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7907U -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7907U
CN210697907U CN201920728165.9U CN201920728165U CN210697907U CN 210697907 U CN210697907 U CN 210697907U CN 201920728165 U CN201920728165 U CN 201920728165U CN 210697907 U CN210697907 U CN 210697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crew
threaded
interbody fusion
fu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81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程相
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gel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ngel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ngel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ngel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81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7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7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79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椎间融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椎间融合器和钛金合板,所述钛金合板与所述椎间融合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上下表面呈锯齿状,且切入段为锲形的用PEEK材料制作的椎间融合器,使得在切入时的切口很小,还在钛合金板上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第三螺纹通孔和第四螺纹通孔,在固定时更加稳定,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自攻螺钉,椎间融合器、钛金合板和自攻螺钉,三者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致癌性,并且耐磨、耐腐蚀,还有抗变形能力和抗疲劳强度、固定可靠且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椎间融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以少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不伴有脊椎滑脱性脊柱退变引起的功能紊乱所使用的融合术,就是让原先的脊柱活动节段不能再活动,长成一个整体。通常是在脊柱稳定性遭到破坏或需要矫形时才应用,需配合内固定。
原有的椎间融合器稳定性不好,同时需要与颈椎钢板配合使用,手术时开口大,患者在恢复时较为困难,需要的时间长,并且操作繁琐,手术时间长,价格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旨在解决原有的椎间融合器稳定性不好,同时需要与颈椎钢板配合使用,手术时开口大,患者在恢复时较为困难,需要的时间长,并且操作繁琐,手术时间长,价格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椎间融合器和钛金合板,所述钛金合板与所述椎间融合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第三螺纹通孔、第四螺纹通孔和自攻螺钉,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上,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三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另一侧,所述第四螺纹通孔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螺纹通孔远离所述第二螺纹通孔的一侧,所述自攻螺钉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三螺纹通孔和所述第四螺纹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椎间融合器远离所述钛金合板的一端为楔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椎间融合器的上下表面均呈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椎间融合器为PEEK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钛金合板的两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钛金合板呈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第四螺纹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第四螺纹通孔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三螺纹通孔的倾斜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通过设置有上下表面呈锯齿状,且切入段为楔形的用 PEEK材料制作的椎间融合器,使得在切入时的切口很小,还在钛合金板上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第三螺纹通孔和第四螺纹通孔,在固定时更加稳定,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自攻螺钉,椎间融合器、钛金合板和自攻螺钉,三者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致癌性,并且耐磨、耐腐蚀,还有抗变形能力和抗疲劳强度、固定可靠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自攻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组件、11-椎间融合器、12-钛金合板、2-固定组件、21-第一螺纹通孔、22-第二螺纹通孔、23-第三螺纹通孔、24-第四螺纹通孔、25-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壳体组件1和固定组件2,壳体组件1包括椎间融合器11和钛金合板 12,钛金合板12与椎间融合器11固定连接,且位于椎间融合器11的一侧,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螺纹通孔21、第二螺纹通孔22、第三螺纹通孔23、第四螺纹通孔24和自攻螺钉25,第一螺纹通孔21开设于钛金合板12上,第二螺纹通孔22开设于钛金合板12上,且位于第一螺纹通孔21的一侧,第三螺纹通孔 23开设于钛金合板12上,且位于第二螺纹通孔22远离第一螺纹通孔21的另一侧,第四螺纹通孔24开设于钛金合板12上,且位于第三螺纹通孔23远离第二螺纹通孔22的一侧,自攻螺钉2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贯穿第一螺纹通孔21、第二螺纹通孔22、第三螺纹通孔23和第四螺纹通孔2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有上下表面呈锯齿状,且切入段为楔形的用 PEEK材料制作的椎间融合器,使得在切入时的切口很小,还在钛合金板上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第三螺纹通孔和第四螺纹通孔,在固定时更加稳定,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自攻螺钉,椎间融合器、钛金合板和自攻螺钉,三者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致癌性,并且耐磨、耐腐蚀,还有抗变形能力和抗疲劳强度、固定可靠且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椎间融合器11远离钛金合板12的一端为楔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椎间融合器11远离钛合金合板12的一端为楔形,在手术时更方便切入,且切口小易于患者恢复。
进一步的,椎间融合器11的上下表面均呈锯齿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椎间融合器11的上下表面均呈锯齿状,在手术时切入时更加容易省力,并且使得椎间融合器11与骨接触更加紧密。
进一步的,椎间融合器11为PEEK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PEEK聚醚醚酮是一种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易加工和高机械强度等优异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用其制作的椎间融合器11生物相容性好。
进一步的,钛金合板12的两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与钛金合板12呈一体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防止在椎间融合器11植入的过程中过深打入椎体,保证了切迹的同时也使椎间融合器11可以与椎体良好的贴合。
进一步的,第一螺纹通孔21与第四螺纹通孔24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螺纹通孔22与第三螺纹通孔23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一螺纹通孔21和第四螺纹通孔24的倾斜方向与第二螺纹通孔22和第三螺纹通孔23的倾斜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纹通孔21与第四螺纹通孔24以及第二螺纹通孔 22和第三螺纹通孔23在固定时分别是倾斜向上或向下,固定时,位于中间的第二螺纹通孔22与第三螺纹通孔23插入的两个自攻螺钉与上部骨或下部骨固定,位于两侧的第一螺纹通孔21和第四螺纹通孔24插入的两个自攻螺钉相应地与下部骨或上部骨固定,安装固定简易,且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手术时,将椎间融合器11植入锥间,利用自攻螺钉25分别贯穿位于钛金合板12上的第一螺纹通孔21、第二螺纹通孔22、第三螺纹通孔23、第四螺纹通孔24,固定时,位于中间的第二螺纹通孔22与第三螺纹通孔23插入的两个自攻螺钉与上部骨或下部骨固定,位于两侧的第一螺纹通孔21和第四螺纹通孔24插入的两个自攻螺钉相应地与下部骨或上部骨固定,使得固定更加稳定,钛合金板12上的挡板可以防止在椎间融合器11植入的过程中过深打入椎体,完成了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的使用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固定组件(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椎间融合器(11)和钛金合板(12),所述钛金合板(12)与所述椎间融合器(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椎间融合器(11)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螺纹通孔(21)、第二螺纹通孔(22)、第三螺纹通孔(23)、第四螺纹通孔(24)和自攻螺钉(25),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1)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12)上,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2)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1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1)的一侧,所述第三螺纹通孔(23)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1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2)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1)的另一侧,所述第四螺纹通孔(24)开设于所述钛金合板(12)上,且位于所述第三螺纹通孔(23)远离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2)的一侧,所述自攻螺钉(2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1)、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2)、所述第三螺纹通孔(23)和所述第四螺纹通孔(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11)远离所述钛金合板(12)的一端为楔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11)的上下表面均呈锯齿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11)为PEEK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金合板(12)的两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钛金合板(12)呈一体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1)与所述第四螺纹通孔(24)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2)与所述第三螺纹通孔(23)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1)和所述第四螺纹通孔(24)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2)和所述第三螺纹通孔(23)的倾斜方向相反。
CN201920728165.9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7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165.9U CN210697907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8165.9U CN210697907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7907U true CN210697907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816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7907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79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569A (zh) * 2019-05-21 2019-08-30 江苏安格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CN112816326A (zh) * 2021-01-25 2021-05-18 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 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性能试验辅具及试验机和试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569A (zh) * 2019-05-21 2019-08-30 江苏安格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CN112816326A (zh) * 2021-01-25 2021-05-18 济南恒瑞金试验机有限公司 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性能试验辅具及试验机和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5960B2 (en) Intervertebral fusion implant
US5180381A (en) Anterior lumbar/cervical bicortical compression plate
US6090143A (en) Box cage for intervertebral body fusion
US5603713A (en) Anterior lumbar/cervical bicortical compression plate
EP1847240B1 (en) Spine implants
JP4166288B2 (ja) 多段可変高さの融合デバイス
US8172877B2 (en) Inter-cervical facet implant with surface enhancements
US5941880A (en) Coupling member for cross-linking intervertebral cage devices
US8118838B2 (en) Inter-cervical facet implant with multiple direction articulation joint and method for implanting
US6743257B2 (en) Dynamic implanted intervertebral spacer
US20150142119A1 (en) Stand alone anterior cage
US20060247650A1 (en) Inter-cervical facet joint fusion implant
US20070198093A1 (en) Spinal implant with offset keels
US20090216279A1 (en) Artificial facet joint and method
JP2004517685A (ja) 腰椎前方プレートおよび方法
US8480739B2 (en) C1-C2 implant and methods of use
CN210697907U (zh)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US11571314B2 (en) Implantable system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480510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ttaching same to the spine
CA2326920A1 (en)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 with locking plate
CN219461547U (zh) 椎间融合器
CN219332118U (zh) 一种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CN110179569A (zh) 一种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装置
KR20020012330A (ko) 조절형 척추체 대체 유합 고정장치
WO1997031580A1 (en) Device for linking adjacent rods in spinal instrumen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