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7989U - 一种多联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联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7989U
CN210717989U CN201921401994.2U CN201921401994U CN210717989U CN 210717989 U CN210717989 U CN 210717989U CN 201921401994 U CN201921401994 U CN 201921401994U CN 210717989 U CN210717989 U CN 210717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valve
indoor unit
pressure ai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19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dleaf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19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7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7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7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所述多个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分别连接有低压气管、高压气管和液管,所述室内机设有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油分离器、四通阀、第三膨胀阀及气液分离器,所述室外机处于制冷状态时,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接通;所述室外机处于制热状态时,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三端接通;该系统满足同时制冷制热的功能,实现热回收功能,制冷时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设置较为舒适的送风温度,提高舒适性;制热时可以分级调节制热量,保证制热效果,大大增强多联机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联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和用户对于多联机的节能高效和易于维护的特点越来越认可,应用越来越广。由于多个室内机处于同一个系统之内,每个室内机的制冷制热状态大致相当,不能对每个房间提供个性化的需求。近来各个厂家推出了热回收多联机,可以满足在过渡期不同房间同时制冷制热的需求,实现节能。但是对多个房间制冷或制热时,不能对每个房间提供差异化的设置,如制冷时每个人对送风温度要求不同等,通过调整风速只能调节供冷量,不能解决冷风对人体刺激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该系统满足同时制冷制热的功能,实现热回收功能,制冷时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设置较为舒适的送风温度,提高舒适性;制热时可以分级调节制热量,保证制热效果,大大增强多联机适用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所述多个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分别连接有低压气管、高压气管和液管;
所述室内机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室内机低压气管、室内机高压气管及室内机液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液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液管之间设有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经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与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与所述高压气管连接,所述室内机液管与所述液管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液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液管之间依次设有第二膨胀阀及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靠近进风侧,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靠近出风侧;
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油分离器、四通阀、第三膨胀阀及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三截止阀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第三膨胀阀依次设置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液管之间,所述第三膨胀阀的两端并联设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油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气液分离器依次设置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之间,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截止阀连接;
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及第四端与第一截止阀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当多联机系统为纯制冷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均为制冷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由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单向阀后经所述液管进入所述室内机,所述冷媒经所述第一膨胀阀进入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第三电磁阀进入所述低压气管回流至所述室外机。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当制冷时需要调高送风温度或除湿模式下不需要降温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所述冷媒经所述高压气管进入,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冷凝后的所述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膨胀阀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当多联机系统为纯制热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均为制热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所述冷媒经所述高压气管进入所述室内机,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排出的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第一膨胀阀进入液管回流至所述室外机。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当需要提高制热效果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所述冷媒经所述高压气管进入,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后的所述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冷媒共同进入所述液管。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当多联机系统为主制冷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包括制冷室内机和制热室内机,其中,所述制冷室内机的制冷需求比所述制热室内机的制热需求大,所述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当多联机系统为主制热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包括制冷室内机和制热室内机,其中,所述制热室内机的制热需求比所述制冷室内机的制冷需求大,所述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联机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多联机系统满足同时制冷制热的功能,实现热回收功能,制冷时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设置较为舒适的送风温度,提高舒适性;制热时可以分级调节制热量,保证制热效果,大大增强多联机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联机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机同时制冷制热需求,实现能量回收;也可满足制冷出风温度的自主选择,在温度适宜的梅雨季节,可实现除湿不降温,很好的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制热时,通过调节室内换热器的投入数量,满足不同制热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例制冷时室内机的流程图;
图4是一实施例制热时室内机的流程图;
图5是一实施例主制冷时多联机系统的流程图;
图6是一实施例主制热时多联机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0.第一换热器,120.第二换热器,130.第一膨胀阀,140.第二膨胀阀,150.第一电磁阀,160.第二电磁阀,170.第三电磁阀,180.第一单向阀,210.压缩机,220.室外换热器,230.油分离器,240.四通阀,250.第二膨胀阀,260.气液分离器,270.第二单向阀,280.第三单向阀,291.第一截止阀,292.第二截止阀,293.第三截止阀,310.低压气管,320.高压气管,330.液管,C.四通阀第一端,D.四通阀第二端,E.四通阀第三端,S.四通阀第四端。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多个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分别连接有低压气管310、高压气管320和液管330。其中,室内机设有第一换热器110及第二换热器120,第一换热器110的一端与室内机液管连接,第一换热器110与室内机液管之间设有第一膨胀阀130;第一换热器110的另一端与室内机低压气管连接,第一换热器110与室内机低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170,室内机高压气管与室内机低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160。第二换热器120的一端与室内机液管连接,第二换热器120与室内机液管之间依次设有第二膨胀阀140及第一单向阀180,第二换热器120的另一端与室内机高压气管连接,第二换热器120与室内机高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150。第二电磁阀160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150远离第二换热器120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160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阀170靠近第一换热器110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110设置在靠近进风侧,第二换热器120设置在靠近出风侧,即室内机风的流向为先经过第一换热器110,再经过第二换热器120。低压气管310与室内机低压气管连通,高压气管320与室内机高压气管连通,液管330与室内机液管连通。
如图1所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210、室外换热器220、油分离器230、四通阀240、第三膨胀阀250及气液分离器260。其中,四通阀第一端C与第三截止阀293连接,室外换热器220及第三膨胀阀250依次设置在四通阀第一端C与第三截止阀293之间。第三膨胀阀250的两端并联设有第二单向阀270。四通阀第二端D与四通阀第四端S经管路连接,油分离器230、压缩机210及气液分离器260依次设置在四通阀第二端D与四通阀第四端S之间,四通阀第二端D与第二截止阀292连接。四通阀第三端E及四通阀第四端S与第一截止阀291连接,四通阀第三端E与第一截止阀291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280。本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满足同时制冷制热的功能,实现热回收功能,制冷时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设置较为舒适的送风温度,提高舒适性;制热时可以分级调节制热量,保证制热效果,大大增强多联机适用性。
具体地,当多联机系统为纯制冷模式时,即多个室内机均为制冷室内机,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如图1所示,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四通阀第一端C与四通阀第二端D导通,此时室外机的运行如下:由压缩机210排出的冷媒进入油分离器230,然后经四通阀第二端D进入经四通阀第一端C排出,经四通阀240出来的冷媒依次经室外换热器220、第二单向阀270、第三截止阀293后经液管330进入室内机;室内机经低压气管310排出冷媒,低压气管31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第一截止阀291、气液分离器260后进入压缩机210内。
如图3所示,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机的运行如下:室外机排出的冷媒经液管330进入室内机,进入室内机的冷媒经第一膨胀阀13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此时,第一电磁阀150关闭,第二电磁阀160关闭,第三电磁阀170开启,冷媒经过第三电磁阀170进入低压气管310回流至室外机。当需要提高制冷送风温度时,第一电磁阀150开启,冷媒经高压气管320进入,通过第一电磁阀150进入第二换热器120;经第二换热器120冷凝后的冷媒依次经过第二膨胀阀140、第一单向阀180、第一膨胀阀13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第一换热器110排出的冷媒经过第三电磁阀170进入低压气管310回流至室外机。由于多联式室内机同处于一个系统内,蒸发温度基本相同,而每个人对送风温度在不同时间也是不同的,此时第一电磁阀150可根据送风温度的要求选择性开启,从高压气管320排入的冷媒经第一电磁阀150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20,冷凝后与液管330的冷媒共同流入第一换热器110,提高制冷送风温度,满足不同房间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除湿模式下,实现除湿不降温。
具体地,当多联机系统为纯制热模式时,即多个室内机均为制热室内机,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如图1所示,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四通阀第二端D与四通阀第三端E导通,此时室外机的运行如下:由压缩机210排出的冷媒进入油分离器230,然后经第二截止阀292进入高压气管320后排入室内机;室内机经液管330排出冷媒,经室内机排出的冷媒依次经过第三截止阀293、第二膨胀阀250、室外换热器220、四通阀240、气液分离器260后进入压缩机210内。
如图4所示,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机的运行如下:室外机排出的冷媒经高压气管320进入室内机,此时,第一电磁阀150关闭,第二电磁阀160开启,第三电磁阀170关闭,冷媒经过第二电磁阀16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第一换热器110排出的冷媒经过第一膨胀阀130进入液管330回流至室外机。当需要提高制热效果时,第一电磁阀150开启,冷媒经高压气管320进入,通过第一电磁阀150进入第二换热器120;经第二换热器120后的冷媒依次经过第二膨胀阀140、第一单向阀180后,与来自第一换热器110,第一膨胀阀110的冷媒共同进入液管330回流至室外机。
具体地,当多个室内机包括制冷室内机和制热室内机。制冷室内机的运行如下:如图3所示,液管330内的液态冷媒进入室内机,进入室内机的冷媒经第一膨胀阀13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此时,第一电磁阀150关闭,第二电磁阀160关闭,第三电磁阀170开启,冷媒经过第三电磁阀170进入低压气管310回流至室外机。当需要提高制冷送风温度时,第一电磁阀150开启,冷媒经高压气管320进入,通过第一电磁阀150进入第二换热器120;经第二换热器120冷凝后的冷媒依次经过第二膨胀阀140、第一单向阀180、第一膨胀阀13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第一换热器110排出的冷媒经过第三电磁阀170进入低压气管310回流至室外机。
制热室内机的运行如下:如图4所示,室外机排出的冷媒经高压气管320进入室内机,此时,第一电磁阀150关闭,第二电磁阀160开启,第三电磁阀170关闭,冷媒经过第二电磁阀16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第一换热器110排出的冷媒经过第一膨胀阀130进入液管330。若此时为主制冷模式,则与从外机流出的液态冷媒共同进入制冷室内机;若此时为主制热模式,则回流至室外机。当需要提高制热能力时,第一电磁阀150开启,冷媒经高压气管320进入,通过第一电磁阀150进入第二换热器120;经第二换热器120后的冷媒依次经过第二膨胀阀140、第一单向阀180后,与来自第一换热器110,第一膨胀阀110的冷媒共同进入液管330。
当制冷室内机的制冷需求比制热室内机的制热需求大时,多联机系统为主制冷模式。此时,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如图5所示,四通阀第一端C与四通阀第二端D导通,此时室外机的运行如下:由压缩机210排出的冷媒进入油分离器230,然后经四通阀第二端D进入经四通阀第一端C排出,经四通阀240出来的冷媒依次经室外换热器220、第二单向阀270、第三截止阀293后经液管330进入制冷室内机;制冷室内机经低压气管310排出冷媒,低压气管31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第一截止阀291、气液分离器260后进入压缩机210内。外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高压气管320进入制热室内机,通过第二电磁阀160进入第一换热器110,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30后进入液管330。当需要提高制热能力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50,来自高压气管的冷媒进入第二换热器120,经第二电子膨胀阀140后汇入液管330,与来自外机的冷媒共同流入制冷室内机。
当制热室内机的制热需求比制冷室内机的制冷需求大时,多联机系统为主制热模式。此时,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如图6所示,四通阀第二端D与四通阀第三端E导通,此时室外机的运行如下:由压缩机210排出的冷媒进入油分离器230,然后经第二截止阀292进入高压气管320后排入制热室内机;制热室内机经液管330排出冷媒,经室内机排出的冷媒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三截止阀293、第二膨胀阀250、室外换热器220、四通阀240、气液分离器260后进入压缩机210内。另一部分进入制冷室内机,经低压气管310回流至室外机。
通过多联机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机同时制冷制热需求,实现能量回收;也可满足制冷出风温度的自主选择,在温度适宜的梅雨季节,可实现除湿不降温,很好的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制热时,通过调节室内换热器的投入数量,满足不同制热量的需求。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及室外机,所述多个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分别连接有低压气管、高压气管和液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室内机低压气管、室内机高压气管及室内机液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液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液管之间设有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经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与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室内机低压气管与所述低压气管连接,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与所述高压气管连接,所述室内机液管与所述液管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液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液管之间依次设有第二膨胀阀及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机高压气管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靠近进风侧,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靠近出风侧;
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油分离器、四通阀、第三膨胀阀及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三截止阀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及所述第三膨胀阀依次设置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三膨胀阀的两端并联设有第二单向阀;
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油分离器、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气液分离器依次设置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之间,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二截止阀连接;
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及第四端与第一截止阀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磁阀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多联机系统为纯制冷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均为制冷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由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单向阀后经所述液管进入所述室内机,所述冷媒经所述第一膨胀阀进入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第三电磁阀进入所述低压气管回流至所述室外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制冷时需要调高送风温度或除湿模式下不需要降温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所述冷媒经所述高压气管进入,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冷凝后的所述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膨胀阀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多联机系统为纯制热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均为制热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冷媒经所述高压气管进入所述室内机,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第二电磁阀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排出的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第一膨胀阀进入液管回流至所述室外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提高制热效果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所述冷媒经所述高压气管进入,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后的所述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冷媒共同进入所述液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多联机系统为主制冷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包括制冷室内机和制热室内机,其中,所述制冷室内机的制冷需求比所述制热室内机的制热需求大,所述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多联机系统为主制热模式时,所述多个室内机包括制冷室内机和制热室内机,其中,所述制热室内机的制热需求比所述制冷室内机的制冷需求大,所述室外机处于制热模式,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
CN201921401994.2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多联机系统 Active CN210717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1994.2U CN210717989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多联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1994.2U CN210717989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多联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7989U true CN210717989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1994.2U Active CN210717989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多联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7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1419U (zh) 空调器
CN103206748B (zh) 一种空调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158138A1 (zh) 制冷装置
CN202902507U (zh) 热泵空调除霜系统
US8117855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consecutive expansions and method
CN104061705A (zh) 双级压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25290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08096U (zh) 带除霜功能的双级压缩空调系统
CN102620463A (zh) 一种新型低温强热型多联机系统
WO2022022642A1 (zh) 空调及除湿方法
CN106871381B (zh) 空调器不停机除霜运行方法
CN102620362B (zh) 一种低温强热型多联机系统
CN203964436U (zh) 双级压缩空调系统
CN104515318A (zh) 空调系统
CN111397003A (zh) 空调系统及其相应的加湿控制方法
CN109405334B (zh) 一种双级高温冷凝热回收热泵系统
CN203274375U (zh) 变频空调器
CN206861943U (zh) 热气旁通除霜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1781449U (zh) 一种保持恒温的空调除湿系统
CN104879950A (zh) 空调一体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717989U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
CN108731295B (zh) 一种热回收燃气空调系统
CN102538272A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N214701354U (zh) 一种制热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1782077U (zh)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