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8194U -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8194U
CN210738194U CN201921103020.6U CN201921103020U CN210738194U CN 210738194 U CN210738194 U CN 210738194U CN 201921103020 U CN201921103020 U CN 201921103020U CN 210738194 U CN210738194 U CN 210738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
pipe
water storage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30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明飞
陈思宇
王佳晴
王炜
张铭哲
王翠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1030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8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8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8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蓄水结构和喷水结构,该蓄水结构包括停车层、透水混凝土层、输水层及蓄水箱,输水层包括若干层塑料盲管,每层塑料盲管沿土壤层横向延伸,该输水层的一侧设置有碎石盲沟,碎石盲沟与所有塑料盲管连通,停车层包括种植层及支撑层,种植层设置在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蓄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导流盲管和输水管,导流盲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碎石盲沟内,导流盲管的底端与蓄水箱相连通,导流盲管的顶端穿过土壤层后设置在碎石盲沟内,喷水结构设置在输水管的上方,喷水结构包括连接管及喷头,该装置保证停车位内植被的覆盖度,同时可以利用收集的雨水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场水资源回收利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态停车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与项目都相对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全部硬化,没有建设必要的配套绿化的露天停车场。这些露天停车场基本上都用水泥、沥青、地砖等硬质建材铺设而成,地面光秃寸草不生,吸热和放热都很快。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地面白天吸收大量的太阳能量,到夜晚又释放出来,使城市温度比起周围郊区农村的温度高出3~6℃,成为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老式停车场对暴雨等自然灾害抵御能力较弱,易发生洪涝等灾害,难以对人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进行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该装置保证停车位内植被的覆盖度,同时可以利用收集的雨水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蓄水结构和喷水结构,该蓄水结构设置在土壤层的上方用于收集雨水,该蓄水结构包括停车层、透水混凝土层、输水层及蓄水箱,所述输水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及所述停车层从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土壤层的上方,所述输水层包括若干层塑料盲管,每层塑料盲管沿土壤层横向延伸,该输水层的一侧设置有碎石盲沟,所述碎石盲沟与所有塑料盲管连通,所述停车层包括种植层及支撑层,所述种植层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种植层的上方且所述支撑层由阵列分布的用于种植的网格砖组成;
所述蓄水箱设置在所述土壤层内,所述蓄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导流盲管和输水管,所述导流盲管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碎石盲沟内,所述导流盲管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箱相连通,所述导流盲管的顶端穿过所述土壤层后设置在所述碎石盲沟内,所述输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输水管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箱相连通,所述输水管的顶端穿过土壤层后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一侧的上方;所述喷水结构设置在所述输水管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结构包括连接管及喷头,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输水管的顶端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输水管相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输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查蓄水箱的检查井。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盲管为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盲管倾斜铺设在所述输水层中,所述塑料盲管与土壤层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进一步的,透水混凝土层中在竖直方向上均匀的分布有导流管,相邻的两个导流管间通过连接管Ⅰ和连接管Ⅱ相连通,连接管Ⅰ和连接管Ⅱ均倾斜的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导流管间,连接管Ⅰ和连接管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管间的连接管Ⅰ的最高端与连接管Ⅱ的最高端分别设置在不同导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雨水落在停车层,然后依次从停车层、透水混凝土层后落入输水层,雨水通过塑料盲管流入碎石盲沟;然后通过导流盲管流入到蓄水箱,当停车层的种植层干涸需要浇水时,可以将蓄水箱内的水抽出来通过喷头喷出,该装置可以将水充分利用,一方面,给人提供高质量的视觉观赏性;另一方面,可有效遮阳避光、降低近地面温度、减小噪音、优化周边生态环境,同时绿化可作为碳汇直接吸附作为碳源的汽车尾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混凝土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土壤层,2、输水层,201、塑料盲管,3、透水混凝土层,301、导流管,302、连接管Ⅰ,303、连接管Ⅱ,4、停车层,401、种植层,402、支撑层,5、碎石盲沟,501、导流盲管,6、输水管,601、连接管,602、输水泵,603、喷头,7、检查井,8、蓄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根据附图可知,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蓄水结构和喷水结构,该蓄水结构设置在土壤层1的上方用于收集雨水,该蓄水结构包括停车层4、透水混凝土层3、输水层2及蓄水箱8,透水混凝土层3中在竖直方向上均匀的分布有导流管301,导流管301用于将停车层4过多的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层3排向输水层2,相邻的两个导流管301间通过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相连通;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均倾斜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导流管301间,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同一个相邻的两个导流管3间的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连接管Ⅰ302的最高端与连接管Ⅱ303的最高端分别设置在不同导流管3上,设置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的目的是当某一个导流管301中堵塞杂物时,可以通过连接管Ⅰ302或连接管Ⅱ303将导流管301中的水排到其它导流管301内。
所述输水层2、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及所述停车层4从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土壤层1的上方,所述输水层2包括若干层塑料盲管201,每层塑料盲管201沿土壤层1横向延伸,所述塑料盲管201为波浪形,所述塑料盲管201倾斜铺设在所述输水层2中,所述塑料盲管201与土壤层1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该输水层2的一侧设置有碎石盲沟5,所述碎石盲沟5与所有塑料盲管201连通,所述停车层4包括种植层401及支撑层402,所述种植层401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的上方,所述支撑层402设置在所述种植层401的上方且所述支撑层402由阵列分布的用于种植的网格砖组成;车辆停留在网格砖的上方;
所述蓄水箱8设置在所述土壤层1内,所述蓄水箱8的上方设置有导流盲管501和输水管6,所述导流盲管50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碎石盲沟5内,所述导流盲管501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箱8相连通,所述导流盲管501的顶端穿过所述土壤层1后设置在所述碎石盲沟5内,所述输水管6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输水管6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箱8相连通,所述输水管6的顶端穿过土壤层1后设置在所述支撑层402一侧的上方;
所述喷水结构设置在所述输水管6的上方,所述喷水结构包括连接管601及喷头603,所述连接管601设置在所述输水管6的顶端且所述连接管601与所述输水管6相连通,所述连接管601上设置有输水泵602,所述喷头603设置在所述连接管601的顶端,所述喷头603可沿喷头的中心轴线方向进行旋转喷射,喷头603的中心轴线与连接管601的中心轴线重合,喷头603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接管601转动连接,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承和密封组件,所述连接轴承嵌设在所述喷头603上,连接轴承为真空密封轴承,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轴套和密封法兰圈,所述密封法兰圈套设在连接管601顶端外周面上,轴套的一端套设在密封法兰圈的内圈上,轴套的另一端套设在连接轴承的内圈上,轴套的的外圈上套设有传动轮,连接管60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主轴通过皮带与传动轴相连,通过电机驱动喷头603旋转喷射。所述蓄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查蓄水箱8的检查井7。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蓄水箱8埋入土壤层1;
步骤二、夯实土壤层1;
步骤三、在土壤层1上方铺装塑料盲管201;
塑料盲管是由塑料芯体外包裹滤布组式;塑料芯体是以热可塑性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经过改性,在热熔状态下,通过喷咀挤压出细的塑料丝条,再通过成型装置将挤出的塑料丝在结点上熔接,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塑料芯体有矩形、中空矩阵、圆形中空圆形等多种结构形式。该材料克服了传统盲沟的缺点,具有表面开孔率高,集水性好,空隙率大,排水性好,抗压性强,耐压性好,柔性好,适应土体变形,耐久性好,重量轻,施工方便,工人劳动强度大大下降,施工效率高,因而受到工程局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该盲管具有以下的特点:
1、塑料盲沟的组成纤维为1.5~2.5mm的丝条,相互接点熔结成型,呈立体网状体,其原理与钢结构造物的桁架原理相同。表面开孔庇为95~97%,是有孔管的5倍以上,是树脂网格管的3~4倍,表面吸水率极高;
2、由于是立体结构,其空隙率为80~95%,构成空间与管理同且轻便,抗压性能比管结构的树脂强10倍以上,因此,即使因超负荷被压,但由于是立体结构,故残余空隙也达50%以上,不存在不通水的问题,无需考虑会被土压力压坏;
3、抗压强度大,250KPa压力下,其压缩率低于10%;
4、加有抗老化剂,经久耐用,在水下,土中等处入置几十年也能确保稳定;
5、抗压且柔韧,对于弯道等曲位也能施工,十分轻便,若回填深度在10cm左右,还可用推土机进行回填等;
6、由于有以上特点,故对以往传统盲沟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不均匀沉降或因超载引起部分闭塞,被压坏导致空隙全无引起功能中断的问题,可通过塑料盲沟材解决。
步骤四、在塑料盲管201上方摊铺透水混凝土层3;
步骤五、在透水混凝土层3上方设置种植层401;
步骤六、在种植层401的上方铺设种植用的网格砖;
步骤七、将喷水机构安装在输水管6的上方。
透水混凝土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搅拌
A、透水混凝土包括石子、水泥、SR透水混凝土增强剂及水的质量比为165:35.8:1:13,透水混凝土搅拌投料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不得错投,第一次投料必须过称,随后可在投料机械容器中做参考记号;
B、投料顺序:先将石子、水泥、SR透水混凝土增强剂加入搅拌机中干拌25~35s,加入水的质量的总水质量的50%拌合55~65s,后再将剩余水加入搅拌110~130s;
C、搅拌时间:从投料搅拌到出料,搅拌时间为3.5~4;搅拌好的成品料出机后应及时运到施工现场,40分钟以内运到现场施工为宜,透水混凝土运输必须采用彩条布等覆盖保持水份,防止水份损失,影响施工质量。
2、透水混凝土的摊铺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应均匀,摊铺厚度应考虑松铺系数,其松铺系数宜为1.1,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在结构层施工中应优先确定胀缝位置,规定尺寸、做好标记、按照要求留置,摊平后用低频平板夯实,夯实后表面应符合设计高度,以保证面层的施工厚度,留置的胀缝应采用挤塑板类的回弹性好的柔性材料填充;
面层施工必须计算前期高度,合理控制高度能够使压实后与设计高度一致,符合道路面层的设计要求,摊平后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碾压,以保证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密实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摊铺有两种施工方法:第一种为连续施工法,在基层浇筑单块体积后,随即摊铺面层,这种施工方法使基层与面层粘结牢固不容易发生空鼓现象,但容易压坏结构层,不能保证基层混凝土强度,施工时应尽量不损坏基层。
另一种方法是间隔式施工法,就是上午铺设基层,下午施工面层。这种方法能保证结构层混凝土强度,交叉施工影响小,还可以减少搅拌机械,降低机械投入和人工投入。但是必须在面层施工时,在基层表面充分浇水养护湿润的情况下,采用同标号水泥浆做粘接层,防止空鼓现象发生。
3、整平
透水混凝土宜采用平整压实机,或采用低频平板振动器震动和专用滚压工具滚压,压实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及找平,人工找平时施工人员应穿上减压鞋进行操作,透水混凝土压实后,宜使用抹平机对透水混凝土面层进行收面,必要时应配合人工拍实、整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应平整。
4、养护整平碾压后应及时用混凝土磨光机磨平,周边磨光机无法磨到的边角进行人工钢板抹平,要求表面平整,石子分布均匀,无缺少石子现象,禁止有积浆现象;透水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养护工作,是透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透水混凝土内添加了无机胶结材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较快,水泥硬化会产生水化热,需要充足水分来降温;
采取的方法是塑料薄膜全覆盖保护,即面层周边的塑料薄膜要大于面层50cm以上,塑料薄膜的搭接宽度满足30cm以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使薄膜均匀的贴盖在面层石子上,做到密闭完好,不留缝隙,而且薄膜不能有损坏现象,局部损坏直接导致养护漏缺,会产生掉子现象,透水混凝土的养护周期为两周,每天浇水养护必须保证两次以上,不可缺少,养护的最佳效果是薄膜内有大量露珠浮在面层石子表面为最好,薄膜覆盖养护必须压牢,防止风吹造成薄膜飘起,避免局部透水混凝土因养护不当造成损坏。
5、切缝、填缝
当透水混凝土强度达到70%左右时(冬天10℃以下2个星期,春秋天9~11天,夏天2~5天),可以进行机械切缝,机械切缝的厚度必须满足面层厚度的贯通,切缝后必须用水及时冲洗缝内的石粉积浆,保证缝内干净无粉尘,并将切缝时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的泥浆冲洗干净。
切到胀缝时保持基层与面层的缝口上下一致,不得错缝。单块缩缝面积的设置首先满足设计要求,其次必须按规范规定的25~30㎡,不得超过30㎡以上,最佳是控制在25㎡以内,面积过大会造成混凝土面层产生裂纹,甚至会有空鼓现象发生。
对胀缝的填置采取挤塑板填充,缩缝内填泡沫条,填缝时的缝表面预留2~3mm高度,然后注入结构胶封闭,嵌完的缝口宽度一致,表面平直,观感良好,所以要求嵌缝材料必须粘接力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的膨胀与收缩,并且不溶于水,不渗水,耐老化,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
面层喷漆材料为道路专用彩色罩面漆,这种罩面漆色彩鲜艳、观感好,抗紫外线功能较强、耐久性能好。喷涂机械为无气喷涂机。浅色路面耗漆量会稍大一些。因为浅色遮盖率差,所以耗料较大。喷漆时应对周边的前道工序材料予以保护,可采用胶带等材料粘贴遮挡。调漆时要保证配比统一,防止发生色差现象,喷漆时搭接度要一致。
种植层401的上方也可铺设井字形、背心形、单8字形、双8字形、网格形的种植砖,网格砖选用晶格型砖体(又称植草砖),网格最大为长600mm,宽610mm,最小厚度为80mm;种植层401在网格砖内种植狗牙根,使其完全覆盖停车层的整个范围,停车层周边种植球花石楠与鸢尾植物。
当雨水落在停车层4,然后依次从停车层4、透水混凝土层3后落入输水层2,雨水通过塑料盲管201流入碎石盲沟5;然后通过导流盲管501流入到蓄水箱8,当停车层4的种植层401干涸需要浇水时,可以将蓄水箱8内的水抽出来通过喷头603喷出,该装置可以将水充分利用,一方面,给人提供高质量的视觉观赏性;另一方面,可有效遮阳避光、降低近地面温度、减小噪音、优化周边生态环境,同时绿化可作为碳汇直接吸附作为碳源的汽车尾气。在雨季降雨过多时,地势低处的集水池可以通过输水管收集雨水并储存雨水;在干旱时,集水池蓄积的雨水便可以回补停车位中的植被,从而减少浇灌用水,大幅提升雨水利用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Ⅰ、Ⅱ、Ⅲ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蓄水结构和喷水结构,该蓄水结构设置在土壤层(1)的上方用于收集雨水,其特征在于:该蓄水结构包括停车层(4)、透水混凝土层(3)、输水层(2)及蓄水箱(8),所述输水层(2)、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及所述停车层(4)从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土壤层(1)的上方,所述输水层(2)包括若干层塑料盲管(201),每层塑料盲管(201)沿土壤层(1)横向延伸,该输水层(2)的一侧设置有碎石盲沟(5),所述碎石盲沟(5)与所有塑料盲管(201)连通,所述停车层(4)包括种植层(401)及支撑层(402),所述种植层(401)设置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的上方,所述支撑层(402)设置在所述种植层(401)的上方且所述支撑层(402)由阵列分布的用于种植的网格砖组成;
所述蓄水箱(8)设置在所述土壤层(1)内,所述蓄水箱(8)的上方设置有导流盲管(501)和输水管(6),所述导流盲管(50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碎石盲沟(5)内,所述导流盲管(501)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箱(8)相连通,所述导流盲管(501)的顶端穿过所述土壤层(1)后设置在所述碎石盲沟(5)内,所述输水管(6)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输水管(6)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箱(8)相连通,所述输水管(6)的顶端穿过土壤层(1)后设置在所述支撑层(402)一侧的上方;所述喷水结构设置在所述输水管(6)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结构包括连接管(601)及喷头(603),所述连接管(601)设置在所述输水管(6)的顶端且所述连接管(601)与所述输水管(6)相连通,所述喷头(603)设置在所述连接管(601)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01)上设置有输水泵(6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查蓄水箱(8)的检查井(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盲管(201)为波浪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盲管(201)倾斜铺设在所述输水层(2)中,所述塑料盲管(201)与土壤层(1)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水混凝土层(3)中在竖直方向上均匀的分布有导流管(301),相邻的两个导流管(301)间通过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相连通,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均倾斜的设置在该相邻的两个导流管(301)间,连接管Ⅰ(302)和连接管Ⅱ(30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管(301)间的连接管Ⅰ(302)的最高端与连接管Ⅱ(303)的最高端分别设置在不同导流管(301)上。
CN201921103020.6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Active CN210738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020.6U CN210738194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020.6U CN210738194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8194U true CN210738194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3020.6U Active CN210738194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8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8540B (zh) 聚乙烯植草地坪施工方法
CN108412093B (zh) 一种现代景观装饰夯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58638A (zh) 一种城市海绵砖及其施工工艺
CN110144790A (zh) 一种透水砼的施工方法
CN108283080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自浇灌生态树池
CN100582371C (zh) 环保透水路面施工法
CN115538708A (zh) 大坡度种植斜屋面加筋固土格施工方法
CN112030654A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露骨料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06436523A (zh) 一种利用再生骨料生产的新结构植草砖
CN112681624A (zh) 独立地下室顶板种植屋面的建造方法
CN210738194U (zh)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CN111549603A (zh) 一种考虑水荷载耦合的人行道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6902877U (zh) 一种透水卵石沟及透水结构
CN207032263U (zh) 生态草灌格
CN115839067A (zh) 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
CN109183546A (zh) 一种采用透气防渗砂的海绵城市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71026U (zh) 种植屋面
CN110409896A (zh) 一种停车场用蓄水装置
CN210826961U (zh) 适用于住宅小区楼宇单元门前的路面结构
CN207659813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结构
CN111677197A (zh) 种植屋面及其施工工法
CN112900455A (zh) 一种超厚观景台陶粒聚苯板填埋的施工方法
CN112523028A (zh) 一种沥青路面坑槽接缝处防水封边施工方法
CN212688619U (zh) 一种生态环保的海绵城市健身步道结构
CN214144436U (zh) 城市错峰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