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1583U -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1583U
CN210751583U CN201921224519.2U CN201921224519U CN210751583U CN 210751583 U CN210751583 U CN 210751583U CN 201921224519 U CN201921224519 U CN 201921224519U CN 210751583 U CN210751583 U CN 210751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filtering chamber
air expansion
slag scraping
expan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45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杨外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ob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45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1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1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1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包括机架、上过滤室、下过滤室、进液管、隔膜泵、走纸机构、刮渣机构及接料机构;上过滤室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下过滤室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上过滤室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机架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液压升降缸的升降端与下过滤室底部固定连接,刮渣机构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下过滤室两侧。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中抽水泵容易堵塞及损坏、管道容易堵塞、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密封不严容易漏水、滤纸利用率低、滤纸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磷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背景技术
金属磷化处理过程中,根据磷化膜生成的机理,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的同时也产生了磷化渣沉淀物。磷化渣沉淀物附着于工件表面不仅影响磷化膜的质量,而且也会影响工件的涂装质量,因此,在金属磷化处理过程中,必须对产生的磷化渣沉淀物进行有效控制与清除。
现有技术中,对磷化渣沉淀物的控制与清除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通过沉淀槽与纸袋过滤机的结合实现对磷化槽中磷化液内的磷化渣沉淀物的控制与清除;磷化槽内的磷化液进入沉淀槽内,自然沉降,沉降后沉淀槽内的上清液回流至磷化槽内继续使用,沉淀槽内底部的沉淀渣输送至纸袋过滤机,磷化液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滤纸后进入纸袋过滤机的水箱内,磷化渣沉淀物被滤纸截留,纸袋过滤机的水箱内的磷化液通过回流泵返回至磷化槽内回用。
通过沉淀槽与纸袋过滤机的结合处理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的方式,处理效率低,且滤纸上截留的磷化渣沉淀含水量大,处理困难,自动化程度低。
2、通过磷化正压过滤机对磷化槽中磷化液内的磷化渣沉淀物的控制与清除;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主要有FK型磷化压滤机和ALSI型压滤机;现有技术中的磷化正压过滤机主要有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组成,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之间放置有滤纸或滤布,磷化槽内含有磷化渣沉淀物的磷化液通过抽吸泵抽吸至磷化正压过滤机的上过滤室,磷化液通过滤纸或滤布从上过滤室内进入下过滤室内,磷化渣被截留至滤纸或滤布上,下过滤室内的磷化液通过回流泵返回至磷化槽内回用。
通过磷化正压过滤机处理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的方式,具有自动吹干、自动排渣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率与沉淀槽和纸袋过滤机结合的方式相比,处理效率高,且截留至滤纸或滤布上的磷化渣沉淀物含水量低,容易后续对磷化渣沉淀物的进一步处理。
但是:(1)由于磷化液温度高且具有腐蚀性,采用抽吸泵将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进行抽吸的模式时,需要抽吸泵能够耐高温和耐腐蚀,且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容易堵塞抽吸泵,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2)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中的磷化渣沉淀具有很强的附着性,磷化池与抽吸泵进液口之间的管道、抽吸泵出液口与磷化正压过滤机之间的管道以及抽吸泵内部结构都很容易被磷化渣沉淀附着,导致管道的堵塞和水泵的损坏,磷化渣阻塞厚极难进行清除,如果管道被堵塞,就相当于被堵塞的管道报废,因此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3)现有技术中的磷化正压过滤机是通过抽吸泵对磷化液进行正压过滤,对磷化正压过滤机的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的密封性要求很高,密封性需要大于抽吸泵的扬程,否则会导致磷化液在过滤过程中出现渗漏或喷液的情况发生,随着截留至滤纸或滤布上的磷化渣沉淀越来越多,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有磷化渣正压过滤机均采用液压缸顶压下过滤室,使得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形成密封,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组成的密封空间内的巨大压力就会传递至液压缸上,因此,即使上过滤室或下过滤是内设置有压力开关,仍然会出现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密封不严的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磷化液渗流的问题,不仅导致了磷化液的浪费,而且污染了车间地面;(4) 现有磷化正压过滤机采用正压过滤,对滤纸质量要求较高,因为需要保证滤纸不能因为压力过高而破裂,增加了磷化正压过滤机的生产成本;(5)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都为单向排渣,滤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因而造成了滤纸的浪费,增加了磷化正压过滤机的使用成本;(6)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滤纸更换麻烦,需要工作人员手工通过螺丝或夹片对滤布卷进行固定,增加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中抽水泵容易堵塞和损坏、管道容易堵塞、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密封不严容易漏水、滤纸利用率低、滤纸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包括机架、上过滤室、下过滤室、进液管、隔膜泵、走纸机构、刮渣机构及接料机构;所述上过滤室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下过滤室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上过滤室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所述液压升降缸的升降端与所述下过滤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缸用于驱动所述下过滤室上下垂直运动;所述下过滤室位于所述上过滤室正下方,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液压升降缸驱动所述下过滤室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贴紧接触后,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之间形成密封腔体;
所述进液管一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过滤室的封闭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内腔,所述进液管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气动球阀、吹扫气动球阀;所述下过滤室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隔膜泵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隔膜泵的进水口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所述隔膜泵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
所述走纸机构包括第一气胀轴、第二气胀轴、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及滤纸卷,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均套接有滤纸卷筒,所述第一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套设有滤纸卷,所述滤纸卷出卷端的滤纸穿过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之间的间隙后缠绕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一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二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一气胀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气胀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刮渣机构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和所述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且所述第一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气胀轴正上方,所述第二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胀轴正上方;
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包括第一刮渣板和第一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刮渣板通过第一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
所述第二刮渣组件包括第二刮渣板和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刮渣板通过第二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
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箱和第二接料箱,所述第一接料箱与所述第二接料箱均设置于所述机架内底部,所述第一接料箱和所述第二接料箱均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接料箱位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方,所述第二接料箱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方;
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链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到位检测块,两个所述到位检测块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链两端;
所述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还包括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走纸接近开关、负压感应开关及控制箱;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固定于所述机架内,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一侧,且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位置相对应;所述机架内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走纸接近开关;所述负压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上过滤室的内腔内或所述下过滤室的内腔内;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隔膜泵、所述液压升降缸、所述进水气动球阀、所述吹扫气动球阀、所述第一气胀轴、所述第二气胀轴、所述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所述走纸接近开关、所述负压感应开关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中抽水泵容易堵塞和损坏、管道容易堵塞、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密封不严容易漏水、滤纸利用率低、滤纸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下过滤室上端面设有凸面密封条,所述上过滤室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面密封条相匹配的凹面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的密封性。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机架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杯。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第一刮渣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渣板,所述第一挡渣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刮渣板背离所述第二刮渣板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挡渣板位于所述第一接料箱正上方;所述第二刮渣组件还包括第二挡渣板,所述第二挡渣板一端与所述第二刮渣板背离所述第一刮渣板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挡渣板位于所述第二接料箱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挡渣板和第二挡渣板,避免了因滤纸上磷化渣积累过多而洒落于第一接料箱或第二接料箱以外。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和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在水平面与所述第一气胀轴和所述第二气胀轴所在水平面相互平行。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水管及所述排水管均为耐高温塑料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磷化液在金属管道内流动时发生附着的情况,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液管、出水管及排水管内存在少量附着,通过抖动或敲击振动进液管、出水管及排水管即可完成清理。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第一气胀轴和所述第二气胀轴上均插设有滤纸限位端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纸限位端板判断滤纸在第一气胀轴或第二气胀轴上是否穿设到位。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下过滤室外侧壁设有导向柱套,所述上过滤室外侧壁上设有套于所述导向柱套内的导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柱套的配合,对下过滤室升降过程中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上过滤室升降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影响,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无法形成密封空间。
上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中,所述负压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上过滤室的内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过滤内储存有过滤后的废水,所述负压感应开关设置于上过滤室内腔内感应检测灵敏度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中抽水泵容易堵塞和损坏、管道容易堵塞、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密封不严容易漏水、滤纸利用率低、滤纸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中采用隔膜泵将下过滤室内的磷化液抽吸至磷化池内,隔膜泵不直接与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接触,因此隔膜泵不会发生被磷化渣堵塞的现象,提高了隔膜泵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使用时,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形成层的密封空间内为真空负压,使用过程中,随着滤纸上的滤渣逐渐增多,隔膜泵的抽吸能力也会越来越大,此时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上过滤室下端面和下过滤室上端面之间的紧贴力增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磷化正压过滤机使用过程中上过滤室与下过滤室之间密封不严容易渗液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中走纸机构实现了滤纸双向来回运动,走纸机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刮渣组件、第二刮渣组件;磷化除渣机使用时,首先第二减速电机驱动第一气胀轴与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由第一气胀轴至第二气胀轴的方向运动,第一气胀轴与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上的滤渣被第二刮渣组件刮落至第二接料箱同时使用过的滤纸缠绕于第二气胀轴上,若套接于第一气胀轴上的滤纸全部使用完毕,即使用后的滤纸已全部缠绕于第二气胀轴,此时,第二减速电机停止工作,第一减速电机工作,驱动第一气胀轴与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由第二气胀轴至第一气胀轴的方向运动,即第二气胀轴的滤纸卷可被重新再次使用一次,上述过程可重复6~10次,即同一个滤纸卷可重复使用 6~10次,提高了滤纸的使用率,避免了工作人员频繁更换滤纸,降低了磷化除渣机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磷化除渣机的处理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中通过第一气胀轴对滤纸卷进行固定,需要取下滤纸时,将气胀轴进行放气操作,滤纸卷即可轻松的从第一气胀轴上取下;同时,需要将滤纸卷套接于第一气胀轴上时,首先对第一胀轴进行放气,使滤纸卷轻松方便的套接于第一气胀轴上后,在对第一气胀轴进行充气,第一气胀轴就会对滤纸卷内筒进行撑紧,达到对滤纸卷进行固定的目的,实现了快速方便的换纸,提高了磷化除渣机的处理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磷化除渣机中繁琐的人工更换滤纸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结构放大图。
各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机架1、上过滤室2、下过滤室3、进液管4、隔膜泵5、走纸机构6、第一气胀轴601、第二气胀轴602、第一减速电机603、滤纸卷604、滤纸限位端板605、刮渣机构7、第一刮渣板701、第一刮渣辅助胶辊702、第一刮渣板拉紧弹簧703、第一菱形带座轴承704、第二刮渣板705、第二刮渣板拉紧弹簧707、第二菱形带座轴承708、第二传动链轮709、到位检测块710、第一挡渣板711、第二挡渣板712、液压升降缸8、脚杯9、第一接料箱 10、第二接料箱11、第一到位感应器12、控制箱13、触摸屏14、传动链15、进水气动球阀16、吹扫气动球阀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及图4所示,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包括机架1、上过滤室2、下过滤室3、进液管4、隔膜泵5、走纸机构6、刮渣机构7及接料机构;上过滤室2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下过滤室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上过滤室 2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机架1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8,液压升降缸 8的升降端与下过滤室3底部固定连接,液压升降缸8用于驱动下过滤室3上下垂直运动;下过滤室3位于上过滤室2正下方,上过滤室2与下过滤室3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液压升降缸8驱动下过滤室3的上端面与上过滤室2的下端面贴紧接触后,上过滤室2与下过滤室3之间形成密封腔体。
其中,下过滤室3上端面设有凸面密封条(图中未示出),上过滤室2下端面上设置有与凸面密封条相匹配的凹面固定槽(图中未示出),进一步提高上过滤室2与下过滤室 3之间的密封性。
其中,机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杯9。
进液管4一端位于上过滤室2上方,另一端穿过上过滤室2的封闭端位于上过滤室2内腔,进液管4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气动球阀16、吹扫气动球阀17;下过滤室3 底部设有出水口,隔膜泵5固定于机架1上,隔膜泵5的进水口设置有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图中未示出),隔膜泵5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图中未示出)。排水管与磷化池连通。
采用隔膜泵5将下过滤室3内的磷化液抽吸至磷化池(图中未示出)内,隔膜泵5 不直接与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接触,使隔膜泵5不会发生被磷化渣堵塞的问题,提高了隔膜泵5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其中,进液管4、出水管及排水管均为耐高温塑料软管,避免了磷化液在金属管道内流动时发生附着的情况,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液管4、出水管及排水管内存在少量附着,通过抖动或敲击振动进液管4、出水管及排水管即可完成清理。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走纸机构6包括第一气胀轴601、第二气胀轴602、第一减速电机603、第二减速电机及滤纸卷604,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均与机架 1转动连接,且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镜像平行设置于下过滤室3两侧,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上均套接有滤纸卷筒,第一气胀轴601上的滤纸卷筒上套设有滤纸卷,滤纸卷出卷端的滤纸穿过上过滤室2与下过滤之间的间隙后缠绕于第二气胀轴 602上的滤纸卷筒;第一减速电机603与第二减速电机均固定于机架1上,第一减速电机 603与第一气胀轴601传动连接,第二减速电机与第二气胀轴602传动连接,第一减速电机603驱动第一气胀轴601旋转,第二减速电机驱动第二气胀轴602旋转,第一气胀轴 60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气胀轴602的旋转方向相反。
其中,第二气胀轴602上插设有滤纸限位端板605,第一气胀轴601上也插设有滤纸限位端板(图中未示出)。第一气胀轴601和第二气胀轴602上的滤纸限位端板结构相同,通过第一气胀轴601和第二气胀轴602上的滤纸限位端板,可以判断滤纸在第一气胀轴 601或第二气胀轴602上是否穿设到位。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刮渣机构7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下过滤室3两侧,且第一刮渣组件位于第一气胀轴601正上方,第二刮渣组件位于第二气胀轴602正上方。
第一刮渣组件包括第一刮渣板701和第一刮渣辅助胶辊702,第一刮渣辅助胶辊702 两端通过第一菱形带座轴承704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第一刮渣板701通过第一刮渣板拉紧弹簧703与第一刮渣辅助胶辊702连接,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第一刮渣板701下端面接触,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第一刮渣辅助胶辊702顶部接触。
第二刮渣组件包括第二刮渣板705和第二刮渣辅助胶辊(图中未示出),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第二菱形带座轴承708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第二刮渣板705通过第二刮渣板拉紧弹簧707与第二刮渣辅助胶辊连接,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第二刮渣板705下端面接触,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第二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
其中,第一刮渣辅助胶辊702和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在水平面与第一气胀轴601和第二气胀轴602所在水平面相互平行。
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箱10和第二接料箱11,第一接料箱10与第二接料箱11均设置于机架1内底部,第一接料箱10和第二接料箱11均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第一接料箱10位于第一刮渣板701下方,第二接料箱11位于第二刮渣板702下方。
通过第一刮渣板701刮落的滤渣掉落至第一接料箱10中,通过第二刮渣板702刮落的滤渣掉落至第二接料箱11中,方便对通过第一刮渣板701和第二刮渣板702刮落的滤渣进行清理,且维持了设备运行环境的整洁。
第一刮渣辅助胶辊702与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图中未示出)、第二传动链轮709,第一传动链轮与第二传动链轮709之间通过传动链15连接,传动链15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到位检测块710,两个到位检测块710分别固定设置于传动链15两端。
其中,第一刮渣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渣板711,第一挡渣板711一端与第一刮渣板701背离第二刮渣板705的一侧铰接,第一挡渣板711位于第一接料箱10正上方;第二刮渣组件还包括第二挡渣板712,第二挡渣板712一端与第二刮渣板705背离第一刮渣板701 的一侧铰接,第二挡渣板712位于第二接料箱11正上方。
通过第一挡渣板711和第二挡渣板712,避免了因滤纸上磷化渣沉淀过多而洒落于第一接料箱10或第二接料箱11以外。
本实施例中的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还包括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12、走纸接近开关(图中未示出)、负压感应开关(图中未示出)及控制箱13;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 12固定于机架1内,位于上过滤室2一侧,且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12与上过滤室2的下端面位置相对应;机架1内与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709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走纸接近开关。负压感应开关可以设置于上过滤室2的内腔内或下过滤室3的内腔内,本实施例中的负压感应开关可以设置于上过滤室2的内腔内。
控制箱13固定于机架1内,控制箱13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隔膜泵5、液压升降缸8、进水气动球阀16、吹扫气动球阀17、第一气胀轴601、第二气胀轴602、第一减速电机603、第二减速电机、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12、走纸接近开关、负压感应开关电连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12与走纸接近开关均为沪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J2A3-4-Z/BY的接近开关。
本实施例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中的控制箱13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触摸屏14,触摸屏 14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触摸屏可以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中下过滤室3外侧壁设有导向柱套(图中未示出),所述上过滤室2外侧壁上设有套于所述导向柱套内的导向柱(图中未示出)。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柱套的配合,对下过滤室3升降过程中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下过滤室 3升降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导致上过滤室2与下过滤室3无法形成密封空间。
下过滤室3外侧壁设有四个导向柱套,四个导向柱套形成正四边形结构,上过滤室2 外壁上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导向柱套匹配的导向柱。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使用时,首先通过液压升降气缸驱动下过滤室3上升,直至下过滤室3到达第一到位感应器12位置时,说明上过滤室2下端面和下过滤室3上端面之间已经贴紧,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同时第一气胀轴601和第二气胀轴602之间的滤纸位于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之间。然后,第一到位感应器12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启动隔膜泵5,通过隔膜泵5的抽吸,使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状态,进水气动球阀16打开,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磷化池内的含磷化渣沉淀的磷化液通过进液管4进入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 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后,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滤液通过滤纸进入下过滤室3后通过隔膜泵 5返回至磷化池内回用,磷化渣沉淀截留至滤纸上,负压感应开关用于控制过滤状态是否结束,当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之间的密封腔内的负压达到工作人员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后,负压感应开关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隔膜泵5停止抽吸,上过滤室2仍有部分磷化液,此时关闭进水气动球阀16,吹扫气动球阀17自动打开,压缩空气通过吹扫气动球阀17进入上过滤室2内,将上过滤室2内的磷化液全部吹落至下过滤室3内后,再持续吹气30秒,减少滤纸上截留的磷化渣沉淀的含水量。
完成过滤后,需要对滤纸上的磷化渣进行处理,液压升降缸8驱动下过滤室3向下运动,使滤纸与上过滤室2下端面和下过滤室3的上端面均不接触后,滤纸进行排渣,第二减速电机驱动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之间的滤纸由第一气胀轴601至第二气胀轴602的方向运动,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一刮渣板701将滤纸上的磷化渣沉淀刮落至第一接料箱10内,滤纸运动的同时带动传动链运动,同时到位检测块710也在运动,到位检测块710用于控制滤纸的走纸长度,当到位检测块710随着传动链的运动两个走纸接近开关中的一个的位置运动至另一个走纸接近开关的位置处后,说明已经走纸一个循环,滤纸上的磷化渣沉淀已刮落至第一接料箱10内,第二到位感应器发送信号至控制器,磷化除渣机完成一个走纸循环,走纸排渣结束。接着,液压升降缸8驱动下过滤室3上升,直至下过滤室3到达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12位置时,说明上过滤室2下端面和下过滤室3上端面之间已经贴紧,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开始新一轮的过滤,直至第一气胀轴601的滤纸全部使用完毕。
当第一气胀轴601的滤纸全部使用完毕后,使用过的滤纸在走纸排渣过程中已重新缠绕于第二气胀轴602上,可重复使用,第二减速电机停止工作,第一减速电机603工作,驱动第一气胀轴601与第二气胀轴602之间的滤纸由第二气胀轴602至第一气胀轴601 的方向运动,使滤纸位于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之间,完成过滤后,液压升降缸8驱动下过滤室3向下运动,使滤纸与上过滤室2下端面和下过滤室3的上端面均不接触后,控制器控制第二气胀轴602与第一气胀轴601之间的滤纸朝第二气胀轴602至第一气胀轴 601的方向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刮渣组件将滤纸上的磷化渣沉淀刮落至第二接料箱11内。接着,液压升降缸8驱动下过滤室3上升,直至下过滤室3到达第一到位感应器12位置时,说明上过滤室2下端面和下过滤室3上端面之间已经贴紧,上过滤室2和下过滤室3 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开始新一轮的过滤,直至第二气胀轴602的滤纸全部使用完毕。
滤纸卷604可被双向走纸6~10次,即滤纸卷604可重复使用6~10次,提高了滤纸的使用率,避免了工作人员频繁更换滤纸,降低了磷化除渣机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磷化除渣机的处理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使用方便,处理效率高,避免了多次人工更换滤纸,提高了滤纸的使用率,降低了磷化除渣机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磷化除渣机的处理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过滤室、下过滤室、进液管、隔膜泵、走纸机构、刮渣机构及接料机构;所述上过滤室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下过滤室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上过滤室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所述液压升降缸的升降端与所述下过滤室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升降缸用于驱动所述下过滤室上下垂直运动;所述下过滤室位于所述上过滤室正下方,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液压升降缸驱动所述下过滤室的上端面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贴紧接触后,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室之间形成密封腔体;
所述进液管一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上方,另一端穿过所述上过滤室的封闭端位于所述上过滤室内腔,所述进液管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气动球阀、吹扫气动球阀;所述下过滤室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隔膜泵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隔膜泵的进水口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所述隔膜泵的出水口设置有排水管;
所述走纸机构包括第一气胀轴、第二气胀轴、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及滤纸卷,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均套接有滤纸卷筒,所述第一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套设有滤纸卷,所述滤纸卷出卷端的滤纸穿过所述上过滤室与所述下过滤之间的间隙后缠绕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的滤纸卷筒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减速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一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二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气胀轴旋转,所述第一气胀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气胀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刮渣机构包括第一刮渣组件和第二刮渣组件,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和所述第二刮渣组件镜像平行设置于所述下过滤室两侧,且所述第一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气胀轴正上方,所述第二刮渣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气胀轴正上方;
所述第一刮渣组件包括第一刮渣板和第一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刮渣板通过第一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
所述第二刮渣组件包括第二刮渣板和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两端通过菱形带座轴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刮渣板通过第二刮渣板拉紧弹簧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连接,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之间的滤纸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顶部接触;
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第一接料箱和第二接料箱,所述第一接料箱与所述第二接料箱均设置于所述机架内底部,所述第一接料箱和所述第二接料箱均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接料箱位于所述第一刮渣板下方,所述第二接料箱位于所述第二刮渣板下方;
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与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链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到位检测块,两个所述到位检测块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链两端;
所述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还包括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走纸接近开关、负压感应开关及控制箱;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固定于所述机架内,位于所述上过滤室一侧,且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与所述上过滤室的下端面位置相对应;所述机架内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走纸接近开关;所述负压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上过滤室的内腔内或所述下过滤室的内腔内;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隔膜泵、所述液压升降缸、所述进水气动球阀、所述吹扫气动球阀、所述第一气胀轴、所述第二气胀轴、所述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所述下过滤室限位接近开关、所述走纸接近开关、所述负压感应开关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滤室上端面设有凸面密封条,所述上过滤室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面密封条相匹配的凹面固定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固定连接有脚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渣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渣板,所述第一挡渣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刮渣板背离所述第二刮渣板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挡渣板位于所述第一接料箱正上方;所述第二刮渣组件还包括第二挡渣板,所述第二挡渣板一端与所述第二刮渣板背离所述第一刮渣板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挡渣板位于所述第二接料箱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渣辅助胶辊和所述第二刮渣辅助胶辊所在水平面与所述第一气胀轴和所述第二气胀轴所在水平面相互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水管及所述排水管均为耐高温塑料软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胀轴与所述第二气胀轴上均插设有滤纸限位端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滤室外侧壁设有导向柱套,所述上过滤室外侧壁上设有套于所述导向柱套内的导向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上过滤室的内腔内。
CN201921224519.2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Active CN210751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4519.2U CN210751583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4519.2U CN210751583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1583U true CN210751583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57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4519.2U Active CN210751583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15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1967A (zh) * 2022-06-27 2022-10-14 无锡强工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磷化除渣机及其使用方法
TWI781727B (zh) * 2021-08-16 2022-10-21 麥芝事業有限公司 排屑過濾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1727B (zh) * 2021-08-16 2022-10-21 麥芝事業有限公司 排屑過濾裝置
CN115181967A (zh) * 2022-06-27 2022-10-14 无锡强工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磷化除渣机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1846B (zh) 立式全自动板框压滤机及其过滤工艺
CN210751583U (zh) 一种双向排渣的磷化除渣机
CN103990620B (zh) 一种基膜脱铝的方法及设备
CN215692417U (zh) 一种转移印花烫布机废气处理装置
US3506128A (en) Filter apparatus
CN208553353U (zh)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过滤装置
CN201959611U (zh) 固定方形板式过滤机
CN117160946A (zh) 一种镜面铝表面镜面化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3638732B (zh) 带式转鼓过滤机
CN110538494A (zh) 压滤机新型快速清洗滤布装置
CN215654657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烟气处理设备
CN203694726U (zh) 带式转鼓过滤机
KR20100060134A (ko) 정수장치
CN212790044U (zh) 一种自动连续真空转鼓过滤系统
CN109289269B (zh) 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
CN209816316U (zh) 一种电泳涂装的喷淋装置
CN208145558U (zh) 一种低浓度煤化工废水处理设备
CN108325907B (zh) 高压节能清洗机
CN215587416U (zh) 瓶行走清洗控制系统装置
CN104353358A (zh) 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
CN217748242U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便于移动的机械零部件清洗装置
CN204247074U (zh) 一种转膜污水处理机
CN211158840U (zh) 一种压滤机滤布自动清洗机构
CN212093487U (zh) 一种全自动滚筒清洗线设备
CN214918564U (zh) 一种活塞杆生产表面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