以及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 | |
JP2000213555A (ja) | クラッチリング用アクチュエ―タ | |
CN109386577B (zh) | 一种双向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机构 | |
CN213776240U (zh) | 变速传动器的变速机构 | |
CN101929512B (zh) | 全自动双向离合器 | |
JP2004504203A (ja) | ワイパ装置 | |
US6588552B2 (en) | Brake | |
WO2014050868A1 (ja) | クラッチ | |
CN108561454B (zh) | 一种双向变速电机的倒车机构 | |
CN105952812A (zh) | 非接触式滚柱超越离合器 | |
CN111503261B (zh)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变速传动机构 | |
CN212509279U (zh) | 一种发动机驱动装置 | |
CN212251078U (zh) | 双向自动变速装置的变速传动机构 | |
CN214661794U (zh) | 自动变速器 | |
CN212509377U (zh) | 自动变速装置 | |
CN112324870B (zh) | 变速传动器的变速机构 | |
CN113048197B (zh) | 自动变速器 | |
CN109404435B (zh) | 双向自动变速电机的传动机构 | |
CN113374797B (zh) | 一种变速箱测试台架的驱动定位和快速切换装置 | |
CN109591515B (zh) | 一种轮毂离合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0661106U (zh) | 带自锁功能的离合器 | |
CN217355293U (zh) | 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