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8774U -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8774U
CN210688774U CN201921924705.7U CN201921924705U CN210688774U CN 210688774 U CN210688774 U CN 210688774U CN 201921924705 U CN201921924705 U CN 201921924705U CN 210688774 U CN210688774 U CN 210688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pipe
valv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247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嘉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ongbaohuaxin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ongbaohuaxin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ongbaohuaxin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ongbaohuaxin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247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8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8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87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其结构包括机壳、控制器、开关按键、显示屏、出水阀、出水管、保温水箱、热循环装置、进水管、进水阀、隔热板、收水板和加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了水箱顶部安装了一个热循环装置,且在热循环装置与水箱连接的抽气导管底部安装了收水板,水箱内的水加热时产生的热气产生上升气流,通过收水板对水加热时产生的水汽进行收集,避免水箱的水流失,热气通过三通管,通过循环气泵对热气进行抽取,且传输至水箱内,为水箱内的水提供热量,且当水箱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通过压力阀进行排出,对水箱内的热气进行循环使用,且减小水蒸发时的水分流失,增加开水器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背景技术
开水器是利用电能或者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加热开水的设备,其容量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大致由2升-200升不等,功率范围从600W-22KW不等主要适用于企业单位、酒店、部队、车站、机场、工厂、医院、学校、公寓等公共场合。相对于传统的锅炉具有安全,快速,噪音小,环保无污染的优点,并且开水的供应不分时段,随时都可提供。
现有的开水器需要通过加热管持续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保证水箱内的水温,由于持续加热会导致水箱内的气体膨胀,通过在水箱顶部开水排气口进行排气,但容易导致水箱内部的热量流失,且使水气蒸发,导致水的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持续加热会导致水箱内的气体膨胀,通过在水箱顶部开水排气口进行排气,但容易导致水箱内部的热量流失,且使水气蒸发,导致水的流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包括机壳、热循环装置和收水板,所述机壳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嵌入有和开关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机壳前端中部安装有出水阀,且出水阀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机壳内部顶端安装有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后端中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前端安装有进水阀,所述保温水箱内中部设置有隔热板,且隔热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温水箱内侧右端底部通过螺栓与加热管相互锁固,所述保温水箱底端通过导管与沉淀箱相互锁固,且沉淀箱后端与第一排污管进行连接,所述机壳中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相互锁固,所述支撑板底端开设有滤水口,所述滤水口通过导管与集水箱进行连接,所述集水箱后端与第二排污管进行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右侧安装有热循环装置,所述保温水箱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收水板相互锁固,所述热循环装置由抽气导管、三通管、压力阀、循环气泵、出气导管和单向阀组成,所述抽气导管一端与保温水箱顶部进行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右端与三通管进行连接,所述三通管顶端通过导管与压力阀进行连接,且三通管底端通过导管与循环气泵进行连接,所述循环气泵底端通过出气导管与单向阀进行连接,且单向阀嵌入在保温水箱右侧底端,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通过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口分别与开关按键、显示屏、加热管和循环气泵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阀由阀体、支撑杆、支撑弹簧、密封板和橡胶圈组成,所述阀体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相互锁固,所述支撑杆底端设置有一直杆,且支撑弹簧套接在直杆外侧,所述密封板顶端通过支撑弹簧与支撑杆进行弹性连接,所述密封板底端套接有橡胶圈,所述阀体内部底端的阀口向内收缩,且密封板对该阀口进行支撑,所述阀体通过螺纹与机壳进行螺纹锁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后端均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收水板呈Z字状,且横向堆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与保温水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从右至左。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圈的厚度为0.5CM,且支撑弹簧延展时橡胶圈底部与阀体底部的阀口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阀后端通过导管与保温水箱底部进行连接,且出水阀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收水板采用45号钢材质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持续加热会导致水箱内的气体膨胀,通过在水箱顶部开水排气口进行排气,但容易导致水箱内部的热量流失,且使水气蒸发,导致水的流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了水箱顶部安装了一个热循环装置,且在热循环装置与水箱连接的抽气导管底部安装了收水板,水箱内的水加热时产生的热气产生上升气流,通过收水板对水加热时产生的水汽进行收集,避免水箱的水流失,热气通过三通管,通过循环气泵对热气进行抽取,且传输至水箱内,为水箱内的水提供热量,且当水箱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通过压力阀进行排出,对水箱内的热气进行循环使用,且减小水蒸发时的水分流失,增加开水器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内部结构右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水箱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阀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中:机壳-1、控制器-2、开关按键-3、显示屏-4、出水阀-5、出水管-6、保温水箱-7、热循环装置-8、进水管-9、进水阀-10、隔热板-11、收水板-12、加热管-13、沉淀箱-14、第一排污管-15、支撑板-16、滤水口-17、集水箱-18、第二排污管-19、抽气导管-81、三通管-82、压力阀-83、循环气泵-84、出气导管-85、单向阀-86、阀体-831、支撑杆-832、支撑弹簧-833、密封板-834、橡胶圈-8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包括机壳1、热循环装置8和收水板12,机壳1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器2,控制器2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嵌入有和开关按键3和显示屏4,机壳1前端中部安装有出水阀5,且出水阀5底部安装有出水管6,机壳1内部顶端安装有保温水箱7,保温水箱7后端中部连接有进水管9,进水管9前端安装有进水阀10,保温水箱7内中部设置有隔热板11,且隔热板11中部开设有通孔,保温水箱7内侧右端底部通过螺栓与加热管13相互锁固,保温水箱7底端通过导管与沉淀箱14相互锁固,且沉淀箱14后端与第一排污管15进行连接,机壳1中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6相互锁固,支撑板16底端开设有滤水口17,滤水口17通过导管与集水箱18进行连接,集水箱18后端与第二排污管19进行连接,保温水箱7右侧安装有热循环装置8,保温水箱7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收水板12相互锁固,热循环装置8由抽气导管81、三通管82、压力阀83、循环气泵84、出气导管85和单向阀86组成,抽气导管81一端与保温水箱7顶部进行连接,保温水箱7右端与三通管82进行连接,三通管82顶端通过导管与压力阀83进行连接,且三通管82底端通过导管与循环气泵84进行连接,循环气泵84底端通过出气导管85与单向阀86进行连接,且单向阀86嵌入在保温水箱7右侧底端,控制器2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通过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口分别与开关按键3、显示屏4、加热管13和循环气泵84电连接。
其中,所述压力阀83由阀体831、支撑杆832、支撑弹簧833、密封板834和橡胶圈835组成,所述阀体831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832相互锁固,所述支撑杆832底端设置有一直杆,且支撑弹簧833套接在直杆外侧,所述密封板834顶端通过支撑弹簧833与支撑杆832进行弹性连接,所述密封板834底端套接有橡胶圈835,所述阀体831内部底端的阀口向内收缩,且密封板834对该阀口进行支撑,所述阀体831通过螺纹与机壳1进行螺纹锁固。
其中,所述第一排污管15和第二排污管19后端均安装有阀门,有利于对第一排污管15和第二排污管19的开合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收水板12呈Z字状,且横向堆叠设置,有利于对水汽进行收集。
其中,所述单向阀86与保温水箱7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单向阀86的流通方向为从右至左,有利于对保温水箱7内进行进气,且避免保温水箱7内的水倒流。
其中,所述橡胶圈835的厚度为0.5CM,且支撑弹簧833延展时橡胶圈835底部与阀体831底部的阀口贴合,有利于通过橡胶圈835对阀体831底部的阀口进行密封。
其中,所述出水阀5后端通过导管与保温水箱7底部进行连接,且出水阀5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钮,有利于对保温水箱7的出水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收水板12采用45号钢材质制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根据上表得知本实用新型收水板12采用45号钢材质制成,具有硬度高,不易损坏,且不易生锈的优点。
本专利所述的收水板12采用45号钢材质制成,45号钢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对应日标S45C, 美标: 1045,德标 C45。其特征是相比普通A3钢,具有更高的强度,抗变形能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控制器2内部的电路板的接线端口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且将进水管9与外部供水管道进行连接,通过对保温水箱7内进行进水,且通过进水阀10对进水进行控制,然后按下开关按键3发送控制指令,通过控制器2内部的单片机进行数据计算,分别对显示屏4、加热管13和循环气泵84进行控制,控制加热管13对保温水箱7内的水进行加热,水内的杂物沉淀至沉淀箱14内,保温水箱7内的水加热时产生的热气产生上升气流,水汽通过收水板12,通过收水板12对水汽内的水分进行隔离,水分粘附在收水板12上,且控制循环气泵84产生动力通过抽气导管81和三通管82对保温水箱7内的热气进行抽取,且热气通过出气导管85和单向阀86进入至保温水箱7内,为保温水箱7内的水提供热量,对保温水箱7内的热气进行循环使用,且减小水蒸发时的水分流失,增加开水器节能效果,当压力过大时,热气挤压密封板834,密封板834挤压支撑弹簧833向上移动,断开密封板834对阀体831的密封,使热气进行排出,避免保温水箱7产生过大压力造成使用危险,通过出水阀5对保温水箱7内的开水的流出进行控制,通过出水管6进行出水,通过支撑板16对水进行收集,且通过滤水口17进入至集水箱18内,在使用后,控制第一排污管15和第二排污管19后端的阀门,将沉淀箱14和集水箱18内的污水进行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前端中部安装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嵌入有和开关按键(3)和显示屏(4),所述机壳(1)前端中部安装有出水阀(5),且出水阀(5)底部安装有出水管(6),所述机壳(1)内部顶端安装有保温水箱(7),所述保温水箱(7)后端中部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前端安装有进水阀(10),所述保温水箱(7)内中部设置有隔热板(11),且隔热板(11)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保温水箱(7)内侧右端底部通过螺栓与加热管(13)相互锁固,所述保温水箱(7)底端通过导管与沉淀箱(14)相互锁固,且沉淀箱(14)后端与第一排污管(15)进行连接,所述机壳(1)中部通过螺栓与支撑板(16)相互锁固,所述支撑板(16)底端开设有滤水口(17),所述滤水口(17)通过导管与集水箱(18)进行连接,所述集水箱(18)后端与第二排污管(19)进行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循环装置(8)和收水板(12),所述保温水箱(7)右侧安装有热循环装置(8),所述保温水箱(7)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收水板(12)相互锁固,所述热循环装置(8)由抽气导管(81)、三通管(82)、压力阀(83)、循环气泵(84)、出气导管(85)和单向阀(86)组成,所述抽气导管(81)一端与保温水箱(7)顶部进行连接,所述保温水箱(7)右端与三通管(82)进行连接,所述三通管(82)顶端通过导管与压力阀(83)进行连接,且三通管(82)底端通过导管与循环气泵(84)进行连接,所述循环气泵(84)底端通过出气导管(85)与单向阀(86)进行连接,且单向阀(86)嵌入在保温水箱(7)右侧底端,所述控制器(2)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通过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口分别与开关按键(3)、显示屏(4)、加热管(13)和循环气泵(8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阀(83)由阀体(831)、支撑杆(832)、支撑弹簧(833)、密封板(834)和橡胶圈(835)组成,所述阀体(831)内部顶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832)相互锁固,所述支撑杆(832)底端设置有一直杆,且支撑弹簧(833)套接在直杆外侧,所述密封板(834)顶端通过支撑弹簧(833)与支撑杆(832)进行弹性连接,所述密封板(834)底端套接有橡胶圈(835),所述阀体(831)内部底端的阀口向内收缩,且密封板(834)对该阀口进行支撑,所述阀体(831)通过螺纹与机壳(1)进行螺纹锁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污管(15)和第二排污管(19)后端均安装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板(12)呈Z字状,且横向堆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86)与保温水箱(7)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单向阀(86)的流通方向为从右至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835)的厚度为0.5CM,且支撑弹簧(833)延展时橡胶圈(835)底部与阀体(831)底部的阀口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5)后端通过导管与保温水箱(7)底部进行连接,且出水阀(5)前端设置有控制按钮。
CN201921924705.7U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88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4705.7U CN210688774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24705.7U CN210688774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8774U true CN210688774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3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2470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88774U (zh) 2019-11-09 2019-11-09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8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6822A (zh) * 2020-12-25 2021-04-23 广东碧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开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6822A (zh) * 2020-12-25 2021-04-23 广东碧涞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开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0251A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110108042A (zh) 一种多种复合能源承压模块热水控制系统
CN210688774U (zh) 一种新型智能节能开水器
CN203052987U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7487126U (zh) 一种可嵌入于制冷系统的自动废热回收热水器
CN206469235U (zh) 一种空气能变频蒸汽发生器
CN106402981A (zh) 电驱热泵大温差余热回收供热机组
CN202835784U (zh) 一种自然循环式热泵热水器
CN107560159A (zh) 一种可嵌入于制冷系统的自动废热回收热水器
CN104790193A (zh) 一种蒸汽熨烫热能利用系统及其热能利用方法
CN211345264U (zh) 一种新型直流蒸汽发生装置
CN211424717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低温烘干机与热泵热水器组合装置
CN211650800U (zh) 一种水冷冷水热回收组件
CN207945848U (zh) 一种复合能热利用装置
CN209181038U (zh) 一种地热能制取蒸汽及其梯级综合利用系统
CN109506226B (zh) 一种纯蒸汽锅炉
CN203177280U (zh) 真空管太阳能、空气源及电能互补使用的供暖供热系统
CN206753663U (zh) 一种热水转化机械动力系统
CN215909460U (zh) 基于pvt的直膨式热泵热水系统
CN201532012U (zh) 具有多段加热功能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206361671U (zh) Co2冷媒空气源热泵供热机组
CN206398680U (zh) 利用低品位热源产生蒸汽的热泵系统
CN206377890U (zh) 一种太阳能涡流管热泵系统
CN203052985U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5955783U (zh) 一种电站汽轮机抽汽加热锅炉给水的低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