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2440U -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2440U
CN210742440U CN201921399736.5U CN201921399736U CN210742440U CN 210742440 U CN210742440 U CN 210742440U CN 201921399736 U CN201921399736 U CN 201921399736U CN 210742440 U CN210742440 U CN 210742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apacitor
circuit
capacitor bank
indicato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97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锡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angjiafu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angjiafu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angjiafu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angjiafu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97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2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2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2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其中,该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电容器组及指示灯电路;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电容器组的第一端连接,电容器组的第二端与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与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指示灯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充电电阻,用于输出电源至电容器组;指示灯电路,用于指示电容器组的充电状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电容器充电过程中分阶段充电测试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邮电和能源等基础工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来我国电子整机产品以民品为主,而目前工业用投资类整机的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适应这种发展形势,铝电解电容器由原先以小型铝电解电容器为主,逐渐向大型高压铝电解电容器转移。而目前生产高压铝电解电容过程的充电(老化)工序中,充电测试设备成本高,测试的工作量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旨在提高电容器充电过程中分阶段充电测试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所述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电容器组及指示灯电路;
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指示灯电路,用于指示所述电容器组的充电状态。
可选地,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输入测试交流电源。
可选地,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电容器组包括n路并联连接的电容器,n路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一端,n路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二端。
可选地,每一所述电容器为铝电解电容器。
可选地,每一所述电容器为极性电容,每一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为极性电容的阳极,每一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端为极性电容的阴极。
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所述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所述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所述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电容器组及指示灯电路;
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指示灯电路,用于指示所述电容器组的充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电容器组及指示灯电路;充电电阻连接于电容器组的第一端,即是电容器组的输入端,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入端接入测试交流电源时,充电电阻对电容器组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在充电电阻的第一端和充电电阻的第二端并联连接指示灯电路,使得在对电容器组进行充电时,以此达到指示电容器组的充电状态,即是电容器组在充电时,当电容器组中的电容器存在短路或者断路等异常时,指示灯电路就灭掉,表示此充电子电路存在异常。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电容器充电过程中分阶段充电测试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中充电子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充电子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电容器组 D1 第一发光二极管
20 指示灯电路 C1 第一电容器
R1 充电电阻 C2 第二电容器
R2 第一电阻 Cn 第n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可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如图2所示,该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所述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R1、电容器组10及指示灯电路20;
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器组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组10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20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指示灯电路20,用于指示所述电容器组10的充电状态。
本实施例中,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即是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如图1所示的充电子电路并联连接于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出端,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每一充电子电路中的充电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于正极电源输入端和电容器组10的第一端之间,充电电阻R1在电路中起到保护电容器组10的作用,以防止输入电源的电流过大,对电容器组10造成损坏。在本方案中,充电电阻R1的阻值为15KΩ,可以理解的是,充电电阻R1的阻值也可以为10KΩ、17KΩ、20KΩ等,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定,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每一充电子电路中的电容器组10即为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的电能储存元件,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时,经充电电阻R1为电容器组10提供电源,也即是电容器组10作为电能储存元件接收输入的电源进行充电测试操作。
本实施中,每一充电子电路中的指示灯电路20与充电电阻R1并联连接,即是指示灯电路20的输入端与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指示灯电路20输出端连接于充电电阻R1的第二端和电容器组10第一端的公共端。可以理解的是,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至电容器组10进行充电测试操作时,指示灯电路20可以指示电容器组10中的电容器状态,即是指示电容器组10中电容器的短路或者断路等状态。进一步地,当电容器组10中的电容器均正常时,指示灯电路20就会亮,当电容器组10中的电容器存在短路或者断路时,指示灯电路20就会熄灭。
需要说明的是,电容器组10的充电状态指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时,电容器组10是否正常运行、短路、短路等状态。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即是电容器老化测试电路,也即是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入端输入电源时,测试电容器组10中电容器在老化的工作过程中所处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R1、电容器组10及指示灯电路20;充电电阻R1连接于电容器组10的第一端,即是电容器组10的输入端,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入端接入测试交流电源时,充电电阻R1对电容器组10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在充电电阻R1的第一端和充电电阻R1的第二端并联连接指示灯电路20,使得在对电容器组10进行充电时,以此达到指示电容器组10的充电状态,即是电容器组10在充电时,当电容器组10中的电容器存在短路或者断路等异常时,指示灯电路20就灭掉,表示此充电子电路存在异常。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电容器充电过程中分阶段充电测试的便捷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输入测试交流电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交流电源的电压值为50V-600V。进一步地,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对于电容器组10中电容器的充电测试,是分阶段充电测试。也即是对于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输入不同的测试交流电源,以测试电容器组10中电容器在不同电压下的充电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测试交流电源的电压值可以是50V、150V、250V、350V、425V、600V等,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当50V的测试交流电源输入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时,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中的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全部接通,此时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全亮,如存在一路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不亮,则表示该路中的电容器组10存在短路或者断路等异常状态;当50V的测试交流电源在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中保持一段时间后,指示灯电路20的指示灯全部断开,此时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全灭,如存在一路指示灯没有熄灭,则表示该路电容器组10异常。
当600V的测试交流电源输入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时,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中的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全部接通,此时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全亮,如存在一路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不亮,则表示该路中的电容器组10存在短路或者断路等异常状态;当600V的测试交流电源在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中保持一段时间后,指示灯电路20的指示灯全部断开,此时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全灭,如存在一路指示灯没有熄灭,则表示该路电容器组10异常。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输入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中的测试交流电源的电压值为150V、250V、350V或425V时,指示灯电路20中的指示灯会呈现出与上述一致的状态。本方案实现了电容器组10中电容器的分阶段测试,也即是实现了电容器组10中电容器在不同电压下的充电测试,提高了电容器组10中电容器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指示灯电路20包括第一电阻R2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所述第一电阻R2的第一端为所述指示灯电路20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为所述指示灯电路20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在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输入不同的测试交流电源时,通过指示灯电路20指示电容器组10中的电容器充电状态,即是通过指示灯电路20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指示电容器组10中的电容器充电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如图2所示,所述电容器组10包括n路并联连接的电容器,n路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容器组10的第一端,n路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容器组10的第二端。可以理解的是,电容器组10中的n个电容器并联连接,对于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中输入不同的测试交流电源,指示灯电路20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指示电容器组10中n个电容器的状态,在电容器组10中的任一电容器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等异常状态,指示灯电路20中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均会产生异常,即是第一发光二极管D1均会通过亮/灭来指示电容器组10中出现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充电子电路中电容器组均包括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至第n电容器Cn,此处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以此可以实现一个充电子电路对n个电容器的测试,提升了对电容器充电测试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容器为铝电解电容器。可以理解的是,电容器组10中包括的n路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均为铝电解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是由铝圆筒做负极,里面装有液体电解质,插入一片弯曲的铝带做正极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铝电解电容一定会坏,只是时间问题。影响铝电解电容寿命的原因有很多,过电压、逆电压、高温、急速充放电等,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最大的影响就是温度,温度越高电解液的挥发损耗越快。因此,在本方案中,采用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对铝电解电容的充电状态进行测试,也就是对铝电解电容的老化状态进行测试。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容器为极性电容,每一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为极性电容的阳极,每一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端为极性电容的阴极。可以理解的是,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也可以对除铝电解电容以外的极性电容进行测试,以此使得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应用更加广泛。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所述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该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所述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R1、电容器组10及指示灯电路20;
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器组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组10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20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20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指示灯电路20,用于指示所述电容器组10的充电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充电子电路,每一所述充电子电路包括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入端、充电电阻、电容器组及指示灯电路;
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指示灯电路,用于指示所述电容器组的充电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端和所述负极电源输入端输入测试交流电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交流电源的电压值为50V-600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组包括n路并联连接的电容器,n路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一端,n路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容器组的第二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容器为铝电解电容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容器为极性电容,每一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为极性电容的阳极,每一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端为极性电容的阴极。
8.一种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充电测试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
CN201921399736.5U 2019-08-23 2019-08-23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210742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9736.5U CN210742440U (zh) 2019-08-23 2019-08-23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9736.5U CN210742440U (zh) 2019-08-23 2019-08-23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2440U true CN210742440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5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9736.5U Active CN210742440U (zh) 2019-08-23 2019-08-23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2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0561B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103444265A (zh) 直管发光二极管照明灯
CN207752886U (zh) 一种高压电容充电老化排架
CN210742440U (zh) 电容器充电测试电路及装置
CN106771783B (zh) 直流母线电容组健康监测电路
CN104821575A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防接错输出电路
CN111383843A (zh) 电解电容老化方法、系统及自动老化机
US20160205738A1 (en) Led tube adapted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ballast or ac main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201464542U (zh) 中高压带电指示器
CN208058504U (zh) 一种led灯条
CN203596961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CN112952217A (zh) 一种电芯电压采集装置、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1166388B (zh) 背光灯管短路和开路保护电路
CN109307814B (zh) 一种电容可靠性测试电路
CN207301206U (zh) 一种检测台
CN101848593A (zh) 一种电子镇流器异常状态保护电路、电子镇流器及灯具
CN218003636U (zh) 集成电路老化板
CN213181947U (zh) 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US9732914B2 (en) LED lamp
CN203884022U (zh) 一种用于驱动led的全桥整流电路及led发光设备
CN214669513U (zh) 一种荧光灯负载检测电路
CN220340310U (zh) 电芯模拟装置及电芯模拟系统
CN210468021U (zh) 一种电池电压测量及平衡电路
CN204680285U (zh) 一种探究电容器充电放电的教学演示仪
CN211577292U (zh) 一种大型螺丝铝电解电容老化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