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5567U - 装配式篷房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篷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5567U
CN210685567U CN201920719630.2U CN201920719630U CN210685567U CN 210685567 U CN210685567 U CN 210685567U CN 201920719630 U CN201920719630 U CN 201920719630U CN 210685567 U CN210685567 U CN 210685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tent
wall
soft wall
tarpaul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96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彦竹
鲁谦
张远卢
刘凤良
刘冬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lt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lt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lt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lt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96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5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5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5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篷房,其包括梁杆、篷布、张紧结构和软体墙安装结构,梁杆依次连接形成墙体框架,且所有的墙体框架通过梁杆相互连接以共同围成呈一体结构的篷房框架,篷布罩设于篷房框架外,张紧结构包括张紧装置和牵引件,张紧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篷房框架上,牵引件的一端卷绕于张紧装置上,牵引件的另一端与篷布的边沿固定连接,张紧结构可选择地收紧牵引件以使篷布张紧于篷房框架上;软体墙安装结构包括软体墙、第一连接件和紧缚装置,软体墙与墙体框架的轮廓相互匹配;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篷布进行有损操作,延长篷布寿命,且将牵引件预先固定在篷布上,无需在施工现场缝制牵引件,另外,软体墙的张紧效果好、外观平整且不容易撕裂。

Description

装配式篷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篷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篷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篷房常常用于移动房屋、移动酒店、移动办公室及移动娱乐厅等场合,以便为人们提供居家、娱乐、休闲及办公的活动空间,由于篷房具有可移动性,正日益受到该类消费者的热爱。现有篷房的篷布为柔性,篷布安装于篷房框架上后,需要对篷布进行张紧操作,以使其呈紧绷的安装于篷房框架上。
目前篷布的张紧方式包括双钩式张紧装置和单钩式张紧装置,双钩式张紧装置包括丙纶带、分设于丙纶带两端的挂钩和收紧器,其一挂钩用于勾住篷布,另一挂钩用于勾住篷房框架,通过收紧器收放丙纶带以控制两挂钩的距离而实现篷布的张紧。而单钩式张紧装置包括挂钩、丙纶带和收紧器,丙纶带的一端连接挂钩,丙纶带的另一端需要穿过篷布的开孔后对折连接以将丙纶带固定于篷布上,通过张紧装置收放丙纶带以拉紧篷布以实现篷布的张紧。然而,双钩式张紧装置和单钩式张紧装置均需要在篷布边沿位置设置若干供挂钩或丙纶带穿过的安装孔,需要对篷布进行有损操作,其操作麻烦工序繁琐,且降篷布寿命;另外,上述两种方式均需要将挂钩勾住篷房框架,由于挂钩的端部叫尖锐,容易在长期张紧篷布的情况下导致篷房框架撕裂而损坏篷房主体结构,并影响篷布张紧效果。
另外,传统的软体墙采用的是卡条、滑扣或通过进槽等方式固定在型材的上、下、左、右槽内,而传统的酒店篷房、军用篷房和户外篷房的软体墙则多采用吊挂式,利用吊环或绑带吊起整个软体墙以实现软体墙的安装。然而,上述软体墙安装方式容易导致软体墙撕裂,且安装后的软体墙的外观不平整、张紧不均匀,大大制约了篷房的发展。
因此,亟需一种装配式篷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篷房,其无需对篷布进行有损操作,有效延长篷布的寿命,且将牵引件预先固定在篷布上,无需在施工现场缝制牵引件,有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及减少现场施工工序,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另外,其软体墙的张紧效果好、外观平整且不容易撕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篷房,其包括梁杆、篷布、张紧结构和软体墙安装结构,所述梁杆依次连接形成墙体框架,且所有的所述墙体框架通过所述梁杆相互连接以共同围成呈一体结构的篷房框架,所述篷布罩设于所述篷房框架外,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张紧装置和牵引件,所述张紧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篷房框架上,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卷绕于所述张紧装置上,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篷布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张紧结构可选择地收紧所述牵引件以使所述篷布张紧于所述篷房框架上;所述软体墙安装结构包括软体墙、第一连接件和紧缚装置,所述软体墙与所述墙体框架的轮廓相互匹配,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软体墙的边沿设置,且所述软体墙包覆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紧缚装置包括紧缚带和紧缚件,所述紧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紧缚件,所述紧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软体墙并包覆所述梁杆和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紧缚件可选择地收紧所述紧缚带以使所述软体墙呈紧绷的置于所述墙体框架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牵引件直接与篷布的边沿固定连接,无需在篷布上打孔,避免对篷布进行有损操作,延长篷布的寿命;将牵引件预先固定于篷布上,无需在施工现场缝制牵引件,只需在施工现场将牵引件连接张紧装置以进行张紧操作即可实现篷布的张紧,有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及减少现场施工工序,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另外,第一连接件沿软体墙的边沿设置,且软体墙包覆第一连接件,紧缚带穿过软体墙并包覆梁杆和第一连接件,紧缚件可选择地收紧紧缚带以使软体墙呈紧绷的置于墙体框架中,一方面,紧缚带张紧后是直接作用于第一连接件上的,并间接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张紧力均匀施加在软体墙的整个边沿上,避免紧缚带直接作用在软体墙的边沿的某点位置,有效防止软体墙的边沿的某点位置因长期处于张紧状态而撕裂,有效延长软体墙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紧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紧缚件,其另一端穿过软体墙并包覆梁杆和第一连接件,仅需通过收紧紧缚带即可实现软体墙在墙体框架上的紧绷安装,其安装方式简单并可灵活调节软体墙的张紧度,适于广泛应用于篷房的现场施工中。
较佳地,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座体、转动轴及手柄,所述转动轴呈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手柄活动的连接于所述座体上并与所述转动轴借由棘轮呈单向转动连接,所述牵引件卷绕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手柄沿收卷方向的转动借由所述棘轮同步的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并将所述牵引件缠绕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手柄沿放卷方向的转动借由所述棘轮使所述转动轴保持不动。
具体地,所述棘轮包括棘齿和止动件,所述棘齿凸伸形成于所述转动轴的边缘处,所述棘齿跟随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止动件滑动连接所述座体并可选择的卡合所述棘齿以限制所述转动轴的动作。
更具体地,所述张紧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座体设有供所述止动件滑动的滑杆,所述止动件限位于所述滑杆滑动,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滑杆上且恒将所述止动件朝向所述棘齿偏压。
更具体地,相邻两所述棘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止动件伸入所述凹槽以锁定所述转动轴。
较佳地,每一所述梁杆至少对应设置三所述紧缚装置。
较佳地,所述软体墙的边沿呈等间隔的开设有缺口,所述紧缚带经由所述缺口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
较佳地,所述软体墙的边沿卷绕形成供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软体墙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软体墙的通道。
较佳地,所述装配式篷房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本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两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中空结构且分散的分布,所述梁杆插接连接所述连接管,不同的连接管之间的夹角呈多样设置以形成形态多变的第二连接件,不同的梁杆插接连接对应的连接管以形成呈分散的篷房节点。
具体地,所述装配式篷房还包括锁定件,所述连接管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梁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锁定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以锁定所述梁杆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篷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张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墙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紧缚装置、软体墙和第一连接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篷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若干篷房节点的一优选组合方式。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若干篷房节点的又一优选组合方式。
图8是图6的第二连接件与梁杆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9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0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0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1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1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图11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一优选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篷房1000包括若干梁杆100、篷布200、若干张紧结构300和若干软体墙安装结构400,其中,若干梁杆100依次连接形成用于安装软体墙410的墙体框架110,且所有的墙体框架110通过梁杆100相互连接以共同围成呈一体结构的篷房框架120,篷布200罩设于篷房框架120外,篷布200通过张紧结构300可选择地张紧于篷房框架120上,通过调整张紧结构300的张紧度以灵活调整篷布200的张紧度。若干软体墙安装结构400安装于篷房框架120的对应墙体框架110上,且篷布200与若干软体墙安装结构400共同将篷房框架120围成一封闭空间,以供使用者进行室内运动。下面将分别对本实施例的张紧结构300和软体墙安装结构400的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张紧结构300包括张紧装置310和牵引件320,张紧装置310可拆卸的连接于篷房框架120上,这里的牵引件320具体为绑带,牵引件320的一端通过诸如缝制等方式与篷布200的边沿固定连接,牵引件320的另一端连接张紧装置310,张紧装置310可收放的拉动牵引件320以张紧篷布200,收紧牵引件320以使篷布200处于张紧状态,放松牵引件320以使篷布200处于松弛状态。
其中,张紧装置310包括座体311、转动轴312、手柄313、棘轮314、止动件315和弹簧316,转动轴312沿轴向方向呈转动的连接于座体311上,牵引件320的一端卷绕并可拆卸的固定于转动轴312上,棘轮314的中心轴孔穿过转动轴312并固定安装于转动轴312上,手柄313活动的连接于座体311上并与转动轴312借由该棘轮314呈单向转动连接。由于棘轮314具有单向转动特性,手柄313沿A方向活动时,手柄313同步的带动转动轴312沿A方向转动从而将牵引件320沿B方向缠绕于转动轴312上以实现篷布200的收紧,手柄313沿C方向活动时,转动轴312保持不动。需要说明的是,牵引件320的一端卷绕转动轴312后可以通过插销、螺栓螺杆等方式固定于转动轴312上,当然,牵引件320还可以通过黏合的方式固定于转动轴312上,在此不做赘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张紧结构300具有两棘轮314,两棘轮314分设于转动轴312沿轴向方向的两端,转动轴312沿A方向转动时,棘轮314跟随转动轴312同步转动。具体地,棘轮314包括棘齿3141和止动件315,棘齿3141凸伸形成于转动轴312的边缘处,棘齿3141跟随转动轴312同步转动。相邻棘齿3141之间形成凹槽3142,不同的凹槽3142对应棘轮314的不同转动角度。止动件315凸伸形成有操作部3151以便于使用者操作,座体311上设有滑杆3111,弹簧316套设于滑杆3111上,止动件315滑动连接滑杆3111并限位于滑杆3111上沿B方向或D方向滑行,且弹簧316的一端抵接止动件315,弹簧316恒将止动件315朝向棘齿3141的凹槽3142偏压,以使止动件315在常态下恒伸入凹槽3142内而将棘轮314锁定于当前转动位置,当需要释放棘轮314时,朝B方向推动操作部3151,使得止动件315克服弹簧316的弹力沿滑杆3111朝远离棘轮314,此时止动件315退出凹槽3142而解除对棘轮314的转动限制。需要说明的是,相邻棘齿3141之间形成凹槽3142,因此,具有若干棘齿3141的棘轮314形成有多个凹槽3142,不同的凹槽3142对应棘轮314的不同的转动位置,止动件315伸入不同的凹槽3142以将棘轮314锁定于不同的转动位置。
进一步地,篷房框架120中与座体311对应的梁杆100上设有卡凸130,座体311设有与卡凸130卡扣配合的卡合件3112以及供卡凸130穿过的通孔3113,卡凸130穿过通孔3113以卡扣连接卡合件3112,从而实现张紧装置310与篷房框架120的快速安装,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当然,张紧装置310还可以采用螺栓或其他方式实现与篷房框架120的固定,在此不做限定。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张紧结构300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牵引件320缝制于篷布200的边沿后,将牵引件320的另一端卷绕并固定于转动轴312上,然后将座体311的通孔3113穿过梁杆100的卡凸130并使卡凸130与卡合件3112卡合连接以使得张紧装置310卡紧固定于篷房框架120上,至此实现张紧装置310与牵引件320的安装。此时,沿B方向推动操作部3151以使止动件315远离棘轮314从而解除止动件315对转动轴312的锁定,同时按住操作部3151以使棘轮314保持释锁状态,然后沿A方向活动手柄313,手柄313驱动转动轴312沿A方向转动以带动棘轮314沿A方向同步转动,使得牵引件320沿B方向逐渐收卷在转动轴312上,直到篷布200张紧至合适程度,此时放开操作部3151,操作部3151在弹簧316的弹力下沿D方向推动止动件315复位以伸入棘轮314的当前凹槽3142内以将棘轮314锁定于当前转动位置,从而使篷布200保持锁定于张紧状态。
当需要使篷布200调整至松弛状态时,沿B方向推动操作部3151以解除止动件315对棘轮314的锁定,然后沿D方向拉动牵引件320,此时转动轴312沿C方向转动而实现牵引件320的放卷操作,直接将篷布200调整至松弛,此时放开操作部3151,操作部3151在弹簧316的弹力下沿D方向推动止动件315复位以伸入棘轮314的当前凹槽3142内以将转动轴312锁定于当前转动位置,从而使篷布200保持锁定于松弛状态。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软体墙安装结构400包括软体墙410、第一连接件420和紧缚装置430。其中,软体墙410与墙体框架110的轮廓相互匹配,以使软体墙410具有与墙体框架110相匹配的形状。第一连接件420沿软体墙410的边沿设置,且软体墙410包覆第一连接件420,具体的,软体墙410置于墙体框架110内,且软体墙410的边沿与至少一梁杆100相对且临近与之对应的梁杆100,即软体墙410的任一边沿均具有与之对应并临近的至少一梁杆100,以供软体墙410张紧于对应的梁杆100上,软体墙410的形状依据墙体框架110进行裁剪设置,以使软体墙410的任意边沿均与墙体框架110相对应,在此不做赘述。
参阅图3和图4,较佳者,第一连接件420沿软体墙410的边沿的长度方向安装于软体墙410的当前边沿上,其安装方式可以通过将软体墙410的边沿卷绕缝制以形成沿软体墙410的长度方向贯穿软体墙410的通道,一方面,第一连接件420穿过通道以贯穿软体墙410的整个边沿并包覆于软体墙410的整个边沿上,有效保证第一连接件420与软体墙410当前边沿均接触,且施加于第一连接件420的作用力能够沿第一连接件420均匀分散在软体墙410的当前整个边沿上,另一方面,卷绕缝制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软体墙410的边沿的韧性,有效防止软体墙410边沿处发生撕裂。多个第一连接件420分别安装于软体墙410对应的边沿上,以软体墙410的周向均具有第一连接件420。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420为绳子或管件,以便于第一连接件420顺利穿过通道并包覆于软体墙410内,软体墙410的边沿具有一定弧度时适合采用绳子作为第一连接件420,而软体墙410的边沿为直边时适合采用管件作为第一连接件420。第一连接件420的长度不小于软体墙410的边沿的长度,以保证安装于软体墙410的边沿的第一连接件420能够覆盖当前整个软体墙410的边沿,并为软体墙410的边沿两端提供受力支撑点。进一步地,软体墙410的边沿处呈等间隔的开设有若干缺口411,第一连接件420经过该缺口411的部分暴露于外界,以使第一连接件420穿过缺口411时能直接接触并作用于第一连接件420上。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420为长条状以整个的布满软体墙410的边沿,当然,第一连接件420还可以为短条状,通过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连接件420而使多个第一连接件420布满软体墙410的边沿,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紧缚装置430包括紧缚带431和紧缚件432,紧缚带431的一端固定连接紧缚件432,紧缚带431的另一端穿过软体墙410并包覆梁杆100和第一连接件420,紧缚件432可选择地收紧紧缚带431以使软体墙410呈紧绷的置于墙体框架110中,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紧缚带431依次绕过梁杆110和第一连接件420后连接紧缚件432,从而使紧缚带431的两端均接于紧缚件432,通过调节紧缚件432即可实现紧缚带431的张紧调节。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紧缚件432为日字扣或张紧器,当然,紧缚件432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收紧并锁定紧缚带431的装置。当紧缚件432为日字扣时,紧缚带431的一端固定连接日字扣的一边,紧缚带431的另一端绕过梁杆100后经由缺口411穿出软体墙410后绕过第一连接件420而连接日字扣,然后依据实际需要手动调整紧缚带431的长度并通过日字扣将紧缚带431锁定于当前长度,从而将软体墙410呈紧绷的安装于墙体框架110上。当紧缚件432为张紧器时,紧缚带431的一端固定连接张紧器的固定端,紧缚带431的另一端绕过梁杆100后经由缺口411穿出软体墙410后绕过第一连接件420而连接张紧器的收紧端,然后依据实际需要按压张紧器的张紧手柄313以调整紧缚带431的长度并将紧缚带431锁定于当前长度,从而将软体墙410呈紧绷的安装于墙体框架110上。因日字扣和张紧器的具体使用方式并非本申请的重点,故这里不对日字扣和张紧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将软体墙410更好的张紧于墙体框架110上,本实施例的每一梁杆110至少对应设置三紧缚装置430,且软体墙410的边沿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如图3所示的分别分布有紧缚装置430。软体墙410的至少两端及中间位置同时受到对应的紧缚装置430的作用而与梁杆100紧密靠近,使得第一连接件420分别受到至少三点的张紧力,张紧力在第一连接件420的作用下均匀施加在软体墙410的整个当前边沿上,其张紧效果好、外观平整,避免软体墙410受力不均匀,软体墙410的整个当前边沿在所有张紧力的共同作用下紧密靠近对应的梁杆100,避免紧缚带431直接作用在软体墙410的边沿的某点位置,有效防止软体墙410的边沿的某点位置因长期处于张紧状态而撕裂,有效延长软体墙410的使用寿命。当软体墙410的边沿的长度较大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数量更多的紧缚装置430,以使更多的紧缚装置430共同作用在第一连接件420上,而共同提供更大的作用力以将软体墙410更好的呈紧绷的安装于墙体框架110上,故紧缚装置430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篷房1000还包括压边件500,压边件500安装于装配式篷房1000的底面,且压边件500压合软体墙410靠近装配式篷房1000的底面的边沿。压边件500可以进一步压紧软体墙410靠近篷房的底面的边沿以防止其上翻,并对软体墙410与装配式篷房1000的底面的边沿连接的部分进行遮挡,以提升装配式篷房1000的整体美观度。
请参阅图1、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篷房10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600和锁定件700,其中,第二连接件600包括本体610和一体成型于本体610上的至少两连接管620,连接管620呈中空结构且分散的分布,梁杆100插接连接连接管620,不同的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呈多样设置以形成形态多变的第二连接件600,不同的梁杆100插接连接对应的连接管620以形成呈分散的形态多变的篷房节点。相邻两篷房节点共用至少一梁杆100进行支撑,以使相邻两篷房节点通过共用梁杆100的方式形成一体式结构,若干篷房节点按上述组合方式共同搭建形成可拆卸的形态多变的篷房框架120,篷布200安装于篷房框架120上,以满足不同施工需要,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常用的两种篷房框架120,当然,篷房框架120的结构形式不限定于此。具体地,连接管620开设有第一限位孔621,梁杆100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621对应的第二限位孔140,锁定件700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孔621和第二限位孔140以锁定梁杆100和第二连接件600。
这里的锁定件700具体为螺栓、螺丝或插销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组合,如用于同一第二连接件600中的不同连接管620的锁定件700可以全部为螺栓、螺丝或插销中的一者,或者为螺栓和螺丝的组合,螺栓和插销的组合,螺丝和插销的组合,螺栓、螺丝和插销的组合。当然,本实施例的锁定件700还可以为诸如为夹紧器等其他形式,当锁定件700为夹紧器时,锁定件700夹紧插接后的梁杆100和第二连接件600以实现两者的固定。
这里的连接管620为方形管、圆形管、六角管或菱形管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组合,如同一第二连接件600中的不同连接管620可以全部为方形管、圆形管、六角管或菱形管中的一者,或者为方形管和圆形管的组合,方形管和六角管的组合,方形管和菱形管的组合,圆形管和六角管的组合,圆形管和菱形管的组合,六角管和菱形管的组合,方形管、圆形管和六角管的组合,方形管、圆形管、六角管和菱形管的组合等,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梁杆100与第二连接件600插接后通过锁定件700进行锁定,以便于施工时的快速搭建和维护时的快速拆卸,在不考虑对篷房框架120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粘合的方式实现梁杆100与第二连接件600插接后的固定,在此不做限定。另外,梁杆100与第二连接件600插接的插接方式既可以是梁杆100插入第二连接件600,也可以是第二连接件600插入梁杆100。
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600优选为预制件,预制不同形态的第二连接件600以便于现场施工直接搭建不同形态的篷房,且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工序及施工难度,并有效保证篷房结构的稳定性。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600的不同的结构的组合形式进行部分举例:
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600包括两连接管620,两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介于0-180°,图9a示出了两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的情况,图9b示出了两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为90°的情况,图9c示出了两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为180°的情况。
请参阅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600包括三连接管620,同一第二连接件600中的所有连接管620形成于同一平面,且相邻两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介于0-180°,优选的,连接管620为直管、弯管或折管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组合。图10a-图10c示出了三连接管620均为直管的情况,图10d示出了三连接管620中的一者为弯管的情况。
请参阅图8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600包括至少三连接管620,至少一连接管620不位于其余连接管620形成的平面上,且相邻两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介于0-180°,优选的,连接管620为直管、弯管或折管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组合。图11a-图11d分别示出了三根以上的连接管620的不同组合形式,其组合形式丰富,形态各异,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图9-图11示出的第二连接件600的形态仅为举例说明,实际中的连接可以扩展为更多形态,限于篇幅,不对第二连接件600的不同形态进行全部说明。
参阅图1、图5-图8,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600的本体610一体成型有至少两连接管620且不同的连接管620之间的夹角呈多样设置,一方面,通过第二连接件600连接不同的梁杆100以形成篷房节点,能够避免施工现场中通过焊接工艺或法兰对接工艺将不同梁杆100连接在一起,有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及工序,且避免因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结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连接件600可以根据不同生产需要生产成不同的形态,因此,根据不同篷房搭建需求采用不同形态的第二连接件600以搭建出不同形态的篷房,有效提升篷房的搭建灵活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卡凸130设于梁杆100上以卡扣配合的卡合件3112,当然,卡凸130还可以设于第二连接件600以卡扣配合的卡合件3112,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件320直接与篷布200的边沿固定连接,无需在篷布200上打孔,避免对篷布200进行有损操作,延长篷布200的寿命;将牵引件320预先固定于篷布200上,无需在施工现场缝制牵引件320,只需在施工现场将牵引件320连接张紧装置310以进行张紧操作即可实现篷布200的张紧,有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及减少现场施工工序,大大提升施工效率。另外,第一连接件420沿软体墙410的边沿设置,且软体墙410包覆第一连接件420,紧缚带431穿过软体墙410并包覆梁杆110和第一连接件420,紧缚件432可选择地收紧紧缚带431以使软体墙410呈紧绷的置于墙体框架110中,一方面,紧缚带431张紧后是直接作用于第一连接件420上的,并间接通过第一连接件420将张紧力均匀施加在软体墙410的整个边沿上,避免紧缚带431直接作用在软体墙410的边沿的某点位置,有效防止软体墙410的边沿的某点位置因长期处于张紧状态而撕裂,有效延长软体墙41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紧缚带431的一端固定连接紧缚件432,其另一端穿过软体墙410并包覆梁杆110和第一连接件420,仅需通过收紧紧缚带431即可实现软体墙410在墙体框架110上的紧绷安装,其安装方式简单并可灵活调节软体墙410的张紧度,适于广泛应用于篷房的现场施工中。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篷房,包括梁杆和篷布,所述梁杆依次连接形成墙体框架,且所有的所述墙体框架通过所述梁杆相互连接以共同围成呈一体结构的篷房框架,所述篷布罩设于所述篷房框架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张紧结构,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张紧装置和牵引件,所述张紧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篷房框架上,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卷绕于所述张紧装置上,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篷布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张紧结构可选择地收紧所述牵引件以使所述篷布张紧于所述篷房框架上;
软体墙安装结构,所述软体墙安装结构包括软体墙、第一连接件和紧缚装置,所述软体墙与所述墙体框架的轮廓相互匹配,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软体墙的边沿设置,且所述软体墙包覆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紧缚装置包括紧缚带和紧缚件,所述紧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紧缚件,所述紧缚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软体墙并包覆所述梁杆和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紧缚件可选择地收紧所述紧缚带以使所述软体墙呈紧绷的置于所述墙体框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座体、转动轴及手柄,所述转动轴呈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手柄活动的连接于所述座体上并与所述转动轴借由棘轮呈单向转动连接,所述牵引件卷绕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手柄沿收卷方向的转动借由所述棘轮同步的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并将所述牵引件缠绕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手柄沿放卷方向的转动借由所述棘轮使所述转动轴保持不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棘齿和止动件,所述棘齿凸伸形成于所述转动轴的边缘处,所述棘齿跟随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止动件滑动连接所述座体并可选择的卡合所述棘齿以限制所述转动轴的动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座体设有供所述止动件滑动的滑杆,所述止动件限位于所述滑杆滑动,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滑杆上且恒将所述止动件朝向所述棘齿偏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棘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止动件伸入所述凹槽以锁定所述转动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梁杆至少对应设置三所述紧缚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墙的边沿呈等间隔的开设有缺口,所述紧缚带经由所述缺口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墙的边沿卷绕形成供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软体墙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软体墙的通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本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两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中空结构且分散的分布,所述梁杆插接连接所述连接管,不同的连接管之间的夹角呈多样设置以形成形态多变的第二连接件,不同的梁杆插接连接对应的连接管以形成呈分散的篷房节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篷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件,所述连接管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梁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锁定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以锁定所述梁杆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CN201920719630.2U 2019-05-17 2019-05-17 装配式篷房 Active CN210685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630.2U CN210685567U (zh) 2019-05-17 2019-05-17 装配式篷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630.2U CN210685567U (zh) 2019-05-17 2019-05-17 装配式篷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5567U true CN21068556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9630.2U Active CN210685567U (zh) 2019-05-17 2019-05-17 装配式篷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55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6668A (zh) * 2023-08-26 2023-10-13 赛尔特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独立型装配式卫浴系统的抗震铝合金篷房
CN117266671A (zh) * 2023-11-22 2023-12-22 高山篷房建筑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篷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6668A (zh) * 2023-08-26 2023-10-13 赛尔特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独立型装配式卫浴系统的抗震铝合金篷房
CN116876668B (zh) * 2023-08-26 2024-04-30 赛尔特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独立型装配式卫浴系统的抗震铝合金篷房
CN117266671A (zh) * 2023-11-22 2023-12-22 高山篷房建筑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篷房
CN117266671B (zh) * 2023-11-22 2024-01-26 高山篷房建筑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篷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5567U (zh) 装配式篷房
US8182182B2 (en) Offset hook and fastener system
US5020192A (en) Adjustable tie dow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3830457A (en) Anchoring apparatus
US6994099B2 (en) Shelter with twist tight canop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US7971597B2 (en) Wire tray and tent frame incorporating same
US4644706A (en)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transversely tensioned fabric covering
US7716876B2 (en) Catapult air beam with permanently affixed laceloops
GB2029870A (en) Lockbar for securing flexible material egfencing
CN210685569U (zh) 张紧篷房
KR100658542B1 (ko) 벨트식 호스밴드
KR20120059096A (ko) 안전네트 유닛
KR200482166Y1 (ko) 타프 폴대 체결구
US5346153A (en) Winch strap anchor
RU2655863C1 (ru)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профи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гибких полотнищ и узел фиксации гибких полотнищ к несущему элементу каркас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и
CN210685568U (zh) 软体墙安装结构及其篷房
US20080175011A1 (en) Cable Lighting System
US9498073B2 (en) Corner picture hanger
JP2013087613A (ja) 工事用シート屋根(ロープ巻きタイプ)
RU211100U1 (ru) Хомут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троса натяжения сетчатого ограждения к опорным стойкам
KR200297039Y1 (ko) 전신주 케이블 고정용 필름밴드
CN219147165U (zh) 一种隐形升降吊床
CN215977255U (zh) 一种锚桩组件
CN216157308U (zh) 活动帐篷
US20120118342A1 (en) Connector plate for tent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