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1758U -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1758U
CN210671758U CN201920247999.8U CN201920247999U CN210671758U CN 210671758 U CN210671758 U CN 210671758U CN 201920247999 U CN201920247999 U CN 201920247999U CN 210671758 U CN210671758 U CN 210671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ole
directional
air bag
ca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79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耀扬
卢慧锋
彭莹
柴鑫
王雅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479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1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1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17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包括本体,本体内壁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平衡气囊调节器,本体内设有平衡气囊,平衡气囊固定安装在平衡气囊调节器的底端,本体内固定安装隔板,隔板的一侧开设数个通透的均匀环形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分别固定安装隔离桶,隔离桶的开口方向均与本体的开口方向一致,隔离桶内分别固定安装引诱因子集成装置。工作人员将本新型捕捉器投掷入指定水域内,然后通过电磁波远程信号遥控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平衡气囊调节器对平衡气囊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下沉深度的控制,帮助本新型捕捉装置下潜至所需捕捉生物活动的水域内。

Description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生物捕捉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捕捉水生生物的方法多为使用鱼竿或渔网,鱼竿效率低下,且可捕捉的水域过浅,而渔网效率高,然而却无法简便地针对性捕捉指定水生生物,而且渔网十分容易致死水生生物,无法完成研究目的;同时无法一次性对多种生物进行捕捞,捕捉的效率较低,故现设计一种能够一次性捕捉多种定向生物的、捕捉效率更高且捕捉生物成活率更高的、能够潜入执行水域深度的新型捕捉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包括本体,本体内壁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平衡气囊调节器,本体内设有平衡气囊,平衡气囊固定安装在平衡气囊调节器的底端,本体内固定安装隔板,隔板的一侧开设数个通透的均匀环形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分别固定安装隔离桶,隔离桶的开口方向均与本体的开口方向一致,隔离桶内分别固定安装引诱因子集成装置,本体的底面固定安装电池和带有电磁波远程无线操控功能的控制器,电池电路连接对应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控制器和平衡气囊调节器,控制器电路连接引诱因子集成装置和平衡气囊调节器;本体的开口侧固定安装挡板,挡板的一侧开设通透的圆形的转槽,转槽内设有转板,转板与转槽之间通过滑动装置连接,转板的内侧开设环形的卡槽,隔离桶的开口侧分别插入至卡槽内,挡板的一侧开设通透的圆柱槽,圆柱槽的内部能够通过转槽与对应的隔离桶的内部相通,圆柱槽内固定安装软质橡胶材质的扇形片,扇形片外侧开口直径大于其内侧开口直径;本体内设有防水的单轴电机,单轴电机电路连接对应的带能源和控制器,单轴电机固定连接隔板的一侧,单轴电机的输出轴朝向转板,转板的内侧开设第二通孔,单轴电机的输出轴插入至第二通孔内,第二通孔和单轴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转环,转环位于转槽内,转环的外周固定连接转槽内壁的内周,转板的外周开设环形的滑槽,转环的内侧位于滑槽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所述的转环的内周分别开设数个均与环形分布的球形槽,球形槽外侧的开口直径均小于其内部开口直径,球形槽内分别设有滚珠,滚珠能够分别同时与滑槽内壁的内周滑动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所述的扇形片和圆柱槽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装置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分别连接对应的扇形片外侧的上侧和下侧,转板外侧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开设螺孔,两个螺孔关于圆柱槽对称,连接板的外侧分别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分别设有螺栓,螺栓的螺柱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孔螺纹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所述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集成部分均包括针对性的引诱因子,或者趋光性,或特定频段的声波,或特定诱饵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工作人员将本新型捕捉器投掷入指定水域内,然后通过电磁波远程信号遥控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平衡气囊调节器对平衡气囊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下沉深度的控制,帮助本新型捕捉装置下潜至所需捕捉生物活动的水域内;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对应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发出定向的引诱信号,吸引所需捕捉的水生生物,水生生物被吸引后向本新型捕捉器游动,水生生物受引诱信号向本体靠近,通过圆柱槽进入至隔离桶内,软质橡胶的扇形片因其机械结构以及材料性质,方便水生生物从水中进入隔离桶内的同时,能够避免水生生物从隔离桶内反向游出;当一种水生生物的捕捉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单轴电机转动,转板与转槽之间通过滑动装置配合转动,隔离桶的开口端在卡槽内配合转动,能够避免捕有水生生物的隔离桶与外界接触,避免水生生物逃离,单轴电机带动圆柱槽的横向中心线与相邻的隔离桶的横向中心线对齐,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平衡气囊调节器对平衡气囊进行调节,根据所需捕捉生物的活动水域再次调节本新型捕捉器下潜位置,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相邻隔离桶内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发出定向的引诱信号,即可对其他不同的水生生物进行引诱捕捉,不捕捉率更高;隔离桶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水生生物进行隔离,避免不同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保证捕捉的水生生物的存活率,方便后续研究工作进行的同时,保证捕捉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如图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1内壁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平衡气囊调节器2,本体1内设有平衡气囊3,平衡气囊3固定安装在平衡气囊调节器2的底端,本体1内固定安装隔板4,隔板4的一侧开设数个通透的均匀环形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分别固定安装隔离桶5,隔离桶5的开口方向均与本体1的开口方向一致,隔离桶5内分别固定安装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本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电池8和带有电磁波远程无线操控功能的控制器9,电池8电路连接对应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控制器9和平衡气囊调节器2,控制器9电路连接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和平衡气囊调节器2;本体1的开口侧固定安装挡板10,挡板10的一侧开设通透的圆形的转槽11,转槽11内设有转板12,转板12与转槽11之间通过滑动装置连接,转板12的内侧开设环形的卡槽13,隔离桶5的开口侧分别插入至卡槽13内,挡板10的一侧开设通透的圆柱槽14,圆柱槽14的内部能够通过转槽11与对应的隔离桶5的内部相通,圆柱槽14内固定安装软质橡胶材质的扇形片15,扇形片15外侧开口直径大于其内侧开口直径;本体1内设有防水的单轴电机16,单轴电机16电路连接对应的电池8和控制器9,单轴电机16固定连接隔板4的一侧,单轴电机16的输出轴朝向转板12,转板12的内侧开设第二通孔6,单轴电机16的输出轴插入至第二通孔6内,第二通孔6和单轴电机16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工作人员将本新型捕捉器投掷入指定水域内,然后通过电磁波远程信号遥控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平衡气囊调节器2对平衡气囊3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下沉深度的控制,帮助本新型捕捉装置下潜至所需捕捉生物活动的水域内;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9控制对应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发出定向的引诱信号,吸引所需捕捉的水生生物,水生生物被吸引后向本新型捕捉器游动,水生生物受引诱信号向本体1靠近,通过圆柱槽14进入至隔离桶5内,软质橡胶的扇形片15因其机械结构以及材料性质,方便水生生物从水中进入隔离桶5内的同时,能够避免水生生物从隔离桶5内反向游出;当一种水生生物的捕捉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9控制单轴电机16转动,转板12与转槽11之间通过滑动装置配合转动,隔离桶5的开口端在卡槽13内配合转动,能够避免捕有水生生物的隔离桶5与外界接触,避免水生生物逃离,单轴电机16带动圆柱槽14的横向中心线与相邻的隔离桶5的横向中心线对齐,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9控制平衡气囊调节器2对平衡气囊3进行调节,根据所需捕捉生物的活动水域再次调节本新型捕捉器下潜位置,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9控制相邻隔离桶5内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发出定向的引诱信号,即可对其他不同的水生生物进行引诱捕捉,不捕捉率更高;隔离桶5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水生生物进行隔离,避免不同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保证捕捉的水生生物的存活率,方便后续研究工作进行的同时,保证捕捉工作的效率。
具体而言,为了保证转板12转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转环17,转环17位于转槽11内,转环17的外周固定连接转槽11内壁的内周,转板12的外周开设环形的滑槽18,转环17的内侧位于滑槽18内。单轴电机16工作时,转环17与滑槽18配合,能够保证转环17在转槽11内旋转,从而保证转板12转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为了增加滑动装置滑动的流畅性,本实施例所述的转环17的内周分别开设数个均与环形分布的球形槽19,球形槽19外侧的开口直径均小于其内部开口直径,球形槽19内分别设有滚珠20,滚珠20能够分别同时与滑槽18内壁的内周滑动接触配合。滚珠20在球形槽19内转动,能够减小转环17内周与滑槽18内壁内周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滑动装置内部的机械损伤,从而增加滑动装置滑动的顺畅性。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将隔离桶5内的生物倒出,本实施例所述的扇形片15和圆柱槽14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装置连接。在本新型捕捉器捕捉到一定竖向的水生生物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连接装置将圆柱槽14内的扇形片15拆除,通过圆柱槽14将隔离桶5内的生物倒出,方便后续研究工作的进行。
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扇形片15的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一侧分别连接对应的扇形片15外侧的上侧和下侧,转板12外侧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开设螺孔22,两个螺孔22关于圆柱槽14对称,连接板21的外侧分别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分别设有螺栓23,螺栓23的螺柱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孔22螺纹配合。工作人员将扇形片15卡入至圆柱槽14内,使第三螺孔的横向中心线与螺孔22的横向中心线共线,然后工作人员将螺栓23与螺孔22之间螺纹安装,即可完成扇形片15的安装,将螺栓23拧下即可完成扇形片15的拆卸,操作更加方便。
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本新型捕捉器捕捉生物的定向性,本实施例所述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集成部分均包括针对性的引诱因子,或者趋光性,或特定频段的声波,或特定诱饵等等。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的集成部分能够对所需捕捉的生物不同,释放不同的定向诱导因子,从而保证本新型捕捉器不追生物定向性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本新型捕捉器的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1)内壁的顶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平衡气囊调节器(2),本体(1)内设有平衡气囊(3),平衡气囊(3)固定安装在平衡气囊调节器(2)的底端,本体(1)内固定安装隔板(4),隔板(4)的一侧开设数个通透的均匀环形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分别固定安装隔离桶(5),隔离桶(5)的开口方向均与本体(1)的开口方向一致,隔离桶(5)内分别固定安装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本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电池(8)和带有电磁波远程无线操控功能的控制器(9),电池(8)电路连接对应的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控制器(9)和平衡气囊调节器(2),控制器(9)电路连接引诱因子集成装置(7)和平衡气囊调节器(2);本体(1)的开口侧固定安装挡板(10),挡板(10)的一侧开设通透的圆形的转槽(11),转槽(11)内设有转板(12),转板(12)与转槽(11)之间通过滑动装置连接,转板(12)的内侧开设环形的卡槽(13),隔离桶(5)的开口侧分别插入至卡槽(13)内,挡板(10)的一侧开设通透的圆柱槽(14),圆柱槽(14)的内部能够通过转槽(11)与对应的隔离桶(5)的内部相通,圆柱槽(14)内固定安装软质橡胶材质的扇形片(15),扇形片(15)外侧开口直径大于其内侧开口直径;本体(1)内设有防水的单轴电机(16),单轴电机(16)电路连接对应的电池(8)和控制器(9),单轴电机(16)固定连接隔板(4)的一侧,单轴电机(16)的输出轴朝向转板(12),转板(12)的内侧开设第二通孔(6),单轴电机(16)的输出轴插入至第二通孔(6)内,第二通孔(6)和单轴电机(16)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装置包括转环(17),转环(17)位于转槽(11)内,转环(17)的外周固定连接转槽(11)内壁的内周,转板(12)的外周开设环形的滑槽(18),转环(17)的内侧位于滑槽(1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环(17)的内周分别开设数个均与环形分布的球形槽(19),球形槽(19)外侧的开口直径均小于其内部开口直径,球形槽(19)内分别设有滚珠(20),滚珠(20)能够分别同时与滑槽(18)内壁的内周滑动接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片(15)和圆柱槽(14)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一侧分别连接对应的扇形片(15)外侧的上侧和下侧,转板(12)外侧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开设螺孔(22),两个螺孔(22)关于圆柱槽(14)对称,连接板(21)的外侧分别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分别设有螺栓(23),螺栓(23)的螺柱能够分别与对应的螺孔(22)螺纹配合。
CN201920247999.8U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71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7999.8U CN210671758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7999.8U CN210671758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1758U true CN210671758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799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71758U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1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8445B (zh) 一种无人船
CN207612967U (zh) 一种漂浮式捕鱼器
CN104604815B (zh) 一种用于大水面养殖的定置式活鱼自动收捕集鱼装置
US10405525B2 (en) Frozen food aquarium feeder
CN112243915A (zh) 一种围网起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2132676B (zh) 鱼类自动管控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35184U (zh) 一种自动钓鱼器具
CN108967275A (zh) 一种机械式池塘用自动捕鱼设备
CN106489809B (zh) 一种特种水产养殖系统
WO2018016968A1 (en) Fish farm construction
US3858554A (en) Individual devi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bsters or similar crustaceans during their growth
CN210671758U (zh) 一种新的研究型水生生物定向捕捉器
KR20160126599A (ko) 먹이 공급기능을 갖는 해삼어초
CN205511767U (zh) 一种钓鱼工具及其钓鱼竿
CN105660560A (zh) 一种钓鱼工具及其钓鱼竿
CN107637581B (zh) 利用曼氏无针乌贼钻洞穴习性的底沉式集中捕收器
CN205547000U (zh) 自动启闭容器的养殖装置
CN208783589U (zh) 黄鳝捕捉装置
CN104585147A (zh) 鱼窝子饵食投放装置
CN209931269U (zh) 一种利用河豚鱼趋光性的钓机
CN205052560U (zh) 一种深海捕捞三重活鲜渔网
KR20140139865A (ko) 찌카고 낚시용 집어제 홀더
CN207612974U (zh) 一种升降渔网的升降装置
CN209814223U (zh) 调频声诱电力推进围网渔船
CN103651274A (zh) 钓鱼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