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7570U -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 Google Patents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07570U
CN210707570U CN201921580548.2U CN201921580548U CN210707570U CN 210707570 U CN210707570 U CN 210707570U CN 201921580548 U CN201921580548 U CN 201921580548U CN 210707570 U CN210707570 U CN 210707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rod
rotating
join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05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mas and Papa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wang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wang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wang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05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07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07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07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架,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支架、后支架、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上钢丝、下钢丝和解锁触发机构,解锁触发机构安装在上推杆上,上推杆的下端与下推杆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关节连接,下推杆的下端与前支架、后支架的上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连接,上钢丝位于上推杆中,下钢丝位于下推杆中,解锁触发机构拉动上钢丝来带动第一转动关节解锁,转动下推杆后拉动下钢丝来带动第二转动关节解锁。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解锁触发机构解锁第一转动关节,上推杆向后向下翻转实现第二转动关节的解锁,然后将下推杆向前向下翻转,最后将后支架与前支架收拢,本实用新型方便操作收车。

Description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儿推车架的收车方式比较复杂,用户不容易操作,并且折叠后的体积较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方便操作收车,并且折叠后体积更小的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操作收车,并且折叠后体积更小的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推车架,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支架、后支架、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上钢丝、下钢丝和解锁触发机构,所述解锁触发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推杆上,所述上推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推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连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与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关节连接,所述上钢丝位于所述上推杆中,所述下钢丝位于所述下推杆中,所述解锁触发机构拉动所述上钢丝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转动所述下推杆后拉动所述下钢丝来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触发机构包括按键,所述解锁触发机构用于按压按键后自身解锁,并通过转动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
所述解锁触发机构还包括上半圆壳、伸缩件、弹簧和下半圆壳,所述上半圆壳和所述下半圆壳拼接成圆柱管,所述按键的一部分从所述下半圆壳伸出,所述按键安装在所述下半圆壳与所述弹簧之间,所述伸缩件与所述上半圆壳连接,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钢丝;
所述按键被按压后,解锁所述解锁触发机构,所述按键、所述上半圆壳和所述下半圆壳转动后压缩所述伸缩件,所述伸缩件拉动所述上钢丝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上推杆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圆柱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
所述解锁触发机构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套管中并能够转动,所述套管上开设有锁止槽,所述按键的两端延伸出锁止块,所述锁止块插入到所述锁止槽中,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锁止块从所述锁止槽中脱出,所述圆柱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管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有一根所述上钢丝,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均设有斜坡凸台;
所述上半圆壳内开设有两个斜坡槽,所述斜坡凸台嵌入到所述斜坡槽中,所述上半圆壳转动时,所述斜坡槽推动两个所述斜坡凸台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相互靠近回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包括上推杆转动壳体、下推杆转动壳体和上锁定件;
所述上推杆转动壳体与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推杆转动壳体与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锁定件通过上钢丝与所述解锁触发机构连接,所述上钢丝拉动所述上锁定件时解锁所述第一转动关节;
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还包括齿轮,所述上推杆转动壳体中设有第一齿轮槽,下推杆转动壳体中设有第二齿轮槽,
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被锁定时,所述齿轮嵌入到所述第一齿轮槽和所述第二齿轮槽中;
所述上锁定件向上移动时,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齿轮槽或所述第二齿轮槽脱出,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包括下钢丝和下锁定件,所述上推杆转动后,所述下钢丝拉动所述下锁定件来解锁所述第二转动关节;
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包括下推杆转动件、前支架转动件和后支架转动件;
所述下推杆转动件与所述下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推杆转动件与所述前支架转动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前支架转动件与所述前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支架转动件与所述后支架转动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后支架转动件与所述后支架的上端连接;
所述下推杆转动件、所述前支架转动件和所述后支架转动件上均开设下锁定槽,所述下锁定件插入到所述下锁定槽中,所述第二转动关节被锁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婴儿推车,包括座椅框架组件,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婴儿推车架,所述座椅框架组件安装在所述婴儿推车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婴儿推车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推杆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框架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后支架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婴儿推车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解锁触发机构解锁第一转动关节,上推杆向后向下翻转实现第二转动关节的解锁,然后将下推杆向前向下翻转,最后将后支架与前支架收拢,本实用新型方便操作收车,并且能够将折叠后的体积更小,方便收纳。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解锁触发机构的俯视角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解锁触发机构的仰视角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第一转动关节的左视角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第一转动关节的右视角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第一转动关节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的左视角爆炸图;
图8是图6的右视角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第二转动关节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第二转动关节的左视角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第二转动关节的右视角爆炸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第二转动关节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2中省略了后叉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3中省略了下推杆转动件和下锁定件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4中省略了前支架转动件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婴儿推车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婴儿推车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婴儿推车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变形例中婴儿推车的后视角局部放大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变形例中婴儿推车的俯视角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婴儿推车架20:上推杆21、下推杆22、前支架23、后支架24、第一转动关节25、第二转动关节26、解锁触发机构27、第一连接杆28、第二连接杆29a、第三连接杆29b;
上推杆21:内管211、外管212;
第一转动关节25:上推杆转动壳体251、下推杆转动壳体252、上锁定件253、齿轮254、上盖板255、弹簧安装座256、推压弹簧257、复位件258、第一齿轮槽2511、进入槽2512、第二齿轮槽2521、上锁定块2531、上锁定槽2541、第一斜坡2542、插槽2543、插臂2561、下钢丝钩2581、第二斜坡2582;
第二转动关节26:下钢丝261、下锁定件262、下推杆转动件263、前支架转动件264、后支架转动件265、第一转轴266、第二转轴267、下锁定槽268、下盖板269、复位弹簧2611、前叉件2641、后叉件2651;
解锁触发机构27:按键271、上半圆壳272、伸缩件273、下半圆壳274、套管275、弹簧安装块276、锁止块2711、弹簧安装柱2712、凸条2713、斜坡槽2721、上插片2722、第一连接件2731、第二连接件2732、第一伸缩杆2733、第二伸缩杆2734、斜坡凸台2735、按键孔2741、引导槽2742、下插片2743、锁止槽2751、弹簧槽2761;
座椅框架组件10:靠背转动关节13、扶手杆15、第一连接柱123、提手孔1212、第二连接柱1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如图1-1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婴儿推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婴儿推车架20,包括上推杆21、下推杆22、前支架23、后支架24、第一转动关节25、第二转动关节26和解锁触发机构27,解锁触发机构27安装在上推杆21上,上推杆21的下端与下推杆22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关节25连接,下推杆22的下端与前支架23、后支架24的上端通过第二转动关节26连接,解锁触发机构27用于触发第一转动关节25解锁,转动下推杆22后触发第二转动关节26解锁。
本实施例通过操作解锁触发机构27解锁第一转动关节25,上推杆21向后向下翻转实现第二转动关节26的解锁,然后将下推杆21向前向下翻转,最后将后支架24与前支架23收拢,本实用新型方便操作收车,并且折叠后的婴儿推车架的体积能够更小。
解锁触发机构:
如图2-3所示,解锁触发机构27包括按键271,解锁触发机构27用于按压按键271后自身解锁,并通过转动来带动第一转动关节25解锁。
具体为,解锁触发机构27安装在上推杆21的顶部中心,按键271朝向下方,方便用户的四根手指握住解锁触发机构27时,能够按压按键271。
进一步地,解锁触发机构27还包括上半圆壳272、伸缩件273、弹簧(图未示)和下半圆壳274,上半圆壳272和下半圆壳274拼接成圆柱管,按键271的一部分从下半圆壳272伸出,按键271安装在下半圆壳274与弹簧之间,伸缩件273与上半圆壳272连接,伸缩件27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根上钢丝(图未示);
按键271被按压后,解锁解锁触发机构27,按键271、上半圆壳272和下半圆壳274转动后压缩伸缩件273,伸缩件273拉动上钢丝用于带动第一转动关节25解锁。
具体为,如图3所示,按键271为长条形,按键271的凸条2713为长条的椭圆形,暴露在解锁触发机构27在外面,有足够的面积使四根手指能够同时作用在凸条2713上。
按键271的一部分安装在小半圆壳274的内部,凸条2713从下半圆壳274的按键孔2741向下凸出。按键271的两端向外延伸出锁止块2711,下半圆壳274的两端内侧分别延伸出下插片2743,下插片2743上开设有引导槽2742,锁止块2711插入到引导槽2742中。按键271被按压时,不会从引导槽2742中脱出,按键271与下半圆壳274会一起转动。
如图2所示,按键271的凸条2713的上表面形成凹槽,凹槽中安装有两个弹簧安装柱2712,弹簧安装柱2712上用于套设弹簧(图未示)。
如图3所示,弹簧安装块276的朝向按键271的表面上开设有两个圆形的弹簧槽2761,弹簧的顶端插入到弹簧槽2761中,弹簧安装块276与推杆21的内管211抵靠。当按压按键271时,按键271向上推压弹簧;当松开按键271时,按键271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凸条2713从按键孔2741向下凸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上推杆21包括一根内管211和两根外管212,圆柱管套设在内管211外;
解锁触发机构27还包括两个套管275,套管275分别与两根外管212固定连接,圆柱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套管275中并能够转动,套管275上开设有锁止槽2751,按键271的两端延伸出锁止块2711,锁止块2711插入到锁止槽2751中,按压按键271时,锁止块2711从锁止槽2751中脱出,圆柱管能够相对于套管275转动。
下半圆壳274的下插片2743插入到套管275中,下半圆壳274的主体与套管275的边缘对接。
上半圆壳275的两端向外延伸出上插片2722,上插片2722也插入到套管275中,上半圆壳275的主体与套管275的边缘对接。
按压按键271时,锁止块2711先从锁止槽2751中脱出,解锁触发机构27自身解锁,然后锁止块2711进入到引导槽2742中。按键271、上半圆壳272和下半圆壳274能够相对于套管275和上推杆21转动,此时伸缩件273是不转动的。
为了便于用户操作,可以朝向婴儿推车的前方转动上半圆壳272和下半圆壳274拼接成圆柱管。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伸缩件273包括第一连接件2731、第二连接件2732、第一伸缩杆2733和第二伸缩杆2734,第一连接件2731与第一伸缩杆2733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2732与第二伸缩杆2734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杆2733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杆273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2731和第二连接件2732分别连接有一根上钢丝,第一连接件2731和第二连接件2732上均设有斜坡凸台2735;
上半圆壳272内开设有两个斜坡槽2721,斜坡凸台2735嵌入到斜坡槽2721中,上半圆壳272转动时,斜坡槽2721推动两个斜坡凸台2735带动第一伸缩杆2733和第二伸缩杆2734相互靠近回缩。
其中,第一伸缩杆2733插入到第二伸缩杆2734中,第二伸缩杆2734中安装有弹簧。
斜坡凸台2735大致呈三角形,包括两个斜面。斜坡槽2721也有两个斜面,其中一个斜面的长度大于另一斜面的长度。
当上半圆壳272正向转动时,较长斜面推压斜坡凸台2735,使得两个斜坡凸台2735彼此靠近,带动第一伸缩杆2733和第二伸缩杆2734相互靠近回缩。
当用户松开解锁触发机构27时,第一伸缩杆2733和第二伸缩杆2734相互远离延伸出去,斜坡凸台2735推动上半圆壳272反向转动,上半圆壳272带动下半圆壳274和按键271一起反转回位。
其中,第一连接件2731和第二连接件2732上均开设有钢丝孔,用于连接上钢丝(图未示)的一端。
当第一伸缩杆2733和第二伸缩杆2734相互靠近回缩时,拉动上钢丝的一端,上钢丝带动第一转动关节25解锁。
当需要操作解锁触发机构27时,用户的一只手握住上半圆壳272和下半圆壳274拼接成圆柱管,先按动按键271,然后转动上半圆壳272和下半圆壳274拼接成圆柱管。实现单手操作解锁,并且能够一次性完成。不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或者复杂的操作手势,或者分两次操作才能完成操作。
第一转动关节:
如图4-8所示,第一转动关节25包括上推杆转动壳体251、下推杆转动壳体252和上锁定件253;
上推杆转动壳体251与上推杆21的下端连接,下推杆转动壳体252与下推杆22的上端连接,上锁定件253通过上钢丝与解锁触发机构27的第一连接件2731和第二连接件2732连接,上钢丝拉动上锁定件253时解锁第一转动关节25。
进一步地,如图4-8所示,第一转动关节25还包括齿轮254,上推杆转动壳体251中设有第一齿轮槽2511,下推杆转动壳体252中设有第二齿轮槽2521,
第一转动关节25被锁定时,齿轮254嵌入到第一齿轮槽2511和第二齿轮槽2521中;
上锁定件253向上移动时,齿轮254从第一齿轮槽2511或第二齿轮槽2521脱出,第一转动关节25解锁。
具体为,上推杆转动壳体251、下推杆转动壳体252和齿轮254同轴连接。
齿轮254包括多个齿,齿轮254的边缘开设有上锁定槽2541,上锁定件253的上锁定块2531向下延伸,并插入到上锁定槽2541中时,上锁定件253对齿轮254进行锁定,齿轮254不能转动,上推杆转动壳体251和下推杆转动壳体252也不能相对转动,此时第一转动关节25被锁定,上推杆21与下推杆22之间不能转动折叠。
当上锁定件253被上钢丝向上拉动时,上锁定块2531从上锁定槽2541中脱出。此时复位件258推动齿轮254沿轴向朝向第一齿轮槽2511移动,并完全嵌入到第一齿轮槽2511中,从第二齿轮槽2521中脱出,下推杆转动壳体252与上推杆转动壳体251仅通过转动轴(图未示)可转动连接,下推杆转动壳体252能够相对于上推杆转动壳体251转动,使得上推杆21相对于下推杆22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上锁定件253安装在上推杆转动壳体251的连接管2513中,第一齿轮槽2511中还开设有与连接管2513相通的进入槽2512,进入槽2512与上锁定槽2541沿轴向对应,锁定时,上锁定件253的上锁定块2531插入到进入槽2512中。
进一步地,如图4-5所示,第一转动关节25还包括上盖板255,上盖板255覆盖在下推杆转动壳体252的外侧面,用于遮挡转动轴的端部。
进一步地,如图7-8所示,第一转动关节25还包括弹簧安装座256、推压弹簧257和复位件258,推压弹簧257安装在弹簧安装座256上,弹簧安装座256包括朝向齿轮254延伸的插臂2561,齿轮254上设有插槽2543,插臂2561插入到插槽2543中。
复位件258包括下钢丝钩2581和第二斜坡2582,下钢丝钩2581与下钢丝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下钢丝。两个第二斜坡2582位于复位件258朝向齿轮254的一面,齿轮254上设有对应的第一斜坡2542,第一斜坡2542与第二斜坡2582接触。
当上锁定件253向上脱出时,推压弹簧257伸展沿轴向推动复位件258朝向齿轮254移动,第二斜坡2582推动第一斜坡2542沿轴向移动,使得齿轮254朝向第一齿轮槽2511移动,并从第二齿轮槽2521中脱出,实现第一转动关节25的解锁。
解锁后,上推杆21带动上推杆转动壳体251、齿轮254、弹簧安装座256、推压弹簧257和复位件258一起向后向下转动,复位件258转动时拉动下钢丝,实现对第二转动关节26的解锁。
解锁触发机构27通过上钢丝来带动第一转动关节25解锁,第一转动关节25再通过下钢丝来带动第二转动关节26解锁。两段式的解锁方式,使得只有在第一转动关节25解锁,并且上推杆21转动折叠后,才能带动第二转动关节26解锁。第一转动关节25与第二转动关节26不是同时解锁,用户必须要先转动上推杆21,才能解锁第二转动关节26并转动下推杆22。使得折叠的顺序具有唯一性,方便用户按照设定的折叠顺序依次操作。如果第一转动关节25与第二转动关节26同时解锁,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不知道应该先折叠上推杆21还是下推杆22。
第二转动关节:
如图9-15所示,第二转动关节26包括下钢丝261和下锁定件262,上推杆21转动后,下钢丝261拉动下锁定件262来解锁第二转动关节26。
进一步地,第二转动关节26还包括下推杆转动件263、前支架转动件264和后支架转动件265;
下推杆转动件263与下推杆22的下端连接,下推杆转动件263与前支架转动件264之间通过第一转轴266可转动连接;
前支架转动件264与前支架23的上端连接,前支架转动件264与后支架转动件265通过第二转轴267可转动连接;
后支架转动件265与后支架24的上端连接;
下推杆转动件263、前支架转动件264和后支架转动件265上均开设下锁定槽268,下锁定件262插入到下锁定槽268中,第二转动关节26被锁定。
具体为,下推杆转动件263包括两块扇形片,前支架转动件264包括一块圆形片,两块下推杆转动件263将前支架转动件264夹持在中间,并通过第一转轴266可转动连接,实现下推杆22与前支架23的相对转动。
如图14-15所示,后支架转动件265为扳手形状,插入到前支架转动件264中,并通过第二转轴267可转动连接,实现前支架23与后支架24的相对转动。
如图10-12所示,第二转动关节26还包括后叉件2651,后叉件2651将安装后的下推杆转动件263、前支架转动件264和后支架转动件265夹持在其中,并通过第二转轴267可转动连接。
如图10-11所示,第二转动关节26还包括前叉件2641,前叉件2641将安装后的下推杆转动件263、前支架转动件264、后支架转动件265和后叉件2651夹持在其中,并且与第一转轴266和第二转轴267可转动连接。前叉件2641的外侧面覆盖有下盖板269,由于遮挡内部安装结构,起到美观的作用。
除了前叉件2641,下推杆转动件263、前支架转动件264、后支架转动件265和后叉件2651上均开设有下锁定槽268。其中,下推杆转动件263上的下锁定槽268为长型槽,下锁定件262可在长型槽中上下滑动,下锁定件262的上端连接下钢丝261的下端。当下钢丝261拉动下锁定件262时,下锁定件262沿长型槽向上滑动,从前支架转动件264、后支架转动件265和后叉件2651的下锁定槽268中脱出,实现第二转动关节26的解锁。
如图13所示,下钢丝26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611,下钢丝261被向上拉动时,压缩复位弹簧2611。当下钢丝261的拉力被解除时,复位弹簧2611向下推动下锁定件262,下锁定件262重新插入到下锁定槽268中。
本实施例中的下转动关节26既能够实现收车折叠,同时也为前支架23、后支架24和下推杆22提供足够的支撑,增加婴儿推车架展开状态时的稳定性。
折叠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婴儿推车架20折叠时,首先按压按键271,然后向前转动上半圆壳272和下半圆壳274组成的圆柱管,实现第一转动关节25的解锁;
解锁后,向后向下翻转上推杆21,将上推杆21折叠到下推杆22的后侧,上推杆21折叠后,实现对第二转动关节26的解锁;
然后向前向下翻转下推杆22,下推杆22同上推杆21一起向下翻转靠近前支架23;
最后提起婴儿推车架20,后支架24和前支架23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靠拢,完成整个婴儿推车架20的收车,收车后的状态见图16。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能够方便婴儿推车架的快速折叠,并且折叠后的体积更小。由于上推杆21和下推杆22将推杆分成了两段,能够减小折叠后的体积,便于收纳。另外,通过上推杆21的折叠来实现第二转动关节26的解锁,有利于折叠时分步操作,简单易懂。
实施例二:
如图17-19所示,婴儿推车包括座椅框架组件10,还包括婴儿推车架20,座椅框架组件10安装在婴儿推车架20上。
座椅框架组件10包括扶手杆15和靠背转动关节13。
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婴儿推车架20还包括第一连接杆28,第一连接杆28的一端与下推杆2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座椅框架组件10的靠背转动关节13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婴儿推车架20还包括第二连接杆29a和第三连接杆29b,第二连接杆29b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8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29a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29b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29b的另一端与座椅框架组件10的扶手杆15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杆28、第二连接杆29a和第三连接杆29b对座椅框架组件10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如图17所示,婴儿推车展开时,能够将座椅框架组件10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如图18所示,婴儿推车折叠时,能够将座椅框架组件10收入婴儿推车架20中。
本实施例中,座椅框架组件10相对于婴儿推车架20能够单独折叠,能够灵活调节,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座椅框架组件10也可以与婴儿推车架20一起折叠。
如图20-21所示为实施例二的一个变形例,座椅框架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杆28、第一连接柱123和第二连接柱1322;第一连接杆28的一端与下推杆2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座椅框架组件10的靠背转动关节13连接;前支架23与座椅框架组件10通过第一连接柱123连接;后支架24与座椅框架组件10通过第二连接柱连接1322。
当婴儿推车架20展开时,第一连接柱123、第二连接柱1322和连接杆25对座椅框架组件10起到三点定位的作用,座椅框架组件10与婴儿推车架20的其他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当婴儿推车架20折叠时,第一连接柱123、第二连接柱1322和第一连接杆28的各连接点转动,座椅框架组件10相对于上推杆21、下推杆22、前支架22和后支架23转动。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婴儿推车的快速方便折叠。并且座椅框架组件10与婴儿推车架20独立折叠收车,增加了调节的灵活性,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婴儿推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支架、后支架、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上钢丝、下钢丝和解锁触发机构,所述解锁触发机构安装在所述上推杆上,所述上推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推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连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与所述前支架、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关节连接,所述上钢丝位于所述上推杆中,所述下钢丝位于所述下推杆中,所述解锁触发机构拉动所述上钢丝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转动所述下推杆后拉动所述下钢丝来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触发机构包括按键,所述解锁触发机构用于按压按键后自身解锁,并通过转动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所述解锁触发机构还包括上半圆壳、伸缩件、弹簧和下半圆壳,所述上半圆壳和所述下半圆壳拼接成圆柱管,所述按键的一部分从所述下半圆壳伸出,所述按键安装在所述下半圆壳与所述弹簧之间,所述伸缩件与所述上半圆壳连接,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上钢丝;
所述按键被按压后,解锁所述解锁触发机构,所述按键、所述上半圆壳和所述下半圆壳转动后压缩所述伸缩件,所述伸缩件拉动所述上钢丝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杆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圆柱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
所述解锁触发机构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套管中并能够转动,所述套管上开设有锁止槽,所述按键的两端延伸出锁止块,所述锁止块插入到所述锁止槽中,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锁止块从所述锁止槽中脱出,所述圆柱管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管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有一根所述上钢丝,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均设有斜坡凸台;
所述上半圆壳内开设有两个斜坡槽,所述斜坡凸台嵌入到所述斜坡槽中,所述上半圆壳转动时,所述斜坡槽推动两个所述斜坡凸台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相互靠近回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包括上推杆转动壳体、下推杆转动壳体和上锁定件;
所述上推杆转动壳体与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推杆转动壳体与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锁定件通过上钢丝与所述解锁触发机构连接,所述上钢丝拉动所述上锁定件时解锁所述第一转动关节;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还包括齿轮,所述上推杆转动壳体中设有第一齿轮槽,下推杆转动壳体中设有第二齿轮槽,
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被锁定时,所述齿轮嵌入到所述第一齿轮槽和所述第二齿轮槽中;
所述上锁定件向上移动时,所述齿轮从所述第一齿轮槽或所述第二齿轮槽脱出,所述第一转动关节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包括所述下钢丝和下锁定件,所述上推杆转动后,所述下钢丝拉动所述下锁定件来解锁所述第二转动关节;
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包括下推杆转动件、前支架转动件和后支架转动件;
所述下推杆转动件与所述下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推杆转动件与所述前支架转动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前支架转动件与所述前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支架转动件与所述后支架转动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后支架转动件与所述后支架的上端连接;
所述下推杆转动件、所述前支架转动件和所述后支架转动件上均开设下锁定槽,所述下锁定件插入到所述下锁定槽中,所述第二转动关节被锁定。
7.一种婴儿推车,包括座椅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婴儿推车架,所述座椅框架组件安装在所述婴儿推车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推车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推杆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后支架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推车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框架组件连接。
CN201921580548.2U 2019-09-20 2019-09-20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Active CN210707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548.2U CN210707570U (zh) 2019-09-20 2019-09-20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548.2U CN210707570U (zh) 2019-09-20 2019-09-20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07570U true CN210707570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1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0548.2U Active CN210707570U (zh) 2019-09-20 2019-09-20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07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946A (zh) * 2019-09-20 2022-05-10 曼玛斯&帕帕斯控股有限公司 婴儿推车架、婴儿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4946A (zh) * 2019-09-20 2022-05-10 曼玛斯&帕帕斯控股有限公司 婴儿推车架、婴儿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7681B (zh) 婴儿推车及婴儿推车折叠方法
EP3552923A1 (en) Foldable stroller frame and foldable stroller
CN107128350B (zh) 一种折叠婴儿推车
GB2412299A (en) Vacuum cleaner with foldable handle
CN110667679B (zh) 座椅框架组件、婴儿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CN113104091B (zh) 车架收折机构、车架锁定机构、背靠释锁机构及婴儿车
CN211442449U (zh) 婴儿推车
CN210707570U (zh) 婴儿推车架和婴儿推车
EP3712033B1 (en) Baby stroller frame
CN210503008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
CN110667680A (zh) 婴儿推车架、婴儿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CN211032710U (zh) 婴儿推车
CN111717267A (zh) 一种折叠婴儿车的车架和婴儿车
US20220348247A1 (en) Vehicle frame and stroller
CN110667682B (zh) 婴儿推车及其折叠方法
CN108313110B (zh) 收合机构及幼儿载具
CN213008317U (zh) 一种婴儿车
CN107128351B (zh) 一种折叠展开机构
CN218661989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婴儿推车骨架
CN216580663U (zh) 遛娃车车架及遛娃车
CN217649504U (zh) 可单手收合的婴儿推车架及婴儿推车
CN220615918U (zh) 一种可折叠车架及具有可折叠车架的童车
CN210707569U (zh) 用于婴儿推车架的解锁触发机构
CN214930015U (zh) 手推车车架
CN210707568U (zh) 用于婴儿推车架的下转动关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7

Address after: West Yorkshire

Patentee after: Mamas & Papas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523662 Huangfengling Industrial Park, Luoma village,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JINWANG CHILDREN'S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