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7857U -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7857U
CN210657857U CN201921272211.5U CN201921272211U CN210657857U CN 210657857 U CN210657857 U CN 210657857U CN 201921272211 U CN201921272211 U CN 201921272211U CN 210657857 U CN210657857 U CN 210657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wall
plate
section
bottom plat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22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雪兵
王金龙
吕延豪
王文辉
游龙飞
赵星
张婕
郑凯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22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7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7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7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包括底板、道床结构、端墙和两个侧墙,道床结构的上表面的高度沿着从隧道段和高架段的方向逐渐增大,道床结构的上表面铺设有轨道,若轨面与底板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不大于设定值h1,则道床结构为整体道床;若轨道上表面与底板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大于设定值h1,则道床结构包括整体道床部分、支撑道床结构板、中隔墙和隔墙中板,轨面离该底板设定距离h1的位置的正下方竖直设置中隔墙;支撑道床结构板、端墙、底板、中隔墙及两个侧墙所围空间内设有素混凝土回填层和多个隔墙中板。本实用新型施工回填方便,强度高,满足列车从地面隧道内出来时对地面结构段的冲力。

Description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问题成为了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是其重要核心,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才能更好的保障城市轨道的布局更加规范,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中心区一般采用地下隧道方式敷设,在郊区或有场地条件的地段采用地上高架方式敷设,地下隧道设置在路面下,其包括暗埋段和敞口段,而地下隧道与地上高架之间的过渡段一般采取路基方式,路基方式一般采用碎石道床结构形式,通过碎石道床结构将敞口段和高架段连接在一起,而碎石道床结构的坡底设置排水沟和围墙,其路基断面大,占地面积大,路基地基处理范围大、景观效果差、对周边环境影响大、运营维护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其占地面积小而且,而且能满足结构沉降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用于连接隧道段和高架段,该地面结构段包括底板、道床结构、端墙和两个侧墙,该底板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侧墙均竖直设置在该底板上并且它们相互平行,该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根工程桩,该底板靠近高架段的一端竖直设置所述端墙,该端墙与每个所述侧墙分别垂直并且与每个所述侧墙均连接,该道床结构设置在该底板上,该道床结构的上表面的高度沿着从隧道段和高架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道床结构的上表面铺设有轨道,其中,
若该轨道的上表面也即轨面与该底板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不大于设定值h1,则该道床结构为整体道床,并且该道床结构与端墙靠近隧道段的一侧抵接;
若该轨道的上表面也即轨面与该底板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大于设定值h1,则该道床结构包括整体道床部分、支撑道床结构板、中隔墙和隔墙中板,轨面离该底板设定距离h1的位置的正下方竖直设置所述中隔墙,该中隔墙与每个所述侧墙分别垂直并且与每个所述侧墙均连接,该整体道床部分与该中隔墙靠近隧道段的一侧抵接,该支撑道床结构板与该整体道床部分靠近高架段的一侧连接并且它们的上表面共同承接所述轨道,该中隔墙的顶端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连接而底端与底板连接,该端墙的顶端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靠近高架段的一端连接;此外,所述支撑道床结构板、端墙、底板、中隔墙及两个侧墙所围空间内设置有素混凝土回填层和多个梯形的隔墙中板,该素混凝土回填层铺设在该底板上,所述隔墙中板竖直设置,所述隔墙中板与中隔墙、支撑道床结构板、端墙和素混凝土回填层分别连接,该素混凝土回填层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之间的空间通过这些隔墙中板分隔成多个空腔。
优选地,所述隔墙中板与每个所述侧墙分别平行。
优选地,所述支撑道床结构板在对应于所述空腔的位置设置有便于进入空腔的检修孔。
优选地,所述隔墙中板上设置有通道,以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
优选地,所述侧墙上设置有泄水孔。
优选地,还包括防抛网、雨棚或声屏障,该防抛网、雨棚或声屏障通过两个所述侧墙共同承接。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的地面结构段的形式,以道床结构的轨道的轨面的最高点与地面的距离关系来设置道床结构的结构,道床结构可以为整体道床,也可以采用整体道床与悬空的道床层相结合的复合结构,特别在复合结构中,小于设定距离的一侧采用了素混凝土来进行填充形成整体道床部分,其施工回填方便,而且强度高,可以满足列车刚从地面隧道内出来时对地面结构段的冲力,而在大于设定距离的一侧则设置了悬空的支撑道床结构板及支撑道床结构板下方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可以减少素混凝土的使用量及有效改善道床结构的沉降问题,而且在大于设定距离的一侧也设置了素混凝土回填层,提高了结构强度;此外,在底板上还设置了工程桩,可以满足地面结构段的沉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地面结构段连接地面隧道段和高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面结构段的两个不同横断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图3,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地面结构段的纵向沿左右方向延伸,该地面结构段用于连接该地面结构段左侧的隧道段和右侧的高架段,该地面结构段包括底板1、道床结构2、端墙3和两个侧墙,这两个侧墙布置在前后方向,分别为前侧墙4和后侧墙5,该底板1水平设置,所述前侧墙4和后侧墙5均设置在该底板1上并且两者相互平行,前侧墙4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掖角,后侧墙5与底板1之间也设置有掖角,该底板1的上表面与地面结构段旁边的地面平齐而下表面设置有多根工程桩6,工程桩6可以满足地面结构段的沉降要求,该底板1靠近高架段的一端竖直设置所述端墙,该端墙3的前端与前侧墙4接触而后端与后侧墙5接触,该道床结构2设置在底板1上,该道床结构2的上表面的高度沿着从左至右的方向(从隧道段至高架段的方向)逐渐增大,底板1、道床结构2、端墙3、前侧墙4和后侧墙5所围成的形状呈三棱柱形状,所述道床结构2上设置有轨道,其中,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若该轨道的上表面也即轨面7与该底板1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hmax即图1中轨面7的右端与地面的距离)大于设定值h1,则该道床结构2包括整体道床部分15、支撑道床结构板16、中隔墙8和隔墙中板10,该轨面离该底板设定距离h1的位置的正下方竖直设置所述中隔墙8,该中隔墙8与前侧墙4和后侧墙5分别垂直并且与前侧墙4和后侧墙5均连接;该整体道床部分15与该中隔墙8的左侧抵接并且通过该底板1承接,相当于是以中隔墙8为界将道床结构2分隔成整体道床部分15和悬空的支撑道床结构板16,该支撑道床结构板16与该整体道床部分15靠近高架段的一侧连接并且它们的上表面共同承接所述轨道,整体道床部分15的整体强度较高,可以承受列车刚从隧道出来时的冲力,该中隔墙8的顶端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16连接而底端与底板1连接,该中隔墙8的前端与前侧墙4接触而后端与后侧墙5接触;该端墙3的顶端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16靠近高架段的一端连接;
所述支撑道床结构板16、端墙3、底板1、中隔墙8、前侧墙4和后侧墙5所围空间内设置有素混凝土回填层9和多个隔墙中板10,该素混凝土回填层9铺设在该底板1上,每个隔墙中板10均竖直设置且呈梯形,并且梯形的隔墙中板10的四条边分别与中隔墙8、支撑道床结构板16、端墙3和素混凝土回填层9连接,所述隔墙中板10与每个所述侧墙分别平行;该素混凝土回填层9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16之间的空间通过这些隔墙中板10分隔成多个空腔11。这些空腔11结构是通过隔墙中板10来支承道床结构2,采用空腔11的结构可以有效节约素混凝土的使用量,而且还可以防止全部采用素混凝土做成整体道床而产生的沉降问题。此外,这些空腔11的存在还可以使得列车进入高架段前能有一个缓冲,使得列车平稳进入高架段,防止对高架段的振动造成的不利影响而降低高架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支撑道床结构板16在对应于所述空腔11的位置设置有便于进入空腔11的检修孔12,所述隔墙中板10上设置有通道13,以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11,以方便工作人员从道床结构2上进入空腔11内进行检修。
进一步,所述前侧墙4或后侧墙5上设置有泄水孔14,可以将空腔11内的水引到地面结构段外面。
进一步,当仅有安全防护需要时,可在地面结构侧墙上设置防抛(爬)网或雨棚;当有环境噪音限制要求时,可在地面结构侧墙上设置声屏障,兼顾防抛(爬)网或雨棚作用。当周边景观要求较高时,可在侧墙外挂预制带有图案的构件,已满足景观要求。该防抛网、雨棚或声屏障通过所述前侧墙4和后侧墙5共同承接。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序大致如下:
1)从地面施工工程桩6,作为地面结构段上部结构的基础。
2)对于轨面7高出地面小于h1=3m的地方:先施工底板1、前侧墙4和后侧墙5,底板1上部回填素混凝土,侧墙顶部埋设好防抛(爬)网或雨棚预埋件。
3)对于轨面7高出地面不小于h1=3m的地方:依次施工底板1、前侧墙4和后侧墙5下部、中隔墙8、隔墙中板10、前侧墙4和后侧墙5,前侧墙4和后侧墙5顶埋设好防抛(爬)网或雨棚预埋件。
4)安装前侧墙4和后侧墙5顶部的声屏障或防抛(爬)网,以及在前侧墙4和后侧墙5上外挂带有图案的预制件。
此外,作为另一种方案,若轨道的上表面也即轨面7离该底板1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hmax即轨面7的靠近高架段的一端与地面的距离)不大于设定值h1,则该道床结构2为整体道床,并且该道床结构2与端墙3靠近隧道段的一侧抵接,则道床结构2内部不再设置有空腔11、中隔墙8和隔墙中板10等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用于连接隧道段和高架段,其特征在于,该地面结构段包括底板、道床结构、端墙和两个侧墙,该底板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侧墙均竖直设置在该底板上并且它们相互平行,该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根工程桩,该底板靠近高架段的一端竖直设置所述端墙,该端墙与每个所述侧墙分别垂直并且与每个所述侧墙均连接,该道床结构设置在该底板上,该道床结构的上表面的高度沿着从隧道段和高架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道床结构的上表面铺设有轨道,其中,
若该轨道的上表面也即轨面与该底板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不大于设定值h1,则该道床结构为整体道床,并且该道床结构与端墙靠近隧道段的一侧抵接;
若该轨道的上表面也即轨面与该底板的距离的最大值hmax大于设定值h1,则该道床结构包括整体道床部分、支撑道床结构板、中隔墙和隔墙中板,轨面离该底板设定距离h1的位置的正下方竖直设置所述中隔墙,该中隔墙与每个所述侧墙分别垂直并且与每个所述侧墙均连接,该整体道床部分与该中隔墙靠近隧道段的一侧抵接,该支撑道床结构板与该整体道床部分靠近高架段的一侧连接并且它们的上表面共同承接所述轨道,该中隔墙的顶端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连接而底端与底板连接,该端墙的顶端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靠近高架段的一端连接;此外,所述支撑道床结构板、端墙、底板、中隔墙及两个侧墙所围空间内设置有素混凝土回填层和多个梯形的隔墙中板,该素混凝土回填层铺设在该底板上,所述隔墙中板竖直设置,所述隔墙中板与中隔墙、支撑道床结构板、端墙和素混凝土回填层分别连接,该素混凝土回填层与该支撑道床结构板之间的空间通过这些隔墙中板分隔成多个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中板与每个所述侧墙分别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道床结构板在对应于所述空腔的位置设置有便于进入空腔的检修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中板上设置有通道,以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设置有泄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抛网、雨棚或声屏障,该防抛网、雨棚或声屏障通过两个所述侧墙共同承接。
CN201921272211.5U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Active CN210657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2211.5U CN210657857U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2211.5U CN210657857U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7857U true CN21065785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2211.5U Active CN210657857U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78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650A (zh) * 2019-08-07 2019-11-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8650A (zh) * 2019-08-07 2019-11-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CN110468650B (zh) * 2019-08-07 2024-08-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494B (zh) 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110578339B (zh) 一种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的施工方法
CN209989833U (zh) 装配式预制交错组合挡墙
CN111997084A (zh) 内嵌挡土板的框构式桩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865850U (zh) 近端头井盾构隧道上基坑开挖支护结构
CN108708290B (zh) 小半径铁路曲线单元的箱桥架空结构及现浇施工方法
CN210657857U (zh)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CN214614086U (zh) 一种双层栈桥式逆作法基坑围护体系
CN212714296U (zh) 一种箱式路基与桥梁过渡结构
CN110468650B (zh) 一种桥隧过渡的地面结构段
CN210529471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电缆上桥包墩
CN210597377U (zh) 一种综合管廊与地铁车站的共建结构
CN210507214U (zh) 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
CN207176737U (zh) 一种斜井机械式地下停车场
CN114961772A (zh) 一种地铁车站与隧道结合的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86977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的逆序施工方法
CN210117646U (zh) 一种用于高填方既有铁路线上的框架桥
CN211948551U (zh) 一种地下停车库与城市隧道合建结构
CN210134293U (zh) 水平格构式预制拼装节段及其拼装而成的高铁路基
CN205012221U (zh) 一种适合中小跨度桥梁的嵌入式轨道结构
CN107859060A (zh) 一种斜井机械式地下停车场
CN108923344B (zh) 一种基于储能式有轨电车工程的综合管线布置结构
CN207295774U (zh) 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
CN205934592U (zh) 铁路客货线路排水隔离一体化装置
CN211285691U (zh) 一种地铁与国铁并行段综合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