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3493U -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3493U
CN210693493U CN201921839143.6U CN201921839143U CN210693493U CN 210693493 U CN210693493 U CN 210693493U CN 201921839143 U CN201921839143 U CN 201921839143U CN 210693493 U CN210693493 U CN 210693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sitioning
charging device
wall
positio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91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强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91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3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3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34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本体、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本体形成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安装电池;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本体上;第二定位件设置在本体上;安装电池时,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先后与电池配合,以定位电池的安装位置,第一定位件与电池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与电池的配合精度。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第一定位件与电池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与电池的配合精度,第二定位件先与电池配合,用户容易将电池安装至充电装置上,第一定位件后与电池配合,以在电池已经安装至充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池与充电装置的配合精度,因此,电池容易安装在充电装置上且容易保证电池与充电装置的配合精度。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电池可以插入充电器中进行充电,在将电池在插入充电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容易将电池与充电器对准,以使电池与充电器导通,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池与充电器之间配合的精度,以保证电池能与充电器正确地导通,避免损坏电池或者充电器上的接触端子,因此,如何使得将电池插入充电器的过程即便于操作,又能保证电池与充电器配合的精度较高,成为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包括本体、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本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安装电池;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安装所述电池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先后与所述电池配合,以定位所述电池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高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公座连接器,所述公座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电池上的母座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在所述公座连接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在所述公座连接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共同夹持所述母座连接器的两侧,以定位所述母座连接器与所述公座连接器的连接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母座连接器的配合间隙小于0.15毫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所述电池安装至所述收容腔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凸起用于与所述电池上开设的定位凹槽配合;或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本体上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沿所述电池安装至所述收容腔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凹槽用于与所述电池上设置的定位凸起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定位件先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电池配合,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高于所述第三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一个所述电池,所述第三定位件包括间隔部,所述间隔部间隔相邻的两个所述收容腔,所述间隔部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的形状与所述电池的外轮廓相匹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连接在所述本体的一个内壁并向所述收容腔凸出,所述抵持件用于抵持所述电池的外壁,以间隔所述内壁及所述外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卡止孔,所述卡止孔贯穿所述本体的内壁,所述卡止孔用于当所述电池完全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上时,与所述电池上的卡止扣配合,以固定所述电池的安装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所述本体的顶壁上,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卡止孔连通,安装所述电池时,所述导向槽用于导引所述卡止扣与所述卡止孔的配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充电装置及电池,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包括移动平台本体及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充电组件,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移动平台本体供电。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中,第一定位件与电池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与电池的配合精度,安装电池时,第二定位件先与电池配合,用户容易将电池安装至充电装置上,第一定位件后与电池配合,以在电池已经安装至充电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池与充电装置的配合精度,因此,电池容易安装在充电装置上且容易保证电池与充电装置的配合精度。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的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充电组件的V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充电组件的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的又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充电组件的X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充电组件100、充电装置10、本体11、收容腔111、内壁112、卡止孔113、导向槽114、顶壁115、接口116、第一定位件12、第一夹持部121、第二夹持部122、第二定位件13、定位凸起131、公座连接器14、第三定位件15、间隔部151、抵持件16、电池20、母座连接器21、定位凹槽22、外壁23、卡止扣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100包括充电装置10及电池20。充电装置10用于为电池20充电。请结合图4至图6,充电装置10包括本体11、第一定位件12及第二定位件13。本体11形成有收容腔111,收容腔111用于安装电池20。第一定位件12设置在本体11上。第二定位件13设置在本体11上。安装电池20时,第二定位件13与第一定位件12先后与电池20配合,以定位电池20的安装位置,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100中,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安装电池20时,第二定位件13先与电池20配合,用户容易将电池20安装至充电装置10上,第一定位件12后与电池20配合,以在电池20已经安装至充电装置1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的配合精度,因此,电池20容易安装在充电装置10上且容易保证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的配合精度。
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充电组件100包括充电装置10及电池20。充电组件100可以包括一个充电装置10及一个电池20,充电组件100也可以包括一个充电装置10及多个电池20,充电组件100也可以包括多个充电装置10及一个电池20,在此不作限制。
充电装置10可以用于安装电池20,例如充电装置10可以同时用于安装多个电池20,以便于用户同时携带多个电池20。一个或多个电池20安装在充电装置10上后,充电装置10可以为该一个或多个电池20充电,例如充电装置10通过外接电源为该一个或多个电池20充电,或者充电装置10可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以为该一个或多个电池20充电。请参阅图4至图6,充电装置10包括本体11、第一定位件12及第二定位件13。
本体11可以是充电装置10的外壳的一部分,本体11可以用于收容电池20。具体地,本体11形成有收容腔111,本体11可以是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电池20可以从敞开的一端安装进收容腔111内,本体11可以包裹电池20的一部分,以使安装在收容腔111内电池20不易受到磕碰。在一个例子中,收容腔1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一个收容腔111用于安装一个电池20。在另一个例子中,收容腔11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多个收容腔111的排列方式可以是沿一直线排布,呈矩形阵列排布等方式,在此不作限制。本申请附图以收容腔111的数量是三个,三个收容腔111排列成一直线为例进行说明。本体11上可以形成有便于本体11与外部设备连续的结构,例如本体11上可以开设有接口116,接口116可以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用于从外电源获取电能,接口116也可以用于实现一个充电装置10与另一个充电装置10之间的电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第一定位件12设置在本体11上。第一定位件12可以用于与电池20进行配合以定位电池20的安装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1上的公座连接器14,公座连接器14用于与电池20上的母座连接器21(如图7所示)电连接。第一定位件12包括第一夹持部121及第二夹持部122,其中,第一夹持部121设置在公座连接器14的一侧,第二夹持部122设置在公座连接器14的另一侧。
具体地,公座连接器14连接在本体11上,公座连接器14的数量可以与收容腔111的数量相等,一个公座连接器14用于与一个对应的电池20上的母座连接器21电连接,例如电池20安装在收容腔111上后,公座连接器14插接在母座连接器21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座连接器14设置在本体11的敞开的一端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公座连接器14也可以是设置在收容腔111内。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分别位于公座连接器14的两侧,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的高度可略高于公座连接器14的高度。请结合图8,当电池20安装在充电装置10上时,母座连接器21伸入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之间的空间内并与公座连接器14连接,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用于夹持母座连接器21的两侧,以定位母座连接器21与公座连接器14的连接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21与母座连接器21的配合间隙小于0.15毫米,例如该间隙为0毫米,0.5毫米,0.10毫米,0.13毫米等。第二夹持部122与母座连接器21的配合间隙小于0.15毫米,例如该间隙为0毫米,0.5毫米,0.10毫米,0.13毫米等。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中的至少一个与母座连接器21的配合间隙满足小于0.15毫米时,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较高,使得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配合后,母座连接器21与公座连接器14的错位距离较小,避免损坏公座连接器14或母座连接器21,提高公座连接器14与母座连接器21的使用寿命。
当然,第一定位件12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的举例,还可以是其余任意可以实现定位电池20的安装位置的形式,例如第一定位件12可以是通过卡合、螺合等方式对电池20进行定位的具体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4至图6,第二定位件13设置在本体11上。第二定位件13可以用于与电池20进行配合以定位电池20的安装位置。安装电池20时,第二定位件13先于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配合,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13包括设置在本体11上的定位凸起131。定位凸起131可以连接在本体11的内壁112上并向收容腔111中凸出。定位凸起131可以沿电池20安装至收容腔111的安装方向延伸,例如电池20大致沿直线方向被推入收容腔111内,定位凸起13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该直线平行。对应地,请结合图9及图10,电池20上可以开设有定位凹槽22,定位凸起131用于与该定位凹槽22配合。在安装电池20时,可以将定位凹槽22与定位凸起131对准,将电池20推入收容腔111的同时,定位凸起131逐渐伸入定位凹槽22内,通过定位凸起131与定位凹槽22的配合作用,电池20的安装方向及安装位置不会发生大的偏移。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31的靠近本体11的敞开的一端的尺寸可以较小,或者定位凹槽22与定位凸起131配合的初始端的尺寸可以较大,以使用户容易将定位凸起131与定位凹槽22配合。当然,第二定位件13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的举例,还可以是其余任意可以实现定位电池20的安装位置的形式,例如还可以是第二定位件13包括开设在本体11上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沿电池20安装至收容腔111的安装方向延伸,定位凹槽用于与电池20上设置的定位凸起配合,在此不作限制。
下面将结合上述第一定位件12及第二定位件13的具体举例,对安装电池20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在安装电池20的过程中,定位凸起131先与定位凹槽22配合,定位凸起131逐渐伸入定位凹槽22内,电池20逐渐被安装到位(如图2、图3及图10所示)。当电池20接近安装到位,公座连接器14与母座连接器21靠得较近时,母座连接器21进入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之间,母座连接器21的位置由第一夹持部121与第二夹持部122调整至较精确的安装位置,继续推动电池20,由可以实现母座连接器21与公座连接器14的电连接,电池20安装到位(如图1及图8所示)。在安装电池20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定位件13与第一定位件12先后与电池20配合,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故用户容易定位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安装位置,便于实现快速安装,且第一定位件12可以确保的电池20的安装精度。
综上,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100中,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安装电池20时,第二定位件13先与电池20配合,用户容易将电池20安装至充电装置10上,第一定位件12后与电池20配合,以在电池20已经安装至充电装置1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的配合精度,因此,电池20容易安装在充电装置10上且容易保证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的配合精度。
请参阅图4至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还包括第三定位件15,第三定位件15设置在本体11上。第三定位件15先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配合。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三定位件15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
具体地,安装电池20时,电池20可以依次与第三定位件15配合、与第二定位件13配合及与第一定位件12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20与第二定位件13配合时,电池20依然可以与第三定位件15保持在配合的状态,当电池20与第一定位件12配合时,电池20依然可以与第二定位件13及第三定位件15保持在配合的状态。由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三定位件15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且第三定位件15先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配合,故在安装电池20时,用户更容易将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进行对位,便于快速安装。总的来看,在安装电池20时,可以先通过第三定位件15对电池20的安装进行预导向,再通过第二定位件13对电池20的安装进行粗导向,最后再通过第一定位件12对电池20的安装进行精导向。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收容腔11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收容腔111用于收容一个电池20。第三定位件15包括间隔部151,间隔部151间隔相邻的两个收容腔111。间隔部151与本体11的内壁112围成的形状与电池20的外轮廓相匹配。
间隔部151间隔相邻的两个收容腔111,避免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收容腔111内的两个电池20发生刮擦或碰撞。同时,间隔部151与本体11的内壁112围成的形状与电池20的外轮廓相匹配,用户将电池20伸入收容腔111时,间隔部151与内壁112可以共同导引电池20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向。同时,间隔部151与内壁112围成的形状尺寸可以略大于电池20的外轮廓的尺寸,便于用户将电池20与收容腔111对准。
请参阅图4及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10还包括抵持件16,抵持件16连接在本体11的一个内壁112并向收容腔111凸出。抵持件16用于抵持电池20的外壁23,以间隔内壁112及外壁23。当电池20安装在收容腔111内时,抵持件16间隔内壁112及外壁23,进而减小内壁112与外壁23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内壁112与外壁23互相刮擦的面积过大而导致电池20损坏或者外观欠佳。具体地,一个收容腔111内可以对应设置一个抵持件16或多个抵持件16,例如图4中,一个收容腔111对应设置两个抵持件16。抵持件16可以设置在一侧的内壁112上,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多侧的内壁112上。抵持件16整体可以呈长条形,或者呈多个分散的凸点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4、图11及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1上开设有卡止孔113,卡止孔113贯穿本体11的内壁112。卡止孔113用于当电池20完全安装在充电装置10上时,与电池20上的卡止扣24配合,以固定电池20的安装位置。通过卡止扣24与卡止孔113配合,可以固定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的安装位置,避免电池20安装好后,电池20从充电装置10中滑出。具体地,卡止孔113可以开设在靠近本体11的顶壁115的位置,卡止扣24可以设置在靠近电池20的一个端部的位置,以使得电池20伸入收容腔111足够内足够深度后,卡止扣24卡入卡止孔113内。
进一步地,在需要将电池20从充电装置10中拆出时,可以从充电装置10的外侧穿入卡止孔113并按下卡止扣24,卡止扣24往电池20内缩进,以解除卡止扣24与卡止孔113的配合,并将电池20从收容腔111内抽出,卡止扣24重新从电池20的内部弹出。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体11上开设有导向槽114,导向槽114开设在本体11的顶壁115上,导向槽114与卡止孔113连通。安装电池20时,导向槽114用于导引卡止扣24与卡止孔113的配合。请结合图12,在电池20的安装过程中,卡止扣24逐渐靠近卡止孔113,卡止扣24先与导向槽114的侧壁抵触,卡止扣24在导向槽114的抵触作用下逐渐向电池20的内部缩进,避免卡止扣24止死在顶壁115上。另外,导向槽114也可以导引卡止扣24的运动方向,避免卡止扣24与卡止孔113错位。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可移动平台,可移动平台包括移动平台本体及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的充电组件100。其中,电池20可以用于为移动平台本体供电。可移动平台本体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无人飞行器、无人船、无人车、手持云台等,在此不作限制。在使用电池20为可移动平台本体供电时,可以将电池20从充电装置10中拆下后再装入移动平台本体内,也可以是将充电组件100整个装入移动平台本体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中,第一定位件12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高于第二定位件13与电池20的配合精度,安装电池20时,第二定位件13先与电池20配合,用户容易将电池20安装至充电装置10上,第一定位件12后与电池20配合,以在电池20已经安装至充电装置1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的配合精度,因此,电池20容易安装在充电装置10上且容易保证电池20与充电装置10的配合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安装电池;
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及
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安装所述电池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先后与所述电池配合,以定位所述电池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高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公座连接器,所述公座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电池上的母座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
设置在所述公座连接器的一侧的第一夹持部;及
设置在所述公座连接器的另一侧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共同夹持所述母座连接器的两侧,以定位所述母座连接器与所述公座连接器的连接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母座连接器的配合间隙小于0.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所述电池安装至所述收容腔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凸起用于与所述电池上开设的定位凹槽配合;或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本体上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沿所述电池安装至所述收容腔的安装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凹槽用于与所述电池上设置的定位凸起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定位件先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电池配合,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高于所述第三定位件与所述电池的配合精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一个所述电池,所述第三定位件包括间隔部,所述间隔部间隔相邻的两个所述收容腔,所述间隔部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围成的形状与所述电池的外轮廓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连接在所述本体的一个内壁并向所述收容腔凸出,所述抵持件用于抵持所述电池的外壁,以间隔所述内壁及所述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卡止孔,所述卡止孔贯穿所述本体的内壁,所述卡止孔用于当所述电池完全安装在所述充电装置上时,与所述电池上的卡止扣配合,以固定所述电池的安装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所述本体的顶壁上,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卡止孔连通,安装所述电池时,所述导向槽用于导引所述卡止扣与所述卡止孔的配合。
10.一种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及
电池,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
11.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
移动平台本体;及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组件,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移动平台本体供电。
CN201921839143.6U 2019-10-29 2019-10-29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3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143.6U CN210693493U (zh) 2019-10-29 2019-10-29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143.6U CN210693493U (zh) 2019-10-29 2019-10-29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3493U true CN210693493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91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93493U (zh) 2019-10-29 2019-10-29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3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0104A (zh) * 2021-08-06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0104A (zh) * 2021-08-06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组件
CN113490104B (zh) * 2021-08-06 2024-03-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3413B (zh) 延長線裝置
JPH04253171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充電器
US6325661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1740930B (zh) 带有滑动板的插座组件
CN216121059U (zh) 储能连接器
KR20100002176A (ko) 암형 커넥터 구조체, 수형 커넥터 구조체, 배터리, 어댑터 및 전기 기기
KR20140004290U (ko) 충전커넥터 일체형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210693493U (zh) 充电装置、充电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CN102301521B (zh) 蓄电池单元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12497734U (zh) 电池快拆组件、移动底盘及机器人
CN210111111U (zh) 移动终端的外露充电结构
CN214124884U (zh) 一种用于数码相机电池的充电器
JP2007115554A (ja) コネクタ
CN106953044B (zh) 电池安装结构
CN101409407A (zh) 用于便携接收器和电源之间电连接的装置
JP2022112011A (ja) 充電ソケット
CN112467826A (zh) 充电装置
JP2018206608A (ja) 電池ケース及び組合せ体
TWM601672U (zh) 動力工具及用來與動力工具一起使用之電池包
CN218788464U (zh) 电源箱及机器人
CN218070437U (zh) 插头插座结构
CN113131257A (zh)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KR20210105730A (ko) 커넥터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및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12183570U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手机充电接口及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