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2793U - 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2793U
CN210652793U CN201920884453.3U CN201920884453U CN210652793U CN 210652793 U CN210652793 U CN 210652793U CN 201920884453 U CN201920884453 U CN 201920884453U CN 210652793 U CN210652793 U CN 210652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rotation
seat
stop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44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托菲·卡泽斯
弗朗索斯·莱利埃弗雷
杰克奎斯·罗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2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2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元件旋转的位移装置(5),包括:‑连接到座椅部件的第一部件(6),‑连接到座椅元件的第二部件(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部件(7)被布置在第一部件(6)内部,并且该装置包括轴承系统,该轴承系统提供第二部件(7)相对于第一部件(6)围绕旋转轴线(Y)的引导,并且其中,轴承系统包括在第二部件(7)和第一部件(6)之间的相对旋转期间,在第二部件(7)的外引导跨距(70),其与第一部件的内引导跨距(60)接合,以及阻挡系统,其提供第一部件(6)的平移固定。

Description

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扶手。
背景技术
已知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其包括扶手。扶手被配置成相对于座椅的一部分,特别是相对于座垫或座椅靠背,至少在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以这种方式,例如,乘员可以将扶手缩回到第一位置以便容易地进入座椅,同时一旦坐在座椅中并且当扶手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还有助于对其臂的支撑。
座椅可以这种方式包括将扶手连接到座椅的一部分并且用于电控制这种旋转运动的装置。更确切地说,这种位移装置可包括连接到座椅框架的第一部件和连接到扶手的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的枢转致使第二部件旋转,从而致使整个扶手旋转。
然而,现有的位移装置并不完全令人满意。事实上,它们通常需要大量的部件,以便在座椅的一部分和扶手之间获得足够刚性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别是为了弥补这些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特别是一种位移装置,该位移装置易于实施并且足够坚固以允许扶手旋转。
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元件的旋转位移装置,包括:
-连接到座椅部件的第一部件;
-连接到座椅元件的第二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部件被布置在第一部件内,并且装置包括轴承系统,该轴承系统提供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围绕旋转轴线的引导,其中轴承系统包括:
-在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之间的相对旋转期间,在第二部件的外引导跨距,该引导跨距与第一部件的内引导跨距接合;
-阻挡系统,其沿着旋转方向提供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平移固定,该阻挡系统包括横向布置在第一部件的两侧上的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可选特征,单独或组合使用:
-第一部件的内引导跨距和第二部件的外引导跨距是圆柱形表面;
-第二部件沿旋转方向包括插入端,该插入端被配置用于放入第一部件中,并且其中阻挡系统提供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平移固定,该阻挡系统包括:
-第二部件的周向肩部,其具有第二部件的单挡块,从外引导跨距径向突出,在第二部件插入期间,形成从第一部件的一侧为第一部件提供平移止挡的第一止挡件;
-封闭装置,其安装在第二部件上,形成从第一部件的另一侧为第二部件提供平移止挡的第二止挡件;
-封闭装置是安装在第二部件上的封闭环;
-封闭装置和第二部件具有端面径向孔,附接构件穿过径向孔;
-位移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部件周围的第一衰减环,该第一衰减环被布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一止挡件之间,横向支承在第一部件上,以及第二衰减环,该第二衰减环被布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止挡件之间,安装在第二部件周围,横向支承在第二部件上。第一衰减环和第二衰减环例如是塑料的;
-座椅元件是扶手。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部件包括:
-环,其内壁形成内引导跨距;
-周向肩部,其朝向环的外侧突出,其中,该肩部通过附接构件附接到框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部件包括垂直于旋转轴线延伸的主壁和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凸缘,其中外引导跨距由凸缘的外表面限定,并且其中,主壁相对于轴承系统的内引导跨距和外引导跨距的相互接合表面沿着旋转方向居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位移装置包括固定到第一部件的电动机或电动机减速装置,其中电动机的输出连续地与第二部件接触并提供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第二部件的旋转驱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位移装置包括连接到座椅部件的第三部件,该第三部件包括齿形构件,该齿形构件被配置成围绕旋转轴线枢转,由电动机或电动机减速装置驱动,并且其中第二部件界定内部空间,其中齿形构件被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阻挡元件被配置成布置在齿形构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以便保持齿形构件和第二部件围绕旋转轴线固定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位移装置的座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示出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其优点将更清楚。该描述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其包括处于第一位置的扶手;
-图2是图1的座椅的侧视图,其包括处于第二位置的扶手;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扶手的位移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未示出形成轴承系统的内跨距的第一部件;
-图4是沿图3中所示的处于初始组装配置的位移装置的剖面IV-IV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位移装置沿穿过旋转方向的剖面的视图,其中示出了第一内引导跨距形成部件;
-图6是位移装置沿着穿过旋转方向的剖面的剖视图,具体示出了封闭环与第二部件的附接。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注意,在附图中,实施例共有的结构和/或功能元件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以这种方式,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表述“近似”,“基本上”,“约”,“大约”等的表述表示与所考虑的标称值相比存在小变化是可能的,例如小的百分比,特别是在 10%以内。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前”和“后”及其同义词被理解为当座位处于其通常位置时座位的前部和后部,座垫的后边缘是由前边缘座椅的座椅靠背垂直延伸的边缘,该前边缘是与后边缘相对的边缘。
术语“顶部”、“底部”、“上部”和“下部”及其同义词是相对于座椅的座垫在其通常的水平位置中定义的。
位移装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例如机动车辆。
座椅1包括座垫2,座垫2被配置成容纳乘员。座垫2包括前边缘和与前边缘相对定位的后边缘。
座椅1还包括座椅靠背3,座椅靠背3连接到座椅2的后边缘并且在基本垂直于座垫2平面的平面中延伸座垫2。
在以下描述以及图1和2中,座椅1处于其通常位置,座垫2基本上在水平面内延伸,座椅靠背3在基本垂直的平面内延伸。
座垫2沿着图1和2中可见的横向方向T从第一横向边缘2a横向延伸到第二横向边缘2b。
座椅靠背3可以铰接在座垫2的后边缘上,使得座椅靠背3被配置成通过相对于座垫2朝向前部或朝向后部摆动而围绕在横向方向T上延伸的轴线枢转。
座椅1还包括诸如扶手4的元件。
扶手4靠着座垫2的横向边缘。如图1和2所示,扶手4位于座垫2的第一横向边缘2a的区域中。然而,该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扶手4可以位于扶手2的第二横向边缘2b附近,或者扶手4可以位于座椅1的每一侧。
扶手4在垂直平面中具有基本上扁平的形状,其厚度沿横向方向T延伸。
扶手4被配置成相对于座椅1的一部分,特别是相对于座垫2或座椅靠背 3,至少在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扶手4围绕旋转轴线Y旋转,旋转轴线Y根据旋转方向V定向。
在图1和2中,旋转轴线Y将扶手4连接到座椅靠背2。然而,该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旋转轴线Y可以作为变型将扶手4连接到座椅靠背3,或甚至连接到座椅1的任何其他部分。
在图1和2中,扶手4可以更具体地从接收位置和静止位置移动。
接收位置如图1所示。在就座的接收位置,扶手4沿横向方向T横向延伸到座垫2,因此有助于使座垫2的表面区域沿横向T扩展。
因此,通常沿横向方向T进入车辆的乘员能够在其移动期间搁置在扶手4 上以便坐在座垫2上。因此,座椅1的乘员更容易就位。
静止位置如图2所示。在静止位置,扶手4垂直地高于座垫2的横向边缘 2a,使得坐在座垫2上的乘员的手臂可以放置在其上。
作为变型,扶手4还可以在接收位置和静止位置之间采取其他中间位置。
为了移动扶手4,座椅1包括位移装置5。
位移装置5被配置成允许扶手4围绕旋转轴线Y旋转。
位移装置5包括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被配置成彼此接合。
第一部件6有利地附接到座椅1的一部分,特别是座垫2的框架或座椅靠背3的框架。第二部件7有利地固定到扶手4上。
第二部件7被布置在第一部件6内部并且被配置成相对于第一部件6围绕旋转轴线Y枢转。
如图5和6所示,位移装置5包括轴承系统。该轴承系统围绕旋转轴线Y 提供第二部件7相对于第一部件6的旋转引导。
该轴承系统包括在第二部件7的外引导跨距70,在第二部件7和第一部件6之间的相对旋转期间,其与第一部件6的内引导跨距60接合。
位移装置5还包括阻挡系统,该阻挡系统使第一部件6沿旋转方向V相对于第二部件7平移。
从图5中可以看出,该系统包括布置在第一部件6的两侧上的第一止挡 B1和第二止挡B2,在旋转方向V的两个方向上阻挡第二部件7上的第一部件 6。
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部件6的内引导跨距60和第二部件7的外引导跨距70是圆柱形表面。或者,这些表面可以是圆锥形(截头锥体)。
第二部件7沿旋转方向V包括插入端71,插入端71被配置成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组装期间放入第一部件6中。
相对于第二部件使第一部件平移固定的阻挡系统则包括:
-第二部件7的周向肩部,其特别地具有所述第二部件7的单挡块,从外引导跨距70径向突出,在第二部件7插入期间,形成从第一部件的一侧为第一部件6提供平移止挡的第一止挡件B1;
-封闭装置73,其安装在第二部件7上,形成从所述第一部件6的另一侧为第二部件7提供平移止挡的第二止挡件B2。
在图5中,封闭装置73是安装(特别是可拆卸地)在第二部件上的封闭环。该闭合环和第二部件具有端面孔,优选为径向孔。优选地是可拆卸的附接构件74穿过这些孔以提供封闭环到第二部件7上的附接。在图6中,该附接构件74是螺钉。
在组装形成轴承系统的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组装期间,第二部件7的插入端71插入第一部件6的空腔中,使得第一部件6停止直接地(或间接地)抵靠第一止挡件B1。
接下来,通过将封闭装置73放置在第二部件7上,沿着旋转方向V在另一个意义上固定第一部件6。该封闭装置73形成第二止挡件B2,其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一部件接合。通过将附接构件74的放置穿过孔来锁定封闭装置73的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部件6可包括环61,环61的内壁形成内引导跨距60。该环61可以是圆柱形(或圆锥形)。该环61具有圆形的第一侧边缘62,其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在第一止挡件B1上,以及圆形的第二侧边缘63,其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在第二止挡件B2上。
第一部件6也可以包括从其外壁朝向环61的外侧径向延伸的 第一部件周向肩部64。 第一部件周向肩部64通过附接构件66附接到固定到座椅部件的框架65。
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可以是金属,通常是钢或铝。有利地,第一衰减环75安装在第二部件7周围,布置在第一部件6和第一止挡件B1之间并横向支承在第一部件6上。在图5中,第一衰减环75横向地支承在形成第一止挡件B1的第二部件7的周向肩部上,以及横向地支承在支承在环61的侧边缘 62上的第二部件6上。
第二衰减环76被布置在第一部件6和第二止挡件B2之间,安装在第二部件7周围,横向支承在第一部件6上。在图5中,第二衰减环76横向支撑抵靠封闭环的侧边缘并且也横向支承在第一部件6上,第一部件6支承在环61 的另一侧边缘63上。
第一衰减环75和第二衰减环76的功能是降低噪声。这些环75、76可以是任何塑料,例如聚酰胺,例如尼龙。
注意,第二部件包括垂直于旋转轴线Y延伸的主壁11a和沿旋转方向V 延伸的凸缘11b。外引导跨距由凸缘11b的外表面限定。
再次注意,主壁11a沿旋转方向V相对于内引导跨距60和轴承系统的外引导跨距70的相互接合表面居中。
位移装置5可包括相对于第一部件6固定的电动机(或电动机减速装置 M),例如固定到第一部件6,其输出连续地与第二部件7接合。该电动机驱动第二部件7相对于第一部件6旋转。
位移装置5包括连接到座椅部件的第三部件10,并且包括齿形构件8,齿形构件8被配置成围绕旋转轴线Y枢转。该齿形构件8通过电动机或电动机减速装置M绕旋转轴线Y旋转。第二部件7界定内部空间12,并且齿形构件 8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12中。该内部空间特别地限定在凸缘11b的侧壁13和主表面11a之间。
至少一个阻挡元件17被配置成布置在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之间,以保持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围绕旋转轴线Y固定旋转。
齿形构件8以旋转轴线Y为中心。齿形构件8被配置成绕旋转轴线Y枢转。
齿形构件8包括多个齿9。齿9有利地彼此相同,均匀地分布在齿形构件 8的圆周上。
有利地,齿9具有垂直于旋转方向V的基本恒定的截面。
因此,第二部件7包括主表面11a,有利地是平坦的,以及从主表面11a 延伸的圆形凸缘11b。
在图3中,主表面11a垂直于旋转方向V延伸,而圆形凸缘11b沿旋转方向V延伸。
内部空间12有利地是圆形的,旨在围绕齿形构件8布置。
内部空间12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所述内侧壁13。
内部空间12具有圆锥形轮廓。更具体地,第二部件7的侧壁13有利地相对于旋转方向V倾斜。
第二部件7的侧壁13还包括突出肋。
为了确保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彼此对准,齿形构件8还可以包括以旋转轴线Y为中心的定心元件15。然后,第二部件7包括形状互补的中央开口 16,并且被配置成用于与齿形构件8的定心元件15接合。
位移装置5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阻挡元件17,特别是多个阻挡元件17。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位移装置5包括用于阻挡元件17。然而,该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位移装置5可包括两个、四个或更多个用于阻挡元件17。
阻挡元件17由金属,特别是钢制成。阻挡元件17尤其是刚性的。
每个阻挡元件17包括侧壁18。阻挡元件17的侧壁18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侧壁的第一部件具有至少部分为圆形的截面,并且与第二部件7的侧壁 13的形状互补。
侧壁的第一部件19有利地相对于旋转方向V倾斜。如图4中更具体地可见,侧壁18的第一部件19沿直线倾斜。
阻挡元件17被配置成布置在位移装置5的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之间,并且特别是同时与其接触。
每个阻挡元件17同时与齿形构件8的齿9和第二部件的侧壁13接触。
每个阻挡元件17也被布置在第二部件7的侧壁13的两个肋之间。
如此布置,阻挡元件17保持在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之间。阻挡元件 17因此相对于齿形构件8并且相对于第二部件7固定。然后,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牢固地保持围绕旋转轴线Y旋转。齿形构件8的枢转驱动第二部件7的旋转位移。
此外,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因此也可以沿着旋转方向V相对于被阻挡元件17稳定地保持平移。
为了使阻挡元件17保持与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接触,位移装置5还包括至少一个附接元件21,特别是多个附接元件21。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附接元件21例如是螺钉,包括螺纹轴22。此外,附接元件21的数量等于阻挡元件17的数量。
附接元件21的螺纹轴22被配置成布置在阻挡元件17的凹槽23中,有利地具有内螺纹。
附接元件21被配置成用于保持相对于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固定的阻挡元件17。
组装方法
下面描述用于位移装置5的组装方法。
在第一阶段期间,轴承系统被组装,具体地第一部件6与第二部件7组装。为此,第二部件7的插入端71连续地插入第一衰减环75、第一部件6的环61 和第二衰减环76中,直到它们停止在形成第一止挡件B1的 第二部件周向肩部72上。
这三个元件——第一衰减环75、环61和第二衰减环76——通过构成第二止挡件B2的封闭环的放置而平移固定。该封闭环绕其轴线枢转,以使该环中的径向孔与第二部件7中的对应孔对准。
在附接构件74中插入穿过这两个孔,用于将封闭环的位置锁定在第二部件7上。
在第二阶段中,第一部件6/第二部件7组件被组装到第三部件10。
在第一步骤中,阻挡元件17放置在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之间。
更具体地,阻挡元件17与齿形构件8的齿9接触。具体地,每个阻挡元件17被布置在齿形构件8的两个连续齿9之间并与之接触。
第二部件7放置在第三部件10上,使得齿形构件8位于第二部件7的内部空间12中。特别地,每个阻挡元件17被布置在第二部件7的侧壁13的两个肋14之间并与之接触。
结果是位移装置5处于初始组装配置,意味着处于使用之前的配置中。
在该初始组装配置中,在阻挡元件17和第二部件7的侧壁13之间存在空间或间隙。因此在该初始组装配置中,齿形构件8的枢转不可能使第二部件7 旋转。
在第二步骤中,阻挡元件17沿旋转方向V移动,以保持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围绕旋转轴线Y固定旋转。
更具体地,放置附接元件21。
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其中附接元件21例如是螺钉,附接元件21放置在阻挡元件17的凹槽23中和主表面11a的开口24中。
附接元件21的螺纹轴22拧入阻挡元件17的凹槽23中。由于肋的存在,在螺纹结合期间可以避免阻挡元件17相对于第二部件7的枢转。
由于这种螺纹结合,阻挡元件17沿着旋转方向V移动,特别是朝向第二部件7的主表面11a移动。由于内部空间12和阻挡元件17的相应侧壁13、19 的倾斜形状,阻挡元件17更靠近第二部件7的侧壁13,并且特别是与第二部件7的侧壁13接触。然后阻挡元件17在齿形构件8和第二部件7之间被阻挡。结果是位移装置5处于最终组装配置,意味着供使用的配置。
如此布置,阻挡元件17用于保持第三部件10的齿形构件8和位移装置5 的第二部件7固定旋转。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并且仅作为示例提供。它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文中可以想到的各种修改、替代形式和其他变体,特别是前面描述的可以单独或组合地采用的不同实施例的任何组合。
附图标记:
1 座椅
2 座垫
3 座椅靠背
4 扶手
5 位移装置
6 第一部件
7 第二部件
8 齿形构件
9 齿
10 第三部件
11a 主表面
11b 圆形凸缘
12 内部空间
13 侧壁
15 定心元件
16 中央开口
17 阻挡元件
21 附接元件
22 螺纹轴
23 凹槽
24 开口(主表面)
60 内引导跨距(第一部件6)
61 环(形成内引导跨距)
62,63 圆形侧边缘(环)
64 第一部件周向肩部
65 框架
66 附接构件
70 外引导跨距(第二部件7)
71 插入端
72 第二部件周向肩部
73 可拆卸封闭装置
74 附接构件(在封闭装置和第二部件之间)
75,76 第一衰减环以及第二衰减环
B1,B2 第一止挡件以及第二止挡件
T 横向方向
V 旋转方向
Y 旋转轴线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5),其包括:
连接到座椅部件的第一部件(6);
连接到所述座椅元件的第二部件(7),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7)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6)内,并且所述装置包括轴承系统,所述轴承系统提供所述第二部件(7)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6)围绕旋转轴线(Y)的引导;
并且其中,所述轴承系统包括:
外引导跨距(70),其在所述第二部件(7)的外部,在所述第二部件(7)和所述第一部件(6)之间的相对旋转期间,所述外引导跨距(70)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内引导跨距(60)接合;
阻挡系统,其沿着旋转方向(V)提供所述第一部件(6)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7)的平移固定,所述阻挡系统包括横向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6)的两侧上的第一止挡件(B1)和第二止挡件(B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6)的内引导跨距和所述第二部件(7)的外引导跨距是圆柱形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7)沿所述旋转方向(V)包括插入端(71),所述插入端(71)被配置用于放入所述第一部件(6)中,并且其中所述阻挡系统提供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7)的平移固定,所述阻挡系统包括:
第二部件周向肩部(72),其具有所述第二部件(7)的单挡块,从所述外引导跨距(70)径向突出,在所述第二部件(7)插入期间,形成从所述第一部件的一侧为所述第一部件(6)提供平移止挡的第一止挡件(B1);
封闭装置(73),其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7)上,形成从所述第一部件(6)的另一侧为所述第二部件(7)提供平移止挡的第二止挡件(B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装置(73)是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7)上的封闭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装置(73)和所述第二部件(7)具有端面径向孔,第二部件(7)的附接构件穿过所述径向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包括第一衰减环(75)和第二衰减环(76),所述第一衰减环(75)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7)周围,所述第一衰减环(75)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部件(6)和所述第一止挡件(B1)之间,横向支承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衰减环(76)被布置在第一部件(6)和第二止挡件(B2)之间,安装在所述第二部件周围,横向支承在所述第二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减环(75)和所述第二衰减环(76)是塑料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6)包括:
环(61),其内壁形成所述内引导跨距(60);
第一部件周向肩部(64),其朝向所述环(61)的外侧突出,通过第一部件(6)的附接构件附接到框架(6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7)包括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Y)延伸的主壁(11a)和沿所述旋转方向(V)延伸的凸缘(11b),其中所述外引导跨距由所述凸缘(11b)的外表面限定,并且其中,所述主壁(11a)相对于所述轴承系统的内引导跨距(60)和外引导跨距(70)的相互接合表面沿着所述旋转方向(V)居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一部件(6)的电动机或电动机减速装置(M),其中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连续地与所述第二部件(7)接触并提供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6)的所述第二部件(7)的旋转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座椅部件的第三部件(10),所述第三部件(10)包括齿形构件(8),所述齿形构件被配置成围绕所述旋转轴线(Y)枢转,由所述电动机或电动机减速装置驱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件(7)界定内部空间(12),其中所述齿形构件(8)被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12)中,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阻挡元件(17)被配置成布置在所述齿形构件(8)和所述第二部件(7)之间以便保持所述齿形构件(8)和所述第二部件(7)围绕所述旋转轴线(Y)固定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元件(4)是扶手。
13.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位移装置。
CN201920884453.3U 2018-06-15 2019-06-13 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Active CN2106527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5280A FR3082467B1 (fr) 2018-06-15 2018-06-15 Dispositif de deplacement d'un element d'un siege
FR1855280 2018-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2793U true CN210652793U (zh) 2020-06-02

Family

ID=63407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4453.3U Active CN210652793U (zh) 2018-06-15 2019-06-13 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2793U (zh)
FR (1) FR3082467B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6319A (en) * 1970-08-21 1972-05-30 Earle F Moloney Jr Power operated armrest
DE102013100829A1 (de) * 2013-01-28 2014-08-14 Kokinetics Gmbh Mittelarmleh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82467B1 (fr) 2021-01-08
FR3082467A1 (fr)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5591B2 (en) Fit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EP1892142B1 (en) Mounting device
US7198330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US7677665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JP2006521849A (ja) 車両座席用取り付け装置
US6540232B2 (en) Articulated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EP2975971B1 (en) Disc recliner with tapered pin cam surface
US20090140565A1 (en) Heavy Duty Reclin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s
US11338707B2 (en) Vehicle seat with vertical pivoting movement
US20120313416A1 (en) Recliner Mechanism
US8038218B2 (en) Tapered retainer clip for reclin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seats
US7073861B2 (en) Hinge construction for seat back
US20080203798A1 (en) Recliner Mechanism
CN107244271B (zh)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CN111231786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倾斜装置
CN210652793U (zh) 座椅元件的位移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车辆座椅
KR20170121250A (ko) 이지 엔트리 기능을 구비한 차량좌석
CN112498394A (zh) 用于运输工具的座椅装置
JPH06141949A (ja) アームレストの角度調整機構
US10207605B2 (en) Latching fitting
JP6079550B2 (ja) リクライナ
US10870372B2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GB2430616A (en) Recliner Mechanism
KR20140125871A (ko) 차량 팔걸이 조립체용 클러치 장치
KR101659231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