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421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4216U
CN210744216U CN201922405211.4U CN201922405211U CN210744216U CN 210744216 U CN210744216 U CN 210744216U CN 201922405211 U CN201922405211 U CN 201922405211U CN 210744216 U CN210744216 U CN 210744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terminal
conductive terminals
circuit board
differenti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052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林忠
张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052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4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4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4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端子模组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屏蔽壳体包覆于端子模组外侧且与舌板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第一排导电端子、第二排导电端子、及电路板,电路板位于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屏蔽件,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沿上下方向邻接设置,屏蔽件位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之间。第一端子组包括第一排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绝缘体,第二端子组包括第二排导电端子及一体成型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绝缘体。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屏蔽件以形成端子模组。端子模组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屏蔽壳体包覆于端子模组外侧且与舌板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对接腔供对接连接器插入。该电连接器的制程较复杂,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程简单、成本较低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屏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外侧且与所述舌板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排导电端子、第二排导电端子、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表面形成有焊接片,所述焊接片与对应的导电端子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铜箔,所述屏蔽层覆盖整个电路板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部、自所述端子本体部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附加部及自所述第一附加部的前边缘向下延伸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部、自所述端子本体部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二附加部及自所述第二附加部的前边缘向上延伸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沿上下方向对齐且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向内抵靠于所述电路板的侧面,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向外凸伸出所述舌板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还包括自所述端子本体部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附加部的后侧,所述第一凸伸部向外凸伸出所述基部的侧面,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屏蔽壳体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沿横向依次为:第一接地端子、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一电源端子、第一PD端子、第一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一边带使用端子、第一电源端子、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一接地端子,在同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沿横向依次为:第二接地端子、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二电源端子、第二边带使用端子、第二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二PD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沿上下方向一一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包括三个前端通孔,三个所述前端通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前侧且沿横向均匀排列,三个所述前端通孔沿横向依次为:第一前端通孔、第二前端通孔、第三前端通孔,所述第一前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设置,所述第二前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设置,所述第三前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还包括位于三个所述前端通孔后侧的两个中端通孔,两个所述中端通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中部且沿横向均匀排列,两个所述中端通孔沿横向依次为:第一中端通孔、第二中端通孔,所述第一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电源端子与第一PD端子设置,所述第一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电源端子与第二边带使用端子设置;所述第二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边带使用端子与第一电源端子设置,所述第二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PD端子与第二电源端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及所述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只需要一次注塑成型工艺,制程简单,节约成本;带铜箔的电路板设置于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屏蔽效果更好;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加强部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二加强部通过点焊的方式电性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向内抵靠于电路板的侧面,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向外凸伸出舌板的侧面,增加了端子模组的强度,使得该电连接器能够承受更大的插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3所示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双层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安装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电连接器100包括端子模组10及包覆于端子模组10的屏蔽壳体20。端子模组10包括绝缘本体13及固持于绝缘本体13的第一排导电端子30、第二排导电端子40、双层印刷电路板50,第一排导电端子30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沿上下方向一一对齐,双层印刷电路板50位于第一排导电端子30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之间。绝缘本体13一体成型于第一排导电端子30、第二排导电端子40、双层印刷电路板50,以形成端子模组10。端子模组10包括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舌板12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屏蔽壳体20包覆于端子模组10外侧且与舌板12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60,对接腔60供对接连接器插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为Type C连接器。
第一排导电端子30包括沿横向排列的十二根第一导电端子,第二排导电端子40包括沿横向排列的十二根第二导电端子,十二根第一导电端子与十二根第二导电端子沿上下方向一一对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焊接部及位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之间的第一固持部,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第二焊接部及位于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焊接部之间的第二固持部,十二根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固持部与十二根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固持部均固持于基部11,十二根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均裸露于舌板12的上表面,十二根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均裸露于舌板12的下表面,十二根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与十二根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部均延伸超出基部11且贴片式焊接于外部电路板。
十二根第一导电端子沿横向依次排列为:第一接地端子31、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32、第一电源端子33、第一PD端子34、第一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35、第一边带使用端子36、第一电源端子33、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32、第一接地端子31,在同一方向上,十二根第二导电端子沿横向依次排列为:第二接地端子41、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42、第二电源端子43、第二边带使用端子44、第二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45、第二PD端子46、第二电源端子43、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42、第二接地端子41。第一接地端子31包括端子本体部310、自端子本体部310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附加部311及自第一附加部311的前边缘向下延伸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一加强部312。第二接地端子41包括端子本体部410、自端子本体部410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二附加部411及自第二附加部411的前边缘向上延伸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二加强部412。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加强部412沿上下方向对齐且焊接在一起,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加强部412向内抵靠于双层印刷电路板50的侧面,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加强部412向外凸伸出舌板12的侧面。第一接地端子31还包括自端子本体部310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凸伸部313,第一凸伸部313位于第一附加部311的后侧,第一凸伸部313向外凸伸出基部11的侧面,第一凸伸部313与屏蔽壳体20接触,使得屏蔽效果更佳。
双层印刷电路板50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51、第二印刷电路板52及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5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52之间的铜箔53,第一印刷电路板51与第二印刷电路板52沿上下方向对称设置。第一印刷电路板51的上表面设置有十二个第一焊接片510,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十二根第一导电端子焊接于所述十二个第一焊接片510。第二印刷电路板52的下表面设置有十二个第二焊接片(未图示),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十二根第二导电端子焊接于所述十二个第二焊接片。双层印刷电路板50设置有三个前端通孔54,三个前端通孔54位于双层印刷电路板50的前侧且沿横向均匀排列,双层印刷电路板50还包括位于三个前端通孔54后侧的两个中端通孔55,两个中端通孔55位于双层印刷电路板50的中部且沿横向均匀排列。三个前端通孔54与两个中端通孔55均沿上下方向贯穿双层印刷电路板50,中端通孔55的尺寸大于前端通孔54的尺寸。三个前端通孔54沿横向依次为:第一前端通孔541、第二前端通孔542、第三前端通孔543,两个中端通孔55沿横向依次为:第一中端通孔551、第二中端通孔552。第一前端通孔541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32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42设置,第二前端通孔542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35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45设置,第三前端通孔543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32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42设置。第一中端通孔551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电源端子33与第一PD端子34设置,第一中端通孔551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电源端子43与第二边带使用端子44设置;第二中端通孔552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边带使用端子36与第一电源端子33设置,第二中端通孔552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PD端子46与第二电源端子43设置。三个前端通孔54用于调整双层印刷电路板50的特性阻抗。
下面简单描述上述Type C连接器100的成型过程:
(1)将第二排导电端子40焊接于双层印刷电路板50的下表面的十二个第二焊接片,将第一排导电端子30焊接于双层印刷电路板50的上表面的十二个第一焊接片510;
(2)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接地端子31的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接地端子41的第二加强部412沿上下方向对齐,且通过激光点焊的方式将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加强部412电性连接在一起;
(3)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绝缘本体13一体成型于第一排导电端子30、双层印刷电路板50、第二排导电端子40,以形成端子模组10;
(4)组装屏蔽壳体20,从而形成所述Type C连接器100。
本实用新型中的Type C连接器100只需要一次注塑成型工艺,制程简单,节约成本;带铜箔53的双层印刷电路板50设置于第一排导电端子30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之间,屏蔽效果更好;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接地端子31的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接地端子41的第二加强部412通过点焊的方式电性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加强部412向内抵靠于双层印刷电路板50的侧面,第一加强部312与第二加强部412向外凸伸出舌板12的侧面,增加了端子模组10的强度,使得该Type C连接器100能够承受更大的插拔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屏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外侧且与所述舌板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排导电端子、第二排导电端子、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表面形成有焊接片,所述焊接片与对应的导电端子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具有屏蔽功能的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铜箔,所述屏蔽层覆盖整个电路板所在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部、自所述端子本体部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附加部及自所述第一附加部的前边缘向下延伸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部、自所述端子本体部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二附加部及自所述第二附加部的前边缘向上延伸后再向前延伸的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沿上下方向对齐且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向内抵靠于所述电路板的侧面,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向外凸伸出所述舌板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还包括自所述端子本体部的侧边缘向外延伸的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附加部的后侧,所述第一凸伸部向外凸伸出所述基部的侧面,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屏蔽壳体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沿横向依次为:第一接地端子、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一电源端子、第一PD端子、第一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一边带使用端子、第一电源端子、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一接地端子,在同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沿横向依次为:第二接地端子、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二电源端子、第二边带使用端子、第二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二PD端子、第二电源端子、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沿上下方向一一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三个前端通孔,三个所述前端通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前侧且沿横向均匀排列,三个所述前端通孔沿横向依次为:第一前端通孔、第二前端通孔、第三前端通孔,所述第一前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设置,所述第二前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USB2.0差分信号端子对设置,所述第三前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与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USB3.1差分信号端子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位于三个所述前端通孔后侧的两个中端通孔,两个所述中端通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中部且沿横向均匀排列,两个所述中端通孔沿横向依次为:第一中端通孔、第二中端通孔,所述第一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电源端子与第一PD端子设置,所述第一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电源端子与第二边带使用端子设置;所述第二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边带使用端子与第一电源端子设置,所述第二中端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PD端子与第二电源端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及所述电路板。
CN201922405211.4U 2019-12-27 2019-12-27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0744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5211.4U CN21074421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05211.4U CN21074421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4216U true CN210744216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05211.4U Active CN210744216U (zh) 2019-12-27 2019-12-2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4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3199B (zh) 電連接器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US959036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1294607B1 (ko) 전기커넥터 및 그 조립체
JP2017098232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247261B (zh) 电连接器
TWM568511U (zh) 電連接器
KR101980975B1 (ko) 접지 요소를 형성하기 위해 접지 단자 및 접지 피스를 함께 구비하는 신호 커넥터
CN107681349B (zh) 电连接器
CN1086160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16231359A (zh) 电连接器
CN108206431B (zh) 电连接器
CN108232502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2014020623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US10270192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6276966B1 (en) Jack with shield plate
US66199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CN210744216U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807U (zh) 电连接器
CN214254806U (zh) 电连接器
CN110943324A (zh) 电连接器
CN209981537U (zh) 电连接器
CN109687203B (zh) 电连接器
CN1076813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9643148U (zh) 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