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4093A -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4093A
CN109984093A CN201910249123.1A CN201910249123A CN109984093A CN 109984093 A CN109984093 A CN 109984093A CN 201910249123 A CN201910249123 A CN 201910249123A CN 109984093 A CN109984093 A CN 109984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groton bug
box
cage
rearging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91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涛
王宗庆
车艳丽
刘育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491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40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4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4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涉及昆虫繁殖技术领域,该饲养笼包括饲养笼主体、喂食培养皿和浇水组件,饲养笼主体内还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昆虫栖息盒,饲养笼主体包括笼门,笼门上嵌入安装有取虫筒道。本发明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适合实验室规模性饲养德国小蠊,同时方便喂食和喂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德国小蠊逃逸,该饲养方法包括准备工作‑移虫‑浇水‑喂食‑清理‑取虫的步骤,符合德国小蠊生长发育要求,实现了在实验室内规模化饲养德国小蠊,通过对饲养条件的优化,能明显缩短德国小蠊发育历期,卵鞘孵化率高、成活率高,虫体一致性好,发育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属蜚蠊目,姬蠊科,姬蠊亚科,小蠊属,在世界分布广泛,是蜚蠊目中分布最为广泛的种,也是最难治理的一类世界性卫生害虫。近年来德国小蠊在我国迅速扩散,在许多地区蔓延成灾,通过研究发现德国小蠊在扩散及种群繁殖上有生物生态学优势,了解、掌握并利用生物学特性、种群特征将为德国小蠊的综合防治提供更加有益的依据和方法,已有学者从德国小蠊代谢物中提取信息素,并用于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德国小蠊携带多种致病菌、病毒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加之该种生存能力强、善于急速爬行、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因此对实验室规模化饲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稍有不慎就会逃逸,危害人们生活,制约了防治研究工作的进程,严重阻碍了生物学习性、种群特征在防治中的利用和该种昆虫资源的研发。
传统的实验室饲养德国小蠊的方法是将德国小蠊置于玻璃或者塑料容器中,内部放置蟑螂栅供其栖息和繁殖,用纱网隔绝便于通气,在容器口径处涂抹一层凡士林防治逃逸。但是玻璃或者塑料容器饲养的方式不适于大规模饲养,无法从种群上进行相应研究工作,且在饲养的过程中,不方便投放食物和加水,在放食物和加水的过程中需要打开容器或者饲养盒,造成德国小蠊逃逸现象严重,同时传统的饲养方法不标准,会导致虫体发育良莠不齐,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在德国小蠊饲养的过程中,急需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的饲养笼和一种能满足实验需求的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包括饲养笼主体、喂食培养皿和浇水组件,所述喂食培养皿设置于饲养笼主体内,所述饲养笼主体内还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昆虫栖息盒,所述饲养笼主体包括笼门,所述笼门上嵌入安装有取虫筒道,所述浇水组件包括浇水软管,所述浇水软管的一端穿过笼门,且于端部位置缠绕有棉花团,所述饲养笼主体内设置有喂水培养皿,所述棉花团置于喂水培养皿内。
在饲养笼主体内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昆虫栖息盒,同时配备喂食培养皿和喂水培养皿,能够满足规模性饲养的条件,适合实验室规模性饲养德国小蠊;同时,在进行德国小蠊的饲养时,通过笼门上设置的取虫筒道,一方面可以方便进行取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取虫筒道进行放置食物,而在需要进行加水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注射器连通浇水软管,通过注射器将水推入浇水软管,注入喂水培养皿内即可,因此,在进行喂食或喂水的过程中均不需要打开笼门,可以有效地防止饲养笼内的德国小蠊逃逸,另外,喂水培养皿内的棉花团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德国小蠊溺亡。
进一步,所述饲养笼主体包括铝合金框架,所述笼门的一侧铰接于铝合金框架的前端面,另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所述铝合金框架于插接孔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插销。铝合金框架的设置使得整个饲养笼结构更稳定、牢固,而将笼门和铝合金框架相铰接,同时利用插销和插接孔相配合,能够更方便对笼门进行开启或关闭,且可以进一步减小铝合金框架和笼门的间隙防止德国小蠊逃逸。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框架的上端面安装有不锈钢纱网,所述不锈钢纱网的密度为120目。120目密度的纱网可以保持整个箱体的通气性,高密度的纱网可以防止德国小蠊逃逸。
进一步,所述昆虫栖息盒为开口向前的空腔结构,所述昆虫栖息盒内固定安装有多块相互平行的薄板,所述薄板的厚度为0.05~0.15cm,相邻两块所述薄板之间的距离为0.3~0.5cm。
进一步,所述取虫筒道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笼门上,另一端伸入饲养笼主体内,所述圆筒位于笼门外的端部螺接有第一纱网,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纱网。通过第一纱网和第二纱网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防止外面的昆虫进入饲养笼内,另一方面能够防止饲养笼内的德国小蠊逃逸。
进一步,所述圆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纱网卡接在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的长度小于0.5cm,且呈圆锥体结构。第二筒体的结构设置,能够将第二纱网卡在第二筒体内,能够从外面将第二纱网取出,但是第二纱网不能向内掉进饲养笼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德国小蠊饲养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德国小蠊饲养笼,将饲养笼放置于恒温培养箱或饲养室内,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打开笼门,在取虫筒道的外壁上、笼门与铝合金框架的缝隙处涂上一层凡士林和石蜡油的混合物,然后将多个昆虫栖息盒放置于饲养笼内,再将喂食培养皿和喂水培养皿放置于饲养笼内,然后关闭笼门,将插销插入插接孔内,备用;
移虫:将德国小蠊通过取虫筒道放入饲养笼中,然后将第二纱网置入第二筒体内,螺接旋上第一纱网,调节饲养环境参数;
浇水:每隔两天通过浇水组件浇一次水;
喂食:每周定时通过取虫筒道将饲料投放入喂食培养皿中,每隔十天投放一次熟猪肉;
清理:每隔28-32天对饲养笼进行一次清理;
取虫:当实验需要取虫时,通过取虫筒道快速取虫到通气盒中,在通气盒中进行麻醉后进行挑虫使用,将挑选剩下的德国小蠊转移到临时储存盒中,挑虫完成后,将临时储存盒中的德国小蠊重新麻醉后,倒回饲养笼中。
进一步,所述饲养环境参数为: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为14h:10h。
进一步,所述清理步骤具体为:在进行清理前,先将饲养笼内的德国小蠊转移到另外一个空的饲养笼内,然后将笼门一侧的铝合金框架的底边垫高,从取虫筒道倒入酒精,缓慢摇晃饲养笼主体,使酒精充分浸入笼内的代谢废物中确保无存活的德国小蠊,再清理出代谢废物,然后用水将饲养笼冲洗干净,晾干。
进一步,所述取虫步骤具体为:
准备:取虫人员戴上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措施,观察要取的昆虫栖息盒,将通气盒和临时储虫盒准备好;
取盒:将取虫筒道的第一纱网和第二纱网取下,取虫人员将手从取虫筒道深入笼内选取目标栖息盒,并快速将栖息盒取出放入通气盒中,盖上通气盒的盖子;
通气麻痹:通过通气盒盖子上的进气孔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待盒内德国小蠊全部倒下后再通气28-32s后停止通气,打开通气盒盖子,将昆虫栖息盒内麻痹的德国小蠊全部倒入通气盒中,然后将昆虫栖息盒放入饲养笼内;
挑虫:根据实验需求挑取需要的虫态及雄、雌,将挑取的虫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盒子或者容器中,将剩余在通气盒中的虫在麻痹状态下转移到临时储存盒中,并盖好盖子;
二次挑虫:依次重复取盒、通气麻痹、挑虫步骤,直至挑虫完成;
回笼:挑虫完成后,将临时储虫盒中的虫重新麻痹,滑开盖子,通过取虫筒道将虫倒入饲养笼内,将取虫筒道的第二纱网置入第二筒体内,螺接旋上第一纱网。
该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德国小蠊逃跑,同时通过通气盒和临时储存盒的使用,能够防止在挑虫的过程中,挑选剩下的不符合要求的德国小蠊混入饲养笼中,影响挑虫的进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在饲养笼主体内部放置了昆虫栖息盒、喂食培养皿、喂水培养皿等,结构设计合理,虫体活动空间大,符合德国小蠊栖息及其生活习性,能够满足规模性饲养的条件,能够实现实验室规模性饲养德国小蠊,同时在饲养的过程中,在进行喂食或喂水的过程中均不需要打开笼门,可以有效地防止饲养笼内的德国小蠊逃逸,且通过设置的棉花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德国小蠊若虫溺亡。
2.本发明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方法,与传统的饲养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1)符合德国小蠊生长发育要求,使实验室饲养条件最优化,能明显缩短德国小蠊发育历期,卵鞘孵化率高、成活率高,虫体一致性好,发育优良。(2)饲养虫量大,能够提供个龄期德国小蠊,满足实验需求,能过从种群水平上开展相应研究。(3)通过改良后的浇水方法,方便人员操作,能有效避免若虫取水死亡。(4)方便取虫,通过取虫筒道的特殊设计配合取虫方法,取虫方便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实施例中取虫筒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通气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临时储虫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不同光周期对德国小蠊的若虫期历期的影响(M±SD);
图6是不同逆境条件下德国小蠊存活率随时间变化;
图7是不同逆境条件下德国小蠊开始死亡时间和最长存活时间;
其中,饲养笼主体1、铝合金框架11、插销111、笼底12、不锈钢纱网13、笼门14、插接孔141、笼壁15、喂食培养皿2、浇水组件3、浇水软管31、棉花团32、喂水培养皿33、昆虫栖息盒4、薄板41、取虫筒道5、圆筒51、第一筒体511、第二筒体512、第一纱网52、第二纱网53、通气盒6、气孔61、临时储虫盒7、小格71、挡板72、盖子73、通气孔7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包括饲养笼主体1、喂食培养皿2和浇水组件3,喂食培养皿2放置于饲养笼主体1内,饲养笼主体1内还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昆虫栖息盒4,昆虫栖息盒4为开口向前的空腔结构,其长为12cm,宽为8cm,高为8cm,昆虫栖息盒4内采用常规的如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安装有多块相互平行的薄板41,从而将昆虫栖息盒4内部分为多层,优选地为13块,薄板41的厚度为0.05~0.15cm,优选地为0.1cm,相邻两块薄板41之间的距离为0.4~0.6cm,优选地为0.5cm,该结构的昆虫栖息盒4每一层可以容纳德国小蠊成虫30~40只,因此每一个昆虫栖息盒4可以容纳德国小蠊成虫390~520只,而每一个饲养笼优选地放置昆虫栖息盒49~10个,多个昆虫栖息盒4可以并排或者叠放,叠放时高度不宜超过取虫筒道5,因此每一个饲养笼可以饲养德国小蠊成虫3510~5200只,优选地是每一个饲养笼饲养德国小蠊4800只左右。
饲养笼主体1包括铝合金框架11,铝合金框架11结构稳定、牢固,使用寿命较长,铝合金框架11的底端面粘接有不透明的树脂有机玻璃作为笼底12,铝合金框架11的上端面通过紧固螺钉安装有不锈钢纱网13,不锈钢纱网13的密度为120目,上端面采用不锈钢纱网13可以保持整个箱体的通气性,且120目高密度的纱网可以防止德国小蠊各个龄期的虫逃逸,铝合金框架11的前端面铰接有笼门14,其余端面粘接有笼壁15,笼门14和笼壁15均由透明的树脂有机玻璃制成,以透明的树脂有机玻璃作为笼门14和笼壁15,透明度高,透光性好,有利于昆虫生长发育,且便于观察饲养笼内的虫情;其中,笼门14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于铝合金框架11的前端面,另一侧开设有三个插接孔141,铝合金框架11于插接孔141对应的位置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有三个插销111,通过插接孔141和插销111进行配合将笼门14的自由端固定在铝合金框架11上,在需要开启或关闭笼门14的时候比较方便,且可以进一步减小铝合金框架11和笼门14的间隙防止德国小蠊逃逸。
其中,笼门14上嵌入安装有取虫筒道5,取虫筒道5包括圆筒51,圆筒51的长为5cm,内径为8.5cm,厚为3mm,圆筒51的一端粘接在笼门14上,另一端伸入饲养笼主体1内,圆筒51位于笼门14外的端部螺接有第一纱网52,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纱网53,其中第一纱网52和第二纱网53均为120目的不锈钢纱网;通过第一纱网52和第二纱网53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防止外面的昆虫进入饲养笼内,另一方面能够防止饲养笼内的德国小蠊逃逸;圆筒5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筒体511和第二筒体512,第一筒体511的内径为8.5cm,第二筒体512远离第一筒体511的一端的内径为8.4cm,第二筒体512的长度小于0.5cm,且呈圆锥体结构,第二纱网53的外径为8.45cm,因此,在使用的时候,第二纱网53会卡接在第二筒体512内,第二筒体512和第二纱网53的结构设置,使用者能够从外面将第二纱网53取出,但是第二纱网53不能向内掉进饲养笼内。
浇水组件3包括浇水软管31,浇水软管31的一端穿过笼门14,且于端部位置缠绕有棉花团32,另一端置于笼门14外,长2cm,方便加水的过程中和注射器相连接,饲养笼主体1内设置有喂水培养皿33,棉花团32置于喂水培养皿33内,喂食培养皿2的内径尺寸为9.5cm,高为1.5cm,其中棉花团32的外径大小和喂食培养皿2的内径大小相匹配,能够有效地防止德国小蠊在取水的过程中跌入喂水培养皿33中,造成溺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德国小蠊饲养方法,结合如上所述的德国小蠊饲养笼,在饲养的过程中将饲养笼放置于恒温培养箱或饲养室内,饲养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均可进行调节,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打开笼门14,在取虫筒道5的外壁上、笼门14与铝合金框架11的缝隙处涂上一层凡士林和石蜡油的混合物,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德国小蠊逃逸,其中凡士林和石蜡油的混合物是将凡士林和石蜡油按照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均匀后所得,然后将10个昆虫栖息盒4放置于饲养笼内靠近取虫筒道5的位置,方便后续取虫,沿着饲养笼的长边摆放昆虫栖息盒4,并排放置,排与排之间的间歇约3cm,其中,多个昆虫栖息盒4也可以叠放在一起,叠放的高度以不超过取虫筒道5为宜;再将喂食培养皿2和喂水培养皿33放置于饲养笼内适当的位置,然后关闭笼门14,将插销111插入插接孔141内,备用。
移虫:将德国小蠊通过取虫筒道5放入饲养笼中,然后将第二纱网53置入第二筒体512内,螺接旋上第一纱网52,调节饲养环境参数为: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为14h:10h。
浇水:每隔两天通过浇水组件3浇一次水,浇水时不打开笼门14,用注射器连通浇水软管31,利用注射器将水推入浇水软管31,注入喂水培养皿33内即可,在进行浇水时,浇水量只要不满出喂水培养皿33即可。
喂食:每周定时通过取虫筒道将饲料投放入喂食培养皿2中,饲料选用大小鼠饲料,每次投放量为85-90g,每隔十天投放一次5-10g熟猪肉。
清理:每隔28-32天对饲养笼进行一次清理,在进行清理前,先将饲养笼内的德国小蠊转移到另外一个新的饲养笼内,转移时首先将原饲养笼内的昆虫栖息盒4全部转入到新的饲养笼中,然后再采用水分-食物诱导法,在空的昆虫栖息盒4中放入少量食物与带有水分的棉花条,然后将昆虫栖息盒4放入原饲养笼中,待2天后将昆虫栖息盒4转移到新的饲养笼中,放入的昆虫栖息盒4为1-2个适宜,可根据剩余的虫量来调整,在转移期间原饲养笼停止正常饲养的水分和食物供应,用此诱导法进行2~3次,饲养笼内基本无残余虫即可;在原饲养笼中的虫体转移完成后,将原饲养笼置于空旷的地方,然后将笼门14一侧的铝合金框架11的底边垫高,从取虫筒道5倒入酒精,酒精的量以能够将饲养笼内的代谢废物浸满为准,缓慢摇晃饲养笼主体1,使酒精充分浸入饲养笼主体1内的代谢废物中确保无存活的德国小蠊,再清理出代谢废物,然后用水将饲养笼冲洗干净,晾干。
取虫:取虫人员戴上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措施,观察要取的昆虫栖息盒4,将通气盒6和临时储虫盒7准备好,将取虫筒道5的第一纱网52和第二纱网53取下,取虫人员将手从取虫筒道5深入笼内选取目标昆虫栖息盒4,并快速将昆虫栖息盒4取出放入通气盒6中,盖上通气盒6的盖子,通过通气盒6盖子上的进气孔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待盒内德国小蠊全部倒下后再通气28-32s后停止通气,打开通气盒6的盖子,将昆虫栖息盒4内麻痹的德国小蠊全部倒入通气盒6中,然后将昆虫栖息盒4放入饲养笼内,根据实验需求挑取需要的虫态及雄、雌,将挑取的虫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盒子或者容器中,将剩余在通气盒6中的虫在麻痹状态下转移到临时储存盒中,并盖好盖子,需要再次取虫的时候,重复上述取虫步骤,直至挑虫完成后,将所有临时储虫盒7中的虫重新麻痹,滑开临时储虫盒7的盖子,通过取虫筒道5将虫倒入饲养笼内,将取虫筒道5的第二纱网53置入第二筒体512内,螺接旋上第一纱网52。
其中,通气盒6如图3所示,为透明的有机玻璃盒,长24cm宽15cm高14cm,内壁光滑底面略带磨砂,盖子上有两个气孔61,一个用来进气一个用来排气。
临时储虫盒7如图4所示,为透明的有机玻璃盒,长18cm宽8cm高8cm,内部分为三个小格71,每小格71高度与盒子高度平齐,每小格的长度约为5.5cm,格与格之间有厚度约为0.3cm的挡板72,储虫盒的盖子73为滑动的透明塑料板,材质与盒体相同,厚度约为0.4cm,盒体上有与盖子73对应的滑道,在盖子73上与每小格71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两个通气孔74,用于进气和排气,在取虫的过程中可以将通气盒6中剩余的虫倒入临时储虫盒7的小格71中,滑动盖子73能够确保德国小蠊无法逃逸。
实施例一
饲养条件:饲料选用大小鼠饲料,环境温度分别设置为20℃、24℃、28℃、32℃,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为14:10(L:D)使德国小蠊的成虫、若虫、卵鞘均在此环境下饲养。
实验方法: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饲养方法,取德国小蠊一龄若虫120头,随机平均分为12组,将试虫放置于直径10cm,高8.5cm的塑料盒中,饲养于设定的温度下,每处理下三次重复,即其中每个温度对应有三组德国小蠊样本,每日定期观察1次,记录若虫各龄期历期及其死亡率。若虫羽化后,将盒内羽化的成虫雌雄按配对,每个塑料盒中放一对并编号,观察并记录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记录所得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不同温度下德国小蠊发育历期(M±SD)
从表1中可以看出温度对德国小蠊发育速度有显著影响,在20℃~2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德国小蠊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卵期,若虫期,产卵前期在时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其中28℃较其他温度下具有显著性差异。在20℃~32℃,24℃和32℃下各虫态的发育时间差异不显著,从20℃~32℃表现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德国小蠊发育速度加快,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发育速度反而减慢,表现出高温的滞育作用。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个温度下影响差异最大的是若虫期和世代历期,其中,本发明所公开的28℃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为最短,较其他温度下差异显著。
表2不同温度下德国小蠊的产卵量和卵鞘孵化率(M±SD)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上升对德国小蠊每雌产卵鞘数有影响但各温度下每雌产卵鞘数差异不大,各温度下对德国小蠊卵鞘孵化率影响较大,差异显著,其中28℃卵鞘孵化率达96.33%,从卵鞘孵化率的趋势来看在20℃~28℃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卵鞘孵化率呈增大趋势,20℃~32℃内表现出32℃卵鞘孵化率低于28℃,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公开的温度下饲养德国小蠊,饲养过程中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最短,且卵鞘孵化率最大。
实施例二
饲养条件:饲料为大小鼠饲料,环境温度28±1℃,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设置为16h:8h、14h:10h、12h:12h、10h:14h(L:D),4种模式。
实验方法: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饲养方法,先将已携带卵荚的成虫单只放入饲养盒中,在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14h:10h条件下饲养,至孵化出若虫,将若虫随机每10只分为一组,共12组,每个光周期下对应设置3组,然后将若虫置于相应的光周期的恒温培养箱中饲养,每天定期观察记录自1龄若虫开始到成虫所需的天数,所得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德国小蠊光周期反应模式属于长日照类型。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德国小蠊若虫发育历期变长,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光周期下进行饲养,德国小蠊若虫发育历期较短,且所需光照时间较为适中。
实施例三
饲养条件:饲料为大小鼠饲料,环境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设置为14h:10h(L:D)。
实验方法: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饲养方法,分别设有水无食、无水无食、无水有食三个实验组,以有水有食作为对照组,选取饲养的健康成虫120头,其中雄雌比例为1:1,随机每10头分为一组,其中雄雌比例为1:1,每个处理三次重复,将试虫置于塑料盒中放于恒温培养箱中,每天定期观察,记录死亡情况,记录所得结果如图6、图7所示。
可以看出在三种逆境条件下存活率各不相同,与对照组有水有食相比其存活率曲线各不相同,有食无水和有水无食开始死亡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无水无食和有食无水无明显差异,其中有食无水较有水无食开始死亡时间要早,有食无水开始死亡时间平均为3天,有水无食开始死亡平均时间为5天,显示出了水分较食物对德国小蠊存活的重要性。在最长存活时间中对照组较其他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三种逆境境条件下有水无食和有食无水较无水无食有显著差异,最长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1天、18天、16.33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是在环境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设置为14h:10h(L:D)的条件下进行的,指在模拟一种实验室环境下的种群饲养模式,因此开始死亡时间较单独饲养和室温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有差别,另外,死亡的试虫没有清理,这部分死亡的德国小蠊可能被存活的德国小蠊取食(自然环境下德国小蠊有同类蚕食的现象),本实验最长存活时间较单独饲养的德国小蠊抗逆性实验存活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德国小蠊饲养中一定要按时浇水,注意食物和水分的搭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笼主体、喂食培养皿和浇水组件,所述喂食培养皿设置于饲养笼主体内,所述饲养笼主体内还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昆虫栖息盒,所述饲养笼主体包括笼门,所述笼门上嵌入安装有取虫筒道,所述浇水组件包括浇水软管,所述浇水软管的一端穿过笼门,且于端部位置缠绕有棉花团,所述饲养笼主体内设置有喂水培养皿,所述棉花团置于喂水培养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笼主体包括铝合金框架,所述笼门的一侧铰接于铝合金框架的前端面,另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所述铝合金框架于插接孔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插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框架的上端面安装有不锈钢纱网,所述不锈钢纱网的密度为12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栖息盒为开口向前的空腔结构,所述昆虫栖息盒内固定安装有多块相互平行的薄板,所述薄板的厚度为0.05~0.15cm,相邻两块所述薄板之间的距离为0.3~0.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虫筒道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笼门上,另一端伸入饲养笼主体内,所述圆筒位于笼门外的端部螺接有第一纱网,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纱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纱网卡接在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二筒体的长度小于0.5cm,且呈圆锥体结构。
7.一种德国小蠊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书1-6任一所述的德国小蠊饲养笼,将饲养笼放置于恒温培养箱或饲养室内,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打开笼门,在取虫筒道的外壁上、笼门与铝合金框架的缝隙处涂上一层凡士林和石蜡油的混合物,然后将多个昆虫栖息盒放置于饲养笼内,再将喂食培养皿和喂水培养皿放置于饲养笼内,然后关闭笼门,将插销插入插接孔内,备用;
移虫:将德国小蠊通过取虫筒道放入饲养笼中,然后将第二纱网置入第二筒体内,螺接旋上第一纱网,调节饲养环境参数;
浇水:每隔两天通过浇水组件浇一次水;
喂食:每周定时通过取虫筒道将饲料投放入喂食培养皿中,每隔十天投放一次熟猪肉;
清理:每隔28-32天对饲养笼进行一次清理;
取虫:当实验需要取虫时,通过取虫筒道快速取虫到通气盒中,在通气盒中进行麻醉后进行挑虫使用,挑选剩下的德国小蠊转移到临时储存盒中,挑虫完成后,将临时储存盒中的德国小蠊重新麻醉后,倒回饲养笼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环境参数为: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65±5%,光周期为14h:10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步骤具体为:在进行清理前,先将饲养笼内的德国小蠊转移到另外一个空的饲养笼内,然后将笼门一侧的铝合金框架的底边垫高,从取虫筒道倒入酒精,缓慢摇晃饲养笼主体,使酒精充分浸入饲养笼主体内的代谢废物中确保无存活的德国小蠊,再清理出代谢废物,然后用水将饲养笼冲洗干净,晾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德国小蠊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虫步骤具体为:
准备:取虫人员戴上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措施,观察要取的昆虫栖息盒,将通气盒和临时储虫盒准备好;
取盒:将取虫筒道的第一纱网和第二纱网取下,取虫人员将手从取虫筒道深入笼内选取目标栖息盒,并快速将栖息盒取出放入通气盒中,盖上通气盒的盖子;
通气麻痹:通过通气盒盖子上的进气孔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待盒内德国小蠊全部倒下后再通气28-32s后停止通气,打开通气盒盖子,将昆虫栖息盒内麻痹的德国小蠊全部倒入通气盒中,然后将昆虫栖息盒放入饲养笼内;
挑虫:根据实验需求挑取需要的虫态及雄、雌,将挑取的虫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盒子或者容器中,将剩余在通气盒中的虫在麻痹状态下转移到临时储存盒中,并盖好盖子;
二次挑虫:依次重复取盒、通气麻痹、挑虫步骤,直至挑虫完成;
回笼:将所有临时储虫盒中的虫重新麻痹,滑开盖子,通过取虫筒道将虫倒入饲养笼内,将取虫筒道的第二纱网置入第二筒体内,螺接旋上第一纱网。
CN201910249123.1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Pending CN1099840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9123.1A CN109984093A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9123.1A CN109984093A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4093A true CN109984093A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3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9123.1A Pending CN109984093A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409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4886B1 (ko) * 2020-12-01 2022-03-16 브니엘 네이처 주식회사 바퀴벌레를 이용한 친환경 하수 슬러지 처리 장치
CN114223620A (zh) * 2021-12-30 2022-03-25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多层码垛式蚕盘饲养设备及系统
CN114403102A (zh) * 2022-02-07 2022-04-29 安徽锦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蜂缘蝽的饲养装置
CN115399294A (zh) * 2022-07-21 2022-11-29 扬州大学 一种三叶斑潜蝇成虫CTmax的动态测定方法
CN116530621A (zh) * 2023-06-14 2023-08-04 烟台大学 一种粘虫饲料及粘虫室内饲养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24837C1 (ru) * 1996-10-01 1999-01-20 Арсентьев Алекс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веществ, обладающих репеллентными или аттрактант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для рыжих тараканов
CN101427665A (zh) * 2008-12-15 2009-05-13 耿福能 美洲大蠊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1664018A (zh) * 2009-09-18 2010-03-10 沈卫平 蜜蜂种蜂人工授精培育方法
CN101999336A (zh) * 2010-11-01 2011-04-06 同济大学 小型昆虫麻醉装置
CN203290080U (zh) * 2013-05-27 2013-11-20 李鸿怡 一种蟑螂饲养系统
CN203735286U (zh) * 2014-03-31 2014-07-30 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一种蜚蠊饲养装置
CN205727701U (zh) * 2016-01-05 2016-11-30 何凤侠 一种蜚蠊室内饲养箱
CN206442964U (zh) * 2016-12-28 2017-08-29 山东巧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蜚蠊的饲养装置
CN108902059A (zh) * 2018-07-30 2018-11-30 岭南师范学院 海蟑螂的规模化分级培养方法
CN109122597A (zh) * 2018-10-23 2019-01-04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一种蜂箱小甲虫的饲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24837C1 (ru) * 1996-10-01 1999-01-20 Арсентьев Алекс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веществ, обладающих репеллентными или аттрактантн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для рыжих тараканов
CN101427665A (zh) * 2008-12-15 2009-05-13 耿福能 美洲大蠊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1664018A (zh) * 2009-09-18 2010-03-10 沈卫平 蜜蜂种蜂人工授精培育方法
CN101999336A (zh) * 2010-11-01 2011-04-06 同济大学 小型昆虫麻醉装置
CN203290080U (zh) * 2013-05-27 2013-11-20 李鸿怡 一种蟑螂饲养系统
CN203735286U (zh) * 2014-03-31 2014-07-30 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一种蜚蠊饲养装置
CN205727701U (zh) * 2016-01-05 2016-11-30 何凤侠 一种蜚蠊室内饲养箱
CN206442964U (zh) * 2016-12-28 2017-08-29 山东巧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蜚蠊的饲养装置
CN108902059A (zh) * 2018-07-30 2018-11-30 岭南师范学院 海蟑螂的规模化分级培养方法
CN109122597A (zh) * 2018-10-23 2019-01-04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一种蜂箱小甲虫的饲养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4886B1 (ko) * 2020-12-01 2022-03-16 브니엘 네이처 주식회사 바퀴벌레를 이용한 친환경 하수 슬러지 처리 장치
CN114223620A (zh) * 2021-12-30 2022-03-25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多层码垛式蚕盘饲养设备及系统
CN114223620B (zh) * 2021-12-30 2022-11-15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多层码垛式蚕盘饲养设备及系统
CN114403102A (zh) * 2022-02-07 2022-04-29 安徽锦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蜂缘蝽的饲养装置
CN115399294A (zh) * 2022-07-21 2022-11-29 扬州大学 一种三叶斑潜蝇成虫CTmax的动态测定方法
CN116530621A (zh) * 2023-06-14 2023-08-04 烟台大学 一种粘虫饲料及粘虫室内饲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4093A (zh) 一种德国小蠊饲养笼及德国小蠊饲养方法
CN105284747B (zh) 一种朱红毛斑蛾的室内饲养方法
CN101569297B (zh) 中华甲虫蒲螨的繁育方法和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02388843B (zh) 一种室内饲养鳞翅目昆虫幼虫的方法
CN110537526B (zh) 一种尺蠖幼虫及其寄生蜂饲养实验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5431530U (zh) 一种珍禽养殖舍
CN109769755B (zh) 一种斑翅果蝇蛹寄生蜂毛角锤角细蜂的简易快速繁殖方法
CN111374095A (zh) 一种捕食性瓢虫的培养方法
CN110612945B (zh) 一种稳定田间玉米螟赤眼蜂数量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8012995A (zh) 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Watson et al. Seasonal Activity of Entomophthora muscae (Zygomycetes: Entomophthorales) in Musca domestica L (Diptera: Muscidae) with reference to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N207491829U (zh) 一种用于凹纹胡蜂单母建群的专用饲养蜂箱
CN114557319B (zh) 一种粘虫的饲养方法
CN215582948U (zh) 一种用于规模化饲养白星花金龟的养虫笼
CN212488048U (zh) 一种适合大规模饲养白雪灯蛾高龄幼虫的饲养盒
CN211482531U (zh) 一种简便、高效更换斜纹夜蛾幼虫食料的装置
TWM551534U (zh) 便於收集蟲體及飼養黑水虻之廢料處理裝置
CN209498298U (zh) 一种柳杉毛虫蛹期寄生蜂的饲养笼
CN109526876B (zh) 马六甲肉食螨的饲养方法及应用
CN111418555B (zh) 一种茭白锈菌瘿蚊收集释放装置及收集释放技术
CN113180009B (zh) 一种花绒寄甲成虫的拟生境饲养保存方法
CN107853253A (zh) 巨螯螨室内循环饲养装置及饲养方法
CN114176048B (zh) 一种油桐尺蠖黑卵蜂繁育方法
TWM580075U (zh) Circulating device for treating kitchen waste with black water bottle
CN210642047U (zh) 一种规模化饲养烟草粉螟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