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7732U -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7732U
CN210717732U CN201921139673.XU CN201921139673U CN210717732U CN 210717732 U CN210717732 U CN 210717732U CN 201921139673 U CN201921139673 U CN 201921139673U CN 210717732 U CN210717732 U CN 210717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ir
air outlet
rotating shaf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96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海彭
骆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Cono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Cono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Cono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Cono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96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7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7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7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属于厨房用具设备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拢烟台、灶具结构、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风腔、风室、点火机构、控制机构和螺旋风机,所述螺旋风机的吸风口位于风腔内,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主控箱,所述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整合于主控箱内,所述主控箱位于风腔的一侧,所述主控箱的一侧设置有与外部的连通窗口。该装置将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整合于主控箱内,实现了装置的模块化设置,提高了结构的维护和可操作性,并将主控箱设置于风腔的一侧,方便了后期维护操作的进行,同时提高了装置安装以及更换操作灵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连通窗口的设置保证了内部结构的正常应用,提高了结构连通以及可维护性。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将吸油烟机、燃气灶等结构进行整合为一体式结构,实现了安装空间的节省以及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但是该集成灶将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分开设置于灶具台面下方,增加了安装步骤,同时不易于实现后期安装和维修操作,增大了后期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包括拢烟台、灶具结构、主体外壳,所述拢烟台包括进烟口和进烟通道,所述灶具结构包括灶具台面和灶具,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风腔、风室、点火机构、控制机构和螺旋风机,所述螺旋风机的吸风口位于风腔内,所述螺旋风机的风机出风口与风室相连通,所述风室设置有出风口,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主控箱,所述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整合于主控箱内,所述主控箱位于风腔的一侧,所述主控箱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窗口。
该集成灶将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设置为安装于风腔一侧的主控箱内,提高了后期维护和操作效率,同时易于实现集成灶的安装灵活性。此外该主控箱设置有连通窗口,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效率,极大地提升了装置的可操作性。
作为优选,所述风腔朝向拢烟台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内设置有用于实现进烟通道和风腔相连通的连接腔,连接结构的一端与主体外壳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拢烟台,所述连接结构设置有灶具连接端面,所述灶具台面的一端放置于灶具连接端面上并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包括分设于风室两端的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风室内设置有风向转换板,所述风向转换板用于实现风机出风口与左出风口或右出风口的连通操作,所述风室设置有风向转换板定位件。
作为优选,所述风向转换板包括弧形板、旋转轴连接板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板设置于弧形板的圆心朝向侧,所述旋转轴固定于风室,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于弧形板的内表面,另一端套设于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板可沿旋转轴的轴线带动弧形板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风向转换板定位件包括金属板、定位螺杆和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杆设置于风室的上端板和下端板上,所述金属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风向转换板端部的安装凹槽,另一端套设于定位螺杆上并通过定位螺母进行限位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螺母为蝶形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内置于主体外壳内,所述主体外壳设置有对应的连通口,所述出风口和风室下方设置有对应的V型集油盒,所述V型集油盒的底部设置有抽拉式收集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抽拉式收集装置设置有可视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将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整合于主控箱内,实现了装置的模块化设置,提高了结构的维护和可操作性,并将主控箱设置于风腔的一侧,方便了后期维护操作的进行,同时提高了装置安装以及更换操作灵活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连通窗口的设置保证了内部结构的正常应用,提高了结构连通以及可维护性;
2.出风口和风向转换板的结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应用灵活性,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利用转换板锁定结构对其进行定位,保证了油烟排放稳定性,为工作质量提供了保障;
3.蝶形螺母的设置,增加了用户对结构的施力点,提高了螺母的可操作性性,保证了工作效率;
4.V型集油盒和抽拉式收集装置结构,保证了液体收集效果,易于实现内部液体的整合式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板朝向右出风口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板朝向左出风口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拢烟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灶具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主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拢烟台;11、进烟口;12、拢烟板;2、灶具结构;21、灶具台面;211、橱柜板;22、灶具;23、灶具下端外壳;3、主体外壳;31、连接结构;311、连接腔;312、灶具连接端面;32、主控箱;321、通窗口;33、抽拉式收集装置;34、连通口;4、风腔;41、风机固定件;5、螺旋风机;6、风室;61、左出风口;62、右出风口;63、上端板;64、下端板;7、弧形板;71、旋转轴连接板;72、旋转轴;8、金属板;81、安装凹槽;82、蝶形螺母;9、V型集油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拢烟台1、灶具结构2、主体外壳3。拢烟台1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进烟口11、拢烟板12和进烟通道。灶具结构2如图5所示,包括灶具台面21、灶具22和厨具下端外壳23。如图1和图3所示,主体外壳3内设置有风腔4、风室6、点火机构、控制机构和螺旋风机5。如图2所示,该主体外壳3在风腔4的一侧设置主控箱32,并将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整合于主控箱32内。如图6所示,主控箱32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窗口321,以保证内部结构与外部的连通效果,例如进行电源的接通操作等。
如图6所示,风腔4朝向拢烟台1设置有连接结构31,连接结构31内设置有用于实现进烟通道和风腔4相连通的连接腔311。如图7所示,连接结构31的一端与主体外壳3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拢烟台1。连接结构31设置有灶具连接端面312,灶具台面21的一端放置于灶具连接端面312上并进行连接,另一端可安装于对应的橱柜板211上,进而完成灶具固定操作。通过风机固定件41固定于风腔4内的螺旋风机5的吸风口位于风腔4内,风机出风口与风室6相连通。风室6包括分设于风室6两端的左出风口61和右出风口62,且风室6内设置有风向转换板。如图1和图2所示,该风向转换板包括弧形板7、旋转轴连接板71和旋转轴72,旋转轴连接板71设置于弧形板7的圆心朝向侧。旋转轴72的一端连接于弧形板7的内表面,另一端套设于固定连接于风室6内的旋转轴72,此时旋转轴连接板71可沿旋转轴72的轴线带动弧形板7进行转动。该弧形板7的朝外侧设置有风向转换板定位件,以实现弧形板7的限位操作。该风向转换板定位件包括金属板8、定位螺杆和定位螺母,定位螺杆设置于风室6的上端板63和下端板64上,金属板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风向转换板端部的安装凹槽81,另一端套设于定位螺杆上并通过定位螺母进行限位操作,并将上述定位螺母如图3所示选为蝶形螺母82,以增加施力点,保证操作效果。该装置通过风向转换板实现风机出风口与左出风口61或右出风口62的连通操作,并利用风向转换板定位件对风向转换板进行限位操作。当风机出风口与左出风口61相连通时,如图2所示,弧形板61的一端位于上端板63处,另一端位于下端板64处,此时风向转换板定位件位于下端板64上,定位螺杆沿垂直于下端板64的方向进行安装,金属板8将安装凹槽81朝向下端板进行对定位螺杆的套设操作,此时弧形板61的端部限位于安装凹槽81和下端板64之间,进而将蝶形螺母82套设于定位螺杆上进行紧固定位操作。此时,电机出风口位于弧形板7的圆心朝向侧且实现与左出风口的连通,则对应的旋转轴72也位于电机出风口的对应位置。当电机出风口与右出风口62相连通时,与上述方式类似,则弧形板7的一端连接于上端板,另一端连接于下端板,此时弧形板7朝向右出风口62,对应的电机出风口和右出风口62位于弧形板7的同侧,从而实现连通操作。当电机出风口与右出风口62进行连通时,该风向转换板定位件可安装于下端板74,也可进行上端板63的连接设置。图1中为风向转换板定位件设置于上端板63,此时弧形板7朝向安装凹槽81应设置有对应的延伸件相配合。
此外,出风口内置于主体外壳3内,且主体外壳3设置有对应的连通口34,以保证排烟操作的稳步进行。出风口和风室6下方设置有对应的V型集油盒9以实现对风室6、左出风口61和右出风口62之间的液体收集操作。V型集油盒的底部并设置有抽拉式收集装置33,该抽拉式收集装置33的朝外端面可设置有可视窗以对其内部的油量进行查看。当内部集油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对抽拉式收集装置33进行拿取,方便了内部液体的处理,保证了装置使用整洁度。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包括拢烟台(1)、灶具结构(2)、主体外壳(3),所述拢烟台(1)包括进烟口(11)和进烟通道,所述灶具结构(2)包括灶具台面(21)和灶具(22),所述主体外壳(3)内设置有风腔(4)、风室(6)、点火机构、控制机构和螺旋风机(5),所述螺旋风机(5)的吸风口位于风腔(4)内,所述螺旋风机(5)的风机出风口与风室(6)相连通,所述风室(6)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3)内设置有主控箱(32),所述点火机构和控制机构整合于主控箱(32)内,所述主控箱(32)位于风腔(4)的一侧,所述主控箱(32)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窗口(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4)朝向拢烟台(1)设置有连接结构(31),所述连接结构(31)内设置有用于实现进烟通道和风腔(4)相连通的连接腔(311),连接结构(31)的一端与主体外壳(3)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拢烟台(1),所述连接结构(31)设置有灶具连接端面(312),所述灶具台面(21)的一端放置于灶具连接端面(312)上并进行连接。
3.所述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分设于风室(6)两端的左出风口(61)和右出风口(62),所述风室(6)内设置有风向转换板,所述风向转换板用于实现风机出风口与左出风口(61)或右出风口(62)的连通操作,所述风室(6)设置有风向转换板定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转换板包括弧形板(7)、旋转轴连接板(71)和旋转轴(72),所述旋转轴连接板(71)设置于弧形板(7)的圆心朝向侧,所述旋转轴(72)固定于风室(6),所述旋转轴(72)的一端连接于弧形板(7)的内表面,另一端套设于旋转轴(72),所述旋转轴连接板(71)可沿旋转轴(72)的轴线带动弧形板(7)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转换板定位件包括金属板(8)、定位螺杆和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杆设置于风室(6)的上端板(63)和下端板(64)上,所述金属板(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风向转换板端部的安装凹槽(81),另一端套设于定位螺杆上并通过定位螺母进行限位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母为蝶形螺母(8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内置于主体外壳(3)内,所述主体外壳(3)设置有对应的连通口(34),所述出风口和风室(6)下方设置有对应的V型集油盒(9),所述V型集油盒的底部设置有抽拉式收集装置(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式收集装置(33)设置有可视窗。
CN201921139673.X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Active CN210717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9673.XU CN21071773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9673.XU CN21071773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7732U true CN210717732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9673.XU Active CN210717732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7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55698A1 (zh) 吸油烟装置、烟灶一体机和厨房设备
CN210717732U (zh) 一种模块化集成灶
CN210219945U (zh) 一种进风口可活动调节的抽油烟机
CN104595957A (zh) 一种集成灶用吸烟箱
CN211204124U (zh) 一种带有电磁炉散热结构的集成灶
CN210979970U (zh) 一种模块式集成灶
CN220287512U (zh) 带旋转功能的集成灶装置
CN219014411U (zh) 一种集成灶的吸油烟罩翻转结构
CN206191703U (zh) 一种集成环保灶用的魔术抽烟口装置
CN215446581U (zh) 一种左右自动切换出风的集成灶
CN205897299U (zh) 集成灶的双侧进风静音排烟装置
CN2901108Y (zh) 下排风侧吸式可调节集烟罩角度的吸油烟机
CN202647941U (zh) 一种静音抽油烟机
CN220707447U (zh) 一种适用传统厨台的烟灶系统
CN210891820U (zh) 一种左右自动切换出风的集成灶
CN217274356U (zh) 一种便于组装和更换的集成灶头部组件
CN215336473U (zh) 一种集成灶烟机及其风柜组件
CN217785255U (zh) 一种烟机集成柜
CN217082661U (zh) 一种基于风轮发电的油烟机
CN219624131U (zh) 一种具有可切换导风组件风箱
CN215982692U (zh) 气管座、侧板及集成灶
CN209295247U (zh) 抽拉式吸油烟机
CN212029646U (zh) 一种双电机抽风的t型吸油烟机
CN218523618U (zh) 吸油烟机
CN218001601U (zh) 一种具有内部风量调节的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