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6026U - 一种岸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岸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6026U
CN210736026U CN201921305594.1U CN201921305594U CN210736026U CN 210736026 U CN210736026 U CN 210736026U CN 201921305594 U CN201921305594 U CN 201921305594U CN 210736026 U CN210736026 U CN 210736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sea
upright post
pulley
sea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55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鹏
张明海
李义明
赵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55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6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6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6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岸桥,包括门框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陆侧立柱和第二陆侧立柱;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海侧立柱和第二海侧立柱,第一海侧立柱和第一陆侧立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海侧立柱和第二陆侧立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及,岸桥上部结构,包括:陆侧上横梁,沿第一方向分别与第一陆侧立柱和第二陆侧立柱可拆卸连接;海侧上横梁,与陆侧上横梁连接,且沿第一方向分别与第一海侧立柱和第二海侧立柱可拆卸连接;以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岸桥上部结构沿第三方向相对门框结构运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运输过程中的整机高度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岸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岸桥。
背景技术
岸桥,又称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用来在岸边对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例如,公开号为CN10728520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主小车岸桥,在岸桥的大梁上具有两部主小车,主小车用于对船舶的装卸,两部主小车具有各自独立的起升机构和吊具,两部主小车各自独立运行,或者,两部主小车互相连接,吊具也互相连接,两部主小车合并运行。
岸桥制造商把岸桥以整机运输的方式来交机,整机运输比散件运输到码头后进行组装有诸多优势:整机运输可充分利用制造商场地、技术、人员、设备的优势,完成岸桥安装调试工作,所有问题都可在制造商处妥善解决,降低制造周期;整机运输将调试好的岸桥运到码头后,即可投入使用,减少占用用户码头进行组装或调试的时间,确保岸桥准时交付使用。岸桥整机运输一般通过水路,有时会遇到大桥,电缆等有高度限制的障碍物,影响运输通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岸桥运输过程中,遇到有高度限制的障碍物,影响运输通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岸桥,可解决运输过程中的整机高度问题,即在运输时降低它的整机高度以通过障碍物,到达用户码头后则恢复原有高度,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岸桥,包括:门框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陆侧立柱和第二陆侧立柱;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海侧立柱和第二海侧立柱,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及,岸桥上部结构,包括:陆侧上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可拆卸连接;海侧上横梁,与所述陆侧上横梁连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可拆卸连接;以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岸桥上部结构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门框结构运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运输过程中的整机高度问题,即在运输时降低它的整机高度以通过障碍物,到达用户码头后则恢复原有高度,正常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陆侧上横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之间,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三部分沿第五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钝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法兰连接,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法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海侧上横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之间,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三部分沿第五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钝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法兰连接,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法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通过陆侧下横梁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陆侧下横梁上的第一陆侧卷扬机和第二陆侧卷扬机;
第一滑轮,设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的顶部;
第二滑轮,设于所述第二陆侧立柱的顶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陆侧上横梁底部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
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陆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滑轮后与所述第三滑轮连接;
第二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二陆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滑轮后与所述第四滑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通过海侧下横梁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海侧下横梁上的第一海侧卷扬机和第二海侧卷扬机;
第五滑轮,设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的顶部;
第六滑轮,设于所述第二海侧立柱的顶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海侧上横梁底部的第七滑轮和第八滑轮;
第三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海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五滑轮后与所述第七滑轮连接;
第四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二海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六滑轮后与所述第八滑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主视图一;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左视图一;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右视图一;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主视图二;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左视图二;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右视图二;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左视图三;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的右视图三;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中陆侧上横梁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中B方向视角下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岸桥中第二陆侧立柱上的法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岸桥1,包括:门框结构10、岸桥上部结构20及驱动装置。其中,门框结构10包括: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间隔设置的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以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沿第二方向(图1中Y方向所示)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陆侧立柱11沿第三方向(图1中Z方向所示)延伸,第二陆侧立柱12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一海侧立柱13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二海侧立柱14沿第三方向延伸。
此外,参考图2和图3,岸桥上部结构20包括:陆侧上横梁21,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可拆卸连接;以及海侧上横梁22,与所述陆侧上横梁21连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可拆卸连接。即,本实用新型的岸桥上部结构20和门框结构10是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岸桥上部结构20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门框结构10运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而言,岸桥1整机运输一般通过水路,有时会遇到大桥,电缆等有高度限制的障碍物,影响运输通行。此时,可使岸桥上部结构20处于可活动状态,运用驱动装置将岸桥上部结构20进行升降,最终达到整机运输时降低高度(如图4所示),到达用户码头时恢复原有高度的要求(如图1所示),并将岸桥上部结构20与门框结构10相固定。即在运输时降低它的整机高度以通过障碍物,到达用户码头后则恢复原有高度,正常工作。
参考图5和图6,驱动装置将岸桥上部结构20进行升降的过程,即将陆侧上横梁21和海侧上横梁22进行升降的过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驱动装置驱动陆侧上横梁21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运动,驱动装置驱动海侧上横梁22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运动;驱动装置驱动陆侧上横梁21和海侧上横梁22沿第三方向同步进行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7,所述陆侧上横梁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21a、第二部分21b及第三部分21c,所述第二部分21b沿所述第一方向(图7中X方向所示)延伸,所述第一部分21a和所述第三部分21c位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之间,所述第一部分21a能够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部分21c能够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21a沿第四方向(图7中M方向所示)延伸,所述第一部分21a与所述第二部分21b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三部分21c沿第五方向(图7中N方向所示)延伸,所述第三部分21c和所述第二部分21b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钝角。相当于,陆侧上横梁21整体的形状“上窄下宽”,这样设置,利于陆侧上横梁21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钝角的角度范围为92°至120°,包括92°和120°,还可以是105°、110°、115°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钝角的角度范围为92°至120°,包括92°和120°,还可以是105°、110°、115°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相等。这样设置,可以提升陆侧上横梁21的自身强度,也利于陆侧上横梁21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顺利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陆侧上横梁21的所述第一部分21a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法兰连接,陆侧上横梁21的所述第三部分21c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法兰连接。通过法兰连接,实现陆侧上横梁21与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的可拆卸连接。但可拆卸连接方式不做限制,能够实现陆侧上横梁21与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的可拆卸连接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陆侧上横梁21的所述第一部分21a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的顶部法兰连接,陆侧上横梁21的所述第三部分21c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的顶部法兰连接。
参考图7、图9至图11,以第二陆侧立柱12为例,第二陆侧立柱12上设有第一法兰15,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三部分21c上设有第二法兰17,第一法兰15和第二法兰17能够沿第一方向相贴合,并使得两个法兰上的螺栓孔相对齐,再通过螺栓将第一法兰15和第二法兰17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一陆侧立柱11和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一部分21a的法兰连接形式,参照第二陆侧立柱12和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三部分21c的法兰连接形式。
由于陆侧上横梁21上设有沿第四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21a及沿第五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21c,那么,可以相应地减小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的高度。即,将超过限高的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的顶部部分转变为陆侧上横梁21结构,并将陆侧上横梁21与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用法兰螺栓联接,实现岸桥上部结构20的拆分和组装。
在驱动装置驱动岸桥上部结构20在第三方向下降高度后(如图4所示),因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相比现有设计的高度也有所下降,这更利于解决岸桥1运输过程中,遇到有高度限制的障碍物,影响运输通行的技术问题。且陆侧上横梁21的所述第一部分21a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法兰连接,陆侧上横梁21的所述第三部分21c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法兰连接,保证了岸桥上部结构20与立柱连接在一起后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由于陆侧上横梁21上设有沿第四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21a,第一陆侧立柱11上设有沿第四方向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具有第一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上设有法兰,第一安装区域在第四方向上的尺寸为L1,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一部分21a具有第二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的尺寸和第一安装区域的尺寸相同,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一部分21a在第四方向上的尺寸为L2,1/4≤L1/L2≤1,比值还可以是5/16、7/16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由于陆侧上横梁21上设有沿第五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21c,第二陆侧立柱12上设有沿第五方向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具有第三安装区域,第三安装区域上设有法兰,第三安装区域在第五方向上的尺寸为L3,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三部分21c具有第四安装区域,第四安装区域的尺寸和第三安装区域的尺寸相同,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三部分21c在第五方向上的尺寸为L4,1/4≤L3/L4≤1,比值还可以是5/16、7/16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一部分21a和第三部分21c的尺寸相等。采用上述的设置方式,保证了岸桥上部结构20与立柱连接在一起后的强度,利于岸桥上部结构20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第三方向升降,也利于岸桥1顺利通过障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8,所述海侧上横梁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22a、第二部分22b及第三部分22c,所述第二部分22b沿所述第一方向(图8中X方向所示)延伸,所述第一部分22a和所述第三部分22c位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之间,所述第一部分22a能够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2b能够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分22a沿第四方向(图7中M方向所示)延伸,所述第一部分22a与所述第二部分22b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三部分22c沿第五方向(图7中N方向所示)延伸,所述第三部分22c和所述第二部分22b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钝角。相当于,海侧上横梁22整体的形状“上窄下宽”,这样设置,利于海侧上横梁2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钝角的角度范围为92°至120°,包括92°和120°,还可以是105°、110°、115°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钝角的角度范围为92°至120°,包括92°和120°,还可以是105°、110°、115°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相等。这样设置,可以提升海侧上横梁22的自身强度,也利于海侧上横梁2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顺利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海侧上横梁22的所述第一部分22a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法兰连接,海侧上横梁22的所述第三部分22c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法兰连接。通过法兰连接,实现海侧上横梁22与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的可拆卸连接。但可拆卸连接方式不做限制,能够实现海侧上横梁22与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的可拆卸连接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海侧上横梁22的所述第一部分22a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的顶部法兰连接,海侧上横梁22的所述第三部分22c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的顶部法兰连接。
参考图8,以第一海侧立柱13为例,第一海侧立柱13上设有第一法兰16,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一部分22a上设有第二法兰18,第一法兰16和第二法兰18能够沿第一方向相贴合,并使得两个法兰上的螺栓孔相对齐,再通过螺栓将第一法兰16和第二法兰18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二海侧立柱14和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三部分22c的法兰连接形式,参照第一海侧立柱13和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一部分22a的法兰连接形式。
由于海侧上横梁22上设有沿第四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22a及沿第五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22c,那么,可以相应地减小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的高度。即,将超过限高的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的顶部部分转变为海侧上横梁22结构,并将海侧上横梁22与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用法兰螺栓联接,实现岸桥上部结构20的拆分和组装。
在驱动装置驱动岸桥上部结构20在第三方向下降高度后(如图4所示),因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相比现有设计的高度也有所下降,这更利于解决岸桥1运输过程中,遇到有高度限制的障碍物,影响运输通行的技术问题。且海侧上横梁22的所述第一部分22a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法兰连接,海侧上横梁22的所述第三部分22c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法兰连接,保证了岸桥上部结构20与立柱连接在一起后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由于海侧上横梁22上设有沿第四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22a,第一海侧立柱13上设有沿第四方向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具有第一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上设有第一法兰16,第一安装区域在第四方向上的尺寸为L1,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一部分22a具有第二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的尺寸和第一安装区域的尺寸相同,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一部分22a在第四方向上的尺寸为L2,1/4≤L1/L2≤1,比值还可以是5/16、7/16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由于海侧上横梁22上设有沿第五方向延伸的第三部分22c,第二海侧立柱14上设有沿第五方向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具有第三安装区域,第三安装区域上设有法兰,第三安装区域在第五方向上的尺寸为L3,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三部分22c具有第四安装区域,第四安装区域的尺寸和第三安装区域的尺寸相同,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三部分22c在第五方向上的尺寸为L4,1/4≤L3/L4≤1,比值还可以是5/16、7/16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一部分22a和第三部分22c的尺寸相等。采用上述的设置方式,保证了岸桥上部结构20与立柱连接在一起后的强度,利于岸桥上部结构20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第三方向升降,也利于岸桥1顺利通过障碍物。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能够驱动岸桥上部结构20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门框结构10运动即可;也即,能够驱动陆侧上横梁21和海侧上横梁22进行升降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及图5,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通过陆侧下横梁16连接,陆侧上横梁21和陆侧下横梁16沿第三方向(图5中Z方向所示)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陆侧下横梁16上的第一陆侧卷扬机32和第二陆侧卷扬机31;第一滑轮34,设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11的顶部,与第一陆侧卷扬机32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滑轮33,设于所述第二陆侧立柱12的顶部,与第二陆侧卷扬机31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陆侧上横梁21底部的第三滑轮36和第四滑轮35,其中,第三滑轮36设于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一部分21a的底部,第四滑轮35设于陆侧上横梁21的第三部分21c的底部。
以及,第一钢丝绳38,一端与所述第一陆侧卷扬机32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滑轮34后与所述第三滑轮36连接;第二钢丝绳37,一端与所述第二陆侧卷扬机31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滑轮33后与所述第四滑轮35连接。第一陆侧卷扬机32和第二陆侧卷扬机31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第一钢丝绳38和第二钢丝绳37驱动陆侧上横梁21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运动。第一陆侧卷扬机32和第二陆侧卷扬机31同时工作,驱动第一钢丝绳38和第二钢丝绳37同步驱动陆侧上横梁21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3及图6,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通过海侧下横梁17连接,海侧上横梁22和海侧下横梁17沿第三方向(图5中Z方向所示)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海侧下横梁17上的第一海侧卷扬机41和第二海侧卷扬机42;第五滑轮43,设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13的顶部,与第一海侧卷扬机41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六滑轮44,设于所述第二海侧立柱14的顶部,与第二海侧卷扬机42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海侧上横梁22底部的第七滑轮45和第八滑轮46,其中,第七滑轮45设于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一部分22a的底部,第八滑轮46设于海侧上横梁22的第三部分22c的底部。
以及第三钢丝绳47,一端与所述第一海侧卷扬机41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五滑轮43后与所述第七滑轮45连接;第四钢丝绳48,一端与所述第二海侧卷扬机42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六滑轮44后与所述第八滑轮46连接。第一海侧卷扬机41和第二海侧卷扬机42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第三钢丝绳47和第四钢丝绳48驱动海侧上横梁22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运动。第一海侧卷扬机41和第二海侧卷扬机42同时工作,驱动第三钢丝绳47和第四钢丝绳48同步驱动海侧上横梁22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运动。从而,岸桥上部结构20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第三方向升降,也利于岸桥1顺利通过障碍物。
综上,本实用新型岸桥1在制造调试完成后,通过拆卸陆侧上横梁21与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的法兰螺栓,通过拆卸海侧上横梁22与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的法兰螺栓,运用驱动装置把岸桥上部结构20下降到运输限高位置进行发运(如图4所示)。当岸桥1到达用户码头时,运用驱动装置把岸桥上部结构20上升到原有高度,用螺栓将陆侧上横梁21与第一陆侧立柱11和第二陆侧立柱12重新进行连接,用螺栓将海侧上横梁22与第一海侧立柱13和第二海侧立柱14重新进行连接,使岸桥1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结构,包括:
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陆侧立柱和第二陆侧立柱;
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海侧立柱和第二海侧立柱,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及,
岸桥上部结构,包括:
陆侧上横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可拆卸连接;
海侧上横梁,与所述陆侧上横梁连接,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可拆卸连接;以及,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岸桥上部结构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门框结构运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侧上横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之间,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三部分沿第五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钝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相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陆侧立柱法兰连接,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法兰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侧上横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之间,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部分能够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沿第四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一钝角;所述第三部分沿第五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二钝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角和所述第二钝角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海侧立柱法兰连接,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法兰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和所述第二陆侧立柱通过陆侧下横梁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陆侧下横梁上的第一陆侧卷扬机和第二陆侧卷扬机;
第一滑轮,设于所述第一陆侧立柱的顶部;
第二滑轮,设于所述第二陆侧立柱的顶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陆侧上横梁底部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
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陆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滑轮后与所述第三滑轮连接;
第二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二陆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滑轮后与所述第四滑轮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和所述第二海侧立柱通过海侧下横梁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海侧下横梁上的第一海侧卷扬机和第二海侧卷扬机;
第五滑轮,设于所述第一海侧立柱的顶部;
第六滑轮,设于所述第二海侧立柱的顶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海侧上横梁底部的第七滑轮和第八滑轮;
第三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海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五滑轮后与所述第七滑轮连接;
第四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二海侧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六滑轮后与所述第八滑轮连接。
CN201921305594.1U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岸桥 Active CN210736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594.1U CN210736026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岸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594.1U CN210736026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岸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6026U true CN210736026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5594.1U Active CN210736026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岸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60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2406A (zh) * 2019-08-13 2019-10-18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岸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2406A (zh) * 2019-08-13 2019-10-18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岸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132978A (ko) 언로딩 및 로딩 크레인 구성체와, 2개의 언로딩 및 로딩 크레인 구성체의 어셈블리
KR102059105B1 (ko) 다단 적층형 마스트를 갖는 타워 크레인
CN103303810A (zh) 用于塔式起重机的到达高处的到达装置
CN210736026U (zh) 一种岸桥
CN110640383A (zh) 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焊接工作平台
CN212024564U (zh) 一种可升降式岸桥
CN111268561A (zh) 一种可升降式岸桥
CN210012519U (zh) 一种爬升装置及自爬升起重机
CN201932344U (zh) 一种船体舷侧分段合拢作业用吊笼装置
CN207861722U (zh) 一种简易水上浮式门吊
US9695565B2 (en) Jackup pedestal cran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movable along a guide
CN214270025U (zh) 支撑平台和集装箱装卸设备
CN110182698B (zh) 一种爬升装置及自爬升起重机
CN207986518U (zh) 一种用于水上检修平台的起吊门架
CN110342406A (zh) 一种岸桥
CN211687920U (zh) 一种吊装钢板桩的吊具
CN201686458U (zh) 用于快速处理钢箱梁下口焊缝的活动操作平台
CN210457199U (zh) 一种起重装置、消防装置及其机械设备
CN106379495A (zh) 一种具有自航能力的码头桩基水下维修作业装置
JP2001226073A (ja) 門型クレーンの据付方法
KR20100008556U (ko) 선박인양용 지브 크레인
KR102071625B1 (ko) 송전탑 시공을 위한 클라이밍 크레인 장치
CN216551579U (zh) 一种海上钢栈桥施工多功能作业平台
CN21792126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
CN218055531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舱内导向轨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