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6721U - 一种新型立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立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6721U
CN210696721U CN201921036454.9U CN201921036454U CN210696721U CN 210696721 U CN210696721 U CN 210696721U CN 201921036454 U CN201921036454 U CN 201921036454U CN 210696721 U CN210696721 U CN 210696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upright post
wall
close
stan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64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六强
魏雅琼
赵爱阁
位雅宁
位聚锋
杨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angdao Office Furn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angdao Office Furn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angdao Office Furn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angdao Office Furn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64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6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6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6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立柱,涉及立柱技术领域,包括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的中间段为弧形,且立柱主体的两个弧面靠近弧形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凹槽处均设有倒角,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倒角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凹槽处与立柱主体的两端靠近边缘处均为直角,所述立柱主体为垂直设置,且立柱主体的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连接装置,实现立柱截面为多角度结构,多个弯折处分散立柱的承重力,避免立柱承重力不够均匀发生局部变形的情况,并且将立柱主体的两端分别挤压固定并活动连接在一起,防止立柱主体两端不够稳定,降低立柱主体两端在长期使用中产生变形的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立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立柱。
背景技术
立柱,即为垂直立着的柱子,一般作为承重结构或装饰中,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汽车和装饰中,其中,在居家家具中,包括一种既能承重又能套在外面装饰的立柱。
现有的立柱中截面大多为矩形,承重力不够均匀,并且立柱为整个金属片弯折形成,金属片的两端处不能连接在一起,两端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存在变形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立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的中间段为弧形,且立柱主体的两个弧面靠近弧形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凹槽处均设有倒角,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倒角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凹槽处与立柱主体的两端靠近边缘处均为直角,所述立柱主体为垂直设置,且立柱主体的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连接装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装置均由中间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两个所述中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左侧板和两个所述右侧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中间板与立柱主体相对一侧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两个所述减震弹簧的后端外壁分别位于立柱主体的内壁靠近弧形处。
优选的,所述左侧板靠近立柱主体的一侧外壁与右侧板的后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靠近左侧板的一个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外壁与另一个所述连接板远离左侧板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底板,靠近左侧板的一个所述底板靠近右侧板的一侧外壁与另一个所述底板的前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远离两个底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左侧板和两个右侧板分别远离立柱主体的一侧外壁均贯穿设有插孔,四个所述插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插杆,四个所述插杆远离立柱主体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圆盖板。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立柱主体、弧形、凹槽、倒角和直角,实现立柱截面为多角度结构,多个弯折处分散立柱的承重力,避免立柱承重力不够均匀发生局部变形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连接装置、中间板、左侧板、右侧板、减震弹簧、连接板、底板、复位弹簧、挤压板、插杆和圆盖板,实现将立柱主体的两端分别挤压固定并活动连接在一起,防止立柱主体两端不够稳定,降低立柱主体两端在长期使用中产生变形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正视图。
图例说明:
1、立柱主体;2、连接装置;3、中间板;4、左侧板;5、右侧板;6、减震弹簧;7、连接板;8、底板;9、复位弹簧;10、挤压板;11、插杆;12、圆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一:
参照图1-4,包括立柱主体1,立柱主体1的中间段为弧形,且立柱主体1的两个弧面靠近弧形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弧面分别靠近两个凹槽处均设有倒角,两个弧面分别靠近两个倒角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弧面分别靠近两个凹槽处与立柱主体1的两端靠近边缘处均为直角,多个弯折和弧形结构将立柱主体1截面构成多角度结构,分散立柱主体1的承重力,避免立柱主体1承重力不够均匀发生局部变形的情况,立柱主体1为垂直设置,且立柱主体1的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连接装置2,两个连接装置2均由中间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组成,两个中间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左侧板4和两个右侧板5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便于安装拆卸。
两个中间板3与立柱主体1相对一侧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两个减震弹簧6的后端外壁分别位于立柱主体1的内壁靠近弧形处,为立柱主体1提高减震能力的同时,通过中间板3和铰链分别与左侧板4和右侧板5进行连接,左侧板4靠近立柱主体1的一侧外壁与右侧板5的后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靠近左侧板4的一个连接板7的前端外壁与另一个连接板7远离左侧板4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底板8,两个底板8分别靠近两个插杆11的一侧外壁均贯穿开设有开口,靠近左侧板4的一个底板8靠近右侧板5的一侧外壁与另一个底板8的前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
两个复位弹簧9分别远离两个底板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0,两个挤压板10分别位于立杆主体1的内壁靠近两端处,两个左侧板4和两个右侧板5分别远离立柱主体1的一侧外壁均贯穿设有插孔,四个插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插杆11,靠近左侧板4的两个插杆11均为水平设置,远离立柱主体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圆盖板12,两个连接装置2将立柱主体1的两端分别挤压固定并进行连接,加大立柱主体1两端的稳定性,防止立柱主体1两端在长期使用中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按住两个圆盖板12将两个插杆11在左侧板4和右侧板5内分别向靠近底板8的方向推动,两个插杆11分别带动两个挤压板10分别向远离两个圆盖板12的方向移动,两个挤压板10移动过程中分别与左侧板4和右侧板5之间留出限位腔,将整个连接装置2放置在立柱主体1的上方并使两个限位腔分别位于立柱主体1的两端上方,将减震弹簧6远离中间板3的一端向靠近中间板3的一侧挤压,将连接装置2缓缓下移,使立柱主体1的两端位于两个限位腔内,直至连接装置2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松开握住减震弹簧6的手,减震弹簧6的后端向后缓缓挤压立柱主体1的内壁靠近弧形处,松开按住两个圆盖板12的手,两个复位弹簧9分别在两个底板8的固定下推动两个挤压板10向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方向推动,直至两个挤压板10分别对立柱主体1的两端进行挤压固定,中间板3的两端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将立柱主体1的两端连接,提高立柱主体1两端的稳定性,降低立柱主体1两端在长期使用中产生变形的隐患,将立柱主体1放置在地面上,并将桌面放置在多个立柱主体1上即可作为桌子使用,立柱主体1作为桌子支撑部件之一时将桌面的重力通过弧形、凹槽、倒角和直角进行均匀分散,避免立柱主体1承重力不够均匀发生局部变形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立柱,包括立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主体(1)的中间段为弧形,且立柱主体(1)的两个弧面靠近弧形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凹槽处均设有倒角,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倒角处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弧面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凹槽处与立柱主体(1)的两端靠近边缘处均为直角,所述立柱主体(1)为垂直设置,且立柱主体(1)的两端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连接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立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装置(2)均由中间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组成,两个所述中间板(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左侧板(4)和两个所述右侧板(5)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中间板(3)与立柱主体(1)相对一侧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两个所述减震弹簧(6)的后端外壁分别位于立柱主体(1)的内壁靠近弧形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4)靠近立柱主体(1)的一侧外壁与右侧板(5)的后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靠近左侧板(4)的一个所述连接板(7)的前端外壁与另一个所述连接板(7)远离左侧板(4)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底板(8),靠近左侧板(4)的一个所述底板(8)靠近右侧板(5)的一侧外壁与另一个所述底板(8)的前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两个所述复位弹簧(9)分别远离两个底板(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左侧板(4)和两个右侧板(5)分别远离立柱主体(1)的一侧外壁均贯穿设有插孔,四个所述插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插杆(11),四个所述插杆(11)远离立柱主体(1)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圆盖板(12)。
CN201921036454.9U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新型立柱 Active CN210696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6454.9U CN210696721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新型立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6454.9U CN210696721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新型立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6721U true CN210696721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6454.9U Active CN210696721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新型立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6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003A (zh) * 2021-12-27 2022-03-04 大道网络(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连接柱及墙体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5003A (zh) * 2021-12-27 2022-03-04 大道网络(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连接柱及墙体结构
CN114135003B (zh) * 2021-12-27 2023-01-20 大道网络(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连接柱及墙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96721U (zh) 一种新型立柱
CN2918836Y (zh) 一种柜体用铝型材连接结构
CN216787444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横梁连接件
CN21576032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升降脚手架
CN111186789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角度可调式提升搬运装置
CN211314773U (zh) 一种diy收纳架
CN206903087U (zh) 一种雨棚
CN213982822U (zh) 一种坐立式教育机构电子班牌
CN216865906U (zh) 建筑用可调节脚手架
CN205876085U (zh) 连接角码
CN209552621U (zh) 一种抗变形性强的杨木芯板
CN218292395U (zh) 一种幕墙安装结构
TWM575497U (zh) 立式升降裝置之滑軌結構(一)
CN108606518A (zh) 一种改进的厨卫板材
CN210902180U (zh) 家具隔板防弯器
CN220442231U (zh) 一种具有抗扭截面结构的定滑轨及滑轨
CN21529062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风抗压型环保节能钢结构
CN214834513U (zh) 一种现浇箱梁承插型盘扣式支撑架
CN214072847U (zh) 一种便于悬挂的双层不锈钢支架
CN109113200B (zh) 一种双侧阻尼梁柱铰接节点
CN211775433U (zh) 一种承重能力强的中空铆接网络地板
CN219982386U (zh) 升降工作台
CN216306425U (zh) 实木家具拼装连接件结构
CN216583626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电梯按钮
CN216875650U (zh) 一种密集架立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