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4339U -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4339U
CN210764339U CN201921305574.4U CN201921305574U CN210764339U CN 210764339 U CN210764339 U CN 210764339U CN 201921305574 U CN201921305574 U CN 201921305574U CN 210764339 U CN210764339 U CN 210764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op surface
assembly
subassembly
fixedly inst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55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eng Hongh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cheng Hongh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cheng Hongh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cheng Honghai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55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4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4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4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具体涉及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所述外壳底面,所述外壳侧壁和所述外壳顶面,所述外壳底面,所述外壳侧壁和所述外壳顶面共同组成装置外壳,所述外壳底面的右端镶嵌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外壳顶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门框,所述门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门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激光发射组件,使得碳纳米管生产过程中,先利用加热组件对原料加热,再通过电动阀门控制气瓶释放惰性气体,来使得激光照射的条件得到满足,从而照射激光,达到了加热和激光照射两个工序一体化进行,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两个工序转换过程中,加热的原料热量的流失。

Description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碳纳米管主要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数层到数十层的同轴圆管,层与层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约零点三四纳米,直径一般为2-20纳米,并且根据碳六边形沿轴向的不同取向可以将其分成锯齿形、扶手椅型和螺旋型三种;推舟炉由传送系统、驱动系统、进舟通廊和门、工艺室、冷却区、出舟通廊和门等部分组成。推舟炉的温度及气体流量由推舟炉控制器单元和一台计算机作为上位机进行控制,各推料机构、进出料门及炉门火帘运动由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作为下位机进行控制。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常用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主要有: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固相热解法、辉光放电法、气体燃烧法以及聚合反应合成法等,激光烧蚀法是一种便捷的生产方法,激光烧蚀法的具体过程是:在一长条石英管中间放置一根金属催化剂/石墨混合的石墨靶,该管则置于一加热炉内。当炉温升至一定温度时,将惰性气体冲入管内,并将一束激光聚焦于石墨靶上。在激光照射下生成气态碳,这些气态碳和催化剂粒子被气流从高温区带向低温区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长成碳纳米管,而现阶段的推舟炉均只具有加热功能,使得激光照射工序和加热工序分隔开来,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亟需提供加热与激光一体化的高效率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通过设置激光发射组件,使得碳纳米管生产过程中,先利用加热组件对原料加热,再通过电动阀门控制气瓶释放惰性气体,来使得激光照射的条件得到满足,从而照射激光,达到了加热和激光照射两个工序一体化进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包括所述外壳底面,所述外壳侧壁和所述外壳顶面,所述外壳底面,所述外壳侧壁和所述外壳顶面共同组成装置外壳,所述外壳底面的右端镶嵌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外壳顶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门框,所述门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门栓,所述液压门栓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活动门板,所述外壳底面和所述外壳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组件,所述电动伸缩组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激光发射组件,所述外壳底面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传送组件和电机,所述传送组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输气组件,所述输气组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组件,所述门框,所述液压门栓和所述活动门板为配套组件,所述门框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门板与所述门框的内壁为摩擦连接,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垫,所述密封组件的表面设有密封凹槽,凹槽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垫,且所述活动门板与所述密封组件为摩擦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为圆柱状金属质构件,且所述安装架的数量为四个,等量分为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外壳底面顶面两侧的拐角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每组定位组件均是由固定块和滑杆两部分组成,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块通过滑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线盘,所述线盘通过钢丝细绳传动连接在所述滑块的侧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有联动轴和动力轴,所述联动轴和所述动力轴通过链板为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轴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为传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气组件是由隔热箱体和气瓶两部分组成,所述隔热箱体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气瓶,所述气瓶可拆卸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固定安装有电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激光发射组件,使得碳纳米管生产过程中,先利用加热组件对原料加热,再通过电动阀门控制气瓶释放惰性气体,来使得激光照射的条件得到满足,从而照射激光,达到了加热和激光照射两个工序一体化进行,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两个工序转换过程中,加热的原料热量的流失,提高了热效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和传送组件,利用定位组件来移动固定架,使得激光发射组件得到纵向定位,再利用传送组件移动加热过程中的原料,使得其完成横向定位,两者配合进行精准定位,使得激光照射工序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外壳底面;2、外壳侧壁;3、外壳顶面;4、密封组件;5、门框;6、液压门栓;7、活动门板;8、安装架;9、定位组件;10、滑块;11、固定架;12、安装平台;13、电动伸缩组件;14、激光发射组件;15、传送组件;16、电机;17、输气组件;18、加热组件;19、夹持组件;91、固定块;92、滑杆;93、微型电机;94、线盘;151、支架;152、联动轴;153、动力轴;154、链板;171、隔热箱体;172、气瓶;173、输气管;174、电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6所示的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包括所述外壳底面1,所述外壳侧壁2和所述外壳顶面3,所述外壳底面1,所述外壳侧壁2和所述外壳顶面3共同组成装置外壳,所述外壳底面1的右端镶嵌安装有密封组件4,所述外壳顶面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门框5,所述门框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门栓6,所述液压门栓6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活动门板7,所述外壳底面1和所述外壳顶面3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定位组件9,所述定位组件9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安装平台12,所述安装平台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组件13,所述电动伸缩组件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激光发射组件14,所述外壳底面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传送组件15和电机16,所述传送组件1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输气组件17,所述输气组件1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组件18,所述加热组件1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19。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所述定位组件9的数量为两组,且每组定位组件9均是由固定块91和滑杆92两部分组成,所述固定块9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块91通过滑杆92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91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93,所述微型电机93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线盘94,所述线盘94通过钢丝细绳传动连接在所述滑块10的侧面。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微型电机93提供动力带动线盘94,从而通过钢丝细绳拉动滑块10,最终达到移动固定架11,使得激光发射组件得到纵向定位。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5,所述传送组件15包括支架151,所述支架151活动连接有联动轴152和动力轴153,所述联动轴152和所述动力轴153通过链板154为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轴153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电机16的转动轴为传动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电机16带动动力轴153,使得链板154配合联动轴152横向移动,使得夹持组件19夹持的加热原料得到横向定位条件。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6,所述输气组件17是由隔热箱体171和气瓶172两部分组成,所述隔热箱体17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气瓶172,所述气瓶172可拆卸安装有输气管173,所述输气管173固定安装有电动阀门174。
实施方式具体为:隔热箱体171的设置,使得加热组件18释放出的热量无法传递到气瓶172上,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气瓶172的移动和输气及时性,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安装好各个组件并保持装置组成运行,接着利用夹持组件19固定生产原料,通过加热组件18对原料进行加热,在温度达到既定温度后,通过传送组件15移动来进行原料的横向定位,再通过定位组件9来移动固定架11,从而带动激光发射组件14进行纵向定位,然后通过电动伸缩组件13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实现精准的激光照射,再通过电动阀门174控制气瓶172使得输气组件17完成释放催化剂和惰性气体来参与照射工序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包括外壳底面(1)、外壳侧壁(2)和外壳顶面(3),所述外壳底面(1)、外壳侧壁(2)和外壳顶面(3)共同组成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面(1)的右端镶嵌安装有密封组件(4),所述外壳顶面(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门框(5),所述门框(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门栓(6),所述液压门栓(6)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活动门板(7),所述外壳底面(1)和所述外壳顶面(3)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定位组件(9),所述定位组件(9)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安装平台(12),所述安装平台(1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组件(13),所述电动伸缩组件(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激光发射组件(14),所述外壳底面(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传送组件(15)和电机(16),所述传送组件(1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输气组件(17),所述输气组件(17)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组件(18),所述加热组件(1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所述门框(5),所述液压门栓(6)和所述活动门板(7)为配套组件,所述门框(5)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门板(7)与所述门框(5)的内壁为摩擦连接,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垫,所述密封组件(4)的表面设有密封凹槽,凹槽底部设有密封橡胶垫,且所述活动门板(7)与所述密封组件(4)为摩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8)为圆柱状金属质构件,且所述安装架(8)的数量为四个,等量分为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外壳底面(1)顶面两侧的拐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的数量为两组,且每组定位组件(9)均是由固定块(91)和滑杆(92) 两部分组成,所述固定块(9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块(91)通过滑杆(92)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91)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93),所述微型电机(93)的转动轴固定安装有线盘(94),所述线盘(94)通过钢丝细绳传动连接在所述滑块(10)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15)包括支架(151),所述支架(151)活动连接有联动轴(152)和动力轴(153),所述联动轴(152)和所述动力轴(153)通过链板(154)为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轴(153)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电机(16)的转动轴为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组件(17)是由隔热箱体(171)和气瓶(172)两部分组成,所述隔热箱体(17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气瓶(172),所述气瓶(172)可拆卸安装有输气管(173),所述输气管(173)固定安装有电动阀门(174)。
CN201921305574.4U 2019-08-13 2019-08-13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Active CN210764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574.4U CN210764339U (zh) 2019-08-13 2019-08-13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574.4U CN210764339U (zh) 2019-08-13 2019-08-13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4339U true CN210764339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5574.4U Active CN210764339U (zh) 2019-08-13 2019-08-13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4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1602B2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nanotubes
CN100336156C (zh) 等离子体辅助气体产生
CN103411428B (zh) 一种艺术陶瓷微波烧结炉
KR20210150483A (ko) 가열 장치, 해당 가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cvd 기기
CN1160265C (zh) 光纤拉丝方法及拉丝炉
KR20140081593A (ko) 가열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코팅 시스템
CN210764339U (zh) 碳纳米管用推舟炉装置
CN113652246A (zh) 一种电加热乙烯裂解炉
CN1226588C (zh) 热处理炉
JP4976415B2 (ja) 炭素ナノチューブの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生成方法
JP4973208B2 (ja) 気相反応装置
KR101349263B1 (ko) 히팅롤러를 구비한 소성로
CN104220830A (zh) 热处理装置
CN115540588A (zh) 隧道窑以及隧道窑的入料方法、出料方法和加工方法
CN108046245A (zh) 一种适用于批量制备石墨烯的化学气相反应沉积装置
CN208150972U (zh) 一种适用于批量制备石墨烯的化学气相反应沉积装置
KR200398220Y1 (ko) 탄소나노튜브의 대량 생산을 위한 대량합성 장치
CN214371676U (zh) 一种生产高岭土的自动化窑炉装备
KR100593418B1 (ko) 탄소나노튜브의 대량 생산을 위한 방법
CN210321138U (zh) 一种二硅化钼发热元件烧结炉
CN209279641U (zh) 一种提高粉料烧结效率的装置
KR100872874B1 (ko) 탄소나노튜브 합성 장비의 보트 이송 장치
CN100387752C (zh) 连续批量制备金刚石膜的制备系统
CN113913792B (zh) 一种横向连续递进式气相沉积炉及其工作方法
CN114656129A (zh) 煅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