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3924U -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3924U
CN210713924U CN201921397760.5U CN201921397760U CN210713924U CN 210713924 U CN210713924 U CN 210713924U CN 201921397760 U CN201921397760 U CN 201921397760U CN 210713924 U CN210713924 U CN 210713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roof beam
original
mus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77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杨帅
张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q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q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q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q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77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3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3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3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其包括钢筋结构,该钢筋结构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通过焊接固定并分别植筋于原梁中以及原框架柱中,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围蔽于原框架柱表面,该围蔽位置位于原梁下方的新梁柱节点处;钢筋结构包括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和梁箍筋,梁箍筋将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绑扎,梁下钢筋由一排的中间钢筋和位于中间钢筋两侧的梁角筋组成,中间钢筋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焊接固定,梁角筋穿过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并植筋于原框架柱的植筋孔中,梁腰筋和梁上钢筋植筋于原梁的植筋孔中。本实用新型钢筋结构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成为共同的协同受力整体,位截面加大梁提供可靠的支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柱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是城市综合体建筑升级改造加固中而产生一种新的节点设计,这种节点能够很好的将新旧结构构件连接一个比较合理的受力和抗震节点处理技术。特别是框架混凝土结构采用截面加大钢筋混凝土梁或新浇筑梁与原框架柱连接节点处理,以往这种梁柱节点是通过新梁端部钢筋植筋于原框架混凝土柱,当截面加大梁或新梁配置少量钢筋是可以的,但当梁配置钢筋较多密集时,在框架柱中植筋孔洞较多,对柱会产生不同程度损伤,达不到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传统的另一种解决方式是新增钢筋混凝土柱帽,以向外拓宽延长钢筋的锚固长度,以增强节点的抗震性能,但后置浇筑混凝土很难达到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节点区域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其包括钢筋结构,该钢筋结构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通过焊接固定并分别植筋于原梁中以及原框架柱中,所述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围蔽于原框架柱表面,该围蔽位置位于原梁下方的新梁柱节点处;所述钢筋结构包括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和梁箍筋,梁箍筋将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绑扎,梁下钢筋由一排的中间钢筋和位于中间钢筋两侧的梁角筋组成,中间钢筋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焊接固定,梁角筋穿过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并植筋于原框架柱的植筋孔中,梁腰筋和梁上钢筋植筋于原梁的植筋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梁腰筋在植筋于原梁之前向中部折弯90度后沿原植筋方向延伸直至插入原梁的植筋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梁角筋植筋于原框架柱宽的二分之一深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钢筋为5条钢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梁腰筋上下分布有4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很好的为截面加大梁的钢筋加固提供可靠的支座,很好地解决了梁柱节点域锚固及抗震延性的问题。
2)钢筋结构由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和梁箍筋组成,钢筋结构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成为共同的协同受力整体,位截面加大梁提供可靠的支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固方法的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中,1、核心筒钢板;2、钢箍板;3、加劲肋板;4、抗剪钢板;5、原框架柱;6、原梁;7、梁上钢筋;8、梁腰筋;9、梁下钢筋;10、梁箍筋;11、中间钢筋;12、梁角筋;13、截面加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其包括核心筒后置钢结构、钢筋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所述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包括核心筒钢板1、钢箍板2、加劲肋板3和抗剪钢板4,核心筒钢板1围蔽于原框架柱5表面,该围蔽位置位于原梁6下方的新梁柱节点处,通过上下布置的钢箍板2将核心筒钢板1箍固在原框架柱5上,核心筒钢板1与原框架柱5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压力注胶并固化,抗剪钢板4固定在核心筒钢板1的内壁并嵌入原框架柱5表面的抗剪槽中,加劲肋板3固定在核心筒钢板1的外壁,并且钢箍板2和加劲肋板3固定组成钢支座;钢筋结构固定在钢支座上并植筋于原梁6中以及穿过核心筒钢板1的钢板孔而植筋于原框架柱5的植筋孔中;按照截面加大梁13的设计尺寸将钢筋结构通过混凝土埋藏以形成混凝土结构。本实施例中,钢箍板2分为上中下三层设置,加劲肋板3的上下端分别与中下两层的钢箍板2焊接固定,加劲肋板3上宽下窄的结构。
其中,所述抗剪钢板4和加劲肋板3均以焊缝质量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焊接方式固定在核心筒钢板1上。根据作业和受力要求选择合适的焊缝质量等级,将成本和加固质量的平衡最优化,提高加固效果。
如图2所示,围蔽于原框架柱5表面的所述核心筒钢板1通过焊接的方式组合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三面在先焊接的所述核心筒钢板1和一面现场焊接的所述核心筒钢板1组合固定。三面在先焊接的所述核心筒钢板1形成U型构件,可以工厂化加工制作,也便于现场安装,四面的核心筒钢板1组成的密封构件成为一个协同受力的整体,提高加固效果。
如图1-3所示,所述钢筋结构包括梁上钢筋7、梁腰筋8、梁下钢筋9和梁箍筋10,梁下钢筋9由一排的中间钢筋11和位于中间钢筋11两侧的梁角筋12组成,中间钢筋11与钢支座焊接固定,梁角筋12植筋于原框架柱5的植筋孔中,梁腰筋8和梁上钢筋7植筋于原梁6的植筋孔中。钢筋结构与钢支座焊接固定,可以将钢筋结构和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焊接为一整体,使得两者协同受力,提高加固效果。本实施例中,梁腰筋在植筋于原梁之前向中部折弯90度后沿原植筋方向延伸直至插入原梁的植筋孔。梁角筋植筋于原框架柱宽的二分之一深度,中间钢筋为5条钢筋,梁腰筋上下分布有4排。
如图2所示,若干所述抗剪钢板4环绕着围蔽于原框架柱5四周的核心筒钢板1内壁设置,与环绕着原框架柱5四周的若干所述抗剪槽咬合。抗剪钢板4与抗剪槽咬合,使得核心筒后置钢结构更加牢固,提高加固效果。
如图3-4所示的本实施例,应用如上述的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而采用的加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在新梁柱节点处的框架柱上放线定位截面加大梁的定位线;
S1、根据设计要求在原框架柱5上开抗剪钢板4对应的抗剪槽和梁角筋12对应的植筋孔,然后清理原框架柱5表面的灰尘,并利用丙酮清洗;根据设计要求在原梁6上开梁腰筋8和梁上钢筋7对应的植筋孔;根据设计要求在核心筒钢板1上开梁角筋12对应的钢板孔;
S2、在新梁柱节点处围绕原框架柱5安装并焊接固定所述的核心筒钢板1,安装时,将各抗剪钢板4对应嵌入抗剪槽中;将钢箍板2、加劲肋板3和核心筒钢板1彼此焊接固定,钢箍板2与加劲肋板3成为钢支座;
S3、将钢筋结构中的梁下钢筋9的中间钢筋11焊接于钢支座;
S4、将钢筋结构中的梁角钢筋对应植筋孔和钢板孔植筋于原框架柱5内;
S5、对核心筒钢板1与原框架柱5之间的接触面进行压力注胶并固化;
S6、待胶固化后,按照设定进行截面加大梁13混凝土浇筑。
如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之后,先对原梁6表面凿毛并涂刷界面剂,搭设梁底模板后,再执行步骤S3。凿毛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使新老结合处的混凝土密实,结合牢固。界面剂,又称加固剂,是基层处理的一道必备工序。
如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中,待胶固化后,绑扎梁腰筋8和梁箍筋10,钢筋绑扎就位后,搭设梁侧立模板后进行截面加大梁13混凝土浇筑。钢筋结构的绑扎方式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三块所述的核心筒钢板1互焊为U型构件,并先安装就位于原框架柱5上,然后另一块所述的核心筒钢板1与U型构件焊接。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结构,该钢筋结构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通过焊接固定并分别植筋于原梁中以及原框架柱中,所述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围蔽于原框架柱表面,该围蔽位置位于原梁下方的新梁柱节点处;所述钢筋结构包括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和梁箍筋,梁箍筋将梁上钢筋、梁腰筋、梁下钢筋绑扎,梁下钢筋由一排的中间钢筋和位于中间钢筋两侧的梁角筋组成,中间钢筋与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焊接固定,梁角筋穿过核心筒后置钢结构并植筋于原框架柱的植筋孔中,梁腰筋和梁上钢筋植筋于原梁的植筋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腰筋在植筋于原梁之前向中部折弯90度后沿原植筋方向延伸直至插入原梁的植筋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角筋植筋于原框架柱宽的二分之一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钢筋为5条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腰筋上下分布有4排。
CN201921397760.5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Active CN210713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7760.5U CN210713924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7760.5U CN210713924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3924U true CN210713924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5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7760.5U Active CN210713924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3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0140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双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及其装配方法
KR100927344B1 (ko) 흙막이벽과 바닥구조체의 연결 시공을 위한 연결구조체와이를 이용한 지하구조물의 바닥구조체 시공방법
CN109267472B (zh) 预制拼装桩基础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KR20060092552A (ko) 현장타설파일을 이용한 무지보 하향골조 시공방법
CN106703432A (zh) 新增钢梁与原钢筋混凝土柱的抱箍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
CN113026993B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连接梁窗洞构件、结构及制作施工方法
CN103628571B (zh) 一种逆作法用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7355008B (zh)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14319977B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排柱式连接预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713925U (zh)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加固结构
CN208105477U (zh)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l形连接节点
CN112411579B (zh) 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含eps弹性垫层的拼装式锚杆框架梁结构
CN106812359B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车库及其建造方法
JP4428721B2 (ja) ラーメン鉄道高架橋の構築方法
CN108265823A (zh)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独立基础-混凝土圈梁l形连接节点
CN210713924U (zh) 一种基于框架核心筒后置钢结构的钢筋加固结构
CN216194664U (zh)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地下连续墙
CN111827704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加固方法
CN214739012U (zh) 一种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1549324U (zh) 一种承重墙后开门洞结构
KR101485563B1 (ko) 건축용 수평구조프레임 구조
CN103572762B (zh) 基坑支护结构的斜内撑下端的牛腿及制造工具和施工方法
KR20060023915A (ko) 테두리보가 생략된 이렉션 파일을 이용한 지하층의슬래브-외벽 동시 타설 구축방법
CN107542185B (zh) 装配框剪结构弯剪型组合键槽连接结构及装配方法
CN113026994B (zh) 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结构及其制作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