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1753U -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1753U
CN210671753U CN201921568206.9U CN201921568206U CN210671753U CN 210671753 U CN210671753 U CN 210671753U CN 201921568206 U CN201921568206 U CN 201921568206U CN 210671753 U CN210671753 U CN 21067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insect
food
ecologica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82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平
刘晨曦
陈红印
张礼生
王孟卿
毛建军
李玉艳
殷焱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15682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1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包括:箱体、昆虫投放口、湿度保持装置和寄主植物装置,箱体上端设有第一卡接部,箱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卡接部,箱体设有食物投放口,食物投放口处设有食物添加装置;昆虫投放口设在箱体上;湿度保持装置设在昆虫投放口处,并与箱体相连接;多个寄主植物装置相间隔设在箱体内。本方案中,上下相邻的箱体能够通过卡接部叠加在一起,使饲养过程中可以叠放以最大化的利用饲养空间,减少成本投入,寄主植物装置可以为昆虫提供寄主植物、减少寄主植物的更换次数、增加蠋蝽的活动面积、减少蠋蝽的自残情况,提高蠋蝽大规模饲养过程中高龄若虫及成虫的获得率。

Description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背景技术
目前,蠋蝽可捕食40余种农林害虫的卵、幼虫及成虫,对马铃薯甲虫、美国白蛾、草地贪夜蛾等入侵性害虫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本地天敌昆虫。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农林害虫的方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使用传统的养虫笼饲养蠋蝽会占用较大的使用空间,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蠋蝽饲养过程中添加杨树、榆树枝叶及大豆苗作为寄主植物时,寄主植物的使用时间段,需要经常更换,过于频繁地更换寄主植物往往会造成蠋蝽的机械性死亡。以天敌昆虫运用为核心的生物防治可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做好天敌昆虫的室内扩繁工作是将天敌昆虫应用于有害生物防治的首要工作。因此,用一个合适的装置,用于室内大量饲养蠋蝽,提高蠋蝽高龄若虫及成虫的获得率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养虫笼饲养蠋蝽会占用较大的使用空间和容易导致昆虫机械性死亡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相配合,且所述箱体设置有食物投放口,所述食物投放口处设置有食物添加装置;
昆虫投放口,所述昆虫投放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湿度保持装置,所述湿度保持装置设置在所述昆虫投放口处,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和
寄主植物装置,多个所述寄主植物装置相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插接板,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所述卡槽能够套设在所述插接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接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当做把手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食物投放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食物投放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锁扣,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锁针,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针相配合,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食物添加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食物袋、用于扎紧所述食物袋的开口的弹性绳和与所述弹性绳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能够卡在所述卡口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昆虫投放口设置有四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湿度保持装置包括外壳、顶盖、活动把手、纱网和吸水部,所述外壳与所述昆虫投放口形成U型卡位,所述顶盖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活动把手相连接,所述纱网位于所述U型卡位内,所述吸水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纱网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水部为脱脂棉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寄主植物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寄主杯,所述寄主杯内设置有寄主植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第一卡接部能够与第二卡接部相配合,以使上下相邻的箱体能够叠加在一起,使饲养过程中可以叠放以最大化的利用饲养空间,食物投放口处设置食物添加装置,减少蠋蝽成本投入,寄主植物装置可以为蠋蝽提供寄主植物、减少寄主植物的更换次数、改善蠋蝽的生存环境、增加蠋蝽的活动面积、减少蠋蝽的自残情况,提高蠋蝽大规模饲养过程中高龄若虫及成虫的获得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的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的食物投放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的食物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的湿度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的湿度保持装置的纱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的湿度保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昆虫生态饲养箱的寄主植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箱体,11、第一卡接部,12、第二卡接部,13、食物投放口,131、盖板,132、锁扣,133、锁针,134、卡口,14、昆虫投放口,15、开口,
2、食物添加装置,21、食物袋,22、弹性绳,23、挂钩,
3、湿度保持装置,31、外壳,32、顶盖、33,活动把手,34-纱网,35,U型卡位,
4、寄主植物装置,41、寄主杯,42、寄主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所述箱体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2,所述第一卡接部11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12相配合,且所述箱体1设置有食物投放口13,所述食物投放口13处设置有食物添加装置2;
昆虫投放口14,所述昆虫投放口14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
湿度保持装置3,所述湿度保持装置3设置在所述昆虫投放口14处,并与所述箱体1相连接;和
寄主植物42装置4,多个所述寄主植物42装置4相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
在该实施例中,箱体1尺寸为600*400*400,主要材质为5mm硬质透明塑料板,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可以才可以采用嵌合卡扣方式,使一个箱体1可以叠加在另一个箱体1的上方,多个箱体1之间可以依次叠加,使饲养过程中可以叠放以最大化的利用饲养空间,食物投放口13处设置食物添加装置2,减少蠋蝽成本投入,寄主植物42装置4可以为蠋蝽提供寄主植物42、减少寄主植物42的更换次数、改善蠋蝽的生存环境、增加蠋蝽的活动面积、减少蠋蝽的自残情况,提高蠋蝽大规模饲养过程中高龄若虫及成虫的获得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为插接板,所述第二卡接部12为卡槽,所述卡槽能够套设在所述插接板上。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插接板上设置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用于当做把手使用。
在该实施例中,就是在插接板上开有一个矩形口,或者其它形状的开口15,用于人手放入把持对箱体1的搬移,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食物投放口13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
在该实施例中,食物投放口13设置在箱体1的上端面方便对箱体1内部投食,食物投放口13可以向内打开实现食物投放。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食物投放口13处设置有盖板131,所述盖板131与所述箱体1转动连接,且所述盖板131上设置有锁扣132,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锁针133,所述锁扣132与所述锁针133相配合,且所述盖板131上设置有卡口134。
在该实施例中,食物投放口13可以向内打开实现食物投放,可以将食物挂在卡口134上,食物投放完成后,关闭投放口用锁针133锁住投放口的锁扣132,防止蠋蝽逃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食物添加装置2包括具有两端开口15的食物袋21、用于扎紧所述食物袋21的开口15的弹性绳22和与所述弹性绳22连接的挂钩23,所述挂钩23能够卡在所述卡口134上。
在该实施例中,食物袋21由纱网34制成,纱网34材质,直径为25mm,两端开口15,内放置柞蚕蛹,用弹性绳22(橡皮筋)扎紧食物袋21两端,用挂钩23勾住弹性绳22,并将其挂在卡口134上,实现蠋蝽食物投放,使用食物袋21较传统蠋蝽饲养装置,可增加柞蚕蛹被取食的表面积,提高柞蚕蛹的利用率,减少蠋蝽成本投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昆虫投放口14设置有四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侧面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布置昆虫投放口14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湿度保持装置3包括外壳31、顶盖32、活动把手33、纱网34和吸水部,所述外壳31与所述昆虫投放口14形成U型卡位35,所述顶盖3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31上,并与所述活动把手33相连接,所述纱网34位于所述U型卡位35内,所述吸水部设置在所述外壳31与所述纱网34之间。
可选地,所述吸水部为脱脂棉块。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保持装置3可以包括纱网34片,主要材质为硬质透明塑料板,可选其尺寸为450*250。外壳31由硬质透明塑料板组成、内由纱网34组成,并在其上端盖有顶盖32,采用纱网34、能为装置内部提供足够的空气并防止蠋蝽逃逸。使用纱网34片的时候,将纱网34片放在昆虫投放口14的U型卡位35里,以达到防止蠋蝽逃逸的效果;此外,可根据饲养环境的湿度情况,适当选择带有湿度保持装置3的纱网34片,使用带湿度保持装置3该纱网34片时,将顶盖32打开,放入湿润脱脂棉块即可,该脱脂棉块可以起着保持饲养箱湿度、为蠋蝽提供水源的作用,可以通过上端的开口15给脱脂棉加水。
需要说明的是,湿度保持装置3在箱体1的每一侧面的结构均相同,具体尺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寄主植物42装置4包括上端开口15的寄主杯41,所述寄主杯41内设置有寄主植物42。
箱体1内可以设置用于寄主杯41放置的装置位,装置位的直径45mm、高5mm,每1dm2的底板面积设置一个装置位,用湿脱脂棉条包裹寄主植物42基部(杨树枝叶、榆树枝叶、蚕豆苗、豌豆苗、大豆苗等),将处理好的寄主植物42放在100ml硬质航空塑料杯(寄主杯41)中组成寄主植物42装置4,使用时将装置放在装置位即可,寄主植物42装置4内缺水时,可使用洗瓶通过食物投放口13、昆虫投放口14等位置给寄主植物42装置4加水。
需要说明的是,该昆虫生态饲养箱可不止用于饲养蠋蝽,也可以用于饲养其他天敌昆虫,更换对应的寄主植物42和食物即可。此外,昆虫生态饲养箱的尺寸和形状不局限。
昆虫生态饲养箱的使用原理为;箱体1尺寸为600*400*400,主要材质为5mm硬质透明塑料板,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可以才可以采用嵌合卡扣方式,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为插接板,所述第二卡接部12为卡槽,卡槽能够套设在所述插接板上,使一个箱体1可以叠加在另一个箱体1的上方,多个箱体1之间可以依次叠加,使饲养过程中可以叠放以最大化的利用饲养空间,食物投放口13可以向内打开实现食物投放,可以将食物挂在卡口134上,食物投放完成后,关闭投放口用锁针133锁住投放口的锁扣132,防止蠋蝽逃逸;食物袋21由纱网34制成,纱网34材质,直径为25mm,两端开口15,内放置柞蚕蛹,用弹性绳22(橡皮筋)扎紧食物袋21两端,用挂钩23勾住弹性绳22,并将其挂在卡口134上,实现蠋蝽食物投放,使用食物袋21较传统蠋蝽饲养装置,可增加柞蚕蛹被取食的表面积,提高柞蚕蛹的利用率,减少蠋蝽成本投入;湿度保持装置3可以包括纱网34片,主要材质为硬质透明塑料板,可选其尺寸为450*250。外壳31由硬质透明塑料板组成、内由纱网34组成,并在其上端盖有顶盖32,采用纱网34、能为装置内部提供足够的空气并防止蠋蝽逃逸。使用纱网34片的时候,将纱网34片放在昆虫投放口14的U型卡位35里,以达到防止蠋蝽逃逸的效果;此外,可根据饲养环境的湿度情况,适当选择带有湿度保持装置3的纱网34片,使用带湿度保持装置3该纱网34片时,将顶盖32打开,放入湿润脱脂棉块即可,该脱脂棉块可以起着保持饲养箱湿度、为蠋蝽提供水源的作用,可以通过上端的开口15给脱脂棉加水;箱体1内可以设置用于寄主杯41放置的装置位,装置位的直径45mm、高5mm,每1dm2的底板面积设置一个装置位,用湿脱脂棉条包裹寄主植物42基部(杨树枝叶、榆树枝叶、蚕豆苗、豌豆苗、大豆苗等),将处理好的寄主植物42放在100ml硬质航空塑料杯(寄主杯41)中组成寄主植物42装置4,使用时将装置放在装置位即可,寄主植物42装置4内缺水时,可使用洗瓶通过食物投放口13、昆虫投放口14等位置给寄主植物42装置4加水。
综上所述,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叠放以最大化的利用饲养空间,食物投放口13处设置食物添加装置2,减少蠋蝽成本投入,寄主植物42装置4可以为蠋蝽提供寄主植物42、减少寄主植物42的更换次数、改善蠋蝽的生存环境、增加蠋蝽的活动面积、减少蠋蝽的自残情况,提高蠋蝽大规模饲养过程中高龄若虫及成虫的获得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相配合,且所述箱体设置有食物投放口,所述食物投放口处设置有食物添加装置;
昆虫投放口,所述昆虫投放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湿度保持装置,所述湿度保持装置设置在所述昆虫投放口处,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和
寄主植物装置,多个所述寄主植物装置相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插接板,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所述卡槽能够套设在所述插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当做把手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投放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投放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锁扣,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锁针,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针相配合,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卡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添加装置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食物袋、用于扎紧所述食物袋的开口的弹性绳和与所述弹性绳连接的挂钩,所述挂钩能够卡在所述卡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投放口设置有四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保持装置包括外壳、顶盖、活动把手、纱网和吸水部,所述外壳与所述昆虫投放口形成U型卡位,所述顶盖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活动把手相连接,所述纱网位于所述U型卡位内,所述吸水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纱网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部为脱脂棉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生态饲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寄主杯,所述寄主杯内设置有寄主植物。
CN201921568206.9U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Active CN21067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8206.9U CN210671753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8206.9U CN210671753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1753U true CN210671753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5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8206.9U Active CN210671753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1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9510U (zh) 一种鳞翅目昆虫成虫的饲养装置
CN105660542B (zh) 稻飞虱卵寄生天敌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02524188A (zh) 一种养虫瓶及榕管蓟马的饲养方法
CN205124768U (zh) 一种斑翅果蝇优势寄生蜂毛角锤角细蜂的养殖装置
JP6134020B1 (ja) 蚕の飼育具及び飼育方法
CN109984093A (zh)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CN210671753U (zh)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CN212937446U (zh) 一种美国白蛾成虫交配与产卵装置
CN213153547U (zh) 一种用于蠋蝽人工繁殖的饲养装置
JP2007267713A (ja) 害虫誘引装置およびその天敵放飼装置
CN109221026B (zh) 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及方法
CN205357869U (zh) 电子捕蚊灯
CN206314442U (zh) 一种小菜蛾幼虫和成虫的饲养装置
KR20120002060U (ko) 뒤영벌 증식 및 여왕벌 계대용 겸용상자
CN110447606A (zh) 一种昆虫生态饲养箱
CN212393637U (zh) 用于黏虫高龄幼虫饲养和粪便自动收集装置
CN212325157U (zh) 一种小型昆虫饲养装置
CN2882263Y (zh) 一种夜蛾科昆虫成虫诱捕器
CN211482531U (zh)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
CN206760495U (zh) 一种椭圆食粉螨人工繁殖盒
CN109329239B (zh) 一种蓟马类害虫快速准确采集装置及方法
CN210900990U (zh) 蠋蝽饲养笼及蠋蝽扩繁系统
CN101347111A (zh) 小菜蛾成虫诱捕器
CN111418555B (zh) 一种茭白锈菌瘿蚊收集释放装置及收集释放技术
CN205378628U (zh) 蔬菜种植用防虫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