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0773U - 废液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液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0773U
CN210660773U CN201921653575.8U CN201921653575U CN210660773U CN 210660773 U CN210660773 U CN 210660773U CN 201921653575 U CN201921653575 U CN 201921653575U CN 210660773 U CN210660773 U CN 210660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liquid
drainage
drainage tube
laye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35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洋
王冬霞
王蔚蔚
彭花花
周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535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0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0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07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液引流装置,包括废液吸收组件、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具有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连接的第一引流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引流管通过负压体连通的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形成有扩口结构,所述废液吸收组件部分嵌入所述扩口结构内;所述第一引流管的扩口结构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的配合一端的开口尺寸不小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的截面尺寸。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在吸收组件和第一引流管之间设计了扩口结构,并且将吸收组件部分嵌入该扩口结构内,以此保证渗液层渗出的废液能够被扩口结构完全吸收,提高废液收集效果。

Description

废液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各行各业在作业时都可能涉及到废液的引流排放,例如医疗领域中汽化电切液压、生产车间中的电切割等,都需要依靠水来不断冲洗,或者是在作业时有废液的渗出,为了确保作业正常进行,以及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在手术时,废液的产生会湿润手术台,影响到手术室的环境、以及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多数采用吸收层的方式吸收这部分废液,利用吸收和渗透的作用机理将废液逐渐引流至下方的引流机构内,并且在收集袋中集中收集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废液引流装置的吸收层和渗液层为相互复合的层状结构,将引流装置的引流管伸入渗液层内,随着吸收层的吸收,废液逐渐渗透至渗液层内,然后随着渗透废液会由引流管进入,并在引流装置的引导下排出并收集至收集袋中,以备后续集中处理。
现有技术的废液引流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漏液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引流管是直接插接于渗液层内,无法实际吸收全部的渗液,导致部分废液会从引流管的侧面渗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废液回收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对现有的废液引流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废液充分、结构新颖的废液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废液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
废液吸收组件,所述废液吸收组件与待吸液位置贴合,且待吸液位置的废液渗透入所述废液吸收组件内;
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具有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连接的第一引流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引流管通过负压体连通的第二引流管;
所述第一引流管形成有扩口结构,所述废液吸收组件部分嵌入所述扩口结构内;
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工艺下游连通有多个收集袋;
所述负压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负压体与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截止阀;
所述废液吸收组件上具有紧固机构,所述废液吸收组件通过所述紧固机构与待吸液位置固连;
所述第一引流管的扩口结构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的配合一端的开口尺寸不小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的截面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吸收组件包括吸收层、渗液层和防水层;
所述吸收层为聚丙烯层;
所述渗液层为硅酸分子筛层;
所述防水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所述废液吸收组件通过所述紧固机构与待吸液位置固连时,所述吸收层与待吸液位置接触;
所述废液吸收组件的渗液层嵌入所述第一引流管的扩口结构内;
所述防水层上部与所述吸收层的侧面粘贴固定,所述防水层的下部延伸至所述扩口结构的外壁并与所述扩口结构外壁粘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扩口结构为硅胶材质,且所述扩口结构的上端部分延伸至所述吸收层的侧面;
所述扩口结构的上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渗液层渗出废液的吸收部,所述扩口结构的下部形成为与所述吸收部一体式结构并倾斜延伸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引流管固连以与所述第一引流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机构为胶带或者系带。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体为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管;
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囊连通;
所述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气囊均为塑料材质;
所述第一引流管与所述连接管配合一端形成为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能够插接于所述连接管内部以与所述连接管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引流管与所述连接管配合一端形成为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插接端能够插接于所述连接管内部以与所述连接管形成间隙配合;
两根所述连接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流管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三通;
所述第二引流管通过所述三通连通有两根排液管;
所述排液管的输出端连通收集袋。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机构;
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排液管上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嵌有能够沿所述调节座长度方向滑动的调节轮;
所述调节座内形成有与所述调节轮滑动配合的倾斜滑轨;
所述调节轮与所述排液管接触并压持所述排液管,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轮的位置以调节压持所述排液管的程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液引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在吸收组件和第一引流管之间设计了扩口结构,并且将吸收组件部分嵌入该扩口结构内,以此保证渗液层渗出的废液能够被扩口结构完全吸收,提高废液收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组件和扩口结构均采用可产生形变的结构,能够适配不同待吸液位置的结构,方便与其接触和贴合,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液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液引流装置的扩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液引流装置的吸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废液吸收组件;2、扩口结构;3、紧固机构;4、第一引流管;5、第二引流管;6、负压体;7、三通;8、排液管;9、收集袋;
101、吸收层;102、渗液层;103、防水层;
201、吸收部;202、导流部;
601、连接管;602、截止阀;603、排气口;
801、流量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废液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
废液吸收组件1,废液吸收组件1与待吸液位置贴合,且待吸液位置的废液渗透入废液吸收组件1内;
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具有与废液吸收组件1连接的第一引流管4、以及与第一引流管4通过负压体6连通的第二引流管5;
第一引流管4形成有扩口结构2,废液吸收组件1部分嵌入扩口结构2内;
第二引流管5的工艺下游连通有多个收集袋9;
负压体6分别与第一引流管4和第二引流管5可拆卸连接,且负压体6与第一引流管4和第二引流管5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截止阀602;
废液吸收组件1上具有紧固机构3,废液吸收组件1通过紧固机构3与待吸液位置固连;
第一引流管4的扩口结构2与废液吸收组件1的配合一端的开口尺寸不小于废液吸收组件1的截面尺寸。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合工业领域、医疗领域的废液引流装置,其中废液吸收组件1主要与待吸液结构接触通过渗透的原理将废液吸收入废液吸收组件1内,随着作业人员操作负压体6能够为第一引流管4提供吸收动力,当废液进入到负压体6后,利用其上的排气口603排气形成于为接近大气压力的状态,就可以在液体自重作用下通过第二引流管5引导至下游的收集袋9中集中收集。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废液吸收组件1包括吸收层101、渗液层102和防水层103;
吸收层101为聚丙烯层;
渗液层102为硅酸分子筛层;
防水层103为聚四氟乙烯层;
废液吸收组件1通过紧固机构3与待吸液位置固连时,吸收层101与待吸液位置接触;
废液吸收组件1的渗液层102嵌入第一引流管4的扩口结构2内;
防水层103上部与吸收层101的侧面粘贴固定,防水层103的下部延伸至扩口结构2的外壁并与扩口结构2外壁粘贴固定。
本实施例具体介绍了废液吸收组件1的结构,其通过聚丙烯材质的吸收层101逐渐吸收待吸液位置渗出的废液,随着渗透进入渗液层102,然后操作上述的负压体6能够逐渐将废液引导至第一引流管4内,同时限定了扩口结构2与废液吸收组件1的嵌接关系,将废液吸收组件1的下部,即至少渗液层103完全嵌入到扩口结构2内,以此能够完全吸收渗出的废液,提高吸收效率。
优选的,上述的扩口结构2为硅胶材质,且扩口结构2的上端部分延伸至吸收层101的侧面;
扩口结构2的上部被配置为接收渗液层102渗出废液的吸收部201,扩口结构2的下部形成为与吸收部201一体式结构并倾斜延伸的导流部202,导流部202的输出端与第一引流管4固连以与第一引流管4连通。
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待吸液位置的结构有可能有变化,比如平面,或者曲面结构,而废液吸收组件1基于上述的材质选择其具有一定的可塑型性,能够通过弯折来改变形状,同时,扩口结构2也采用硅胶材质这类可以变形的结构能够随着废液吸收组件1的变形来改变形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需要根据待吸液位置的结构改变上述的形状以实现接触和贴合,因此在废液吸收组件1和扩口结构2嵌接时,再利用胶水将两者粘贴,以实现更加牢固的连接关系。
优选的,上述的紧固机构3为胶带或者系带。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负压体6为气囊,气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管601;
第一引流管4和第二引流管5通过连接管601与气囊连通;
第一引流管4、第二引流管5、气囊均为塑料材质;
第一引流管4与连接管601配合一端形成为第一插接端,第一插接端能够插接于连接管601内部以与连接管601形成间隙配合;
第二引流管5与连接管601配合一端形成为第二插接端,第二插接端能够插接于连接管601内部以与连接管601形成间隙配合;
两根连接管601上均安装有截止阀602。
本实施例具体介绍了引流组件的结构,其中,为了方便拆装,第一引流管4和第二引流管5与连接管601均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以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连接紧固。其上的负压体6为气囊,通过挤压气囊就可以在引流管内形成负压,使用时需要利用端盖先将排气口603封堵,然后再挤压气囊即可。
为了尽量多地收集废液,上述的第二引流管5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三通7;第二引流管5通过三通7连通有两根排液管8;排液管8的输出端连通收集袋9。
考虑到需要控制收集袋9中进液的速率问题,本实施例中排液管8上安装有流量调节机构801;
流量调节机构801包括安装于排液管8上的调节座,调节座内嵌有能够沿调节座长度方向滑动的调节轮;
调节座内形成有与调节轮滑动配合的倾斜滑轨;
调节轮与排液管8接触并压持排液管8,通过调节调节轮的位置以调节压持排液管8的程度。
流量调节机构801的结构选用医用吊瓶中流量调节件,其通过调节轮的滚动改变挤压排液管8的程度,以此来实现调节流量的目的,操作十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液引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在废液吸收组件1和第一引流管4之间设计了扩口结构2,并且将废液吸收组件1部分嵌入该扩口结构2内,以此保证渗液层102渗出的废液能够被扩口结构2完全吸收,提高废液收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废液吸收组件1和扩口结构2均采用可产生形变的结构,能够适配不同待吸液位置的结构,方便与其接触和贴合,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废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引流装置包括:
废液吸收组件(1),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与待吸液位置贴合,且待吸液位置的废液渗透入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内;
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具有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连接的第一引流管(4)、以及与所述第一引流管(4)通过负压体(6)连通的第二引流管(5);
所述第一引流管(4)形成有扩口结构(2),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部分嵌入所述扩口结构(2)内;
所述第二引流管(5)的工艺下游连通有多个收集袋(9);
所述负压体(6)分别与所述第一引流管(4)和第二引流管(5)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负压体(6)与所述第一引流管(4)和第二引流管(5)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截止阀(602);
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上具有紧固机构(3),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通过所述紧固机构(3)与待吸液位置固连;
所述第一引流管(4)的扩口结构(2)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的配合一端的开口尺寸不小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的截面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包括吸收层(101)、渗液层(102)和防水层(103);
所述吸收层(101)为聚丙烯层;
所述渗液层(102)为硅酸分子筛层;
所述防水层(103)为聚四氟乙烯层;
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通过所述紧固机构(3)与待吸液位置固连时,所述吸收层(101)与待吸液位置接触;
所述废液吸收组件(1)的渗液层(102)嵌入所述第一引流管(4)的扩口结构(2)内;
所述防水层(103)上部与所述吸收层(101)的侧面粘贴固定,所述防水层(103)的下部延伸至所述扩口结构(2)的外壁并与所述扩口结构(2)外壁粘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结构(2)为硅胶材质,且所述扩口结构(2)的上端部分延伸至所述吸收层(101)的侧面;
所述扩口结构(2)的上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渗液层(102)渗出废液的吸收部(201),所述扩口结构(2)的下部形成为与所述吸收部(201)一体式结构并倾斜延伸的导流部(202),所述导流部(20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引流管(4)固连以与所述第一引流管(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3)为胶带或者系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体(6)为气囊,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管(601);
所述第一引流管(4)和第二引流管(5)通过所述连接管(601)与所述气囊连通;
所述第一引流管(4)、第二引流管(5)、气囊均为塑料材质;
所述第一引流管(4)与所述连接管(601)配合一端形成为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能够插接于所述连接管(601)内部以与所述连接管(601)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引流管(5)与所述连接管(601)配合一端形成为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插接端能够插接于所述连接管(601)内部以与所述连接管(601)形成间隙配合;
两根所述连接管(601)上均安装有截止阀(6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管(5)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三通(7);
所述第二引流管(5)通过所述三通(7)连通有两根排液管(8);
所述排液管(8)的输出端连通收集袋(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8)上安装有流量调节机构(801);
所述流量调节机构(801)包括安装于所述排液管(8)上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嵌有能够沿所述调节座长度方向滑动的调节轮;
所述调节座内形成有与所述调节轮滑动配合的倾斜滑轨;
所述调节轮与所述排液管(8)接触并压持所述排液管(8),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轮的位置以调节压持所述排液管(8)的程度。
CN201921653575.8U 2019-09-30 2019-09-30 废液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0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575.8U CN210660773U (zh) 2019-09-30 2019-09-30 废液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575.8U CN210660773U (zh) 2019-09-30 2019-09-30 废液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0773U true CN21066077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1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357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0773U (zh) 2019-09-30 2019-09-30 废液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07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138A (zh) * 2022-01-19 2022-05-13 广东中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架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5403120A (zh) * 2021-05-27 2022-11-29 厦门大学 生物安全废液收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120A (zh) * 2021-05-27 2022-11-29 厦门大学 生物安全废液收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484138A (zh) * 2022-01-19 2022-05-13 广东中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架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484138B (zh) * 2022-01-19 2024-03-26 广东中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架设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60773U (zh) 废液引流装置
CN101720242A (zh) 用降压处理创面的装置
CN20533911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洞巾
CN201481876U (zh) 医用阻水透气外引流袋
CN205885668U (zh) 一种超快吸收防漏卫生巾
CN212321392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抗渗漏检测装置
CN205322867U (zh) 尿液接收装置
CN206355230U (zh) 一种便携持续氧气供应和液体收集机
CN202235702U (zh) 防侧漏颅脑手术切口保护贴膜
CN216319442U (zh) 一种防漏导尿管
CN213952445U (zh) 一种地表径流初期污染的源头削减装置
CN212855306U (zh) 一种反渗透膜固定装置
CN219230336U (zh) 一种婴儿接尿袋
CN217566564U (zh) 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CN207012359U (zh) 一种无管引流装置
CN215424029U (zh) 一种带有负压引流装置的吸水垫
CN215273944U (zh) 一种透气防漏的复合膜
CN220338436U (zh) 一种可防止下级抽汽的排挤影响的高压加热器疏水系统
CN217040512U (zh) 一种吸收体快速超导液卫生巾
CN213589300U (zh) 一种负压拔罐器
CN215691033U (zh) 一种用于负压引流球与引流管连接处的防弯折装置
CN215802151U (zh) 一种水封集合器
CN202036667U (zh) 一种新型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N216222027U (zh) 一种纸尿裤吸收芯体
CN209907613U (zh) 一种落水口专用防水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