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3787U -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3787U
CN210663787U CN201921570752.6U CN201921570752U CN210663787U CN 210663787 U CN210663787 U CN 210663787U CN 201921570752 U CN201921570752 U CN 201921570752U CN 210663787 U CN210663787 U CN 210663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water absorption
inner cavity
holes
stre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07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晨旭
胡引翠
田冰
王天宇
张文静
鲍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5707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3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3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3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吸水机构,所述吸水机构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吸水机构包括转轴、电机、负压风机、加热棒和吹风机,所述转轴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的内部,且转轴之间通过输送带相互连接,所述加热棒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横板和吸湿干燥板,并且横板和吸湿干燥板分别安装于竖板之间,所述吸湿干燥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横板的内部预留有第二内腔,且第二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吹风机安装于竖板顶部的上端面,且吹风机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内腔的顶部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织带能够随着输送带移动,且避免了湿气直接排放到厂房的内部,降低了厂房内生产设备生锈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延伸机吸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背景技术
织带在染色过程中,通常采用延伸机对织带进行延伸处理,织带染色后是处于潮湿的状态,需要对潮湿的织带吸水,从而使得织带能够干燥,进而便于织带后期的加工。
如公开号为CN208653160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喷水织机的吸水装置,其虽然设置的传输带采用流水式结构工作,工作效率高,通过设置的加热元件将水分烘干蒸发,通过吸湿干燥板进行空气吸湿,负压风机将内部湿气通过排湿口进行排放,告别了传统的人工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但是负压风机产生的吸力容易将传输带上的织带吸附在吸湿干燥板上,从而导致织带无法正常的移动,同时吸收的湿气直接的排放,容易导致厂房内生产设备的生锈、短路故障率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甚至还会造成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吸水机构,所述吸水机构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吸水机构包括转轴、电机、负压风机、加热棒和吹风机,所述转轴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的内部,且转轴之间通过输送带相互连接,并且输送带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撑架的外部,且电机与转轴的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内腔,且第一内腔的顶部预留有第二通孔,所述负压风机安装于第一支撑架的底部,且负压风机的顶部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内腔的底部相互连接,并且负压风机的底部连接有软管,而且软管位于储水箱的内部,所述储水箱设置于底板的顶部,且底板通过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架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顶部的下端面连接有竖板,并且竖板之间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横板和吸湿干燥板,并且横板和吸湿干燥板分别安装于竖板之间,所述吸湿干燥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横板的内部预留有第二内腔,且第二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吹风机安装于竖板顶部的上端面,且吹风机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内腔的顶部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设计为5mm,且第一通孔均匀的分布在输送带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腔与第二通孔和第一管道均为贯通连接,且第二通孔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内腔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设置有两个,且储水箱与底板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四个,且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架和底板均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竖板相互垂直设计,且竖板关于第二支撑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之间相互平行设计,且加热棒之间的距离设计为5cm。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设计为5mm,且第三通孔均匀的分布在吸湿干燥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腔与第四通孔和第二管道均为贯通连接,且第四通孔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内腔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负压风机产生的吸力使得织带能够吸附在输送带的顶部,且通过吹风机产生的风力使得织带能够进一步吸附在输送带的顶部,从而保证了织带能够随着输送带移动。
2、吹风机产生的风力能够通过第四通孔均匀的将加热棒产生的热量吹到潮湿的织带上,从而使得织带能够均匀的干燥,且经过加热的潮湿的织带产生湿气被负压风机产生的吸力吸收到储水箱内部的水中,使得湿气能够被吸收,从而避免了湿气直接排放到厂房的内部,降低了厂房内生产设备生锈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加热棒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第四通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架;2、转轴;3、输送带;4、第一通孔;5、电机;6、第一内腔;7、第二通孔;8、负压风机;9、第一管道;10、软管;11、储水箱;12、底板;13、支撑杆;14、第二支撑架;15、竖板;16、加热棒;17、吸湿干燥板;18、第三通孔;19、横板;20、第二内腔;21、第四通孔;22、吹风机;23、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吸水机构,吸水机构位于第一支撑架1上,吸水机构包括转轴2、电机5、负压风机8、加热棒16和吹风机22,转轴2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的内部,且转轴2之间通过输送带3相互连接,并且输送带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电机5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的外部,且电机5与转轴2的端部相互连接,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内腔6,且第一内腔6的顶部预留有第二通孔7,负压风机8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且负压风机8的顶部通过第一管道9与第一内腔6的底部相互连接,并且负压风机8的底部连接有软管10,而且软管10位于储水箱11的内部,储水箱11设置于底板12的顶部,且底板12通过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相互连接,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撑架14,且第二支撑架14顶部的下端面连接有竖板15,并且竖板15之间安装有加热棒16,加热棒1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横板19和吸湿干燥板17,并且横板19和吸湿干燥板17分别安装于竖板15之间,吸湿干燥板17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8,横板19的内部预留有第二内腔20,且第二内腔20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通孔21,吹风机22安装于竖板15顶部的上端面,且吹风机22通过第二管道23与第二内腔20的顶部相互连接。
使得湿气能够通过第一通孔4被负压风机8吸收,本实施案例,优选的,第一通孔4的直径设计为5mm,且第一通孔4均匀的分布在输送带3上。
增加了湿气吸收的面积,从而增加了湿气吸收的效率,本实施案例,优选的,第一内腔6与第二通孔7和第一管道9均为贯通连接,且第二通孔7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内腔6的顶部。
保证了一个储水箱11内部水加热后,能够使用另一储水箱11内部的水对湿气吸收,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持续使用,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储水箱11设置有两个,且储水箱11与底板12为卡合连接。
保证了第一支撑架1能够被稳定的支撑起来,从而便于保证了该装置能够稳定的工作,本实施案例,优选的,支撑杆13设置有四个,且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架1和底板12均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使得加热棒16、吸湿干燥板17和横板19能够被固定在第二支撑架14的内部,本实施案例,优选的,第二支撑架14与竖板15相互垂直设计,且竖板15关于第二支撑架1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使得吹风机22产生的风力能够穿过加热棒16,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加热棒16之间相互平行设计,且加热棒16之间的距离设计为5cm。
使得热气能够均匀的吹到潮湿的织带上,从而使得织带能够均匀干燥,本实施案例,优选的,第三通孔18设计为5mm,且第三通孔18均匀的分布在吸湿干燥板17上。
使得吹风机22产生的风力能够均匀的排出,本实施案例,优选的,第二内腔20与第四通孔21和第二管道23均为贯通连接,且第四通孔21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内腔20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启动加热棒16,使得加热棒16产生热量,接着启动吹风机22,此时吹风机22产生的风力通过第二管道23吹到第二内腔20的内部,然后通过第四通孔21均匀的排出,此时风力将加热棒16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三通孔18均匀的吹到输送带3上,接着启动电机5,接着电机5通过转轴2带动输送带3进行顺时针转动,接着将潮湿的织带放置到输送带3的左端,使得织带运输到第二支撑架14的内部,此时热量对潮湿的织带加热,产生湿气,然后启动负压风机8,此时负压风机8产生吸力,使得湿气通过第二通孔7、第一内腔6、第一管道9和软管10进入到储水箱11内部的冷却水中,使得湿气被吸收,从而避免了湿气直接排放,从而降低了厂房内生产设备生锈的几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吸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机构位于第一支撑架(1)上,所述吸水机构包括转轴(2)、电机(5)、负压风机(8)、加热棒(16)和吹风机(22),所述转轴(2)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的内部,且转轴(2)之间通过输送带(3)相互连接,并且输送带(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电机(5)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的外部,且电机(5)与转轴(2)的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内腔(6),且第一内腔(6)的顶部预留有第二通孔(7),所述负压风机(8)安装于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且负压风机(8)的顶部通过第一管道(9)与第一内腔(6)的底部相互连接,并且负压风机(8)的底部连接有软管(10),而且软管(10)位于储水箱(11)的内部,所述储水箱(11)设置于底板(12)的顶部,且底板(12)通过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撑架(14),且第二支撑架(14)顶部的下端面连接有竖板(15),并且竖板(15)之间安装有加热棒(16),所述加热棒(1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横板(19)和吸湿干燥板(17),并且横板(19)和吸湿干燥板(17)分别安装于竖板(15)之间,所述吸湿干燥板(17)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8),所述横板(19)的内部预留有第二内腔(20),且第二内腔(20)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通孔(21),所述吹风机(22)安装于竖板(15)顶部的上端面,且吹风机(22)通过第二管道(23)与第二内腔(20)的顶部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的直径设计为5mm,且第一通孔(4)均匀的分布在输送带(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6)与第二通孔(7)和第一管道(9)均为贯通连接,且第二通孔(7)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内腔(6)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1)设置有两个,且储水箱(11)与底板(12)为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设置有四个,且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架(1)和底板(12)均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4)与竖板(15)相互垂直设计,且竖板(15)关于第二支撑架(1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16)之间相互平行设计,且加热棒(16)之间的距离设计为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8)设计为5mm,且第三通孔(18)均匀的分布在吸湿干燥板(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20)与第四通孔(21)和第二管道(23)均为贯通连接,且第四通孔(21)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内腔(20)的底部。
CN201921570752.6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Active CN210663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0752.6U CN210663787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0752.6U CN210663787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3787U true CN21066378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0752.6U Active CN210663787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37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2237A (zh) * 2023-09-01 2023-12-15 泰州锦和温室设备有限公司 农副产品清洗干燥脱水装置
CN117232237B (zh) * 2023-09-01 2024-06-11 泰州锦和温室设备有限公司 农副产品清洗干燥脱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2237A (zh) * 2023-09-01 2023-12-15 泰州锦和温室设备有限公司 农副产品清洗干燥脱水装置
CN117232237B (zh) * 2023-09-01 2024-06-11 泰州锦和温室设备有限公司 农副产品清洗干燥脱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80170U (zh) 一种喷水织机干燥装置
CN109489380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纺织面料专用烘干设备
CN210663787U (zh) 一种第四延伸机吸水装置
CN212339825U (zh) 一种稻谷加工用快速干燥装置
CN112212627A (zh) 一种木制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2133230U (zh) 一种房屋施工用快速干燥装置
CN213642269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消毒装置
CN207214737U (zh) 一种镜片生产的烘干装置
CN209623295U (zh) 一种基于硅胶的太阳能、电能辅热的消防水带干燥装置
CN210051120U (zh) 一种医疗无纺布生产用的烘干装置
CN207933663U (zh) 一种纺织用具有消毒功能的加湿设备
CN208042720U (zh) 玻璃烘干机
CN111644357A (zh) 一种用于uvc led薄膜涂层连续固化装置
CN207035708U (zh) 一种用于塑料拉条的吹吸两用干燥机
CN218179420U (zh) 一种具有快速节能风道的消失模涂料烘干房
CN215209992U (zh) 一种地毯生产用清洗烘干装置
CN106915151B (zh) 印花面料的印花装置的吸尘机构
CN215412853U (zh) 一种硅胶烘干箱的换热装置
CN217818236U (zh) 一种高效导风冷却塔
CN220927202U (zh) 一种布料染色烘干装置
CN216060441U (zh) 一种消毒柜烘干装置
CN212611147U (zh) 一种喷水织机吸水装置
CN220524576U (zh) 一种墙纸生产干燥装置
CN216522919U (zh) 一种铁氧体基板烘干装置
CN210463793U (zh) 一种洁净型尾气处理电热鼓风干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Bao Yanlei

Inventor after: Tian Bing

Inventor after: Hu Yincui

Inventor after: Cheng Yaqi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j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Chenxu

Inventor before: Hu Yincui

Inventor before: Tian B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Tianyu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jing

Inventor before: Bao Ya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