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8466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8466U
CN210688466U CN201921599537.9U CN201921599537U CN210688466U CN 210688466 U CN210688466 U CN 210688466U CN 201921599537 U CN201921599537 U CN 201921599537U CN 210688466 U CN210688466 U CN 210688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sheet
air
sheet body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95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宏亮
张卫东
姜凤华
张哲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95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8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8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8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出风口;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可切换,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均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处,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使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切换;当导风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关闭出风口;当导风组件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形成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内壁面为第一圆柱面,气流在导风通道的导引下流出出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可以实现出风口的快速关闭和快速打开。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导风板在打开出风口或关闭出风口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长,无法实现出风口的快速打开或者关闭,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可以实现出风口的快速打开或者快速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关闭所述出风口;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内壁面为第一圆柱面,气流在所述导风通道的导引下流出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在关闭出风口时,可以转动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使得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共同完成一个关闭的行程,由此可以减少单个第一导风片组或单个第二导风片组的行程长度,从而可以实现出风口的快速关闭。同样地,在打开出风口时,可以转动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使得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共同完成一个打开的行程,由此可以减少单个第一导风片组或单个第二导风片组的行程长度,从而可以实现出风口的快速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片组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的外表面构造出第二圆柱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包括第一片体,所述第一片体为弧形片;所述第二导风片组包括第二片体,所述第二片体为弧形片,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与所述第二片体拼接,所述第一片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片体的外表面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圆柱面;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圆柱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一弧线,所述第一弧线的中点A1与所述第一弧线的圆心B1的连线为A1B1,所述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1,30°<α1<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二弧线,所述第二弧线的中点A2与所述第二弧线的圆心B2的连线为A2B2,所述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2,30°<α2<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1B1与所述A2B2共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片组还包括第三片体,所述第三片体为弧形片;所述第二导风片组还包括第四片体,所述第四片体为弧形片,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四片体拼接,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四片体的外表面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圆柱面;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三片体的内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四片体的内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圆柱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三弧线,所述第三弧线的中点A3与所述第三弧线的圆心B3的连线为A3B3,所述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3,0<α3<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四弧线,所述第四弧线的中点A4与所述第四弧线的圆心B4的连线为A4B4,所述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4,0<α4<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3B3与所述A4B4共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柱面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片体和所述第三片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的间距大于等于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片组还包括第五片体,所述第五片体为弧形片;所述第二导风片组还包括第六片体,所述第六片体为弧形片,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六片体拼接,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六片体的外表面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圆柱面;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三片体和所述第五片体层叠设置,所述第四片体和所述第六片体层叠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柱面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三片体和所述第五片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间距大于等于2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其中导风组件处于关闭状态;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导风组件处于关闭状态;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俯视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俯视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
图9是图8中C-C处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壳体1,出风口11,
导风组件2,
第一导风片组21,第一片体211,第三片体212,第五片体213,
第二导风片组22,第二片体221,第四片体222,第六片体223,
导风通道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和导风组件2。
具体地,如图3和图5所示,壳体1具有出风口11,导风组件2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可切换。例如,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导风组件2关闭出风口11。再如,在图5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导风组件2(结合图7)处于打开状态时,导风组件2打开出风口11。
如图2和图5所示,导风组件2包括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均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11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片组21在出风口11处可转动,第二导风片组22在出风口11处也可以转动。通过在出风口11处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在关闭出风口11时,可以转动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使得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共同完成一个关闭的行程,由此可以减少单个第一导风片组21或单个第二导风片组22的行程长度,从而可以实现出风口11的快速关闭。
同样地,在打开出风口11时,可以转动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使得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共同完成一个打开的行程,由此可以减少单个第一导风片组21或单个第二导风片组22的行程长度,从而可以实现出风口11的快速打开。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配合以使导风组件2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切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均是可转动的,可以分别或者同步转动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使得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遮挡出风口11,或者打开出风口11。
如图2和图5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配合以关闭出风口11,当导风组件2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配合以形成导风通道23。其中,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配合以形成导风通道23,气流可以沿着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限定的导风通道23流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的位置是可调的,通过调整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的位置,可以形成不同方向和横截面的导风通道23,从而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动轨迹和流量。
此外,导风通道23的内壁面为第一圆柱面,气流在导风通道23的导引下流出出风口11。可以理解的是,将导风通道23的内壁面设置成第一圆柱面,可以减少气流流经导风通道23的内壁面时的阻力,从而提升气流流动的顺畅性,进而减少空调器100的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出风口11处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在关闭出风口11时,可以转动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使得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共同完成一个关闭的行程,由此可以减少单个第一导风片组21或单个第二导风片组22的行程长度,从而可以实现出风口11的快速关闭。同样地,在打开出风口11时,可以转动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使得第一导风片组21和第二导风片组22共同完成一个打开的行程,由此可以减少单个第一导风片组21或单个第二导风片组22的行程长度,从而可以实现出风口11的快速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导风片组21的外表面和第二导风片组22的外表面构造出第二圆柱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圆柱面视觉上更加立体,可以提升空调器100视觉上的美观性。此外,空调器100壳体1的外表面的部分(结合图4和图5)为弧形面,通过将第一导风片组21的外表面和第二导风片组22的外表面构造出第二圆柱面,可以提升导风组件2与壳体1视觉上的一体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导风片组21包括第一片体211,第一片体211为弧形片。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片体211设置成弧形片,不仅可以提升第一片体211视觉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第一片体211在转动过程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一片体211工作的可靠性。再者,气流流经弧形片时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片体211的内径在50mm-200mm之间。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导风片组22包括第二片体221,第二片体221为弧形片。同样的,将第二片体221设置成弧形片,不仅可以提升第二片体221视觉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第二片体221在转动过程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二片体221工作的可靠性。再者,气流流经弧形片时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片体221的内径在50mm-200mm之间。
如图2和图3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片体211与第二片体221拼接,第一片体211的外表面与第二片体221的外表面拼接形成第二圆柱面。如图6和图10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一片体211的内表面与第二片体221的内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23,第一片体211的内表面与第二片体221的内表面位于第一圆柱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片体211与第二片体221可以转动至相互拼接的位置以遮挡出风口11,当导风组件2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一片体211与第二片体221可以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1的位置并形成导风通道23。可以发现,通过结构较为简单第一片体211和第二片体221便可以实现出风口11的打开和关闭,由此不仅可以简化结构的复杂度,还可以降低导风组件2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片体211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一弧线,第一弧线的中点A1与第一弧线的圆心B1的连线为A1B1,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1,30°<α1<80°。
可以理解的是,当30°<α1<80°时,气流在第一片体211的内表面的导向下,可以在保证气流流动阻力相对较小的前提下,使得气流朝向靠近水平方向吹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从导风通道23吹送出的冷气流,可以朝向靠近水平方向吹出,使得冷气流可以朝向较高的位置吹送,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40°、50°、60°或70°。具体地,可以根据空调器100的型号、尺寸以及应用的环境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片体221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二弧线,第二弧线的中点A2与第二弧线的圆心B2的连线为A2B2,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2,30°<α2<80°。
可以理解的是,当30°<α1<80°、30°<α2<80°时,气流在第一片体211的内表面和第二片体221的内表面的导向下,可以在保证气流流动阻力相对较小的前提下,使得气流朝向靠近水平方向吹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从导风通道23吹送出的冷气流,可以朝向靠近水平方向吹出,使得冷气流可以朝向较高的位置吹送,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40°、50°、60°或70°。具体地,可以根据空调器100的型号、尺寸以及应用的环境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A1B1与A2B2共线。可以理解的是,当A1B1与A2B2共线时,第一片体211和第二片体221所限定的导风通道23的进口和出口的横截面的大小是相同的,由此,可以保证气流在导风通道23内流动的顺畅性。例如,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片组21包括第一片体211、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第二导风片组22包括第二片体221、第四片体222和第六片体223,当空调器100切换至制冷模式时,第一片体211、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层叠设置,第二片体221、第四片体222和第六片体223层叠设置,A1B1与A2B2共线且30°<α1<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导风片组21还包括第三片体212,第三片体212为弧形片。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三片体212设置成弧形片,不仅可以提升第三片体212视觉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第三片体212在转动过程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三片体212工作的可靠性。再者,气流流经弧形片时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效率。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导风片组22还包括第四片体222,第四片体222为弧形片。同样的,将第二片体221设置成弧形片,不仅可以提升第二片体221视觉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第二片体221在转动过程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二片体221工作的可靠性。再者,气流流经弧形片时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片体211至第四片体222拼接,第一片体211至第四片体222的外表面拼接形成第二圆柱面。如图5和图9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一片体211的内表面与第三片体212的内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23的第一表面,第二片体221的内表面与第四片体222的内表面限定出导风通道23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且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第一圆柱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片体211、第二片体221、第三片体212和第四片体222可以转动至相互拼接的位置以遮挡出风口11,当导风组件2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一片体211、第二片体221、第三片体212和第四片体222可以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1的位置并形成导风通道23。可以发现,通过结构较为简单第一片体211、第二片体221、第三片体212和第四片体222便可以实现出风口11的打开和关闭,由此不仅可以简化结构的复杂度,还可以降低导风组件2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三片体212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三弧线(结合图8),第三弧线的中点A3与第三弧线的圆心B3的连线为A3B3,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3,0<α3<30°。可以理解的是,当0<α3<30°时,气流在第三片体212的内表面的导向下,可以倾斜向下吹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从导风通道23吹送出的热气流,可以朝向较低的位置吹送,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10°、15°、20°或25°。具体地,可以根据空调器100的型号、尺寸以及应用的环境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差值在45°-7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差值在45°-7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四片体222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四弧线,第四弧线的中点A4与第四弧线的圆心B4的连线为A4B4,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4,0<α4<30°。
可以理解的是,当0<α3<30°、0<α4<30°时,气流在第三片体212的内表面和第四片体222的内表面的导向下,可以倾斜向下吹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从导风通道23吹送出的热气流,可以朝向较低的位置吹送,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速率。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10°、15°、20°或25°。具体地,可以根据空调器100的型号、尺寸以及应用的环境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差值在45°-7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与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差值在45°-7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A3B3与A4B4共线。可以理解的是,当A3B3与A4B4共线时,第三片体212和第四片体222所限定的导风通道23的进口和出口的横截面的大小是相同的。由此,可以保证气流在导风通道23内流动的顺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圆柱面的径向方向上,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是可转动的,通过在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之间设置第一间隙可以减少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在相对转动时的摩擦,从而可以保证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相对转动的顺畅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隙的间距大于等于2mm。由此,可以避免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在相对转动时出现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相对转动的顺畅性。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间隙的间距为3mm、4mm或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导风片组21还包括第五片体213,第五片体213为弧形片。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五片体213设置成弧形片,不仅可以提升第五片体213视觉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第五片体213在转动过程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五片体213工作的可靠性。再者,气流流经弧形片时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效率。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导风片组22还包括第六片体223,第六片体223为弧形片。同样的,将第六片体223设置成弧形片,不仅可以提升第六片体223视觉的美观性,还可以避免第六片体223在转动过程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六片体223工作的可靠性。再者,气流流经弧形片时的阻力相对较小,可以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工作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片体211至第六片体223拼接,第一片体211至第六片体223的外表面拼接形成第二圆柱面。如图5和图9所示,当导风组件2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层叠设置,第四片体222和第六片体223层叠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导风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片体211至第六片体223可以转动至相互拼接的位置以遮挡出风口11,当导风组件2处于导风状态时,第一片体211至第六片体223可以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1的位置并形成导风通道23。可以发现,通过结构较为简单第一片体211至第六片体223便可以实现出风口11的打开和关闭,由此不仅可以简化结构的复杂度,还可以降低导风组件2的制造成本。
例如,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片组21包括第一片体211、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第二导风片组22包括第二片体221、第四片体222和第六片体223,当空调器100切换至制热模式时,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层叠设置,第四片体222和第六片体223层叠设置,第一片体211和第三片体212拼接,第二片体221和第四片体222拼接,A1B1与A2B2共线,A3B3与A4B4共线,且30°<α1<80°,0<α3<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圆柱面的径向方向上,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的间距大于等于2mm。由此,可以避免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在相对转动时出现干涉,从而可以提升第三片体212和第五片体213相对转动的顺畅性。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间隙的间距为3mm、4mm或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片组和第二导风片组,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使所述导风组件在关闭状态和导风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关闭所述出风口;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配合以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内壁面为第一圆柱面,气流在所述导风通道的导引下流出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片组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导风片组的外表面构造出第二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片组包括第一片体,所述第一片体为弧形片;
所述第二导风片组包括第二片体,所述第二片体为弧形片,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与所述第二片体拼接,所述第一片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片体的外表面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圆柱面;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圆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一弧线,所述第一弧线的中点A1与所述第一弧线的圆心B1的连线为A1B1,所述A1B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1,30°<α1<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二弧线,所述第二弧线的中点A2与所述第二弧线的圆心B2的连线为A2B2,所述A2B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2,30°<α2<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1B1与所述A2B2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片组还包括第三片体,所述第三片体为弧形片;
所述第二导风片组还包括第四片体,所述第四片体为弧形片,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四片体拼接,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四片体的外表面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圆柱面;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三片体的内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片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四片体的内表面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圆柱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三弧线,所述第三弧线的中点A3与所述第三弧线的圆心B3的连线为A3B3,所述A3B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3,0<α3<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片体的内表面在出风方向上的截面为第四弧线,所述第四弧线的中点A4与所述第四弧线的圆心B4的连线为A4B4,所述A4B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4,0<α4<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3B3与所述A4B4共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面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片体和所述第三片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间距大于等于2mm。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片组还包括第五片体,所述第五片体为弧形片;
所述第二导风片组还包括第六片体,所述第六片体为弧形片,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六片体拼接,所述第一片体至所述第六片体的外表面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圆柱面;
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所述导风状态时,所述第三片体和所述第五片体层叠设置,所述第四片体和所述第六片体层叠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面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三片体和所述第五片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间距大于等于2mm。
CN201921599537.9U 2019-09-24 2019-09-24 空调器 Active CN210688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9537.9U CN210688466U (zh) 2019-09-24 2019-09-24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9537.9U CN210688466U (zh) 2019-09-24 2019-09-24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8466U true CN210688466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9537.9U Active CN210688466U (zh) 2019-09-24 2019-09-24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8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9235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709234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449038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461902B (zh) 导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629732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US11982450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209926560U (zh) 导风结构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17685771U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0688466U (zh) 空调器
CN2116504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4000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252840U (zh) 空调室内机
US11913650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2079362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7445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355975B (zh) 一种具有旋转式加热器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WO2022174619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7357111U (zh) 应用于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组件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10118830U (zh) 空调器
CN209877308U (zh)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9415172U (zh) 一种具有双弧结构的导风装置
CN218120143U (zh)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4202110U (zh) 空调器
CN22087098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