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0373U -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0373U
CN210760373U CN201921200273.5U CN201921200273U CN210760373U CN 210760373 U CN210760373 U CN 210760373U CN 201921200273 U CN201921200273 U CN 201921200273U CN 210760373 U CN210760373 U CN 210760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illow body
pillow
sea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02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日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002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0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0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0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涉及一种枕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枕本体、用于与座椅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供枕本体安装的支撑架,所述枕本体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枕本体的转动轴线沿固定件、支撑架的连线方向。枕本体的可转动角度至少为180度;枕本体安装于座椅后,枕本体的形状非上下对称。所述支撑架朝向枕本体设有转动座,所述枕本体设有与转动座转动配合的转动部。使用本颈枕时,用户能180度翻转枕本体,以改变枕本体对用户颈部的支撑感,满足使用需求;枕本体的转动具有一定的阻力,本颈枕正常使用时不易自发产生转动,本颈枕的各组件拆装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背景技术
颈枕,是对人的颈部进行支撑的枕头,以提高用户的颈部舒适度。颈枕多用于座椅上,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对应人颈部的高度位置,颈枕不仅用于汽车座椅上,也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座椅上。
参照图1,为现有的一种座椅及其颈枕,座椅包括靠背71和头靠72,靠背71和头靠72间通过设置两根连接杆7进行连接;颈枕包括枕本体1、两个扣件21和两根连接件211,两根连接件211分别将两个扣件21与枕本体1连接,扣件21通过卡接槽与连接杆7卡接固定,从而将枕本体1限位于靠背71和头靠72之间。
现有的另一种形式的颈枕,一般通过弹性带或魔术贴固定在靠背71和头靠72之间的两根连接杆7外(图中未示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颈枕安装于座椅后,颈枕的长度方向沿座椅的宽度方向,颈枕相对于座椅的位置即已确定。人乘坐于座椅后,颈枕给予人颈部的支撑感较为单一;用户在驾驶、睡觉时对颈枕的支撑感需求存在不同,现有的颈枕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用户能180度翻转枕本体,以改变枕本体对用户颈部的支撑感,满足用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包括枕本体、用于与座椅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供枕本体安装的支撑架,所述枕本体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枕本体的转动轴线沿固定件、支撑架的连线方向,所述枕本体的可转动角度至少为180度;所述枕本体安装于座椅后,所述枕本体的形状非上下对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颈枕安装于座椅后进行使用时,用户能根据需求将枕本体转动180度,转动枕本体时,枕本体的转动轴沿背离座椅依靠面的方向。转动枕本体后,形状非上下对称的枕本体对用户颈部的支撑感不同;枕本体的上下两侧可预先制成不同的高度与形状,以满足用户不同乘坐状态的需求。本颈枕能方便地变换与人颈部接触的结构形状,以改变枕本体对用户颈部的支撑感,满足用户需求。
优选的,所述枕本体内固定有内架,所述内架包括凸出于枕本体外壁的安装座,所述枕本体和支撑架的转动结构位于支撑架和内架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枕本体内的内架提高了枕本体的抗变形能力;另一方面,枕本体和支撑架的转动结构位于支撑架和内架之间,较直接与枕本体相连更为稳固。
优选的,所述内架包括多根交错设置的杆件,相邻杆件包围形成镂空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架在保持较轻重量的同时,枕本体的材料嵌入镂空孔中,内架与枕本体的固定较为牢固。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朝向枕本体设有转动座,所述枕本体设有与转动座转动配合的转动部;所述转动座靠近转动部的一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圆弧槽设置,且所述限位槽与圆槽侧壁呈圆滑过渡,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圆槽内,所述转动部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限位槽进行定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弹性杆与所述转动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枕本体的角度时,通过转动转动座,使得转动部上的限位块从当前的限位槽内脱出并嵌入到另一个限位槽内进行定位,从而达到对枕本体角度的调节。限位块与限位槽间能够产生限位效果,人员需要一定大小的扭力才可驱使转动座、转动部间产生转动,则转动座、转动部间不易自发产生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上同轴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座内设有与通孔转动连接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若干呈周向分布的弹性连接部、设置于弹性连接部端部的限位部,相邻的弹性连接部间具有间距,相邻的限位部间也具有间距;当所述弹性连接部对应穿过通孔后,所述限位部用于抵触转动部的另一侧、从而限制弹性连接部从通孔脱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座通过转动组件与转动部转动相连,当需要对转动座和转动部进行拼装时,可以按压限位部相互靠近,使得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小于通孔,然后使得限位部穿过通孔,限位部穿过通孔后,限位部在弹性连接部的弹力作用下相互远离,使得限位部靠近转动部的一侧抵紧于转动部上形成限位。通过设置转动组件,鹅颈管与支撑架的安装较为方便,且安装完成后两者不易自发脱离。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与转动座可拆装,所述转动座设有供弹性连接部穿过的穿孔,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弹性连接部背离限位部的端部,所述限位板位于转动座背离转动部的一侧外,所述限位板的尺寸无法穿过穿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转动座和转动部进行拼装时,可以按压限位板与转动部相互靠近,安装完成后转动组件不易自发脱离穿孔。由于转动组件与转动座可拆装,则转动组件可单独批量生产,转动组件损坏后也可单独更换,有利于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朝向安装座设有凸块,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凸块嵌入的凹槽,所述转动部通过螺栓与安装座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部与安装座可拆装,转动部可单独批量生产,转动部损坏后也可单独更换,有利于节约成本。凸块和凹槽的配合能够形成定位,便于转动部与安装座的组装。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背离转动座的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将转动部、圆槽的槽口遮盖在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部、转动座完成装配后,盖板正好将转动部、圆槽的槽口遮盖在内,盖板为转动部和圆槽起到防尘作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杆、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杆通过转动部上开设倾斜的缺口槽形成,两个所述缺口槽的倾斜方向相反,其一所述缺口槽关于转动部呈顺时针旋转状,另一所述缺口槽关于转动部呈逆时针旋转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缺口槽的方向相反,则转动座关于转动部转动时,转动座向两个方向的转动阻力相同,用户操作其转动的手感更佳。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和支撑架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鹅颈管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鹅颈管是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金属件,本颈枕在满足角度调节功能的同时,还能调节至不同的高度,另外鹅颈管也能增加枕本体角度调节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所述转动部通过螺栓孔内穿设螺栓的方式与安装座固定,螺栓的拧头位于转动部朝向转动座的一侧;所述转动座贯穿开设有供螺丝刀穿入的拆孔,当所述转动部关于转动座转动时,所述拆孔能正对螺栓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部、转动座通过转动组件实现安装后,人员可能有将枕本体与支撑架分离的需求。需要在支撑架上拆除枕本体时,人员可相对于支撑架转动枕本体,使拆孔与螺栓孔正对,此时人员可用螺丝刀穿过拆孔拧下螺栓孔内的螺栓,以解除转动部与内架的固定,实现枕本体与支撑架的分离。继而人员可对转动组件、转动部、转动座进一步进行拆分,本颈枕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用户能180度翻转枕本体,以改变枕本体对用户颈部的支撑感,满足用户需求;
2、枕本体的转动具有一定的阻力,本颈枕正常使用时不易自发产生转动;
3、本颈枕的各组件拆装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座椅及其颈枕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一视角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第二视角爆炸图(枕本体未示出);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的立体图。
图中,1、枕本体;2、固定件;3、支撑架;21、扣件;11、内架;111、安装座;112、镂空孔;31、转动座;4、转动部;32、圆槽;321、限位槽;40、螺栓孔;41、限位块;42、弹性杆;43、缺口槽;44、通孔;5、转动组件;51、限位板;52、弹性连接部;53、限位部;33、穿孔;34、拆孔;45、凸块;113、凹槽;46、盖板;6、鹅颈管;71、靠背;72、头靠;7、连接杆;211、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包括海绵材质的枕本体1、用于与座椅固定的固定件2,固定件2上设有供枕本体1安装的支撑架3。固定件2包括两个扣件21,扣件21具有卡接槽,扣件21通过卡接槽与座椅的连接杆7卡接固定,从而将固定件2固定于靠背71和头靠72之间。支撑架3位于枕本体1和固定件2之间,枕本体1通过中部转动设置于支撑架3上,枕本体1的转动轴线沿固定件2、支撑架3的连线方向。
枕本体1的形状非上下对称,本实施例中具体为:枕本体1的一侧高度高于另一侧,高度较高的一侧具有支撑面,该侧用于开车时对头进行支撑;高度较低的一侧用于休息时对用户颈部进行更为舒适的支撑。
参照图3和图4,支撑架3用于为枕本体1的背面提供支撑。枕本体1内固定有内架11,内架11包括凸出于枕本体1外壁的安装座111,安装座111从枕本体1的背面中心凸出枕本体1,枕本体1和支撑架3的转动结构位于支撑架3和安装座111之间。内架11是在枕本体1发泡成型前放入模具内,枕本体1发泡成型后即形成与内架11一体固定的结构。内架11为板状,内架11板面延伸入枕本体1内,极大地提高了枕本体1的抗变形能力。内架11包括多根交错设置的杆件,相邻杆件包围形成镂空孔112,内架11在保持较轻重量的同时,枕本体1的材料嵌入镂空孔112中,内架11与枕本体1的固定较为牢固。
参照图5,支撑架3的中部设有转动座31,安装座111上设有与转动座31转动配合的转动部4。转动座31靠近转动部4的一端开设有圆槽32,圆槽32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槽321,限位槽321呈圆弧槽设置,且限位槽321与圆槽32侧壁呈圆滑过渡设置。转动部4呈圆形状,转动部4转动连接于圆槽32内,转动部4上还包括有限位块41,限位块41设置于转动部4的径向外侧,限位块41沿转动部4的周向设置有两个。每个限位块41分别通过弹性杆42与转动部4连接。弹性杆42通过转动部4上开设倾斜的缺口槽43形成,两个缺口槽43的倾斜方向相反,具体为其一缺口槽43关于转动部4呈顺时针旋转状,另一缺口槽43关于转动部4呈逆时针旋转状。限位块41远离转动部4的一侧呈圆弧形设置,限位块41可以用于嵌入限位槽321进行定位。
转动部4上同轴开设有通孔44,转动座31对应设置有与转动部4上通孔44转动连接的转动组件5。转动组件5包括限位板51、多根弹性连接部52、设置于弹性连接部52远离限位板51一端的限位部53;限位板51为圆形板,所有弹性连接部52固定于限位板51的同一板面,且弹性连接部52关于限位板51的轴线呈圆周对称分布。相邻的弹性连接部52间具有间距,相邻的限位部53间也具有间距;限位部53的宽度大于对应的弹性连接部52。转动组件5与转动座31可拆装,转动座31设有供弹性连接部52穿过的穿孔33,穿孔33位于圆槽32的中心;限位板51位于转动座31背离转动部4的一侧外,限位板51的尺寸无法穿过穿孔33。当弹性连接部52穿过通孔44后,限位部53用于抵触转动部4的另一侧,限位部53限制弹性连接部52从通孔44脱出。
参照图3和图4,转动部4与安装座111可拆装,转动部4朝向安装座111设有凸块45,安装座111上设有供凸块45嵌入的凹槽113。转动部4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40,螺栓孔40沿转动部4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转动部4通过螺栓孔40内穿设螺栓的方式与安装座111固定,螺栓与安装座111螺纹连接,螺栓的拧头位于转动部4朝向转动座31的一侧。转动座31贯穿开设有供螺丝刀穿入的拆孔34,拆孔34具体位于圆槽32的槽底,当转动部4关于转动座31转动时,拆孔34能依次正对各个螺栓孔40。
转动部4和安装座111之间还设有盖板46,当转动部4通过螺栓与安装座111固定后,转动部4和安装座111将盖板46压紧于其间。盖板46为圆形板,当转动部4、转动座31完成装配后,盖板46正好将转动部4、圆槽32的槽口遮盖在内,盖板46为转动部4和圆槽32起到防尘作用。
当需要对转动座31和转动部4进行拼装时,可以按压限位板51与转动部4相互靠近,限位部53与通孔44的孔口相抵产生相互靠近的弹性形变,使得限位部53穿过通孔44,限位部53穿过通孔44后,限位部53在弹性连接部52的弹力作用下相互远离,使得限位部53靠近转动部4的一侧抵紧于转动部4上形成限位,完成转动座31与转动部4的安装。安装完成后转动组件5不易自发脱离穿孔33,限位块41与限位槽321的槽壁间具有预紧力,人员需要一定大小的扭力才可驱使转动座31、转动部4间产生转动。由于缺口槽43的方向相反,则转动座31关于转动部4转动时,转动座31向两个方向的转动阻力相同,用户操作其转动的手感更佳。
需要在支撑架3上拆除枕本体1时,人员可相对于支撑架3转动枕本体1,使拆孔34与螺栓孔40正对,此时人员可用螺丝刀穿过拆孔34拧下螺栓孔40内的螺栓,以解除转动部4与内架11的固定,进而实现枕本体1与支撑架3的分离,本颈枕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综上,本颈枕安装于座椅后进行使用时,用户能根据需求将枕本体1转动180度,转动枕本体1时,枕本体1的转动轴沿背离座椅依靠面的方向。转动枕本体1后,形状非上下对称的枕本体1对用户颈部的支撑感不同;枕本体1的上下两侧可预先制成不同的高度与形状,以满足用户不同乘坐状态的需求。本颈枕能方便地变换与人颈部接触的结构形状,以改变枕本体1对用户颈部的支撑感,满足用户需求。此外,枕本体1的角度也能进行微调,使枕本体1的角度与颈部完全适配,以进一步增强倚靠舒适度。
实施例二:
参照图6,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包括枕本体1、固定件2、支撑架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固定件2和支撑架3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鹅颈管6相连,鹅颈管6为两根,两根鹅颈管6分别位于枕本体1的长度两端。鹅颈管6又名蛇形管、金属定型软管,鹅颈管6是可以任意弯曲并确定方向的金属件。通过设置鹅颈管6,本颈枕在满足角度调节功能的同时,还能调节至不同的高度,另外鹅颈管6也能增加枕本体1角度调节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包括枕本体(1)、用于与座椅固定的固定件(2),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2)上设有供枕本体(1)安装的支撑架(3),所述枕本体(1)转动设置于支撑架(3)上,所述枕本体(1)的转动轴线沿固定件(2)、支撑架(3)的连线方向,所述枕本体(1)的可转动角度至少为180度;所述枕本体(1)安装于座椅后,所述枕本体(1)的形状非上下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枕本体(1)内固定有内架(11),所述内架(11)包括凸出于枕本体(1)外壁的安装座(111),所述枕本体(1)和支撑架(3)的转动结构位于支撑架(3)和内架(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内架(11)包括多根交错设置的杆件,相邻杆件包围形成镂空孔(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3)朝向枕本体(1)设有转动座(31),所述枕本体(1)设有与转动座(31)转动配合的转动部(4);所述转动座(31)靠近转动部(4)的一端开设有圆槽(32),所述圆槽(32)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限位槽(321),所述限位槽(321)呈圆弧槽设置,且所述限位槽(321)与圆槽(32)侧壁呈圆滑过渡,所述转动部(4)转动连接于所述圆槽(32)内,所述转动部(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限位槽(321)进行定位的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通过弹性杆(42)与所述转动部(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转动部(4)上同轴开设有通孔(44),所述转动座(31)内设有与通孔(44)转动连接的转动组件(5),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若干呈周向分布的弹性连接部(52)、设置于弹性连接部(52)端部的限位部(53),相邻的弹性连接部(52)间具有间距,相邻的限位部(53)间也具有间距;当所述弹性连接部(52)对应穿过通孔(44)后,所述限位部(53)用于抵触转动部(4)的另一侧、从而限制弹性连接部(52)从通孔(44)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转动组件(5)与转动座(31)可拆装,所述转动座(31)设有供弹性连接部(52)穿过的穿孔(33),所述转动组件(5)还包括限位板(51),所述限位板(51)位于弹性连接部(52)背离限位部(53)的端部,所述限位板(51)位于转动座(31)背离转动部(4)的一侧外,所述限位板(51)的尺寸无法穿过穿孔(3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转动部(4)朝向安装座(111)设有凸块(45),所述安装座(111)上设有供凸块(45)嵌入的凹槽(113),所述转动部(4)通过螺栓与安装座(111)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转动部(4)背离转动座(31)的一侧设有盖板(46),所述盖板(46)将转动部(4)、圆槽(32)的槽口遮盖在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杆(42)、限位块(4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杆(42)通过转动部(4)上开设倾斜的缺口槽(43)形成,两个所述缺口槽(43)的倾斜方向相反,其一所述缺口槽(43)关于转动部(4)呈顺时针旋转状,另一所述缺口槽(43)关于转动部(4)呈逆时针旋转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2)和支撑架(3)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鹅颈管(6)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其特征是:所述转动部(4)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孔(40),所述转动部(4)通过螺栓孔(40)内穿设螺栓的方式与安装座(111)固定,螺栓的拧头位于转动部(4)朝向转动座(31)的一侧;所述转动座(31)贯穿开设有供螺丝刀穿入的拆孔(34),当所述转动部(4)关于转动座(31)转动时,所述拆孔(34)能正对螺栓孔(40)。
CN201921200273.5U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Active CN210760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0273.5U CN21076037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0273.5U CN21076037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0373U true CN210760373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5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0273.5U Active CN21076037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0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84975A (en) Chair armrest
US5762399A (en) Inclinatio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rocking type chairs
CN210760373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颈枕
KR20120134232A (ko) 의자의 헤드레스트 각도 및 높이조절장치
JP2010532200A (ja) 骨盤保護用椅子
CN201790351U (zh) 一种座椅扶手的调节装置
JP3301998B2 (ja) 背座シンクロ動作機構付き椅子
KR20030015595A (ko) 등받이폭 조절이 가능한 등받이 지지구
CN211431831U (zh) 一种弹性护腰靠背结构
CN212345945U (zh) 一种办公椅
KR200397891Y1 (ko) 반원형 회전압압롤을 일체로 가지는 의자용 등받이
KR100499339B1 (ko) 척추 교정용 의자 등받이
CN211996035U (zh) 一种脚踏板
CN211431829U (zh) 一种腰靠滑动支撑结构
CN216822429U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坐姿调整装置
CN218185959U (zh) 一种头枕转动调节装置
CN111789432A (zh) 一种改进的头枕调高旋转结构
JP2952586B1 (ja) 車輌座席用補助枕装置
CN2617249Y (zh) 扶手可三百六十度旋转定位的结构
CN219948421U (zh) 电动车儿童座椅一体式围栏把手
CN213216117U (zh) 一种可调节式坐垫支架结构及使用该支架结构的座椅
CN216569157U (zh) 一种转动机构及使用其的办公家具
KR200382955Y1 (ko) 의자의 등받이 연결구
CN215776743U (zh) 一种座深可调的坐具
CN212521273U (zh) 一种椅背组件的连接结构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