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3517U -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3517U
CN210683517U CN201921512675.9U CN201921512675U CN210683517U CN 210683517 U CN210683517 U CN 210683517U CN 201921512675 U CN201921512675 U CN 201921512675U CN 210683517 U CN210683517 U CN 210683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ond
oil
emulsion
breakd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26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玲
董鹏浩
俞亮亮
汤张鑫
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ngy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ngy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ngy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ngy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26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3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3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3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包括存储池,所述存储池的一侧通过水泵连接有破乳反应池,且破乳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池,且中间水池的一侧设置有高效油水分离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药剂破乳,破乳后的废水经过气浮池去除大部分油类和水中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在经过机械过滤器和高效油水分离器使水中直径小的油类去除,预处理之后的出水平均COD在8000mg/l以下,以溶解性有机物为主,有些还含有氮化合物;平均电导率在10,000us/cm左右,采用生化处理后出水COD可以达到100‑500mg/l,油类出水可5‑20mg/l,末端采用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有效的去除COD和油类,以保证出水达标。

Description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产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但是很多工厂在进行生产时,都会产生污染,在众多污染源中乳化液是一种分解较为困难的污染源,为了更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很多城市引进了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但是现如今的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对于乳化液的出料效果不理想,导致排放时不达标,增大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在进行活性炭过滤时,一段时间后,不方便对活性炭进行更换,导致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如今的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对于乳化液的出料效果不理想,导致排放时不达标,增大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在进行活性炭过滤时,一段时间后,不方便对活性炭进行更换,导致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包括存储池,所述存储池的一侧通过水泵连接有破乳反应池,且破乳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气浮池,所述气浮池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池,且中间水池的一侧设置有高效油水分离器,所述高效油水分离器的一侧安装有机械过滤器,所述机械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池,且调节池的一侧设置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一侧设置有曝气池,且曝气池的一侧设置有MBR池,所述MBR池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池。
优选地,所述气浮池与高效油水分离器的底部皆通过水泵连接有污油池。
优选地,所述厌氧池、曝气池与MBR池的底部接通过抽泥泵连接有污泥浓缩池。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池内部的顶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活性炭过滤池的内壁设置有安装槽,且活性炭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放置仓。
优选地,所述放置仓的内部存放有活性炭,且放置仓外侧的顶端设置有与安装槽相配合的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破乳反应池的底部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破乳反应池的转轴,且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搅拌叶,所述破乳反应池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储料仓,且储料仓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储料仓相连通,且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药剂破乳,破乳后的废水经过气浮池去除大部分油类和水中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在经过机械过滤器和高效油水分离器,将水中直径小的油类去除,预处理之后的出水平均COD在8000mg/l以下,以溶解性有机物为主,有些还含有氮化合物;平均电导率在10,000us/cm左右,根据同类废水的处理经验,采用生化处理后出水COD可以达到100-500mg/l,油类出水可5-20mg/l,末端采用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有效的去除COD和油类,以保证出水达标,通过设置的安装槽与安装块相互配合,便于放置仓的更换,从而便于更换放置仓内部的活性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过滤仓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破乳反应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存储池;2、破乳反应池;3、气浮池;4、中间水池;5、水泵;6、高效油水分离器;7、机械过滤器;8、调节池;9、厌氧池;10、曝气池;11、MBR池;12、活性炭过滤池;13、污油池;14、污泥浓缩池;15、安装槽;16、盖板;17、储料仓;18、旋转电机;19、转轴;20、搅拌叶;21、放置仓;2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包括存储池1,存储池1的一侧通过水泵5连接有破乳反应池2,且破乳反应池2的一侧设置有气浮池3,气浮池3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池4,且中间水池4的一侧设置有高效油水分离器6,高效油水分离器6的一侧安装有机械过滤器7,机械过滤器7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池8,且调节池8的一侧设置有厌氧池9,厌氧池9的一侧设置有曝气池10,且曝气池10的一侧设置有MBR池11,MBR池11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池12。
本实用新型通过药剂破乳,破乳后的废水经过气浮池3去除大部分油类和水中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以上,在经过机械过滤器7和高效油水分离器6,将水中直径小的油类去除,预处理之后的出水平均COD在8000mg/l以下。
请着重参阅图1,气浮池3与高效油水分离器6的底部皆通过水泵5连接有污油池13,厌氧池9、曝气池10与MBR池11的底部接通过抽泥泵连接有污泥浓缩池14。
该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污油池13与污泥浓缩池14对废水中的废油与污泥进行分离处理,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
请着重参阅图2,活性炭过滤池12内部的顶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盖板16,活性炭过滤池12的内壁设置有安装槽15,且活性炭过滤池1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仓21,放置仓21的内部存放有活性炭,且放置仓21外侧的顶端设置有与安装槽15相配合的安装板22。
该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盖板16与活性炭过滤池12螺纹连接,便于盖板16的拆卸,设置的安装槽15与安装板22相互配合,便于放置仓21的拆卸,从而方便对放置仓21内部的活性炭进行更换。
请着重参阅图3,破乳反应池2的底部安装有旋转电机18,且旋转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破乳反应池2的转轴19,且转轴19的外侧设置有搅拌叶20,破乳反应池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储料仓17,且储料仓17与转轴19转动连接,转轴19与储料仓17相连通,且转轴19为中空结构,转轴19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通孔。
该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通过向储料仓17的内部添加破乳剂,旋转电机18通过转轴19带动搅拌叶20进行旋转,破乳剂经转轴19 从通孔流入破乳反应池2中,提供破乳剂的混合效率,进而加快反应效率。
工作原理:首先将废水抽入存储池1,使用水泵将存储池1中的废水抽入破乳反应池2中,向储料仓17中加入破乳剂,启动旋转电机18,旋转电机18通过转轴19带动搅拌叶进行旋转,破乳剂从转轴19流向破乳反应池2,从而提高乳化液的破乳,经破乳反应池2后,在气浮池3投加絮凝剂,分离可浮油,并去除水中杂质,以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分离的浮油进入污油池做危废处理,之后经水泵5将处理后的废水抽入中间水池4进行暂存,之后使用水泵5将废水抽入高效油水分离器6和机械过滤器7,使水中的油脂进一步去除,高效油水分离器6和机械过滤器7配备反冲洗设备,需定期反冲洗,防止造成油污造成堵塞,之后废水进入调节池8进行暂存对废水进行均质,防止水质波动大对后续生化系统造成影响,之后废水进入厌氧池9,将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不易降解的东西分解为容易降解的东西,进一步降解抑制微生物的物质;并提高废水的B/C比,厌氧池9出水进入A/O曝气池10,部分乳化液中会含有氨氮和有机氮,因此生化工艺必须综合考虑脱氮的需求,如COD含量过低需投加营养剂,确保消化反硝化的正常进行,处理完成后的废水进入MBR池11代替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MBR池出水悬浮物、浊度都达到回用水的指标,之后经过活性炭过滤池12对废水进一步处理,使得废水排放更加环保,与此同时厌氧池9、曝气池10和MBR池11中场产生的污泥沉淀经过抽泥泵进入污泥浓缩池14进行集中处理,当装置长时间运行后,应当旋转盖板16,在安装板22与安装槽15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将放置仓21取出,对其内部的活性炭进行更换,之后将其复位等待下次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包括存储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池(1)的一侧通过水泵(5)连接有破乳反应池(2),且破乳反应池(2)的一侧设置有气浮池(3),所述气浮池(3)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水池(4),且中间水池(4)的一侧设置有高效油水分离器(6),所述高效油水分离器(6)的一侧安装有机械过滤器(7),所述机械过滤器(7)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池(8),且调节池(8)的一侧设置有厌氧池(9),所述厌氧池(9)的一侧设置有曝气池(10),且曝气池(10)的一侧设置有MBR池(11),所述MBR池(11)的一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池(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3)与高效油水分离器(6)的底部皆通过水泵(5)连接有污油池(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9)、曝气池(10)与MBR池(11)的底部接通过抽泥泵连接有污泥浓缩池(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池(12)内部的顶端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盖板(16),所述活性炭过滤池(12)的内壁设置有安装槽(15),且活性炭过滤池(12)的内部设置有放置仓(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仓(21)的内部存放有活性炭,且放置仓(21)外侧的顶端设置有与安装槽(15)相配合的安装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乳反应池(2)的底部安装有旋转电机(18),且旋转电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破乳反应池(2)的转轴(19),且转轴(19)的外侧设置有搅拌叶(20),所述破乳反应池(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储料仓(17),且储料仓(17)与转轴(19)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9)与储料仓(17)相连通,且转轴(19)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19)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通孔。
CN201921512675.9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683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2675.9U CN210683517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2675.9U CN210683517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3517U true CN21068351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8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2675.9U Active CN210683517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3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3251A (zh) * 2022-06-08 2022-08-05 无锡兰德沃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乳化废水的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53251A (zh) * 2022-06-08 2022-08-05 无锡兰德沃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乳化废水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5112C (zh) 化工增塑剂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
CN203866160U (zh) 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CN10569301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2603116B (zh) 一种小型村镇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组合工艺方法
CN101805090B (zh) 油井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
CN104743748A (zh) 炼油废水高浓度污水处理工艺
CN101269903B (zh) 炼油污水的进一步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5036430A (zh) 污水净化装置
CN210193538U (zh) 一种用于分离污水中悬浮物的污水净化器
CN210683517U (zh)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CN105399265A (zh) 一种含油废水的处理回用方法
CN101913689A (zh) 多功能高效污水处理反应器
CN102311203A (zh) 一种高酸劣质原油加工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CN202164193U (zh) 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CN104944691A (zh) 基于膜浓缩的兰炭废水处理再生及资源回收利用装置
CN203200124U (zh) 一种废纸造纸废水高效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115196835B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892257A (zh) 一种铝产品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01746428U (zh) 一种高浓度生化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回用装置
CN102502908A (zh) 活性炭-膜分离逆流吸附净化反渗透浓水的方法
CN20552826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5258241U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2156985U (zh) 一种污水回用处理设备
CN201785231U (zh) 多功能高效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11471161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多级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