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4510U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4510U
CN210764510U CN201921544262.9U CN201921544262U CN210764510U CN 210764510 U CN210764510 U CN 210764510U CN 201921544262 U CN201921544262 U CN 201921544262U CN 210764510 U CN210764510 U CN 210764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ear
fixedly connected
sewage treatment
rea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42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银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aiked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aiked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aiked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aiked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42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4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4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45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涉及污水沉淀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应箱和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的左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反应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通过第一电机、螺旋输送轴、第二电机、半齿轮、第一齿轮、齿杆、弹簧、搅拌轴和漏孔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保证多方位对絮凝剂的抛放,还提高了抛放的均匀度,而且保证了双向搅拌的效果,使得絮凝效果更加显著,同时降低了沉淀箱堵塞的情况,并保证了对杂物的排放效率,从而保障了工作的进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沉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先添加絮凝剂对污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而絮凝剂直接投放在污水中造成絮凝效果较差,而且投放不均匀,为了提高污水的絮凝效果,通常需要利用搅拌机构对污水进行搅拌,但普通的搅拌装置搅拌效果较为单一,只能对污水定向搅拌,仍然导致絮凝效果不显著,同时杂物积聚在沉淀箱底部时,容易造成的堵塞,且在清除积聚的杂物时,通过简单的排放,效率较慢,从而影响工作的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解决了絮凝剂直接投放在污水中造成絮凝效果较差,而且投放不均匀,为了提高污水的絮凝效果,通常需要利用搅拌机构对污水进行搅拌,但普通的搅拌装置搅拌效果较为单一,只能对污水定向搅拌,仍然导致絮凝效果不显著,同时杂物积聚在沉淀箱底部时,容易造成的堵塞,且在清除积聚的杂物时,通过简单的排放,效率较慢,从而影响工作的进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应箱和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的左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反应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和沉淀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杆啮合,所述齿杆的右端通过连接块与伸缩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右端通过固定板与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内卡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套接在顶板上表面卡接的第二轴承内,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漏孔管,且两个漏孔管分别与同一个导入管的两端相连通,所述导入管穿过顶板并延伸至顶板外。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输送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反应箱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电机的上下两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架与反应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卡接在半齿轮内,所述半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的右侧面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齿杆的右端和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箱的右侧面通过互通管与沉淀箱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反应箱的左侧面和沉淀箱的右侧面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沉淀箱的右侧面设置有导出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通过第一电机、螺旋输送轴、第二电机、半齿轮、第一齿轮、齿杆、弹簧、搅拌轴和漏孔管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进行絮凝和搅拌时,工作人员可以先通过外输送控制机构通过导入管将絮凝剂输送至漏孔管,然后再控制第二电机工作,使得第二电机带动半齿轮转动,使得半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搅拌轴在污水中转动,同时带动漏孔管转动,使得漏孔管内的絮凝剂通过转动抛出,同时使得第一齿轮带动齿杆向左移动,使得齿杆带动弹簧伸长,当半齿轮与第一齿轮的齿牙脱离时,使得弹簧利用自身拉力通过齿杆带动第一齿轮往相反方向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带动搅拌轴以及漏孔管往相反方向转动,使得絮凝剂反方向抛出,当半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时,使得第一齿轮再次带动搅拌轴和漏孔管正转,以此往复的转动,当需要沉淀时,使得絮凝搅拌后的污水通过互通管进入沉淀箱,进行沉淀,当沉淀达到合适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工作,使得第一电机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并将积聚的杂物通过导出管输送至外部,以此完成杂物的排出,通过上述操作,不仅可以保证多方位对絮凝剂的抛放,还提高了抛放的均匀度,而且保证了双向搅拌的效果,使得絮凝效果更加显著,同时降低了沉淀箱堵塞的情况,并保证了对杂物的排放效率,从而保障了工作的进程。
2、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通过设置导入管,且导入管的部分为弹性软管,使得搅拌轴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导入管进行摆动,从而可以保证搅拌轴正常转动的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将絮凝剂输送至漏孔管的工作。
3、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通过设置连接管,且位于左侧的连接管方便将污水输送至反应箱进行絮凝的工作,且位于右侧的连接管方便将沉淀后留下的水排放至下一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反应箱、3沉淀箱、4顶板、5第一轴承、6驱动机构、61第一电机、62支撑架、7螺旋输送轴、8互通管、9驱动装置、91第二电机、92半齿轮、10第一齿轮、11搅拌轴、12齿杆、13连接块、14伸缩装置、141伸缩杆、142弹簧、15固定板、16电源、17漏孔管、18导入管、19连接管、20第二轴承、21导出管、22第一开关、23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应箱2和沉淀箱3,沉淀箱3的右侧面设置有电源16,通过设置电源16,从而便于对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91进行供电,保证了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91的正常工作,电源16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23,通过设置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23,从而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91工作状态的控制,电源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2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2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91的输入端电连接,沉淀箱3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5,通过设置第一轴承5,从而使得螺旋输送轴7在第一轴承5内转动的更加稳定,第一轴承5内套接有螺旋输送轴7,螺旋输送轴7的左端通过驱动机构6与反应箱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电机61,通过设置第一电机61,通过控制第一电机61工作,使得第一电机61带动螺旋输送轴7进行转动,从而便于提供动力的输出,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与螺旋输送轴7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61固定连接在反应箱2的右侧面,第一电机61的上下两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架62与反应箱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架62,从而便于对第一电机61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保证第一电机61工作的稳定性,反应箱2和沉淀箱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4,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9,驱动装置9包括第二电机91,第二电机91固定连接在顶板4的上表面,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卡接在半齿轮92内,半齿轮92与第一齿轮10啮合,通过设置半齿轮92和第一齿轮10,使得半齿轮92可以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从而便于进行动力的传递,驱动装置9与第一齿轮10啮合。
第一齿轮10与齿杆12啮合,齿杆12的右端通过连接块13与伸缩装置14的左端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4包括伸缩杆141,通过设置伸缩杆141,从而可以保障弹簧142伸缩的稳定性,避免弹簧142伸缩时出现倾斜的情况,伸缩杆14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42,弹簧142和伸缩杆141的两端分别与齿杆12的右端和固定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4的右端通过固定板15与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板15,从而便于对伸缩杆141和弹簧142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保证弹簧142和伸缩杆141的稳定工作,第一齿轮10内卡接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套接在顶板4上表面卡接的第二轴承20内,通过设置第二轴承20,从而使得搅拌轴11在第二轴承20内转动的更加稳定,搅拌轴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漏孔管17,且两个漏孔管17分别与同一个导入管18的两端相连通,通过设置导入管18,且导入管18的部分为弹性软管,使得搅拌轴11在转动时可以带动导入管18进行摆动,从而可以保证搅拌轴11正常转动的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将絮凝剂输送至漏孔管17的工作,导入管18穿过顶板4并延伸至顶板4外,反应箱2的右侧面通过互通管8与沉淀箱3的左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互通管8,使得互通管8能够对反应箱2和沉淀箱3起到导通的作用,便于污水的流通,反应箱2的左侧面和沉淀箱3的右侧面均设置有连接管19,通过设置连接管19,且位于左侧的连接管19方便将污水输送至反应箱2进行絮凝的工作,且位于右侧的连接管19方便将沉淀后留下的水排放至下一工序,沉淀箱3的右侧面设置有导出管21,通过设置导出管21,使得导出管21可以与外部管道连接,从而便于将积聚的杂物进行输送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进行絮凝和搅拌时,工作人员可以先通过外输送控制机构通过导入管18将絮凝剂输送至漏孔管17,然后再控制第二电机91工作,使得第二电机91带动半齿轮92转动,使得半齿轮92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并带动搅拌轴11在污水中转动,同时带动漏孔管17转动,使得漏孔管17内的絮凝剂通过转动抛出,同时使得第一齿轮10带动齿杆12向左移动,使得齿杆12带动弹簧142伸长;
S2、当半齿轮92与第一齿轮10的齿牙脱离时,使得弹簧142利用自身拉力通过齿杆12带动第一齿轮10往相反方向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0带动搅拌轴11以及漏孔管17往相反方向转动,使得絮凝剂反方向抛出,当半齿轮92与第一齿轮10啮合时,使得第一齿轮10再次带动搅拌轴11和漏孔管17正转,以此往复的转动;
S3、当需要沉淀时,使得絮凝搅拌后的污水通过互通管8进入沉淀箱3,进行沉淀,当沉淀达到合适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61工作,使得第一电机61带动螺旋输送轴7转动,并将积聚的杂物通过导出管21输送至外部,以此完成杂物的排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应箱(2)和沉淀箱(3),所述沉淀箱(3)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内套接有螺旋输送轴(7),所述螺旋输送轴(7)的左端通过驱动机构(6)与反应箱(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2)和沉淀箱(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与第一齿轮(10)啮合;
所述第一齿轮(10)与齿杆(12)啮合,所述齿杆(12)的右端通过连接块(13)与伸缩装置(1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4)的右端通过固定板(15)与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0)内卡接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套接在顶板(4)上表面卡接的第二轴承(20)内,所述搅拌轴(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漏孔管(17),且两个漏孔管(17)分别与同一个导入管(18)的两端相连通,所述导入管(18)穿过顶板(4)并延伸至顶板(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电机(61),所述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与螺旋输送轴(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1)固定连接在反应箱(2)的右侧面,所述第一电机(61)的上下两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架(62)与反应箱(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第二电机(91),所述第二电机(91)固定连接在顶板(4)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卡接在半齿轮(92)内,所述半齿轮(92)与第一齿轮(10)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3)的右侧面设置有电源(16),所述电源(16)的右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23),所述电源(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2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22)和第二开关(2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91)的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14)包括伸缩杆(141),所述伸缩杆(14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42),所述弹簧(142)和伸缩杆(141)的两端分别与齿杆(12)的右端和固定板(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2)的右侧面通过互通管(8)与沉淀箱(3)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反应箱(2)的左侧面和沉淀箱(3)的右侧面均设置有连接管(19),所述沉淀箱(3)的右侧面设置有导出管(21)。
CN201921544262.9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64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4262.9U CN210764510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4262.9U CN210764510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4510U true CN210764510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426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64510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45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9226A (zh) * 2020-12-31 2021-05-07 江苏亿洲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N113603273A (zh) * 2021-09-11 2021-11-05 江苏久运寰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工业园用废水净化处理设备
CN113979522A (zh) * 2020-12-05 2022-01-28 山东天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沉淀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9522A (zh) * 2020-12-05 2022-01-28 山东天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沉淀装置
CN113979522B (zh) * 2020-12-05 2023-11-03 武汉天源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沉淀装置
CN112759226A (zh) * 2020-12-31 2021-05-07 江苏亿洲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N113603273A (zh) * 2021-09-11 2021-11-05 江苏久运寰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工业园用废水净化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451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设备
CN108675611A (zh) 市政污泥处理用消污干化装置
CN110315561B (zh) 一种用于管道堵塞机器人的机械手夹具
CN219216170U (zh) 一种磁粉投加装置
CN213141789U (zh) 一种市政用污泥高效净化机
CN212222532U (zh) 一种兰炭废水处理装置
CN213943916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煤矿管道过滤器
CN210124092U (zh) 一种烟草专用种植装置
CN206760480U (zh) 一种高效光伏鱼塘增氧机
CN217323491U (zh) 一种凝絮式工业污水分离处理装置
CN208599599U (zh) 一种双料桶的混料机
CN218294891U (zh) 一种伸缩式水利管道
CN212246471U (zh) 一种ppb级超纯水过滤供应系统
CN112723498B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纳米晶磁混凝设备
CN206871875U (zh) 一种螺旋输送机用多角度调节支架
CN212107466U (zh) 一种带有防沉积装置的污水管道
CN220056404U (zh) 一种水处理加药装置
CN211570393U (zh) 一种mbr污水处理设备
CN216303483U (zh)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设备
CN212923299U (zh) 一种煤矿机械零件清理装置
CN214634232U (zh) 一种水厂絮凝剂沉淀装置
CN220834210U (zh) 一种药剂提纯罐导料机构
CN216685729U (zh) 砂浆存储下料装置
CN219922658U (zh) 一种内置高效搅拌机构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5479831U (zh) 一种py智能一体化自动投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