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8615U -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8615U
CN210658615U CN201920897436.3U CN201920897436U CN210658615U CN 210658615 U CN210658615 U CN 210658615U CN 201920897436 U CN201920897436 U CN 201920897436U CN 210658615 U CN210658615 U CN 210658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grid
fixed
pon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74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海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jia Qingshui (xiam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jia Qingshui (xiam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jia Qingshui (xiam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jia Qingshui (xiam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74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8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8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8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领域,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初级沉池、降解池、二级沉池、过滤池、以及消毒池,初级沉池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泥管,第一排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污泥池,二级沉池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泥管,第二排泥管的一端与污泥池固定连通,初级沉池和二级沉池的内壁均固定有放置块,初级沉池的放置块上放置有第一格栅,二级沉池的放置块上放置有第二格栅,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顶部均固定有伸缩杆,初级沉池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污管,消毒池的下部固定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可对市政污水进行多级处理,满足市政污水处理多变性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日用水量急剧增加,全国的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长。水质污染情况十分严峻,导致城市雨水资源短缺,这不仅制约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健康。市政污水主要包括部分工业污水、医院污水及生活污水等等,市政污水的水质变化大,且市政污水中大多含有有机污染物,直接排放到会导致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破坏水中生态系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可对市政污水进行多级处理,满足市政污水处理多变性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初级沉池、降解池、二级沉池、过滤池、以及消毒池,初级沉池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泥管,第一排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污泥池,二级沉池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泥管,第二排泥管的一端与污泥池固定连通,初级沉池和二级沉池的内壁均固定有放置块,初级沉池的放置块上放置有第一格栅,二级沉池的放置块上放置有第二格栅,第一格栅的孔径大于第二格栅的孔径,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顶部均固定有伸缩杆,初级沉池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污管,进污管位于第一格栅的上部,消毒池的下部固定有排水管。
优选地,降解池内部的左侧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有阴极板,降解池内部的右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固定有阳极板,降解池的右侧壁固定有曝气装置,降解池的内部设有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位于阴极板和阳极板的下方,穿孔曝气管的右端穿过降解池与曝气装置固定连通。
优选地,阴极板为带催化剂涂层的不锈钢电极板,阳极板为带催化剂涂层的石墨电极板。
优选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和陶瓷膜,陶瓷膜位于活性炭层的下方。
优选地,消毒池内部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线灯管。
优选地,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均为尼龙格栅。
优选地,第一格栅的孔径为15~45mm,第二格栅的孔径为5~10mm。
优选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有把手。
优选地,初级沉池和降解池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降解池和二级沉池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二级沉池和过滤池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
优选地,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三连接管连通、以及第四连接管上均连通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可对污水进行杂物分离、污泥沉淀、有机物降解、除臭、除色、除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并消毒处理,并且降解池的氧化能力强,反应温和,由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均放置在放置块上,结合伸缩杆可方便将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取出,以便于清理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上的杂物,并且便于清理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防止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初级沉池,2-降解池,3-二级沉池,4-过滤池,5-消毒池,6-第一排泥管,7-污泥池,8-第二排泥管,9-放置块,10-第一格栅,11-第二格栅,12-进污管,13-排水管,14-第一连接杆,15-阴极板,16-第二连接杆,17-阳极板,18-曝气装置,19-穿孔曝气管,20-活性炭层,21-陶瓷膜,22-紫外线灯管,23-把手,24-第一连接管,25-第二连接管,26-第三连接管,27-第四连接管,28-水泵,29-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初级沉池1、降解池2、二级沉池3、过滤池4、以及消毒池5,初级沉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泥管6,第一排泥管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污泥池7,二级沉池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泥管8,第二排泥管8的一端与污泥池7固定连通,初级沉池1和二级沉池3的内壁均固定有放置块9,放置块9分别设置在初级沉池1和二级沉池3的左右两侧壁上,初级沉池1的放置块9上放置有第一格栅10,二级沉池3的放置块9上放置有第二格栅11,第一格栅10与初级沉池1滑动配合,第二格栅11与二级沉池3滑动配合,第一格栅10的孔径大于第二格栅11的孔径,第一格栅10和第二格栅11的顶部均固定有伸缩杆29,初级沉池1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污管12,进污管12位于第一格栅10的上部,消毒池5的下部固定有排水管13,初级沉池1和降解池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24连通,降解池2和二级沉池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25连通,二级沉池3和过滤池4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26连通,过滤池4和消毒池5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27连通,第一连接管24连通、第二连接管25连通、第三连接管26连通、以及第四连接管27上均连通有水泵28,通过水泵28实现污水的输送,市政污水通过进污管12排入初级沉池1内,较大的杂物被第一格栅10过滤,从初级沉池1出来的污水进入降解池2内对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处理,从降解池2出来的污水进入二级沉池3,通过第二格栅11进行二次过滤,初级沉池1和二级沉池3沉淀的污泥分别通过第一排泥管6和第二排泥管8排至污泥池7内,从二级沉池3出来的污水进入过滤池4内进行除色、除臭、过滤悬浮物、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从过滤池4出来的污水进入消毒池5内进行消毒后通过排水管13排出。由于第一格栅10和第二格栅11均放置在放置块9上,结合伸缩杆29可方便将第一格栅10和第二格栅11取出,以便于清理第一格栅10和第二格栅11上的杂物,并且便于清理第一格栅10和第二格栅11,防止堵塞。
进一步的,降解池2内部的左侧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4的右端固定有阴极板15,降解池2内部的右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6的左端固定有阳极板17,降解池2的右侧壁固定有曝气装置18,降解池2的内部设有穿孔曝气管19,穿孔曝气管19位于阴极板15和阳极板17的下方,穿孔曝气管19的右端穿过降解池2与曝气装置18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电源进行供电,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在流电源供应的电子、空气中的氧气及催化剂涂层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催化生产大量羟基自由基,利用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可直接使得一些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作用,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或直接氧化为二氧化碳及水,该反应的氧化能力强,且反应温和,通过曝气装置18和穿孔曝气管19向降解池2内供氧。
进一步的,阴极板15为带催化剂涂层的不锈钢电极板,阳极板17为带催化剂涂层的石墨电极板,其中,涂层所用的催化剂为TiO2,
进一步的,过滤池4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20和陶瓷膜21,陶瓷膜21位于活性炭层20的下方,通过活性炭起到除臭、除色的效果,并通过陶瓷膜21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和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
进一步的,消毒池5内部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线灯管22,通过紫外线灯管22对消毒池5内的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进一步的,第一格栅10和第二格栅11均为尼龙格栅,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格栅10的孔径为15~45mm,第二格栅11的孔径为5~10mm。
进一步的,伸缩杆29的顶部固定有把手23,把手23更方便拉动伸缩杆2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连通的初级沉池、降解池、二级沉池、过滤池、以及消毒池;
所述初级沉池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排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污泥池,所述二级沉池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污泥池固定连通;
所述初级沉池和所述二级沉池的内壁均固定有放置块,所述初级沉池的所述放置块上放置有第一格栅,所述二级沉池的所述放置块上放置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格栅的孔径,所述第一格栅和所述第二格栅的顶部均固定有伸缩杆;
初级沉池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污管,所述进污管位于所述第一格栅的上部,所述消毒池的下部固定有排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解池内部的左侧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固定有阴极板;
所述降解池内部的右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固定有阳极板;
所述降解池的右侧壁固定有曝气装置,所述降解池的内部设有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位于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的下方,所述穿孔曝气管的右端穿过所述降解池与所述曝气装置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板为带催化剂涂层的不锈钢电极板;
所述阳极板为带催化剂涂层的石墨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池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层和陶瓷膜,所述陶瓷膜位于所述活性炭层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毒池内部的上壁固定有若干紫外线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格栅和所述第二格栅均为尼龙格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格栅的孔径为15~45mm,第二格栅的孔径为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沉池和所述降解池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
所述降解池和所述二级沉池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
所述二级沉池和所述过滤池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
所述过滤池和所述消毒池之间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以及第四连接管上均连通有水泵。
CN201920897436.3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658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7436.3U CN210658615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7436.3U CN210658615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8615U true CN210658615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7436.3U Active CN210658615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8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16651U (zh) 一种多级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11111596U (zh) 地上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1592174B (zh) 一种排放口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10066074A (zh) 一种生活污水回用处理装置
WO2014205588A1 (es) Tratamiento para aguas residuales de origen domiciliario e industrial
CN211871746U (zh) 一种mbr生物膜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CN210658615U (zh) 一种市政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10590080A (zh) 一种生物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11312808U (zh) 一种粪污清理车
CN202643507U (zh) 一种免化粪池高效流化态废水处理装置
CN102001768B (zh) 一体化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10215080U (zh) 一种自循环水冲移动式厕所
CN208916954U (zh) 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的移动床氧化反应器
CN206940686U (zh) 一种太阳能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1469554A (zh) 居民小区水循环处理系统
CN208008607U (zh) 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模块及设备
CN205473248U (zh) 一种新型的地埋一体化污水净化装置
CN212833315U (zh) 一种用于模块化房屋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3141745U (zh) 一种污泥循环减量系统
CN219098913U (zh) 一种三池化粪污水处理装置
CN216039163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净化槽
CN108840514A (zh) 一种干旱地区湿地干湿交替生态修复系统
CN220520232U (zh) 一种光电结合催化的废水处理设备
CN211141823U (zh) 一种一体化微生物循环水处理装置
CN21905869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生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