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7198U -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7198U
CN210687198U CN201921579419.1U CN201921579419U CN210687198U CN 210687198 U CN210687198 U CN 210687198U CN 201921579419 U CN201921579419 U CN 201921579419U CN 210687198 U CN210687198 U CN 210687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lades
closing structure
blade
rotar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94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清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e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94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7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7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7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依次相抵,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叶片转动,还包括一固定座、一连杆部及一驱动部,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连杆部上设置有第一传动单元,所述叶片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通过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配合而驱动所述叶片转动;所述连杆部上设置齿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一驱动电机及一主动齿,所述主动齿与所述齿部啮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齿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开合结构,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如各种流体阀门(气态、液态、固态小颗粒),建筑行业门类产品,及各种家具行业门类产品或台面结构等。
现有技术中的开合结构,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开启的面积较难控制等,不利于调整到所需的开启大小;开合结构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做出各种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旋转开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依次相抵,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缘边及一第二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任意一所述叶片的第一缘边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第二缘边匹配;所述第一缘边包括一外凸曲线,所述第二缘边包括一内凹曲线;以及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叶片转动,并包括一固定座、一齿环、一第一齿轮及一驱动电机,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工作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环啮合;所述叶片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齿环包括内齿和外齿,所述内齿与所述传动齿啮合,而所述外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在打开状态时的所述叶片的中间通道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80%以上。
一实施例中,在打开状态时的叶片中间通道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
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定位单元,所述叶片以第一定位单元的轴心为中心而转动,从而使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所述第一定位单元采用轴孔,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单元匹配的第二定位单元,而所述第二定位单元采用转轴。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为一环状结构,所述固定座的中间区域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的70%以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凸曲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靠近所述内凹曲线的一端,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外凸曲线至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距离逐渐增加。
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三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构成旋转开合结构的外轮廓;所述第三缘边包括一曲线,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圆形。
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中间通道为圆形。
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凸曲线至第一定位单元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叶片打开时,叶片相互间不会影响;旋转开合结构可应用于管道领域,用于管道的开合,起到类似流体(气态、液态或固体小颗粒)阀门的作用;旋转开合结构还可应用于建筑行业,例如门类产品,打开状态时,中间通道相当于打开的门;旋转开合结构还可用于家具行业的门类产品或台面结构,当用于台面结构时,叶片相当于台面,可当作柜子、凳子或茶几使用,叶片之间也可组合使用,形成大的台面或桌面;通过驱动电机可实现对叶片的自动化控制,以控制叶片的打开、关闭及开启大小;采用齿轮结构控制叶片打开或关闭,结构稳定性高,且驱动部设于一侧,对整体结构影响小;在打开状态时的叶片的中间通道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80%以上,因此,利用率高,使得旋转开合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传动齿与第一定位单元同轴设置,利于叶片旋转精度的控制;固定座的中间区域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的70%以上,从而可控制固定座的尺寸,进一步使旋转开合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具有5个叶片的状态。
图5是图1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的打开过程示意图。
图6是图3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的打开过程示意图。
图7是显示图1中旋转开合结构单个叶片打开的过程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10是图8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11是实施例3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13是实施例3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4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4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16是实施例4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5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5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19是实施例5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22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23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24其他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旋转开合结构,包括多个叶片1及驱动叶片1转动的驱动单元(图未示)。
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叶片1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叶片1的数量至少为2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1的数量可以为3片、4片、5片或6片等。如图1所示,叶片1的数量设置为4片。如图4所示,叶片1的数量设置为5片。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封闭状态时,叶片1之间依次相抵,在打开状态时,叶片1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叶片1具有一第一定位单元14,叶片1可以以第一定位单元14的轴心为中心而转动,从而使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4可以是转轴或轴孔。其他实施例中,叶片1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作动方式而作动,以实现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如叶片1通过平移、旋转或其组合的方式实现上述状态间的切换。图5是叶片1的打开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叶片1在打开过程中,是由内而外的旋转打开,最终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在打开状态时,中间通道为圆形或大致的圆形。
本实施例中的叶片1具有一第一缘边11及一第二缘边12,在封闭状态时,任意一叶片1的第一缘边11与相邻的叶片1的第二缘边12匹配。作为优选的,第一缘边11与第二缘边12匹配时,两者相抵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密封或大致的密封。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缘边11包括一外凸曲线111,外凸曲线111为大致的外凸状,第二缘边12包括一内凹曲线121,内凹曲线121为大致的内凹状。外凸曲线111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为靠近内凹曲线121的一端。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外凸曲线111至第一定位单元14的距离逐渐增加。如此一来,防止叶片1打开工程中,相邻的叶片1构成阻碍。具体举例来讲,在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取A1、A2、A3、A4、A5、A6和A7样点,A1、A2、A3、A4、A5、A6和A7样点至第一定位单元14中心的距离分别为d1、d2、d3、d4、d5、d6和d7,则d1<d2<d3<d4<d5<d6<d7。第二端至第一定位单元14中心的距离为d8,则d1<d2<d3<d4<d5<d6<d7<d8。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叶片1还具有一第三缘边13,在封闭状态时,叶片1的第三缘边13构成旋转开合结构的外轮廓,也就是说,旋转开合结构的外轮廓由叶片1的第三缘边13共同构成。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缘边13包括一曲线,在封闭状态时,叶片1的第三缘边13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缘边13包括第一直线131和第二直线132,在封闭状态时,叶片1的第三缘边13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大致的多边形。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叶片1的第三缘边13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大致的正方形,此时,第一直线131和第二直线132垂直,而叶片1的数量设置为4组。其中一叶片1的第一直线131与相邻的叶片1的第二直线132配合,两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并构成正方形的其中一条边(正方形的边可能为连续的,也可能是断开的)。如图6所示,显示图3中的叶片1的打开过程。图6中叶片1打开程度的不同,可形成不同形状的中间通道,如圆形或大致的圆形,或方形或大致的方形。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2与叶片1连接,用以驱动叶片1绕第一定位单元14的轴心而转动,从而控制叶片1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驱动单元2可控制单独的叶片1转动并打开或关闭,也可控制所有叶片1一同打开或关闭。如图7所示,图7显示单个叶片1打开的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可应用于管道领域,用于管道的开合,起到类似流体(气态、液态或固体小颗粒)阀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还可应用于建筑行业,例如门类产品,打开状态时,中间通道相当于打开的门。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还可用于家具行业的门类产品或台面结构。当用于台面结构时,叶片1相当于台面,可当作柜子、凳子或茶几使用,叶片1之间也可组合使用,形成大的台面或桌面。
实施例2。
参见图8至图10,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包括叶片1及驱动单元2。其中的叶片1可采用大致同实施例1中的叶片1。驱动单元2控制叶片1转动,从而实现选择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2同时驱动所有叶片1同时转动,从而实现其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的切换。
具体的,驱动单元2包括固定座21、转动单元22及驱动转动单元22转动的转动机构23。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21,其用于固定所述叶片1。具体的,固定座21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单元211,第二定位单元211与叶片1的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4采用轴孔,而第二定位单元211采用与轴孔匹配的转轴。叶片1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在固定座21上时,叶片1可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和第二定位单元211的配合而实现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21为一环状结构,第二定位单元211沿周向均匀的设置于固定座21上。
本实施例中的转动单元22包括一主体部221及一支架222,主体部221与支架222连接,主体部221上设置有与叶片1同数量的第一传动单元2211,所述叶片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单元15,第二传动单元15与第一传动单元2211匹配。具体的,第一传动单元2211通过与第二传动单元15的配合而驱动叶片1以第一定位单元14为中心而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单元2211为一传动柱,而第二传动单元15为一传动槽。传动柱运动时,在传动槽内移动,并控制叶片1相应进行转动。传动槽具有两端,当处于打开状态时,传动柱位于传动槽的其中一端,而处于封闭状态时,传动柱位于传动槽的另一端。从另一方面讲,传动槽的两端,限制了传动柱转动角度,使得叶片只能在打开状态、封闭状态及中间状态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机构23可以为一电机,如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工作时,其传动轴控制支架222转动,从而使支架222带动主体部221转动,主体部221转动时,第一传动单元2211沿一圆周转动,并通过与其相配的第二传动单元15而驱动叶片转动。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21上开设有避让槽2212,主体部221与叶片1配合时,叶片1的第一定位单元14可容纳于避让槽2212,防止第一定位单元14影响叶片1与主体部221的配合。避让槽2212沿一圆周延伸设置,且避让槽2212占该圆周的圆心角大于传动槽占该圆周的圆心角。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21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主体部221在步进电机的作用下发生旋转时,第一传动单元2211跟第二传动单元15发生相对运动,即叶片1随之转动,即可实现所有叶片1同时开或闭的动作。同时,叶片1转动变化也可控制中间通道的横截面的大小,以适应使用需求。
实施例3。
参加图11至图13,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包括叶片1及驱动单元3。其中的叶片1可采用大致同实施例1中的叶片1。驱动单元2控制叶片1转动,从而实现选择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3包括固定座31及若干推动部32。推动部32的数量与叶片1的数量相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推动部32控制一个叶片1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3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单元311。第二定位单元31的数量与叶片1的数量相同,且第二定位单元311与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4采用轴孔,而第二定位单元311采用与轴孔匹配的转轴。叶片1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在固定座31上时,叶片1可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和第二定位单元311的配合而实现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31为一环状结构,第二定位单元311沿周向均匀的设置于固定座31上。
本实施例中的叶片1上设置有传动部16,传动部16与第一定位单元14保持一距离。推动部32与传动部16相连接。推动部32可推动传动部16,从而使叶片1以第一定位单元14为中心而转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传动部16为一传动槽,而推动部32包括一带挂钩321的连杆322,所述挂钩321配合在传动槽内,连杆322以推或拉的形式作用于传动槽,使得叶片1获得使其转动的力。
本实施例中的推动部32包括一动力部323,动力部323与连杆322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动力部323可采用推拉式电磁铁,其包括与连杆322连接的电磁铁,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其他实施例中,动力部323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结构、丝杆结构等,此处不一一例举。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31处于静止状态,当电磁铁接收信号进行推或拉的动作时,叶片1被拉动旋转,叶片1实现开或闭的动作,从而使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间切换。每个叶片1都有一个电磁铁带动,所以叶片1可以实现单独开合,也可以一起开合,此方式可实现中间通道的横截面大小的控制。
实施例4。
参见图14至图16,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包括叶片1及驱动单元4。其中的叶片1可采用大致同实施例1中的叶片1。驱动单元4控制叶片1转动,从而实现选择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4包括固定座41及若干旋转单元42。旋转单元42的数量与叶片1的数量相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旋转单元42控制一个叶片1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4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单元411。第二定位单元41的数量与叶片1的数量相同,且第二定位单元411与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4采用转轴,而第二定位单元411采用与转轴匹配的轴孔。叶片1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在固定座41上时,叶片1可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和第二定位单元411的配合而实现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41为一环状结构,第二定位单元411沿周向均匀的设置于固定座41上。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单元42为一电机。电机与叶片1的转轴直接连接,电机工作时,可直接带动叶片1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固定在固定座41上。具体的,固定座41上设置有固定柱412,电机通过固定柱412固定至固定座41上。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41处于静止状态,当电机接收信号工作时,叶片1跟着旋转,叶片1实现开或闭的动作。每个叶片1都有一个电机带动,所以叶片1可以实现单独开合,也可以一起开合,此方式可实现中间通道的横截面大小的控制。
实施例5。
参见图17至图19,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包括叶片1及驱动单元5。其中的叶片1可采用大致同实施例1中的叶片1。驱动单元5控制叶片1转动,从而实现选择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5包括固定座51。固定座5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单元511,第二定位单元51的数量与叶片1的数量相同,且第二定位单元511与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4采用轴孔,而第二定位单元511采用转轴,以此实现配合。叶片1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在固定座51上时,叶片1可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和第二定位单元511的配合而实现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51为一环状结构,第二定位单元511沿周向均匀的设置于固定座51上。固定座51的中间区域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1的外轮廓的面积的70%以上。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5还包括一齿环52、一第一齿轮53及一驱动电机54。其中驱动电机54与第一齿轮53连接,驱动电机54工作时,带动第一齿轮53转动。第一齿轮53与齿环52啮合,第一齿轮53转动时,带动齿环52转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54可采用步进电机。
本实施例中的叶片1上设置有传动齿17。所有叶片的传动齿17均与齿环52啮合。也就是说,齿环52转动时,带动传动齿17转动,从而带动叶片1转动,以实现其在封闭状态及打开状态之间的切换。也就是说,通过一驱动电机54,即可实现所有叶片1的同步转动。所述传动齿17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14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齿环52包括内齿和外齿,其中,内齿与叶片1的传动齿17啮合,而外齿与第一齿轮53啮合。
本实施例中,在打开状态时的叶片1中间通道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1的外轮廓的面积80%以上。进一步的,在打开状态时的叶片1中间通道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封闭状态时的叶片1的外轮廓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在封闭状态时,叶片1的外轮廓尺寸不超过齿环53的外轮廓的尺寸。从而可控制整体的尺寸。
实施例6。
参见图20至图23,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包括叶片1及驱动单元6。其中的叶片1可采用大致同实施例1中的叶片1。驱动单元6控制叶片1转动,从而实现选择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6包括固定座61。固定座6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单元611,第二定位单元61的数量与叶片1的数量相同,且第二定位单元611与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4采用轴孔,而第二定位单元611采用转轴,以此实现配合。叶片1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配合在固定座61上时,叶片1可通过第一定位单元14和第二定位单元611的配合而实现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61为一平板结构,第二定位单元611沿一圆周均匀的设置于固定座61上。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6还包括一连杆部62及一驱动部63,连杆部62上设置有与叶片1同数量的第一传动单元621,所述叶片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单元18,第二传动单元18与第一传动单元621匹配。具体的,第一传动单元621通过与第二传动单元18的配合而驱动叶片1以第一定位单元14为中心而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单元621为一传动柱,而第二传动单元18为一传动槽。传动柱运动时,在传动槽内移动,并控制叶片1相应进行转动。传动槽具有两端,当处于打开状态时,传动柱位于传动槽的其中一端,而处于封闭状态时,传动柱位于传动槽的另一端。从另一方面讲,传动槽的两端,限制了传动柱转动角度,使得叶片只能在打开状态、封闭状态及中间状态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连杆部62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座61上。具体的,连杆部62具有一中心孔623,而固定座61上具有一连杆转轴612,连杆转轴612插入中心孔623而配合,以使得连杆部62可旋转的设置在固定座61上。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叶片1的第一定位单元14至中心孔623的距离相等或大致相等。
本实施例中的连杆部62上设置齿部622。驱动部63包括一驱动电机631及一主动齿632,主动齿632与齿部622啮合连接,而驱动电机63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632连接。以此,使得驱动电机631工作时,可带动连杆部62以连杆转轴612为中心而转动,从而同时驱动所有叶片1同时旋转,以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连杆部62上设置一限位槽624,而固定座61上相应的设置限位柱613,限位柱613设置于限位槽624内。由于限位槽624与限位柱613的相互作用,可实现连杆部62转动角度的限制,以防止叶片1过度旋转。
本实施例中的连杆部62上还设置有避位槽625,固定部61上设置有连杆固定柱614连杆固定柱614可容纳于避位槽625内。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61处于静止状态,当驱动电机631接收信号工作时,叶片1跟着旋转,叶片1实现开或闭的动作。所有叶片1由连杆部62共同控制,所以叶片1可以实现同时开合,此方式可实现中间通道的横截面大小的控制。
参见图24,在一其他实施例中,其基本机构同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不设置驱动部,而采用手动来推动连杆部62。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依次相抵,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缘边及一第二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任意一所述叶片的第一缘边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第二缘边匹配;所述第一缘边包括一外凸曲线,所述第二缘边包括一内凹曲线;以及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叶片转动,并包括一固定座、一齿环、一第一齿轮及一驱动电机,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工作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环啮合;所述叶片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齿环包括内齿和外齿,所述内齿与所述传动齿啮合,而所述外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在打开状态时的所述叶片的中间通道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8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打开状态时的叶片中间通道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定位单元,所述叶片以第一定位单元的轴心为中心而转动,从而使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所述第一定位单元采用轴孔,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与第一定位单元匹配的第二定位单元,而所述第二定位单元采用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一环状结构,所述固定座的中间区域的面积为封闭状态时的叶片的外轮廓的面积的7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曲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靠近所述内凹曲线的一端,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外凸曲线至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距离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三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构成旋转开合结构的外轮廓;所述第三缘边包括一曲线,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中间通道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同轴设置。
CN201921579419.1U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Active CN210687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9419.1U CN210687198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9419.1U CN210687198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7198U true CN210687198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9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9419.1U Active CN210687198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719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6766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梅伯寿 一种附带清洗收纳功能的智能餐桌
CN113029707A (zh) * 2021-04-23 2021-06-25 河北恒丰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气采样器
CN113118068A (zh) * 2021-03-12 2021-07-16 贾强强 一种可选择不同的出药口的胶囊出药器及切换方法
CN114352754A (zh) * 2021-12-21 2022-04-15 三峡大学 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节流速度的水利节流阀
CN114776883A (zh) * 2022-04-29 2022-07-22 孙肖 一种注水管道防冻式柱塞阀
WO2022247897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爱法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的制冷制热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6766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梅伯寿 一种附带清洗收纳功能的智能餐桌
CN113118068A (zh) * 2021-03-12 2021-07-16 贾强强 一种可选择不同的出药口的胶囊出药器及切换方法
CN113029707A (zh) * 2021-04-23 2021-06-25 河北恒丰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气采样器
CN113029707B (zh) * 2021-04-23 2022-07-12 河北恒丰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气采样器
WO2022247897A1 (zh) * 2021-05-28 2022-12-01 爱法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的制冷制热设备
CN114352754A (zh) * 2021-12-21 2022-04-15 三峡大学 一种能够定量控制节流速度的水利节流阀
CN114776883A (zh) * 2022-04-29 2022-07-22 孙肖 一种注水管道防冻式柱塞阀
CN114776883B (zh) * 2022-04-29 2023-12-08 嘉兴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管道防冻式柱塞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7198U (zh) 一种齿轮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CN210687009U (zh) 一种连杆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CN210510341U (zh) 一种旋转开合结构
JP5995528B2 (ja) 流量制御弁
CN210687044U (zh) 一种步进电机控制的旋转开合结构
JP2021505832A (ja) 電動弁
CN104456897A (zh) 空调器
CN111120671A (zh) 一种闸阀
US7942774B2 (en) Electrical motor reducer for operating an eccentric cam
CN210600398U (zh) 一种部分回转阀门启闭装置
CN115681526A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通风管路关断阀
US4144774A (en) Actuator device
CN215806368U (zh) 一种带有位置反馈器的电子阀门
CN212804368U (zh) 一种介质稳定分流的阀门
CN204493287U (zh) 导叶组件、离心式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0601438B (zh) 一种密封装置
JP2002115748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2252284U (zh) 新型电动阀门减速机构
CN208565770U (zh) 一种90°回转型驱动装置
CN207486069U (zh) 三偏心硬密封蝶阀
US20160252160A1 (en) Angular speed reduction device
CN220337383U (zh)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1175596U (zh) 一种电动阀门执行器蜗轮蜗杆的改进结构
CN216737343U (zh) 一种用于绞盘上的离合装置
JP2003195389A (ja)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