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5775U -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5775U
CN210685775U CN201920719683.4U CN201920719683U CN210685775U CN 210685775 U CN210685775 U CN 210685775U CN 201920719683 U CN201920719683 U CN 201920719683U CN 210685775 U CN210685775 U CN 210685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synchronous belt
clamping piece
chamber door
d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96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ehua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ehua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ehua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ehuash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96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5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5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5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箱结构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门框、转轴、同步带、同步带轮、配重块和箱门,转轴与门框转动连接,同步带轮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同步带的一端连接箱门,另一端连接配重块,同步带绕在同步带轮上;这种半自动门结构在打开箱门时,拉动箱门,使箱门朝向靠近地面方向移动,箱门带动同步带移动,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转动,配重块朝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配重块的移动方向与箱门的移动方向相反,箱门在移动过程中将试验腔暴露出来,从而实现打开箱门的目的,且在打开箱门的过程中,箱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与转动箱门相比,占用的空间较小,为试验室空间较小的使用者带来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箱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背景技术
试验箱是环试行业产品的总称,是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模拟出自然的气候环境,试验种类有:高低温试验箱、氙灯老化试验箱、紫外线老化试验箱、箱式淋雨箱等。试验箱通常放置在试验室内被使用,试验箱箱体上的试验腔用来放置待试验产品。
目前,市场上试验箱的试验箱门2与箱体1之间连接位置如图1所示,试验箱门2与箱体1在竖直方向上铰接,试验箱门2在关闭时将试验腔封堵,在打开试验箱门2时,试验箱门2转动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若试验室的空间较小,打开的试验箱门2会占用较大的空间,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因此,对于本领域而言,有待研发一种能够安装在试验箱箱体1上的门结构,在打开时,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为试验室空间较小的使用者带来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能够安装在试验箱箱体上,在打开时,占用的空间较小,为试验室空间较小的使用者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包括门框、转轴、同步带、同步带轮、配重块和箱门,所述门框设置在试验箱箱体上,所述转轴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同步带轮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所述同步带的一端连接箱门,另一端连接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重量与箱门的重量相等,所述同步带绕在同步带轮上,且所述同步带轮的齿与同步带的齿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箱门时,拉动箱门,使箱门朝向靠近地面方向移动,箱门带动同步带移动,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转动,配重块朝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配重块的移动方向与箱门的移动方向相反,箱门在移动过程中将试验腔暴露出来,从而实现打开箱门的目的,且在打开箱门的过程中,箱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与转动箱门相比,占用的空间较小,为试验室空间较小的使用者带来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框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三“U”型导轨,所述箱门上设有第四“U”型导轨,所述第四“U”型导轨与第三“U”型导轨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门移动过程中,第四“U”型导轨沿着第三“U”型导轨滑动,从而对箱门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提高了箱门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同步带与配重块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配重块被损坏出现坑洼,导致配重块与箱门重量不相等,可将损坏的配重块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使原同步带保留,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设置:所述同步带与箱门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箱门被损坏,则可将损坏的箱门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使原同步带保留,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一卡接片和和第二卡接片,所述配重块设置在第一连接片上,所述第一卡接片设置在第一连接片上,所述第一卡接片与第二卡接片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所述同步带处于第一卡接片和第二卡接片之间并被第一卡接片和第二卡接片夹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配重块与同步带拆分时,将连接第一卡接片和第二卡接片的螺钉拆卸下来,将第一卡接片与第二卡接片拆分开,从而解除对同步带的限位,将同步带拆卸下来,实现同步带与配重块的拆分。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片、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设置在箱门上,所述第三卡接片设置在第二连接片上,所述第三卡接片与第四卡接片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所述同步带处于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之间并被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夹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箱门与同步带拆分时,将连接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的螺钉拆卸下来,将第三卡接片与第四卡接片拆分开,从而解除对同步带的限位,将同步带拆卸下来,实现箱门与同步带的拆分。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卡接片和第三卡接片上均设有与同步带的齿匹配的固定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齿与同步带的齿匹配,使固定齿处于相邻同步带的齿之间,从而对同步带进行限位,避免同步带从第一卡接片与第二卡接片之间滑出或者从第三卡接片与第四卡接片之间滑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框通过紧固件设置在试验箱箱体上,所述紧固件包括气缸和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固定设置在试验箱箱体上,所述紧固板上设有连通试验腔的窗口,窗口上设有密封条,所述箱门抵触密封条,所述气缸设置在门框顶部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紧固板连接,所述门框上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窗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开关与气缸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箱门时,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移动,由于紧固板固定在试验箱箱体上,在气缸的活塞杆移动时,气缸带动门框朝向背离紧固板方向移动,从而使箱门与密封条之间留有空隙,拉动箱门,箱门向下移动,改变箱门与窗口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将箱门打开,在关闭箱门时,拉动箱门,箱门向上移动,当箱门触碰到限位开关时,再次启动气缸,气缸带动门框朝向靠近紧固板方向移动,使箱门处于竖直状态,箱门与密封条抵触,将试验腔遮挡,完成箱门的关闭。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框底部与紧固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门框底部与固定板铰接,从而实现将门框底部与固定板连接起来的目的,在气缸驱动门框移动时,门框底部发生转动,从而避免了门框底部晃动的可能性,提高了门框被气缸驱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框底部设有用于对配重块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上拉动箱门过程中,配重块向下移动,第一限位橡胶块能够对配重块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且第一限位橡胶块具有弹性,从而能够对移动的配重块起到缓冲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打开箱门时,拉动箱门,使箱门朝向靠近地面方向移动,箱门带动同步带移动,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转动,配重块朝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配重块的移动方向与箱门的移动方向相反,箱门在移动过程中将试验腔暴露出来,从而实现打开箱门的目的,且在打开箱门的过程中,箱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与转动箱门相比,占用的空间较小,为试验室空间较小的使用者带来方便;
2、在箱门移动过程中,第四“U”型导轨沿着第三“U”型导轨滑动,从而对箱门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提高了箱门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3、在打开箱门时,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移动,由于紧固板固定在试验箱箱体上,在气缸的活塞杆移动时,气缸带动门框朝向背离紧固板方向移动,从而使箱门与密封条之间留有空隙,拉动箱门,箱门向下移动,改变箱门与窗口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将箱门打开,在关闭箱门时,拉动箱门,箱门向上移动,当箱门触碰到限位开关时,再次启动气缸,气缸带动门框朝向靠近紧固板方向移动,使箱门与密封条抵触,提高了箱门的密封性能,箱门将试验腔遮挡,完成箱门的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用于体现现有技术中试验箱的试验箱门与箱体之间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用于体现第一连接组件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连接片与第一“U”形导轨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卡接片与固定齿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三卡接片与固定齿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限位开关与门框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用于体现第二限位橡胶块与门框之间位置关系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试验箱门;3、转轴;4、同步带;5、同步带轮;6、配重块;7、箱门;8、第一连接组件;9、第一连接片;10、第一卡接片;11、第二卡接片;13、固定齿;14、第一“U”形导轨;15、第二“U”形导轨;16、第二连接组件;17、门板;18、把手;19、第二连接片;20、第三卡接片;21、第四卡接片;22、凹槽;23、第三“U”型导轨;24、第四“U”型导轨;25、连接架;26、缓冲器;27、第一限位橡胶块;28、第一贯穿孔;29、第二限位橡胶块;30、紧固件;31、气缸;32、紧固板;33、密封条;34、形变凸条;35、支撑架;36、紧固片;37、限位开关;38、触碰片;39、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门框39、转轴3、同步带4、同步带轮5、配重块6和箱门7。
如图2所示,转轴3与门框39转动连接,转轴3的两端贯穿门框39,同步带轮5设置在转轴3的两端,同步带4的一端连接箱门7,另一端连接配重块6,配重块6的重量与箱门7的重量相等,同步带4绕在同步带轮5上,且同步带轮5的齿与同步带4的齿匹配,从而实现箱门7的上下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同步带4与配重块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8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片9、第一卡接片10和和第二卡接片11,第一连接片9设置在配重块6上,第一卡接片10与第二卡接片11之间通过螺钉紧固,螺钉贯穿第二卡接片11和第一卡接片10并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片9,同步带4处于第一卡接片10和第二卡接片11之间并被第一卡接片10和第二卡接片11夹紧,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卡接片10上设有与同步带的齿匹配的固定齿13,固定齿13处于相邻同步带4的齿之间,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片9上设有第一“U”形导轨14,门框39上设有第二“U”形导轨15,第一“U”形导轨14与第二“U”形导轨15滑动配合,以便对配重块6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
如图2和图6所示,同步带4与箱门7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16可拆卸连接,箱门7包括门板17和把手18,把手18设置在门板17上,第二连接组件16包括第二连接片19、第三卡接片20和第四卡接片21,第二连接片19通过螺钉设置在门板17上,第三卡接片20与第四卡接片21之间通过螺钉紧固,螺钉贯穿第四卡接片21和第三卡接片20并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片19,同步带4处于第三卡接片20和第四卡接片21之间并被第三卡接片20和第四卡接片21夹紧,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卡接片20上设有与同步带4的齿匹配的固定齿13,固定齿13处于相邻同步带4的齿之间,如图2和图6所示,门框39上设有凹槽22,凹槽22内设有第三“U”型导轨23,门板17通过第二连接片19连接有第四“U”型导轨24,第四“U”型导轨24与第三“U”型导轨23滑动配合,以便对箱门7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凹槽22内设有连接架25,连接架25上设有缓冲器26,缓冲器26处于转轴3下方,缓冲器26能够对箱门7进行限位以及对箱门7的移动进行缓冲,避免箱门7移动速度过快与转轴3相撞。
如图2所示,门框39底部外侧设有用于对配重块6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橡胶块27,第一限位橡胶块27上设有第一贯穿孔28,当配重块6抵触第一限位橡胶块27时,第一贯穿孔28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限位橡胶块27发生较大的形变,缓冲效果较好,且第一限位橡胶块27能够对配重块6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
如图8和图9所示,门框39底部内侧设有用于对箱门7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橡胶块29,第二限位橡胶块29处于凹槽22内,第二限位橡胶块29与门框39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橡胶块29上设有螺纹通孔,锁紧螺钉贯穿门框39并螺接于螺纹通孔,当连接箱门7的第二连接片19与第二限位橡胶块29抵触时,第二限位橡胶块29发生形变,从而对第二连接片19的移动进行缓冲,且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片19对箱门7进行限位。
如图2和图10所示,门框39通过紧固件30设置在试验箱箱体1上,紧固件30包括气缸31和紧固板32,紧固板32固定设置在试验箱箱体1上,紧固板32上设有连通试验腔的窗口,窗口上设有密封条33,密封条33上还设有形变凸条34,本实施例中,密封条33与形变凸条34均为橡胶材质,气缸31通过支撑架35设置在门框39顶部上,支撑架35通过螺钉设置在门框39顶部上,气缸31设置在支撑架35上,气缸31的活塞杆与紧固板32可拆卸连接,气缸31的活塞杆上设有紧固片36,紧固片36与紧固板32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如图2和图8所示,门框39上设有限位开关37,限位开关37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窗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限位开关37与气缸31电连接,箱门7通过第二连接片19连接有用于触碰限位开关37的触碰片38,门框39底部与紧固板32铰接,如图2和图4所示,箱门7关闭时,箱门7抵触密封条33上的形变凸条34,门框39处于竖直状态,
实施过程:在打开箱门7时,启动气缸31,气缸31带动门框39朝向背离紧固板32方向移动,门框39底部发生转动,门框39由竖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使箱门7与密封条33上的形变凸条34之间留有空隙,拉动把手18,把手18使箱门7朝向靠近地面方向移动,箱门7带动同步带4移动,同步带4带动同步带轮5转动,配重块6朝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配重块6的移动方向与箱门7的移动方向相反,箱门7在移动过程中将试验腔暴露出来,当箱门7与第二限位橡胶块29抵触时,停止移动,从而实现打开箱门7的目的。
在关闭箱门7时,拉动把手18,把手18使箱门7朝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配重块6朝向靠近地面方向移动,当箱门7上的触碰片38触碰到限位开关37时,气缸31启动,气缸31带动门框39朝向靠近紧固板32方向移动,门框39再次发生转动,门框39由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使箱门7与密封条33上的形变凸条34抵触,箱门7将试验腔遮挡,当配重块6与第一限位橡胶块27抵触时,配重块6停止移动,完成箱门7的关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39)、转轴(3)、同步带(4)、同步带轮(5)、配重块(6)和箱门(7),箱门(7)包括门板(17)和把手(18),把手(18)设置在门板(17)上,所述门框(39)设置在试验箱箱体(1)上,所述转轴(3)与门框(39)转动连接,所述同步带轮(5)设置在转轴(3)的两端,所述同步带(4)的一端连接箱门(7),另一端连接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的重量与箱门(7)的重量相等,所述同步带(4)绕在同步带轮(5)上,且所述同步带轮(5)的齿与同步带(4)的齿匹配;所述门框(39)通过紧固件(30)设置在试验箱箱体(1)上,所述紧固件(30)包括气缸(31)和紧固板(32),所述紧固板(32)固定设置在试验箱箱体(1)上,所述紧固板(32)上设有连通试验腔的窗口,窗口上设有密封条(33),所述箱门(7)抵触密封条(33),所述气缸(31)设置在门框(39)顶部上,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与紧固板(32)连接,所述门框(39)上设有限位开关(37),所述限位开关(37)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窗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开关(37)与气缸(3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39)上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设有第三“U”型导轨(23),所述箱门(7)上设有第四“U”型导轨(24),所述第四“U”型导轨(24)与第三“U”型导轨(23)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4)与配重块(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8)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4)与箱门(7)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组件(16)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片(9)、第一卡接片(10)和和第二卡接片(11),所述配重块(6)设置在第一连接片(9)上,所述第一卡接片(10)设置在第一连接片(9)上,所述第一卡接片(10)与第二卡接片(11)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所述同步带(4)处于第一卡接片(10)和第二卡接片(11)之间并被第一卡接片(10)和第二卡接片(11)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6)包括第二连接片(19)、第三卡接片(20)和第四卡接片(21),所述第二连接片(19)设置在箱门(7)上,所述第三卡接片(20)设置在第二连接片(19)上,所述第三卡接片(20)与第四卡接片(21)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所述同步带(4)处于第三卡接片(20)和第四卡接片(21)之间并被第三卡接片(20)和第四卡接片(21)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片(10)和第三卡接片(20)上均设有与同步带齿匹配的固定齿(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39)底部与紧固板(3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39)底部设有用于对配重块(6)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橡胶块(27)。
CN201920719683.4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Active CN210685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683.4U CN21068577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683.4U CN21068577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5775U true CN210685775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9683.4U Active CN210685775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5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3148B2 (en) Shower door assembly
CN205536816U (zh) 一种助力把手结构及冰箱
CN210685775U (zh)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半自动门结构
CN203334915U (zh) 用于推拉门的密封系统及使用该密封系统的推拉门系统
CN215949197U (zh) 一种缓冲关门的弹性转轴件及浴室门
CN111472655B (zh) 一种带有开关控制装置的酒店门
CN211397197U (zh) 一种双背筋工业提升门
KR200397649Y1 (ko) 문짝용 완충기구
CN201695838U (zh) 自动关门的铰链器
US20080163552A1 (en) Mechanism for the operation of multiple panels door with increased insulating properties
CN210685701U (zh) 一种用于试验箱的全自动门结构
EP1971742B1 (en) Mechanism for the operation of multiple panels door with increased insulating properties
CN212898216U (zh) 一种密封隔热单桥窗
CN211626920U (zh) 铰链测试设备
EP0937852A3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door or window units with hinged wing panels
CN218844061U (zh) 一种有限空间电动排烟窗
CN200955305Y (zh) 推拉窗开关装置
CN216446716U (zh) 齿轮传动滑撑
CN111502472A (zh) 智能平开门及其自动开闭装置
CN106494195B (zh) 内藏式全景天窗滑动机构
CN111140120A (zh) 一种趟门自动开合装置
PL2143864T3 (pl) Okno, drzwi, lub tym podobne oraz nożycowy mechanizm rozwierny z ramieniem rozwiernym dla tego rodzaju okna, tego rodzaju drzwi lub tym podobnych
CN205117027U (zh) 便于装拆的门铰链装置
CN217602456U (zh) 一种阳台电动折叠门
CN215115203U (zh) 封闭式陈列柜开关门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