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0122U -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0122U
CN210750122U CN201921269111.7U CN201921269111U CN210750122U CN 210750122 U CN210750122 U CN 210750122U CN 201921269111 U CN201921269111 U CN 201921269111U CN 210750122 U CN210750122 U CN 210750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ear
bottom plate
belt pulley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91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剑容
吴珍霞
曾强
陈贵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691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0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0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01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转动连接固定底板;支撑底板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通过半周齿轮分别连接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输出端与固定底板固接;第二传动装置连接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包括与第二传动装置固接的连接轴,连接轴上固接圆盘,圆盘上设有滑槽凸起,转换装置还包括与支撑底板滑动连接的滑槽杆,滑槽杆上设有与滑槽凸起相配合的滑槽;滑槽杆上还设有往返齿轮,往返齿轮啮合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输出端均固接手指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锻炼装置操作不方便,锻炼部位广而不精的问题。

Description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俗称中风,中风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多样,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体力活动不足等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在发病前可能出现短暂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等。
由于中风病人长时间的不运动,会导致活动困难甚至丧失运动能力。因此,在康复期间通常进行中西医治疗和康复锻炼实现康复的目的。目前,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使用不方便,锻炼部位广而不精,因此急需一种使用方便的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使用不方便,锻炼部位广而不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转动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半周齿轮,半周齿轮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连接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输出端与固定底板固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有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与第二传动装置输出端固接的连接轴,连接轴上固接有圆盘,圆盘上设有滑槽凸起;所述转换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支撑底板上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滑槽杆,滑槽杆上设有与滑槽凸起相配合的滑槽;滑槽杆上还固接有往返齿轮,往返齿轮啮合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输出端均固接有手指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往返齿轮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圆柱齿轮上固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固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固接有第一手指固定板;所述第一皮带轮上设有第一皮带,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上固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固接有第二手指固定板;所述圆柱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接有第三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固接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固接有第三手指固定板;所述第三皮带轮上设有第二皮带,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上固接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固接有第四手指固定板;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均与固定底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固接于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固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啮合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上固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与曲柄摇杆机构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接于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固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固接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啮合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上与连接轴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固接于第四连接杆的曲柄,曲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摇杆,摇杆与固定底板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手掌扣,所述手指固定板上均设有手指扣;所述手指扣和手掌均为松紧带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将装置固定在中风病人的手背上,为病人提供活动手指的功能,其功能有:手指的开合以及手指的屈伸,能够有效舒缓肌肉和血管,满足各种程度中风病人的锻炼需求,并且本装置结构新颖,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时取放方便,极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手指扣和手掌扣均为松紧带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可适用于不同手掌大小的病人适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操作不方便,锻炼部位广而不精的问题,使用本装置可以达到很好的康复锻炼效果,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第一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第二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装置第一周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装置第二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曲柄摇杆机构轴测图
图中:1、第一罩壳,2、手掌扣,3、第二罩壳,4、手指扣,5、手指固定板,6、曲柄摇杆机构,7、动力装置,8、支撑底板,9、转换装置,10、旋转机构,11、固定底板,12、铰链,13、第一从动齿轮,14、电机输出轴,15、半周齿轮,16、第二从动齿轮,17、第一连接杆,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锥齿轮,21、第三锥齿轮,22、第三连接杆,23、第四锥齿轮,24、第四连接杆,25、圆盘,26、转动轴,27、滑槽杆,28、连接轴,29、滑槽凸起,30、往返齿轮,31、第五锥齿轮,32、连接轴,33、第六锥齿轮,34、第二传动轴,35、第一皮带,36、第一皮带轮,37、第一传动轴,38、从动齿轮,39、曲柄,40、连接杆,41、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支撑底板8和固定底板11,支撑底板8和固定底板1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8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14上设有半周齿轮15,半周齿轮15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6;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3连接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6,曲柄摇杆机构6输出端与固定底板11固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6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有转换装置9;所述转换装置9包括与传动装置输出端固接的连接轴28,连接轴28上固接有圆盘25,圆盘25上设有滑槽凸起29,所述转换装置9还包括固定于支撑底板8上的转动轴26,转动轴26上转动连接有滑槽杆27,滑槽杆27上设有与滑槽凸起29相配合的滑槽;滑槽杆27上还固接有往返齿轮30,往返齿轮30啮合有旋转机构10;旋转机构10输出端均固接有手指固定板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本装置放置于中风病人手背,并使用手掌扣2和手指扣4将本装置固定在中风病人手上,控制电机开始工作,电机输出端的半周齿轮15首先啮合第二从动齿轮16,第二从动齿轮16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带动圆盘25转动,圆盘25上的滑槽凸起29跟随圆盘25转动;滑槽凸起29与滑槽杆27上的滑槽相配合,滑槽杆27在滑槽凸起29的作用下绕转动轴26进行周期往返转动,滑槽杆27上的往返齿轮30随滑槽杆27周期往返转动,往返齿轮30带动旋转机构10周期转动,旋转机构10带动手指固定板5往返转动;电机输出端的半周齿轮15然后啮合第一从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3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曲柄摇杆机构6工作,曲柄摇杆机构6带动支撑底板8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10包括与往返齿轮30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圆柱齿轮上固接有第一皮带轮36,第一皮带轮36固接有第一传动轴37,第一传动轴37与第一手指固定板固接;所述第一皮带轮36上设有第一皮带35,第一皮带轮36通过第一皮带35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上固接有第二传动轴34,第二传动轴34上固接有第二手指固定板;所述圆柱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38,从动齿轮固接有第三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固接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与第三手指固定板固接;所述第三皮带轮上设有第二皮带,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上固接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上固接有第四手指固定板;所述传动轴均与固定底板11转动连接。
在使用时往返齿轮30转动一个周期带动圆柱齿轮转动一个周期,圆柱齿轮带动第一皮带轮36转动,第一皮带轮36通过第一传动轴37带动第一手指固定板转动,第一皮带轮36还通过第一皮带35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传动轴34带动第二手指固定板转动;同时,圆柱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38转动,同理从动齿轮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三传动轴带动第三手指固定板转动,第三皮带轮还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丝传动轴带动第四手指固定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摇杆机构6包括固接于第四连接杆的曲柄39,曲柄3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连接杆4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摇杆41,摇杆41与固定底板11固接。
第一传动装置带动曲柄39转动后,曲柄39转动带动连接杆40转动,连接杆40带动摇杆41转动,摇杆41带动固定底板11绕支撑底板8转动;曲柄39做完整圆周转动,摇杆41做转动九十度的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固接于第一从动齿轮13的第二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19上固接有第三锥齿轮21,第三锥齿轮21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3,第四锥齿轮23上固接有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与曲柄摇杆机构6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接于第二从动齿轮16的第一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7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8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0上固接有第二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19上固接有第五锥齿轮31,第五锥齿轮31啮合有第六锥齿轮33,第六锥齿轮33上与转换装置9固接。
电机开始工作后首先啮合第二从动齿轮16,第二从动齿轮16通过第一连接杆17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第一锥齿轮18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20转动,第二锥齿轮20通过第二连接杆19带动第五锥齿轮31转动,第五锥齿轮31啮合带动第六锥齿轮33转动,第六锥齿轮33带动转换装置9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8上第一罩壳1,第一罩壳1上上设有手掌扣2,所述手指固定板5上均设有手指扣4;所述手指扣4和手掌均为松紧带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于中风病人手背,使用手掌扣2把支撑底板8和中风病人的手掌固定,然后使用手指扣4把手指固定板5与中风病人的手指均对应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本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在使用时放置于中风病人的手背,医护人员使用手掌扣2将支撑底板8与手掌固定,然后使用手指扣4将手指固定板5与手指均对应固定;控制电机开始工作,电机输出轴14上的半周齿轮15首先啮合带动第二从动齿轮16,第二从动齿轮16带动第二传动装置工作,第二传动装置带动转换装置9工作,转换装置9将转动转换为往返齿轮30的往返运动,往返齿轮30啮合带动旋转机构10工作,旋转机构10带动四个手指固定板5转动,手指固定板5带动手指实现手指开合的目的;
随半周齿轮15转动,半周齿轮15啮合第一从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3带动第一传动装置工作,第一传动装置输出端带动曲柄摇杆机构6工作,曲柄摇杆机构6输出端带动固定底板11转动,实现手指屈伸的目的;至此一个周期完成,整个过程先实现手指的开合,再实现手指的屈伸。

Claims (6)

1.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8),支撑底板(8)转动连接有固定底板(11);所述支撑底板(8)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14)上设有半周齿轮(15),半周齿轮(15)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13)和第二从动齿轮(16);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3)连接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曲柄摇杆机构(6),曲柄摇杆机构(6)输出端与固定底板(11)固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6)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有转换装置(9);所述转换装置(9)包括与第二传动装置输出端固接的连接轴(28),连接轴(28)上固接有圆盘(25),圆盘(25)上设有滑槽凸起(29);所述转换装置(9)还包括与支撑底板(8)转动连接的滑槽杆(27),滑槽杆(27)上设有与滑槽凸起(29)相配合的滑槽;滑槽杆(27)上还固接有往返齿轮(30),往返齿轮(30)啮合有旋转机构(10);旋转机构(10)输出端均固接有手指固定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包括与往返齿轮(30)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圆柱齿轮上固接有第一皮带轮(36),第一皮带轮(36)固接有第一传动轴(37),第一传动轴(37)固接有第一手指固定板;所述第一皮带轮(36)上设有第一皮带(35),第一皮带轮(36)通过第一皮带(35)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上固接有第二传动轴(34),第二传动轴(34)固接有第二手指固定板;所述圆柱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38),从动齿轮(38)固接有第三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固接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固接有第三手指固定板;所述第三皮带轮上设有第二皮带,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有第四皮带轮,第四皮带轮上固接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固接有第四手指固定板;所述第一传动轴(37)、第二传动轴(34)、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与固定底板(11)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一从动齿轮(13)同轴固接的第三锥齿轮(21),第三锥齿轮(21)啮合有第四锥齿轮(23),第四锥齿轮(23)上固接有第四连接杆(24),第四连接杆(24)与曲柄摇杆机构(6)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二从动齿轮(16)同轴固接的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轮(18)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0)同轴固接有第五锥齿轮(31),第五锥齿轮(31)啮合有第六锥齿轮(33),第六锥齿轮(33)上与连接轴(28)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6)包括固接于第四连接杆的曲柄(39),曲柄(3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连接杆(4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摇杆(41),摇杆(41)与固定底板(11)固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8)上第一罩壳(1),第一罩壳(1)上设有手掌扣(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固定板(5)上均设有手指扣(4)。
CN201921269111.7U 2019-08-07 2019-08-07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50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9111.7U CN210750122U (zh) 2019-08-07 2019-08-07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9111.7U CN210750122U (zh) 2019-08-07 2019-08-07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0122U true CN210750122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1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911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50122U (zh) 2019-08-07 2019-08-07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0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6975A (zh) 一种骨科专用康复锻炼装置
CN107536696A (zh) 穿戴式上肢外骨骼康复训练器
CN113499571B (zh) 一种乳腺科用术后护理康复锻炼装置
CN206063381U (zh) 一种外骨骼欠驱动全指训练康复装置
CN109998865B (zh) 一种肢体康复训练机械臂
CN210750122U (zh) 内科中风病人的锻炼装置
CN108814872A (zh) 一种具有心脏复苏按压功能的按摩器及按摩台
CN210301617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
CN107243140B (zh) 一种便携式益智防痴呆助康复装置
CN211461103U (zh) 肠胀气辅助治疗装置
CN214105149U (zh) 热敷按摩型康复科肌肉缓解器
CN212067130U (zh) 老年护理康复器
CN113975080A (zh) 一种手指骨折用手部活动医疗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25882U (zh) 一种骨科手指恢复装置
CN215740261U (zh) 自助式下肢运动康复装置
CN111714328A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及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5308102U (zh) 手掌按摩提拉训练器
CN216933964U (zh) 缓解肌痉挛按摩装置
CN215740289U (zh) 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装置
CN208770371U (zh) 一种护理科室用手部按摩装置
CN215308076U (zh) 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
CN220069770U (zh) 一种普外科用肌肉撑开装置
CN215025778U (zh) 一种老年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CN215308299U (zh) 一种叩刺艾灸两用装置
CN211410155U (zh) 一种中医治疗病人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