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3969U -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 Google Patents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3969U
CN210673969U CN201920941370.3U CN201920941370U CN210673969U CN 210673969 U CN210673969 U CN 210673969U CN 201920941370 U CN201920941370 U CN 201920941370U CN 210673969 U CN210673969 U CN 210673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opening
endotracheal tube
tracheal catheter
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13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国强
王剑
陈文婷
王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13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3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3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3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上端为机器端,下端为病人端,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近病人端管壁外设有气囊,该气囊以下的下端一侧管壁上设有轴向封闭的侧向开口,所述侧向开口的开口方向与该气管导管管腔纵轴线垂直,横向指向侧面;所述侧向开口处对侧管壁为弧形侧弯侧壁,该弧形侧弯侧壁内设有微型摄像头。借助本装置将支气管导管送入支气管的过程可通过侧向开口对侧壁上的纵向微型摄像头通过与之连接的显示器全程观察,明确定位封堵管在支气管内的合适位置和深度,从而满足临床上左右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的选择使用。该装置使支气管导管的置管和定位变得简单、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和支气管导管,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型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主要适合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等,可提供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双肺隔离和单肺通气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单肺通气技术可以提供肺部的隔离并有助于手术野的暴露和术中的呼吸管理。常用来提供单肺通气的肺隔离技术装置有三种:1. 双腔支气管插管(DLT), 2. 支气管阻塞器(BB), 3. 单腔支气管插管(ET)。ET在早期胸科手术中应用较多,但随着前两种技术的发展,ET已逐渐淘汰。
目前常用的两种技术装置仍存在不同的局限性。
双腔支气管插管(DLT)尽管完成置管时间短,但存在以下缺点:
1)总管径粗,相对质地硬,对气管及组织的相对损伤大,刺激性强。
2)不能长时间应用。术后病人若需继续呼吸支持治疗,常要拔除该导管并调换成单腔气管导管,而调换过程不仅增加组织损伤,还可能因再次插管困难而发生其他意外。
3)术中因体位变动和手术操作影响,有时会发生导管位置移位,滑出支气管,再进行位置调整比较困难,进而影响手术要求的通气方式并使手术操作困难增加。
4)插管定位的操作有一定技术难度,精确定位仍有赖于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阻塞器(BB)存在以下缺点:
1)准确置入目标支气管有一定难度,均需借助于纤支镜才能准确定位。
2)完成置管时间较长且随体位变动容易滑脱,滑脱后再次定位置管困难。
3)右侧胸腔手术麻醉应用多受限制。
4)均存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近年来也有类似可视封堵管和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封堵管套件,但仍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
1)所述可视封堵管,是在常用的气管导管基础上将摄像头置于气管导管远端开口处的内壁,再配合市场现有的封堵管使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摄像头置于管腔内,使气管导管远端的内径明显缩窄,不仅影响正常的通气量,在经此管置入封堵管后,由于管腔的限制,再要置入吸痰管进行气管内分泌物吸引就非常困难;虽然该导管置于气管内可观察封堵管的位置,由于为保证镜头视野不被管壁遮挡,该气管导管远端管壁与镜头平齐,这种远端平头的结构在使用该气管导管置入气管时容易受气管软骨环的卡阻,导致置管困难;由于没有方向引导的作用,封堵管在置入目标支气管时定位所需时间较长,操作不方便。加上配合使用的市场现有的封堵管,两者的使用成本也很高。
2)申请人于2017年7月25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组合型侧方引导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CN107261285A),所述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封堵管套件,配合使用的封堵管也是简单加长的细的气管导管,尽管置入目标支气管非常简单和准确,但置入深度的准确性仍然需要纤维支气管镜来证实,使用还是不够简易。1),2)还存在的共同缺点在于,管腔内镜头和纤支镜的使用都要求气管导管有足够大的口径以不影响通气和操作。
因此,本领域亟需研发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借助于侧向开口的引导作用,能将支气管导管快速、简单、准确地置入目标支气管,借助于下端侧壁的摄像头观察,可按需要确定支气管导管的置入深度。能广泛的应用于左、右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等气道管理当中,适用的年龄范围更广。同时,可视化导管能实现实时的术中气道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术中导管移位,便于及时调整导管位置,保障气道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上端为机器端,下端为病人端,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近病人端管壁外设有气囊,该气囊以下的下端一侧管壁上设有轴向封闭的侧向开口,所述侧向开口的开口方向与该气管导管管腔纵轴线垂直,横向指向侧面;所述侧向开口处对侧管壁为弧形侧弯侧壁,该弧形侧弯侧壁内设有微型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侧弯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管壁的厚度,即该部分与弧形侧壁同形的弓形增厚,该气管导管其他部分的壁厚同普通气管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侧弯侧壁内中央位置处与所述侧向开口方向垂直嵌入微型摄像头,即微型摄像头的镜头方向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管腔纵轴一致,能获得导管以下的图像信息,当带有微型摄像头镜头的本导管位于气管内时,通过镜头可观察其下方的气管隆突,并可实时监测导管位置,由于微型摄像头的镜头位于侧向开口处对侧的弧形侧弯侧壁内,侧向开口的口径不受纵向内突的微型摄像头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向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的管腔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型摄像头连接有视频传输线,该视频传输线通过所述机器端引出并连接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主要配合细长的气管导管作为支气管封堵管和四通接口联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合使用的支气管封堵管为近末端带有气囊,长度≥50cm,管径≤4mm的支气管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四通接口包括下口、侧口、上方双开口四个接口;所述下口连接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上端的机器端;所述侧口连接呼吸机;所述上方双开口分别带有可密闭盖,其中一个开口用于密闭置入所述支气管封堵管,另一个开口可用于密闭置入吸痰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气管封堵管插入连接四通接口的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内,并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下端的侧向开口向侧方导引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可视封堵管(在常用的气管导管基础上将摄像头置于气管导管远端开口处的内壁,再配合市场现有的封堵管使用)相比,镜头位置不影响气管导管开口处口径,经导管置入封堵管不受限制。与申请人于2017年7月25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组合型侧方引导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CN107261285A)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纤支镜,气管导管腔除通气外仅作为封堵管通道,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导管可以将口径做得更小,使得儿童等需要更细的气管导管病人也可以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该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后,在保持气管导管正常通气功能的同时,在气管导管机器端可将支气管封堵管简单而准确的经下端侧方开口定向引导至气管的一侧,并可沿气管侧壁向下轻松送入同侧目标支气管,在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远端侧壁摄像头所显示图像的指引下,实时确定封堵管进入支气管的深度,当气囊部完全进入该侧支气管后充气,即可简单完成临床上左右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的选择使用。该装置由于其确切的方向引导和实时定位观察,使支气管导管的置管和定位变得简单、准确、可靠。双肺隔离的选择使用上均不受限制。支气管导管在目标支气管置管定位时可不借助于纤维支气管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以实现术中气管导管位置的实时监测,即使发生移位,支气管导管位置调整也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的引导式正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的侧视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的仰视图(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封堵管正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四通接口的侧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四通接口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与配合使用的支气管导管和四通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与配合使用的支气管导管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1为侧向开口、12为弧形侧弯侧壁、13为微型摄像头、14为视频传输线、15为气囊、16为气囊充气口、17为显示器、2为支气管封堵管、21为气囊、22为气囊充气口,3为四通接口、31为下口、32为侧口、33为第一上方开口、34为第二上方开口,4为气管,51为左支气管、52为右支气管支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B)和图1(C)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主要包括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支气管封堵管2。支气管封堵管2可从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上端插入,并可以从可使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下端的侧向开口11引出。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上端为机器端,下端为病人端,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近病人端管壁外设有气囊15,气囊15以下的下端一侧管壁上设有侧向开口11,该侧向开口11处对侧管壁为弧形侧弯侧壁12,侧向开口11的开口方向与该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管腔纵轴线垂直,指向侧面,其结构如同一弯管,在弯曲后的内侧沿该侧的气管导管管壁切除,形成轴向封闭的侧向开口11,由于该侧向开口11朝向侧方且与该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管腔不同轴,使该侧向开口11产生轴向限制和侧方引导的作用;弧形侧弯侧壁12内设有微型摄像头13。
如图4所示,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为配合支气管封堵管2(见图2)联合使用特别设计。气管插管时将导管病人端的侧向开口11对向目标侧(左侧或右侧),其他与普通气管插管方法相同置入气管内。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与普通气管导管的区别在于病人端的开口方向为侧向开口11而非轴向,该侧向开口11对侧弧形侧弯侧壁12加厚并嵌入有微型摄像头13,可与普通气管导管一样,用于人工通气。弧形侧弯侧壁12的厚度大于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管壁的厚度。该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下端的侧向开口11,其结构如同弯管在曲侧沿导管曲侧壁被切除后所形成的轴向封闭侧向开放的出口,由此形成轴向限制和侧方引导的作用。此设计有助于经此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上端开口置入的细的封堵管2,在到达下端出口端时,因受轴向限制只能向开口一侧变向移动,经侧向开口11引出后,沿气管侧壁向下被定向引导至目标侧支气管的作用。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下端弧形侧弯侧壁12上的微型摄像头13通过视频传输线14与外接显示器17相连,能全程观察支气管导管的置入方向和置入深度。弧形侧弯侧壁12内中央与侧向开口11的开口方向垂直嵌入微型摄像头13,即微型摄像头13的镜头方向与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管腔纵轴一致(见图1(C)),当微型摄像头13的镜头位于气管导管1内时可观察隆突并可实时监测导管位置,由于微型摄像头13的镜头位于侧向开口11处对侧的弧形侧弯侧壁12内,气管导管1远端侧向开口11朝向侧方,横向的侧向开口11口径不受纵向内突的微型摄像头13影响,侧向开口11处的口径不仅不会缩小,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放大。侧向开口11的口径大于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的管腔直径。由于侧向开口11朝向侧方,微型摄像头13对侧向开口11的口径及侧向开口11以上的管腔内径没有影响。
如图2所示,支气管封堵管2为一改良的细的气管导管,与普通气管导管区别在于长度较长,长度≥50cm,管径较细,管径≤4mm;远端带有充气后直径≥2cm的高容低压气囊21,按压气囊充气口22进行充气。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支气管封堵管2配合四通接口3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四通接口3包括下口31、侧口32、上方双开口(第一上方开口33、第二上方开口34)共四个接口;下口31连接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侧口32连接呼吸机;第一上方开口33、第二上方开口34分别带有可密闭盖,第一上方开口33可密闭置入支气管封堵管2,第二上方开口34可密闭置入吸痰管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联合使用支气管导管和四通接口,为肺隔离和单肺通气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具有指向性的定位装置,操作简单准确,同时也便于术中临时调整位置的方法。
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在麻醉诱导后置入气管4内,先使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下端的侧向开口11朝向气管4的左或右侧壁,即指向目标支气管51或52侧,其它插管步骤和要求与普通气管插管一致,可通过外接显示器17实时观察气管和支气管隆突部的图像。将四通接口3分别连接该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和呼吸机。此时可以进行正常的人工通气。当需要进行肺隔离时(单肺通气),可经四通接口3上部任一操作口(第一上方开口33或第二上方开口34)置入支气管封堵管2,由于侧方引导的作用,支气管封堵管2在送出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下端时,自然固定指向目标支气管51或52的气管侧壁,并向下沿气管侧壁向目标支气管51或52滑入。支气管封堵管2置入时可通过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下端弧形侧弯侧壁12上摄像头13进行观察,确定支气管封堵管2的位置和气囊21的深度,由于弧形侧弯侧壁12内置微型摄像头13,使得操作过程无须依赖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确认位置,就可以简单而准确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气管导管在置入气管内保持正常通气功能的同时,从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1上端可将细长的支气管封堵管2准确而简单的经下端的侧向开口11变向引导至气管壁的一侧,使支气管导管沿气管4侧壁向下准确送入同侧的目标支气管51,送入支气管的过程可通过侧向开口11对弧形侧弯侧壁12上的纵向微型摄像头13通过与之连接的显示器17全程观察,明确定位支气管封堵管2在支气管51内的合适位置和深度,从而满足临床上左右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的选择使用。该装置使支气管导管的置管和定位变得简单、准确、可靠。
综上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通过联合细长的支气管导管和四通接口的应用,可使肺隔离技术变得更简单、有效、可控、可靠、可调。即可避免目前使用的双腔气管导管的损伤大,操作技术要求高又可避免一般封堵管左右支气管定位操作困难、调整位置困难等缺点。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于为了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方案。基于本实用新型启示的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也应当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法,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以及多种替代方式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上端为机器端,下端为病人端,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近病人端管壁外设有气囊,该气囊以下的下端一侧管壁上设有轴向封闭的侧向开口,所述侧向开口的开口方向与该气管导管管腔纵轴线垂直,横向指向侧面;所述侧向开口处对侧管壁为弧形侧弯侧壁,该弧形侧弯侧壁内设有微型摄像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侧弯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管壁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侧弯侧壁内中央位置处与所述侧向开口方向垂直嵌入微型摄像头,即微型摄像头的镜头方向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管腔纵轴一致,当带有微型摄像头的本导管位于气管内时,通过镜头可观察其下方的气管隆突,并可实时监测导管位置,由于微型摄像头的镜头位于侧向开口处对侧的弧形侧弯侧壁内,侧向开口的口径不受纵向内突的微型摄像头影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的管腔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摄像头连接有视频传输线,该视频传输线通过所述机器端引出并连接显示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摄像头连接有视频传输线,该视频传输线通过所述机器端引出并连接显示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主要配合细长的气管导管作为支气管封堵管和四通接口联合使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封堵管为末端带有气囊,长度≥50cm,管径≤4mm的支气管导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配合使用的四通接口,所述四通接口包括下口、侧口、上方双开口四个接口;所述下口连接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上端的机器端;所述侧口连接呼吸机;所述上方双开口分别带有可密闭盖,其中一个开口用于密闭置入所述支气管封堵管,另一个开口可用于密闭置入吸痰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封堵管插入连接四通接口的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内,并从所述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下端的侧向开口向侧方导引出。
CN201920941370.3U 2019-06-21 2019-06-21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Active CN210673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370.3U CN210673969U (zh) 2019-06-21 2019-06-21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370.3U CN210673969U (zh) 2019-06-21 2019-06-21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3969U true CN210673969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1370.3U Active CN210673969U (zh) 2019-06-21 2019-06-21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3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4172A (zh) * 2019-06-21 2019-08-1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4172A (zh) * 2019-06-21 2019-08-1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02482A (en) Endotracheal tube complex
US4865586A (en) Suction stylet fo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CA2677132A1 (en) Atraumatic introducer for nasal endotracheal tubes and its method of use
US20200001032A1 (en) Combined Laryngeal-Bronchial Lung Separation System
CN210673969U (zh)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CN110124172A (zh) 可视侧方引导式气管导管套件
US9770194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irway measurement
CN107261285B (zh) 组合型侧方限制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
CN209809241U (zh) 可视支气管插管
EP3389754B1 (en) A laryngeal mask
CN114099914A (zh) 一种可视化角度可调的支气管封堵装置
CN212854296U (zh) 可视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
KR20190088668A (ko) 기도삽관 튜브
CN204484993U (zh) 气管支气管导管
CN210205546U (zh) 用于单肺通气的气管导管
EP2801384A1 (en) Tube for endobronchial intubation
WO2021050873A1 (en) Combined laryngeal-bronchial lung separation system
CN218484981U (zh) 一种可供支气管封堵器外置的气管导管装置
CN201791212U (zh) 支气管导管用导芯
CN217526067U (zh) 一种可视化角度可调的支气管封堵装置
CN219896683U (zh) 一种用于气道分叉支架植入的双腔气管插管
CN217526028U (zh) 一种可防移位堵塞的支气管封堵导管
CN216319353U (zh) 一种可双向调节弯曲度的经鼻气管导管
CN209405434U (zh) 一种用于单肺隔离通气的封堵气管导管
Brodsky Lung sepa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9

Address after: 201900 a13-2, floor 1, building 8, No. 199, Changjian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anji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1 room 905-6, No. 4727, Gonghexin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an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