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5704U -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5704U
CN210655704U CN201921433063.0U CN201921433063U CN210655704U CN 210655704 U CN210655704 U CN 210655704U CN 201921433063 U CN201921433063 U CN 201921433063U CN 210655704 U CN210655704 U CN 210655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ide plate
assembly
rotatably connected
cab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30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毅
杜光乾
谭旭升
吕小兵
李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mingwe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minwell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minwell Robo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minwell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30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5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5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5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缆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可拆卸连接;线缆组件,其一端与第一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用于收纳线缆;往复丝杆组件,安装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用于拉直线缆往复运动以使线缆成排绕接线缆组件,并计算绕接线缆的长度;驱动组件,设置于线缆组件内,用于驱动线缆组件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同步转动;控制组件,设置于线缆组件内,用于接收往复丝杆组件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驱动组件的工作,以使线缆组件自动收放线缆。通过控制组件接收往复丝杆组件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驱动组件的工作,使线缆组件自动收放线缆,体积轻便,便于运输,提高了缆车的光纤传输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缆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智能探测机器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智能探测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在一些人力无法获取的特殊环境下,可通过控制机器人来进行相关性的任务工作。比如在空间狭小的电缆沟中进行线缆巡视,对管径较小的管道进行内部检查,在易燃易爆环境下进行安全巡检等。通过控制机器人进行工作既可以保证在特殊环境下的人身安全,又可以多功能、全方位的掌握探测数据,使得探测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现有技术中,探测机器人在进行管道内部的探测检查时,通常人为的在管道外远程控制探测机器人进行探测工作,并通过与机器人电性连接的线缆来传输光影信号,再经过线缆车传至终端,人只需通过远程终端(计算机、平板电脑)即可获取管内情报。但现有技术的线缆车需要给探测机器人传输信号的同时还要给机器人提供电能,而电能在线缆电阻上的损耗非常大,降压也非常严重,因而导致探测机器人无法长距离作业,通常只能满足200米以内的探测。同时,由于需要给机器人提供电能,必须携带着大容量的电源,导致缆车极其笨重,携带不方便且具有危险性。
因此,如何提高缆车的光纤传输距离及便携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缆车的光纤传输距离及便携性。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可拆卸连接;线缆组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用于收纳线缆;往复丝杆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用于拉直线缆往复运动以使线缆成排绕接所述线缆组件,并计算绕接线缆的长度;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线缆组件内,用于驱动所述线缆组件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同步转动;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线缆组件内,用于接收所述往复丝杆组件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的工作,以使所述线缆组件自动收放线缆。
可选地,还包括:锁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用于限制所述线缆组件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同步转动,以将所述线缆组件锁紧于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线缆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线缆组件固定连接;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线缆组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缆盘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缆盘锁,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其一端插入所述缆盘扣,以使所述线缆组件锁紧于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缆盘,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用于收纳线缆;第一旋转轴,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缆盘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轴,其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缆盘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往复丝杆组件包括:丝杆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安装板,与所述丝杆架滑动连接;尼龙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滚动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计数编码器,与所述安装板通过扭簧固定连接;计数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计数编码器,所述计数轮与所述尼龙轮形成压紧通道,以使线缆穿过压紧通道。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线缆组件内;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用于驱动所述线缆组件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进行同步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无刷电机。
可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池盒,设置于所述线缆组件内,用于提供电能;主板,设置于所述电池盒的一侧,与所述电池盒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往复丝杆组件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线缆组件用于收纳线缆,往复丝杆组件用于拉直线缆往复运动以使线缆成排绕接线缆组件,并计算绕接线缆的长度,通过控制组件接收往复丝杆组件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驱动组件的工作,以使线缆组件自动收放线缆,体积轻便,便于运输,提高了缆车的光纤传输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线缆组件;31、缆盘;32、第一旋转轴;33、第二旋转轴;4、往复丝杆组件;41、丝杆架;42、安装板;43、尼龙轮;44、滚动轴承;45、计数编码器;46、计数轮;5、驱动组件;51、安装座;52、驱动电机;6、控制组件;61、电池盒;62、主板;7、锁紧组件;71、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缆盘扣;74、缆盘锁;8、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线缆组件3、往复丝杆组件4、驱动组件5与控制组件6;第二侧板2与第一侧板1可拆卸连接;线缆组件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转动连接,线缆组件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线缆组件3用于收纳线缆;往复丝杆组件4安装于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之间,往复丝杆组件4用于拉直线缆往复运动以使线缆成排绕接线缆组件3,并计算绕接线缆的长度;驱动组件5设置于线缆组件3内,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线缆组件3在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上同步转动;控制组件6设置于线缆组件3内,控制组件6用于接收往复丝杆组件4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驱动组件5的工作,以使线缆组件3自动收放线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侧板1上设置有用于收放线缆的开关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侧板1为可拆卸结构,第二侧板2为一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线缆组件3用于收纳线缆,往复丝杆组件4用于拉直线缆往复运动以使线缆成排绕接线缆组件3,并计算绕接线缆的长度,通过控制组件6接收往复丝杆组件4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驱动组件5的工作,以使线缆组件3自动收放线缆,体积轻便,便于运输,提高了缆车的光纤传输距离。
如图1所示,还包括:锁紧组件7,设置于第二侧板2上,用于限制线缆组件3在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上的同步转动,以将线缆组件3锁紧于第二侧板2。
如图1所示,锁紧组件7包括: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缆盘扣73与缆盘锁74,第一齿轮71设置于第二侧板2靠近线缆组件3的一侧,第一齿轮71与线缆组件3固定连接;第二齿轮72设置于第二侧板2靠近线缆组件3的一侧,第二齿轮72与第一齿轮71啮合;缆盘扣73设置于第二侧板2上,缆盘扣73的一端与第二齿轮72固定连接,缆盘扣73的中部与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缆盘锁74转动连接于第二侧板2,缆盘锁74的一端插入缆盘扣73,以使线缆组件3锁紧于第二侧板2。
如图1和图2所示,线缆组件3包括:缆盘31、第一旋转轴32与第二旋转轴33,其中:缆盘31设置于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之间,缆盘31用于收纳线缆;第一旋转轴32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32的另一端与缆盘31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轴33的一端与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轴33的另一端与缆盘31转动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往复丝杆组件4包括:丝杆架41、安装板42、尼龙轮43、滚动轴承44、计数编码器45与计数轮46,丝杆架4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固定连接,丝杆架4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安装板42与丝杆架41滑动连接;尼龙轮43设置于安装板42相对于第一侧板1的一侧,尼龙轮43与安装板42固定连接;滚动轴承44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2上;计数编码器45与安装板42通过扭簧固定连接;计数轮46转动连接于计数编码器45,计数轮46与尼龙轮43形成压紧通道,以使线缆穿过压紧通道。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安装座51与驱动电机52,安装座51固定连接于线缆组件3内;驱动电机52设置于安装座51上,驱动电机52用于驱动线缆组件3在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上进行同步转动。
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52为无刷电机。
如图2所示,控制组件6包括:电池盒61与主板62,电池盒61设置于线缆组件3内,电池盒61用于提供电能;主板62设置于电池盒61的一侧,主板62与电池盒61电连接,主板62用于接收往复丝杆组件4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驱动组件5的工作。
工作原理:线缆组件3用于收纳线缆,往复丝杆组件4用于拉直线缆往复运动以使线缆成排绕接线缆组件3,并计算绕接线缆的长度,通过控制组件6接收往复丝杆组件4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驱动组件5的工作,以使线缆组件3自动收放线缆,体积轻便,便于运输,提高了缆车的光纤传输距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板(1);
第二侧板(2),与所述第一侧板(1)可拆卸连接;
线缆组件(3),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用于收纳线缆;
往复丝杆组件(4),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之间,用于拉直线缆往复运动以使线缆成排绕接所述线缆组件(3),并计算绕接线缆的长度;
驱动组件(5),设置于所述线缆组件(3)内,用于驱动所述线缆组件(3)在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上同步转动;
控制组件(6),设置于所述线缆组件(3)内,用于接收所述往复丝杆组件(4)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5)的工作,以使所述线缆组件(3)自动收放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紧组件(7),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上,用于限制所述线缆组件(3)在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上的同步转动,以将所述线缆组件(3)锁紧于所述第二侧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7)包括:
第一齿轮(71),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靠近所述线缆组件(3)的一侧,与所述线缆组件(3)固定连接;
第二齿轮(7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靠近所述线缆组件(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齿轮(71)啮合;
缆盘扣(73),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2)上,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72)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
缆盘锁(7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2),其一端插入所述缆盘扣(73),以使所述线缆组件(3)锁紧于所述第二侧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3)包括:
缆盘(3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之间,用于收纳线缆;
第一旋转轴(32),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缆盘(31)转动连接;
第二旋转轴(33),其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缆盘(3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丝杆组件(4)包括:
丝杆架(41),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
安装板(42),与所述丝杆架(41)滑动连接;
尼龙轮(43),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2)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42)固定连接;
滚动轴承(44),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42)上;
计数编码器(45),与所述安装板(42)通过扭簧固定连接;
计数轮(46),转动连接于所述计数编码器(45),所述计数轮(46)与所述尼龙轮(43)形成压紧通道,以使线缆穿过压紧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
安装座(51),固定连接于所述线缆组件(3)内;
驱动电机(5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51)上,用于驱动所述线缆组件(3)在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上进行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2)为无刷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光纤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
电池盒(61),设置于所述线缆组件(3)内,用于提供电能;
主板(62),设置于所述电池盒(61)的一侧,与所述电池盒(61)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往复丝杆组件(4)检测的线缆信息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5)的工作。
CN201921433063.0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Active CN210655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3063.0U CN210655704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3063.0U CN210655704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5704U true CN210655704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3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3063.0U Active CN210655704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57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2705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2705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CN110422705B (zh) * 2019-08-30 2024-04-02 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30883A1 (en) Length measuring device and length measuring system
CN211943009U (zh) 一种具有电缆收纳功能的新型充电桩
CN105800379A (zh) 一种小型化智能收线装置
CN210655704U (zh)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DE112013002210T5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in Verbindung mit einer Kranseilrolle
JP2013023324A (ja) コード収容装置
CN111762639B (zh) 一种高效率双向转动的收放卷装置
CN105000435B (zh) 电力设备自动收放线系统
CN110422705B (zh) 一种便携式光纤缆车
CN209955790U (zh) 一种能够收卷充电线的充电桩
CN111056385A (zh) 一种机器人用线缆缠绕设备
CN111551686A (zh) 一种水质监测智能卷筒
CN216846242U (zh) 一种全自动水平测斜仪
CN213005284U (zh) 一种齿轮皮带牵引分体式轨道机器人
CN211417002U (zh) 一种充电桩电缆收纳箱
CN211289573U (zh) 一种精确定位泄漏点的煤气柜巡检装置
CN210480438U (zh) 缠绕装置
CN210347933U (zh)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机距离测量装置
CN206826429U (zh) 一种充电枪装置
CN113120688A (zh) 一种通讯线缆收放线用防护机构
CN203631911U (zh) 卷线装置及具有该卷线装置的家用电器
CN218344899U (zh) 一种便携式收线车
CN111620207B (zh) 一种自动收放电缆装置
CN216780742U (zh) 一种带收卷功能的焊机
CN217626845U (zh) 一种用于钢索卷扬轮绕线的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cdefgh unit, block a, building 9, Baon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oming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5j5k, building 7,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OMINWELL ROBOT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