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7158U -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7158U
CN210767158U CN201921622563.9U CN201921622563U CN210767158U CN 210767158 U CN210767158 U CN 210767158U CN 201921622563 U CN201921622563 U CN 201921622563U CN 210767158 U CN210767158 U CN 210767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imiting rod
groove
cover
inspection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25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祥
王明海
张鹏云
金丽
李佳宁
田野
李佩茹
马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9216225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7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7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7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包括圈座和设置在圈座上的盖板,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与该第一盖板相铰接的第二盖板,第一盖板还与圈座相铰接;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内设有沿该排水槽滑动的限位杆,圈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该凹槽内,限位杆还连接有使该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本实用新型既能防盗防移位,又方便开启;同时,在遇到暴雨时,能够打开井盖并使井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0‑30°内,一方面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水流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顶托井盖,另一方面,防止井盖打开角度过大发生行人坠落的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窨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背景技术
窨井盖是城市市政的重要设施,多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区域,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
现有的铸铁窨井盖大多直接依靠自重压在井口,容易被盗,为解决窨井盖易盗的问题,出现了防盗铸铁窨井盖,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防盗铸铁窨井盖是将铸铁窨井盖的盖板、盖座通过不便拆卸的铰链连接起来。此种防盗铸铁窨井盖虽具防盗性,强度也较高,但是,当马路积水排水不畅时,井盖的盖板还是会被窨井内的水压顶开,出现移位,仍会成为“夺命窨井”,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在窨井盖上设置锁具,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01429,公开了井盖防盗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822175407,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防盗井盖。虽然设置锁具有效解决了防盗问题,但是也存在弊端,一方面锁具成本较高,有些锁具的价值都远高于井盖的价值,实用性低;另一方面,当遭遇大雨时,马路积水排水不畅,下水井内压力增大会向上顶托井盖进行泄压,由于井盖被锁具完全固定,导致无法打开泄水。
另外,现有的盖板多为整体式结构,开启是需要将整个井盖翻转开或移开,且考虑荷载要求井盖一般是采用铸铁浇筑而成的,其自身重量中,所以开启时较为费力,特别是在观测井内情况的时候,也需要把整个盖板打开,较为费时费工。
鉴于上述的问题,有必要研究解决盖板不固定易被水冲走或盗走,完全固定又会因无法泄水而顶托井盖甚至损毁道路以及不方便开启的难题。本设计人经潜心攻关,研制出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既能防盗防移位,又方便开启,同时,在遇到暴雨时,能够打开井盖并使井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0-30°内,一方面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水流的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顶托井盖;另一方面,防止井盖打开角度过大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包括圈座和设置在圈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与该第一盖板相铰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还与所述圈座相铰接;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内设有沿该排水槽滑动的限位杆,所述圈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该凹槽内,所述限位杆还连接有使该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执行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设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
双旋向丝杠,所述双旋向丝杠两端配合连接有丝杠螺母,该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
从动锥齿轮,该从动锥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上;该从动锥齿轮还啮合有主动锥齿轮,该主动锥齿轮连接有转轴,该转轴转动连接在盖板上;所述转轴上方连接有六角套筒。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六角套筒设置在该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呈阶梯状的提拉槽孔,该提拉槽孔内设有提拉把手,该提拉把手的顶端与该提拉槽孔的顶端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板由整体式设置成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合的分体式结构,且第一盖板与圈座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铰接,一方面可以防止井盖移位或被盗,另一方面在开启井盖时,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开启井盖的大小,无需再整体式打开,省时省力;
2.通过在盖板上设置能够滑动的限位杆和凹槽,在遇到暴雨窨井内压力过大顶托井盖时,限位杆会随井盖上移旋转,并卡接在凹槽的上壁处,实现限位,在井盖打开的同时,使井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在0°-30°内,既能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水流的压力,实现安全泄压,另一方面,防止井盖打开角度过大发生安全事故;
3.通过设置执行机构,方便调整限位杆与凹槽的位置关系,进而在检修或观察窨井内情况时,方便将限位杆向靠近圈座中心的位置移动,使限位杆不再卡接凹槽内,进而实现井盖的完全打开,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B-B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沿C-C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提拉把手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沿D-D方向剖视图(去除圈座)。
图9是图8中E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六角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沿F-F结构示意图(去除圈座)。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沿K-K方向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第二盖板最大打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限位杆沿排水槽滑动状态示意图。
图17是图14中检修状态下第二井盖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圈座;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销轴;5排水槽;6限位杆;7放置槽口;8凹槽;9连接板;10弹簧;11限位凸台;12提拉槽孔;13提拉把手;131手柄;132拉杆;133支撑杆;14通孔;15六角套筒;16转轴;17轴承;18支撑架;19主动锥齿轮;20从动锥齿轮;21丝杠;22丝杠螺母;23双旋向丝杠;24六角扳手;25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它包括圈座1,圈座1上开设有放置槽口7,在该放置槽口7内放置有盖板,盖板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其中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直接通过铰轴相互铰接在一起,第一盖板2还通过销轴4与圈座1相铰接。这样,整个盖板就具有可折叠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检修还是观察井内情况来决定开启盖板的大小,无需再全部翻转或打开整个盖板,在只需要观察时,只需向上翻转第二盖板3即可,在需要下井检修时,则打开第二盖板3和第一盖板2,使用灵活,省时省力,局限性小;同时还能有效防止盖板移位或被盗。
另外,在第二盖板3上还开设有一个排水槽5,该排水槽5呈横向设置,排水槽5贯通整个第二盖板3上下面,排水槽5呈阶梯状结构,排水槽5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6;限位杆6在主视方向整体呈“L”型设置。限位杆6的顶端可以与排水槽5的顶端相平齐,提高平整性和美观性。
圈座1内壁上还开设有凹槽8,凹槽8设置在放置槽口7的下方,凹槽8与放置槽口7之间形成限位凸台11,限位杆6的底端伸入凹槽8内,在限位杆6进行翻转时,利用限位凸台11实现对限位杆6转动角度的限制,进而将井盖的打开角度限制在α角度内,α的最大取值为30°。
在常态时,为了保证限位杆6的底端一直伸入凹槽8内,同时,在检修时,方便调整限位杆的位置,在限位杆6上设置了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为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与限位杆6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固定连接在第二盖板3底部。
通过设置弹簧10,利用弹簧10的弹力作用,可以保证在常态下限位杆6一直位于排水槽5的左端,即限位杆6的底端始终伸入凹槽8内,这样在遇到暴雨,窨井内压力过大顶托井盖时,井盖会向上翻转,限位杆6会随井盖上移翻转,由于弹簧10的作用,限位杆6不会脱离出凹槽8,在上移过程中卡在凹槽8的最顶端,实现限位,这样就将整个盖板的打开角度实现了限定,防止打开角度过大,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又可以方便排水泄压,防止压力过大,顶托盖板造成损坏。
在检修需要打开盖板时,将限位杆6沿排水槽5向右移动,弹簧10受压压缩,限位杆6向右移动,从凹槽8内脱离出来,此时可以方便的完全打开盖板,不会在受到角度限制,也不会影响观察井内情况或下井检修等工作的进行,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排水槽5在雨量较小时既可以起到排水作用,在检修时又为限位杆提供可滑动平台,一举两得,不占用空间。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装置有效解决了盖板不固定易被水冲走或盗走,完全固定又会因无法泄水而顶托井盖甚至损毁道路以及不方便开启的难题。
实施例二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盖板3上开设有两个横向布设的排水槽5,且呈对称设置,在两个排水槽5内均设有限位杆6,限位杆6的底部均设有弹簧10,弹簧10连接在连接板9上。
设置两个排水槽5一方面可以提高排水速度,另一方面,设置两个限位杆6可以提供更强的限位能力,稳定可靠,防止因窨井内压力过大,一根限位杆6承受不住向上顶托的压力,提高安全使用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打开第二盖板3,在第二盖板3上还设有呈阶梯状的提拉槽孔12,提拉槽孔12内设有提拉把手13,该提拉把手13包括手柄131,手柄131设置在提拉槽孔12内,手柄131的顶端与提拉槽孔12的顶端平齐设置,保证平整性,手柄131下方设有拉杆132,拉杆132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杆133,支撑杆133的长度大于提拉槽孔12的长度。
在使用时,手握手柄131向上提起,支撑杆133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可以方便的将盖板拉起,无需再准备单独的工具,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7-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6连接的执行机构是丝杠21,这里的丝杠21为单旋向丝杠,丝杠21上配合设有丝杠螺母22,该丝杠螺母22固定连接在限位杆6上,丝杠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竖板25上,竖板2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盖板的底部。
在丝杠21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20,从动锥齿轮20上方啮合有主动锥齿轮19,主动锥齿轮19上方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上方连接有六角套筒15,第二盖板3上还开设有通孔14,该六角套筒15设置在该通孔14内部。
与该六角套筒15相配套使用的还设有六角扳手24,该六角扳手24能够插入六角套筒15内,从而带动转轴16旋转。
工作原理:通过六角扳手24插入六角套筒15内,带动转轴旋转,带动主动锥齿轮19旋转,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20旋转,丝杆21跟着进行转动,丝杠螺母22沿着丝杠进行移动,实现限位杆6伸入或伸出凹槽8内。其它工作过程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三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中设有两个排水槽5,进而设有两个限位杆6,两个限位杆6上均连接有丝杠螺母22,两个丝杠螺母22均连接有同一个双旋向丝杠23,该双旋向丝杠23具有两段不同旋向的螺纹。在使用时,通过旋转六角套筒15,双旋向丝杠23开始转动,由于具有两个不同的旋向,两个丝杠螺母22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进而实现限位杆6伸出或伸入凹槽8内。其它工作过程同上述实施例一样,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3-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它机构同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槽5呈竖向设置,圈座1上设有的凹槽8呈圆弧形设置,凹槽8圆弧半径大于限位杆6的旋转轨迹的半径。
在使用时,弹簧10的弹力将限位杆6顶靠在排水槽5远离盖板中心的一端,在遇到暴雨顶托井盖时,第二盖板3向上旋转,带动限位杆6旋转,由于限位凸台11的作用,限位杆6卡在凹槽8的最顶部,使最大旋转角度为30°,这样既可以保证排水泄压,又能防止行人坠落。
在需要观察井下或下井检修时,首先将限位杆6推至排水槽5靠近盖板中心的一端,弹簧10压缩,让出旋转空间,限位杆6可以从限位凸台11处旋转出来,从而实现完全打开盖板,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通过上述事实例,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盖板由整体式设置成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组合的分体式结构,且第一盖板与圈座铰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铰接,一方面可以防止井盖移位或被盗,另一方面在开启井盖时,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开启井盖的大小,无需再整体式打开,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板上设置能够滑动的限位杆和凹槽,在遇到暴雨窨井内压力过大顶托井盖时,限位杆会随井盖上移,并卡接在凹槽的上壁处,实现限位,在井盖打开的同时,使井盖的开启角度限定在0°-30°内,既能快速将下水道内过多的积水排出到路面,减轻下水道内的流水的压力,实现安全泄压,另一方面,防止井盖打开角度过大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执行机构,方便调整限位杆与凹槽的位置关系,进而在检修或观察井内情况时,方便将限位杆向靠近圈座中心的位置移动,使限位杆不再卡接凹槽内,进而实现井盖的完全打开,简单易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包括圈座和设置在圈座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与该第一盖板相铰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还与所述圈座相铰接;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内设有沿该排水槽滑动的限位杆,所述圈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卡接在该凹槽内,所述限位杆还连接有使该限位杆进行滑动的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设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
双旋向丝杠,所述双旋向丝杠两端配合连接有丝杠螺母,该丝杠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
从动锥齿轮,该从动锥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杠上;该从动锥齿轮还啮合有主动锥齿轮,该主动锥齿轮连接有转轴,该转轴转动连接在盖板上;所述转轴上方连接有六角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六角套筒设置在该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呈阶梯状的提拉槽孔,该提拉槽孔内设有提拉把手,该提拉把手的顶端与该提拉槽孔的顶端相平齐。
CN201921622563.9U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Active CN210767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2563.9U CN210767158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2563.9U CN210767158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7158U true CN210767158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6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2563.9U Active CN210767158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7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2418A (zh) * 2019-09-26 2019-12-10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2418A (zh) * 2019-09-26 2019-12-10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7158U (zh)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CN104912187A (zh) 一种下水道除污抓斗专用径向锁紧装置
CN104005391B (zh) 一种刚性清污机
CN110552418A (zh) 一种防移位新型安全窨井盖
ES2266109T3 (es) Mastil de perforacion con tornillo de banco de desenroscado movil y fijo.
CN113684864B (zh) 一种防跳动的新型下水道井盖
CN104912188A (zh) 一种下水道除污抓斗
CN203096920U (zh) 硬连接污泥抓斗车
KR20090000991A (ko) 수문
CN107142824A (zh) 一种公路修补用石子运输设备
CN211594867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可拆卸的下水道井盖吊起工具
CN210214711U (zh) 一种带升降支撑平台的千斤顶
CN212078022U (zh) 一种泄洪窨井盖
CN214884243U (zh) 一种城市道路应急排水装置
CN211523280U (zh) 一种方便开合的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用井盖
CN205776688U (zh) 一种防盗式给排水井盖
CN207829044U (zh) 一种用于水利清污的抓斗
CN107574839B (zh) 城市道路窨井结构
CN21521143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窨井机构
CN2462067Y (zh) 一种井架上下体锁紧装置
CN212835517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盗井盖
RU2241089C1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путев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CN215886293U (zh) 一种井盖简易开启装置
CN112320654B (zh) 一种适用于各种地形的千斤顶
CN203866871U (zh) 一种建筑现场桩孔内清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